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周后是為了保存名節,追隨李煜而亡。小周后是五代南唐後主李煜的第二任皇后,是大周后的妹妹。她不僅是李煜的皇后,更是李煜的紅顏知己,小周后受到恩寵比姐姐有過之而無不及。南唐末期,五代其他國家被興起的北宋王朝逐一吞併。宋王朝對南唐也虎視眈眈,但是忌憚南唐名將林仁肇威名,不敢輕舉妄動。宋太祖趙匡胤採納群臣意見,採用反間計,李煜「自毀長城」將林仁肇殺掉。然而李煜不僅毫無危機感,而且整日沉迷詩詞歌賦創作和與小周后溫柔鄉。作為皇帝,李煜無疑是失敗的。南唐沒有了林仁肇,北宋便沒有了後顧之憂。公元974年,宋太祖趙匡胤令十萬大軍,橫掃南唐諸城。
為了自己臣民免除兵禍之苦,李煜下令停止抵抗,開城投降。小周后和李煜被押往東京汴梁城,二人心懷忐忑,不知前途命運如何。趙匡胤為了拉攏民心,不僅沒有殺李煜夫婦,而且加封李煜為「違命侯」。明顯有歧視之意,實際就是把李煜變相囚禁起來。不管怎麼說,李煜的命是保住了。從天子到階下囚,巨大心理落差,讓李煜極度苦悶,情緒低落,一度想到自殺。作為李煜紅顏知己,小周后在精神上鼓勵李煜振作起來,繼續詩詞歌賦創作,力求青史留名。小周后的美貌一度讓趙匡胤為之心動,但是作為開國有為之君,趙匡胤清楚貪戀美色誤國誤己。然他的弟弟晉王趙光義對小周后美色早已垂涎已久。
公元976年,在位16年,年僅49歲的太祖趙匡胤暴斃。其弟趙光義繼位,史稱宋太宗。趙光義根本不把亡國之君李煜放在眼中,繼位不久,下旨詔小周后陪酒,趁機強行臨幸了小周后。小周后根本不敢反抗,她知道自己稍有不順從,趙光義勢必遷怒於李煜,不僅李煜性命不保,他的詩詞歌賦必定所毀。流傳後世就是一句空談。身心俱疲的小周后回到住處,只能暗自垂淚。李煜無論怎麼問,她隻字不提。趙光義一看小周后如此順從,更加肆無忌憚,頻繁臨幸小周后。無恥至極的趙光義令畫師將臨幸過程描繪下來,製成《幸後圖》。屢遭蹂躪凌辱的小周后,極度崩潰。
有一次回到住處以後,指著李煜大罵他無用,更是無能。看著渾身抓痕小周后,李煜抱頭痛哭。眼看自己最心愛女人遭此凌辱,卻無能為力,李煜心情可想而知。一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正是李煜此刻內心真實寫照。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令李煜沒有想到的是,正是最後一句「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徹底激怒了趙光義,認為李煜還有東歸故土不二之心,於是一杯毒酒賜死李煜。李煜死後,趙光義多次要臨幸小周后,被她斷然拒絕。最後小周后自盡追隨李煜而去。
自古紅顏多薄命,小周后知道,李煜一死,自己已經沒有存在的價值和必要,她只是趙光義的玩物和洩慾工具,不可能有什麼名分。只有一死保持最後名節,才是最好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