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2021-02-07 嗣漢天師府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又名《清靜經》或《常清靜經》,由西王母傳金闕帝君,金闕帝君傳東華帝君,東華帝君傳葛仙翁,葛仙翁筆錄而傳世。

此經雖篇幅不長,但教人靜心清神、遣欲入靜、得性悟道,是道教修煉心性的重要經典,也是道士日常習誦功課之一。

題解

太上老君,道教認為太上老君為「無上大道」的化身,常分身救世、教化世人。

常,指恆久、經常、常住。《易·繫辭》:「動靜有常,剛柔斷矣」。《常清靜經》:「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清靜,指意境不煩擾,清心寡欲,無為和靜,為修煉內丹的基本原則。《清和真人北遊語錄》:「無為自得,是謂真清靜,聖賢與之也」。《真仙直指語錄》:「清靜者,清謂清其心源,靜謂靜其氣海。心源清則外物不能撓,性定而神明;氣海靜則邪欲不能作,精全而腹實」。

道書或作清「淨」,與「清靜」意略別。《道教義樞》:「慧心明鑑,謂之清;智體無疵,故稱淨。《本際經》云:無染無穢,是名清淨」。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 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明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誦此經萬遍。此經是天人所習,不傳下士。吾昔受之於東華帝君,東華帝君受之於金闕帝君,金闕帝君受之於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傳,不記文字。吾今於世,書而錄之。上士悟之,升為天官;中士修之,南宮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長年。遊行三界,升入金門。

左玄真人曰:學道之士,持誦此經者,即得十天善神,擁護其身。然後玉符保神,金液鍊形。形神俱妙,與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經,悟解之者,災障不幹,眾聖護門。神升上界,朝拜高真。功滿德就,相感帝君。誦持不退,身騰紫雲。

