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這麼一幅畫,叫做熙陵幸小周后圖。這幅畫畫的是什麼內容呢,簡單地說,就是宋太宗臨幸南唐後主李煜的皇后小周后,並且宋太宗趙光義還把宮廷畫師召來,將"行幸"小周后的場面進行"寫生"繪畫,就是我們現稱的《熙陵幸小周后圖》。那麼歷史上真有這事嗎,本期小編帶大家來聊聊這段故事。
說起小周后,就不得不提他的丈夫。他的丈夫誰呢,就是我們大家熟知的千古詞帝李煜。這李煜呀,前半輩子堪稱日子過得非常瀟灑滋潤。寫寫文章,畫畫畫;還不時地和這小周后幽會,給小周后寫寫情詩,堪稱非常悠哉。
再來說說這小周后,他是大周后的妹妹。小周后比大周后小14歲,大周后與李煜成婚時,小周后年僅5歲,因為親戚關係,小周后常出入內宮,深得鐘太後喜愛。後來這大周后生病,小周后以探病之名常入宮中。
這逐漸引起了李煜的注意,李煜見小周后容貌美麗,神彩端靜,警敏有才思,就暗中納為姬妾。這大周后發現後,病情更加惡化,最後就去世,至死沒有原諒她的妹妹。
當然大周后死後,李煜和小周后的日子堪稱神仙眷侶的日子。夫妻二人相互唱和,卿卿我我,可謂是令人非常羨慕嫉妒恨。可惜好久不長,南唐於開寶八年(975年)被滅國,李煜一下子成了亡國之君。開寶九年,李煜和他的皇后一起被俘送到京師,這小周后和李煜就一起過起了寄人籬下的日子。
開寶九年(976年),宋太祖駕崩後,趙光義當上了皇帝,就是史上著名的宋太宗。這宋太宗,應該說是一位文韜武略的帝王,非常有謀略。這北宋王朝在他的帶領之下可以說是一片繁榮。
那這宋太宗是怎麼就和小周后扯上了不清不楚的關係,還被後世宣稱臨幸過小周呢?
原來宋王銍《默記》有記載:李國主小周后隨後主歸朝,封鄭國夫人,例隨命婦入宮,每入輒數日而出,必大泣罵後主。聲聞於外,多宛轉避之。又韓玉汝家有李主歸朝後與金陵舊宮人書雲:'此中日夕,只以眼淚洗面'。
更可怕的事情是,據說是宋太宗趙光義還把宮廷畫師召來,將"行幸"小周后的場面進行"寫生"繪畫,就是《熙陵幸小周后圖》。因宋太宗趙光義死後葬在河南鞏縣的永熙陵,故云其"熙陵"。
那歷史上宋太宗是否臨幸過小周后,宋太宗真命人畫過這幅畫嗎?
答案是否定的,沒有這回事。
首先,如果這幅畫真的是宋太宗命人畫的,一定不會有熙陵這個名字,這熙陵是宋真宗給他老爸定的皇陵的名字。
還有,宋太宗是個極其愛面子的皇帝,也一直想著做一個好皇帝,再者他的後宮妃子眾多,犯不著霸佔一個亡國之婦。就算他搶佔了小周后也不會讓人畫下來,給自己留汙點醜名,怎麼可能呢,對吧。
再次,關於這幅畫的記載,網傳最早的記載出現在"宋仁宗時宰相文彥博的筆記中",但文彥博的筆記中根本沒有這個記載。
而歷史上關於此畫的記載只有2處,都是明朝人記載。那麼,在一個文人筆記之盛的宋代,無論野史正史都沒有這件事的記載,反倒是400多年後的明朝人有記載,這不是很搞笑嗎?
最後,根據宋史記載,宋太宗趙光義是個"好儀容"的皇帝。如果真的是宋太宗命人作此畫,也絕對不會將自己的形象進行醜化。
所以我們可以肯定宋太宗臨幸小周后這事應該不是真的,即使是真的,宋太宗命人把自己臨幸小周后的這事也不會畫出來,這不是啥好事兒,值得這麼炫耀。
當然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這李煜兄弟,被宋太宗毒死是無疑的。畢竟這李煜對亡國非常的有恨意,以至「相持大哭、坐默不言」,宋太宗當然非常的不高興。
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夕節,李煜42歲生日,便在住所開party,做了絕命詞《虞美人》追思往事、懷念故國,還命南唐故妓詠唱,這一下子把宋太宗聽惹怒了,數罪併罰,就賜牽機藥毒死了李煜,可憐一代帝王,就這樣的離開了這個世界。在李煜去世不久,這小周后也跟隨他的腳步香消玉殞了。
好了,就分享到這裡吧!
這裡是小D趣說歷史,喜歡我的朋友,可以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