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流,是指韓國文化在亞洲和世界範圍內流行的現象。韓流一般以韓國電影、電視劇為代表,與韓國音樂、圖書、電子遊戲、服飾、飲食、體育、旅遊觀光、化妝美容、韓語等形成一個彼此影響和帶動的循環體系,因而具有極為強大的流行力量。
韓國電視劇第一次輸出到中國是1993年,正好是中韓建交(1992)的第二年。
當時播放的電視劇並未得到中國觀眾的積極反響,而在本土獲得巨大成功的韓國家庭電視劇《愛情是什麼》1997年在中國中央電視臺播出後,引發熱潮。該劇的熱播,被普遍認為是韓流在中國大陸和東南亞地區流行的開始。
韓國家庭電視劇《愛情是什麼》
同一時期的韓國電視劇開始在中國及周邊國家大量播放,韓國文化、娛樂內容的輸出在政府的支持下開始成為韓國的重要產業。
隨後在90年代末,安在旭、崔真實、車仁表、全度妍主演的電視劇《星夢奇緣》在中國大獲成功,韓式灰姑娘劇情逐漸開始受歡迎。
《星夢奇緣》
到了2000年代,浪漫的愛情劇情轉為悲劇的《藍色生死戀》再一次提高了韓劇在中國的地位。之後,無數個青春悲劇電視劇大量輸出到中國,逐漸形成了韓劇的三大要素——「交通事故、癌症、失憶」。
《藍色生死戀》
隨著韓劇在亞洲地區受到歡迎,韓劇的劇情也從單一化逐漸向家庭、青春、古裝等多元化發展,這引起了諸多中國製作商的注意力,開始購買韓國電視劇的版權並在中國翻拍。2010年開始,中國翻拍的電視劇逐漸集中在韓國電視劇IP上(IP,直譯為智慧財產權,這裡理解為一些韓劇在本土和中國已經獲得巨大成功,這些劇背後有成千上萬的狂熱粉絲和他們不容小覷的消費能力,這也是為什麼製作商願意投資並在國內翻拍的原因)。
中國的觀眾對於電視劇的翻拍接受程度比較高,除了直接向韓國方面購買版權,也有一些把本土的電視劇改編成電影的。比較典型的有,蘇志燮主演的韓國電視劇《對不起、我愛你》在中國被改編成電影《對不起、我愛你》,由錦榮、溫心等主演。
翻拍時有些製作商會照搬韓國電視劇的所有劇情,只是換個演員、換個語種把電視劇本地化。
也有一些製作商購買版權後,只精選原劇中的劇情發展線,很多細節部分會根據中國觀眾的喜好重新打造。
但不管怎樣,大部分的翻拍劇在收視率和觀眾支持度方面都不是很理想,因為不管是什麼形式的翻拍,粉絲們對於原劇的認可和支持是沒有任何一部劇可以替代的。
作者原創圖片,請勿盜圖
近年,比較成功的電視劇應該是《回家的誘惑》和《漂亮的李慧珍》了, 從收視率、觀眾認可度、還有被捧紅的男主女主,這兩部劇可以被稱為優秀的翻拍劇了。
最主要的原因是,中韓兩國的社會文化背景相似,中國觀眾認可韓劇中的劇情發展、對於家族、婆媳、青春等類型的電視劇產生共鳴。
除此之外,歐美電視劇的翻拍需要很大的技術和資金投入。相反,韓國電視劇大部分以家庭為主要元素,不論是拍攝環境還是劇情發展都比較容易翻拍。
但是隨著國內提出限韓令,也有趨勢慢慢開始購買日本的IP,但是還沒有像《回家的誘惑》一樣大獲成功的日本翻拍劇。比如2017年播出的《約會戀愛究竟是什麼》在中國的反響一般,但是此劇在日本播放時達到了12.5%的收視率。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絡(除特殊標出原創圖片之外),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歡迎關注@韓娛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