小周后被趙光義侵佔後大罵李煜無能,最後為什麼又隨他而死?

2020-12-22 全家好好的喲

小周后是為了保存名節,追隨李煜而亡。小周后是五代南唐後主李煜的第二任皇后,是大周后的妹妹。她不僅是李煜的皇后,更是李煜的紅顏知己,小周后受到恩寵比姐姐有過之而無不及。南唐末期,五代其他國家被興起的北宋王朝逐一吞併。宋王朝對南唐也虎視眈眈,但是忌憚南唐名將林仁肇威名,不敢輕舉妄動。宋太祖趙匡胤採納群臣意見,採用反間計,李煜「自毀長城」將林仁肇殺掉。然而李煜不僅毫無危機感,而且整日沉迷詩詞歌賦創作和與小周后溫柔鄉。作為皇帝,李煜無疑是失敗的。南唐沒有了林仁肇,北宋便沒有了後顧之憂。公元974年,宋太祖趙匡胤令十萬大軍,橫掃南唐諸城。

為了自己臣民免除兵禍之苦,李煜下令停止抵抗,開城投降。小周后和李煜被押往東京汴梁城,二人心懷忐忑,不知前途命運如何。趙匡胤為了拉攏民心,不僅沒有殺李煜夫婦,而且加封李煜為「違命侯」。明顯有歧視之意,實際就是把李煜變相囚禁起來。不管怎麼說,李煜的命是保住了。從天子到階下囚,巨大心理落差,讓李煜極度苦悶,情緒低落,一度想到自殺。作為李煜紅顏知己,小周后在精神上鼓勵李煜振作起來,繼續詩詞歌賦創作,力求青史留名。小周后的美貌一度讓趙匡胤為之心動,但是作為開國有為之君,趙匡胤清楚貪戀美色誤國誤己。然他的弟弟晉王趙光義對小周后美色早已垂涎已久。

公元976年,在位16年,年僅49歲的太祖趙匡胤暴斃。其弟趙光義繼位,史稱宋太宗。趙光義根本不把亡國之君李煜放在眼中,繼位不久,下旨詔小周后陪酒,趁機強行臨幸了小周后。小周后根本不敢反抗,她知道自己稍有不順從,趙光義勢必遷怒於李煜,不僅李煜性命不保,他的詩詞歌賦必定所毀。流傳後世就是一句空談。身心俱疲的小周后回到住處,只能暗自垂淚。李煜無論怎麼問,她隻字不提。趙光義一看小周后如此順從,更加肆無忌憚,頻繁臨幸小周后。無恥至極的趙光義令畫師將臨幸過程描繪下來,製成《幸後圖》。屢遭蹂躪凌辱的小周后,極度崩潰。

有一次回到住處以後,指著李煜大罵他無用,更是無能。看著渾身抓痕小周后,李煜抱頭痛哭。眼看自己最心愛女人遭此凌辱,卻無能為力,李煜心情可想而知。一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正是李煜此刻內心真實寫照。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令李煜沒有想到的是,正是最後一句「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徹底激怒了趙光義,認為李煜還有東歸故土不二之心,於是一杯毒酒賜死李煜。李煜死後,趙光義多次要臨幸小周后,被她斷然拒絕。最後小周后自盡追隨李煜而去。