太上老君說清靜經 卷終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轉發者及眾讀者

···

⊙部分圖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轉發分享至朋友圈,勸善戒惡,功德無量

⊙龍虎山道協辦公室:0701-6638031

⊙天師府管委會辦公室:0701-6638649

⊙修行交流,聯繫微信:icraft

- The End -

 「嗣漢天師府」修行人的第一訂閱號

致力於傳統國學及道學文化的復興、闡釋、傳播

修行人的心靈淨土,煉道者的法海梯航|開悟|增慧|止心

相關焦點

  •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音及白話文解釋(一)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1)簡稱《清靜經》,僅三百九十一字。是一部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極為重要的道家經典,是道教煉養術重要資料之一。《清靜經》正文起首一句就是「大道無形」而定了全經格調。真zhēn常chánɡ應yīnɡ物wù(22),真zhēn常chánɡ得dé性xìnɡ(23);常chánɡ應yīnɡ常chánɡ靜jìnɡ,常chánɡ清qīnɡ靜jìnɡ矣yǐ(24)。
  •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音和註解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音和註解老Lǎo君jūn曰yuē:大dà道dào無wú形xínɡ
  •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音和註解
    學術界認為,老子為太上老君,首先,這是學術界的一個說法,我們自己的確切說法,首先,稱呼上,我們不能稱呼為老子,而應尊稱為太上道祖,我們都是太上弟子,是有信仰的,我們自己首先應該有一個起碼的尊敬心和恭敬心,當我們提到太上道祖是,我們應規矩的一稽首。第二,我們說,我們道教最高的三清尊神,太上道祖是唯一歷世應化,分身下降教化世人的。太上道祖有八十一化,而化身為老子留下五千言,也只是其中的一化。
  •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音版
    二月十五日(3月8日),恭逢太上道祖 太上老君聖誕。太上老君,道教創始人,被尊為道教的教祖與道祖。
  • 道教經典 |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音和註解
    學術界認為,老子為太上老君,首先,這是學術界的一個說法,我們自己的確切說法,首先,稱呼上,我們不能稱呼為老子,而應尊稱為太上道祖,我們都是太上弟子,是有信仰的,我們自己首先應該有一個起碼的尊敬心和恭敬心,當我們提到太上道祖是,我們應規矩的一稽首。第二,我們說,我們道教最高的三清尊神,太上道祖是唯一歷世應化,分身下降教化世人的。太上道祖有八十一化,而化身為老子留下五千言,也只是其中的一化。
  •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音+註解
    祖師爺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當然這句話有兩重意思,一指無常說,一指觀想境界說。身邊總有很多人,把自身所帶無形眾生的緣分看得過重,而影響了正常的生活和修行,在此略微一提,真正皈依了自己的身神命的修行弟子,你們怕什麼,顧慮什麼,一心勤修正道便是。已是跑題。)《道德經》言:「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都說的要忘形守道。
  •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無名氏)
    經名: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原題無名氏注,約出於宋代。一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參校本:杜光庭等注本。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無名氏注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
  • ღ 《太上老君清靜經》注音版,轉發功德無量!!!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簡稱《清靜經》,僅三百九十一字。是一部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極為重要的道家經典,是道教煉養術重要資料之一。《清靜經》正文起首一句就是「大道無形」而定了全經格調。經文不講有為的修養方法,而是要人從心地下手,以「清靜」法門去澄心遣欲,去參悟大道。經中以發揮「清靜」兩字為主,簡明地敘述了道家修心養性的基本原則。
  • 《清靜經》道教音樂MV
    王菲新曲《清靜經》MV首發,以《清靜經》文本為詞,欒樹量身譜曲。空靈婉轉,以饗樂迷。《清靜經》是道教最重要的經文之一,頌持《清靜經》,消災,解厄,開悟,四季平安。《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簡稱《清靜經》。一卷。作者不詳。
  • 《清靜經》全文,王菲獻唱!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全真/正一)諷誦版
    清靜經,全稱《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一卷;成書前皆為口口相傳,不記文字,直至東漢年間,葛玄
  • 《清靜經》原文及釋義
    《清靜經》全稱《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原文】老君曰
  • 走近道教:《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全文注音註解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簡稱《清靜經》,僅三百九十一字。是一部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極為重要的道家經典,是道教煉養術重要資料之一。《清靜經》正文起首一句就是「大道無形」而定了全經格調。經文不講有為的修養方法,而是要人從心地下手,以「清靜」法門去澄心遣欲,去參悟大道。經中以發揮「清靜」兩字為主,簡明地敘述了道家修心養性的基本原則。
  • 太上老君清靜經【宣化上人開示錄】
    (54)太上老君清靜經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所以老子說: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謂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
  • 南山隱修人(三十二)張至順道長解讀《清靜經》(上)
    之前,他主要指導我們練習金剛功,說對養生有幫助。而長壽功,師父說更像打坐功夫,練得好,就是修道的大路。相比金剛功的剛猛有力,長壽功要輕柔很多。師父強調長壽功練習,比如逍遙功,還有大雁騰空,都應該是自然放鬆的,想做幾下做幾下,不必計數。「龍戲九江水,虎登萬重山,陰陽交換處,火內開白蓮。」
  •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王元暉)
    經名: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南宋道士白玉蟾分章正誤,元終南山道士王元暉注。據徒記稱,書成於皇慶元年(1312)。書前有序記及圖象數篇(原誤題《清靜經注》)。正文一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
  • 【王菲:來一曲《清靜經》,願你常清靜】
    >王菲《清靜經》MV首發,以《清靜經》文本為詞,欒樹量身譜曲。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 對《清靜經》的一些解讀
    清靜經,全稱為《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太上老君就是我們說的老子,也是道教的祖師爺。這篇文章基於《道德經》的基礎之上,用裡面的思維方式,給我們講解了人處於混亂狀態下,用什麼樣的方法能夠讓頭腦清醒。這裡面主要講解了「清」和「靜」,這兩個看似簡單的字,要想真正修煉出來,所要花費的功夫也是很多的。
  • 太上老君清靜經原文
    ◁ 分享 ・是一種快樂 ▷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
  • 老子《清靜經》(中英文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