自古紅顏多薄命,小周后知道,李煜一死,自己已經沒有存在的價值和必要,她只是趙光義的玩物和洩慾工具,不可能有什麼名分。只有一死保持最後名節,才是最好歸宿。

相關焦點

  • 小周后被趙光義欺負後,出宮大罵李煜,為何最後又為李煜而亡
    趙光義侵佔小周后的事件,是在各種筆記中廣為流傳,卻沒能收入正史的一個史料。
  • 趙光義真的「強幸」過小周后嗎
    當時的翰林學士上奏說,皇后母儀天下,當遵用舊禮,被趙光義免官降職。這緣於趙匡胤死的當晚,宋皇后的言行對他很不利,於是他就一直記恨在心,如此做法和胸懷,甚至不顧及一個皇帝在天下臣民面前的臉面和形象。他的弟弟趙光美也因被揭發謀反被削爵奪官,一貶再貶,在38歲時憂悸而死。趙光美死了後,趙光義對著大臣們大哭道,說遠貶趙光美只是讓他反省過錯,不久就會召他回京,不成想竟然會早早亡故。
  • 一代亡國皇后-小周后的最後悲情人生
    隨著接觸的增多,李煜對她的態度發生了變化。因後來姐姐娥皇不幸病逝,便被封為皇后,人們便把她稱作小周后。大周后病逝後,回顧十年來的恩愛生活,李煜痛心疾首內疚不已。他親臨娥皇靈前哭祭愛妻,並寫下長達二千多言的祭文。在祭文中,他才華橫溢感情真摯。最後,不顧自己的身份署名【鰥夫煜】,命鐫刻在娥皇陵園的巨碑上。
  • 宋太宗強暴小周后,是真的?
    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月,李煜病死在開封。李煜雖死,卻留下了諸多懸案。其中最令人興致勃然的是趙光義曾經強暴李他的妻子小周后。 小周后的父親叫周宗,周宗是南唐開國之君李昪的潛邸心腹,南唐建立後曾擔任宰相。 不過南唐黨爭激烈,政治鬥爭非常殘酷,他在和宋齊丘等人黨爭中,受到傾軋,罷為鎮南軍節度使。 李璟繼位後復出,周宗以司徒致仕,最後死於保大十四年(956年,後周顯德三年)活了七十多歲。
  • 慘遭趙光義強幸的小周后為何選擇苟活?因為她還有心願未了
    就在這年冬天,宋太祖趙匡胤在「燭光斧影」中不明不白地崩駕,他的弟弟趙光義繼位稱帝為宋太宗,改元「太平興國」。當年十一月,趙光義廢除掉李煜原先的爵位,由違命侯晉封為隴西郡公。表面上看,似乎意味著李煜身份的提高,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趙光義可沒他哥哥仁厚,他哥哥的意外死亡,他一直脫不了干係,他的皇位繼承都至今都是個謎。連親哥哥都可如此陰險,何況是對一個亡國之主。
  • 宋太宗怎麼侮辱「小周后」
  • 宋太宗「強幸」小周后,還命畫師當場創作春宮圖!
    若夫太祖之崩,不逾年而改元,涪陵縣公之貶死,武功王之自殺,宋後之不成喪,則後世不能無議焉。」這裡所說的涪陵縣公,是宋太宗之弟趙廷美,武功王是宋太祖長子趙德芳以及趙德昭,以上諸位都被他逼貶而死,以除去他們對皇位的威脅。宋後則是太祖皇后,在其死後不按後禮安葬。所說的改元不逾年,是指在一般朝代中都是在老皇帝死後的第二年才能改元。
  • 李煜之死,只因他最信賴的人說了一句話,宋太宗大怒
    李煜帶著文武百官投降宋軍。坐在駛往汴京的馬車上,李煜和他最愛的小周后相擁而泣。不久之後,李煜帶著他昔日的大臣們,在汴京皇宮跪拜志得意滿的宋太祖趙匡胤。徐鉉受到趙匡胤的質問:你為什麼不勸李煜早日歸順大宋,非用這種方式見面?徐鉉嘆道:「臣本是南國人,各為其主。亡國之臣沒什麼可說的,臣有死罪。」
  • 一幅畫《熙陵幸小周后圖》;一首詩「問君能有幾多愁」;一個詞帝李煜
    於是,小周后的個人喜好,變成了集體意志。南唐內廷的最後歲月,曾一度綠得人頭疼,「濃得化不開」。  小周后講求氣氛與格調。本來宮裡很乾淨,她偏要侍從到處薰香,驅趕穢氣。名貴的檀香木,成車成車地被運進後宮,犄角旮旯都架起香料焚燒。晝夜火星亂濺,四處奇香彌散。小周后薰香,已經上升為一種心理病態——潔癖。
  • 古代的一起「不雅照」事件:宋太宗強姦小周后被人畫了下來
    這幅畫的名字叫《熙陵幸小周后圖》,而畫中的男女主角就是宋太宗與南唐李煜的小周后。想不到李煜一見這位小姨子就被她迷上了,之後他主動作詞繪她,說自己見到她是「相看無限情」。又特地在清輝殿舉辦歌筵,讓她看歌舞表演,欣賞宮中名花。一來二去,小周后就倒入了李煜的懷中。大周后去世後,小周后就代替自己的姐姐與李煜生活在一起了。豆蔻年華的小周所見到的是俊朗、浪漫的李煜,至大周后死,才開始正式和李煜談戀愛。
  • 李煜生命最後的哀歌,從問天問人到問己,千年後還被費玉清唱火了
    當初李煜投降後,趙匡胤沒有殺他,二十把他封了一個「違命侯」,用意就是讓他活著丟臉。 趙光義上位後,在太平興國元年,還幫他去掉了這個侮辱性的頭銜。那麼,他又怎麼會為了一首詞就殺了李煜呢? 在野史傳說中,宋太宗趙光義是一個殺兄的惡人。當初他通過斧聲燭影,親手殺死了自己兄長宋太祖趙匡胤才當上皇帝的。
  • 北宋第一床照:小周后
    說一個真實的例子:女主人公小周后,是著名的詞作家李後主李煜的皇后,李煜詞寫的確實是特別好,但是作為一個皇帝他是不稱職的,光寫詞去了,也不管朝政,他手下有一武將趙匡胤就造反建立了宋朝,李煜沒法就只好帶著自己老婆小周后投降了,趙匡胤比較欣賞李煜的才華,所以就沒動他老婆,給李煜封了個閒差,小周被封鄭國夫人,倆人也相安無事的瞎湊合的過!
  • 宋太宗強幸小周后的真相是什麼?趙匡胤兵臨城下李煜為何渾然不知
    隨著時光的流逝,當年混沌未開的小女孩已出落成15歲的婀娜少女。小周后天生活潑,美麗可愛,深受李煜母后的喜愛,時常派人接她到宮中小住。小周后酷似初入宮時的娥皇,只是她比娥皇更年輕、更活潑。隨著接觸的增多,李煜對她的態度發生了變化。因後來也被封為皇后,人們便把她稱作小周后。
  • 《熙陵幸小周后圖》為何被後人所不恥?專家:看看內容就知道了!
    當然這僅僅是野史的記載,清朝的乾隆皇帝就非常質疑這種說法,認為趙光義謀害哥哥完全是無稽之談,時至今日燭光斧影之謎在史學界仍然是議論紛紛,但很多專家認為憑趙光義的人品,能幹出害死親哥哥的事情並不奇怪,因為在趙光義即位之後,他做的另外一件事讓人們對其更加痛恨,那就是他親自主持畫出了《熙陵幸小周后圖》,在很多人看來這僅僅是一幅普普通通通的畫而已,但其實這幅畫是著名的春宮圖,而正是這幅畫
  • 歷史上真有宋太宗臨幸小周后這事嗎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這麼一幅畫,叫做熙陵幸小周后圖。這幅畫畫的是什麼內容呢,簡單地說,就是宋太宗臨幸南唐後主李煜的皇后小周后,並且宋太宗趙光義還把宮廷畫師召來,將"行幸"小周后的場面進行"寫生"繪畫,就是我們現稱的《熙陵幸小周后圖》。那麼歷史上真有這事嗎,本期小編帶大家來聊聊這段故事。
  • 李煜《虞美人》
    這世間最美好的事物,對於李煜來說,除了春花秋月、除了故國故土、除了音樂書法、文學藝術,大概最美好的便是他和大、小周后的愛情。大周后英年早逝,雖有不甘,但卻是早早地超脫了,而李煜「一旦歸為臣虜」之後,小周后便隨他一起來到汴京,一起過上了囚徒的生活。李煜剛開始來到汴京時,還擔心自己的命運,擔心太祖對他的反抗不滿。
  • 宋太宗強幸小周后是真的嗎?傳統美人小周后的悲情故事是怎樣的?
    大周后去世四年後,李煜正式冊封小周后,此時她才18歲,充滿著青春的活力,美麗賢淑,李煜對她的寵愛遠遠超過了大周后,然而好景不長,這段幸福快樂的日子終究短暫。    宋太祖死後,他的弟弟趙光義繼位。趙光義好色,他早已垂涎小周后的美色久已,於是常常下旨讓小周后入宮覲見,藉機實施強暴。看到愛妻被凌辱,李煜什麼都幹不了,身為亡國之君,他所能做的只有苟且偷生。
  • 小周后:北宋初年的「豔照門」
    歷史上最著名的「豔照門」,發生在北宋初年,兩名主角與陳冠希張栢芝相比,要高到不知哪裡去了,因為男主角是宋太宗趙光義,女主角則是南唐後主李煜的皇后——小周后。 相傳南唐滅亡後,李煜和小周后被軟禁在北宋皇宮中。宋太宗見小周后美豔動人,就起了歪念頭,幾次強暴了她。據說每次小周后被宋太宗「召見」後,都要對李煜大哭大鬧,李煜雖說被戴了綠帽子,也是敢怒不敢言。
  • 李煜七巧節暴斃,小周后也一同離世,是什麼原因造成了二人之死?
    李煜(937-978)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又號蓮峰居士,南唐中主李璟第6子。(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15年,世稱李後主。小周后是南唐司徒周總的次女,大周后的妹妹。她不僅容貌俏麗,而且也十分的有才情,所以很受李煜的寵愛,後因為北宋攻破金陵,李煜投降,後被宋太祖奉為違命侯,小周后被奉為鄭國夫人。李煜之死歷史資料中記載,太平興化三年,一向身體很好的南唐後主李煜突然暴斃,死前毫無徵兆,巧合的是小周后也一起去世!
  • 千古詞人李煜深愛的幾個女人,結局究竟如何?
    李煜第一次結婚的時候,公元954年,還不叫李煜。李煜是961年做皇帝時改的名字,原先的名字叫李從嘉,此時前面五個哥哥全部死了,李從嘉是太子。李煜妻子是宰相周宗的長女,叫娥皇,年長李煜一歲,十九歲。雞缸杯一樣稀有的才華後來,李煜用皇后之禮娶了女英,歷史上把她叫做「小周后」,她姐姐是「大周后」。南唐滅國後,小周后跟著李煜被軟禁在開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