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餓暈在路上被老婆婆給了碗湯相救,稱帝後是如何報答的?

2020-12-20 史論縱橫

歷數我國古代歷史上優秀的君王,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當為表率,明太祖朱元璋也理應在此之列,論文治武功,他不輸前輩,甚至說更勝前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群雄逐鹿、一統天下,開啟了大明王朝276年的國祚。

朱元璋能夠建立一個王朝,開創一個時代真的算是個奇蹟,他當初之所以能加入反元的隊伍,真的是因為吃不上飯,眼看餓死了,造反是死罪,可是不造反不用等朝廷剿滅自己就餓死了,參軍還能混口飯吃,朱元璋這才參加到浩浩蕩蕩的反元鬥爭中去。

就這樣,他被殘酷的現實推上了最適合自己的道路,少年時代的艱難困苦,鍛鍊了朱元璋的心性,再難也不會有小時候吃不上馬上餓死的時候更難,因為活著,所以一切障礙都不是問題,一路披荊斬棘、浴血奮戰,最後他終於登上了紫禁之巔、傲世天下。

朱元璋傳奇性的成功,肯定是離不開他自己的努力,不過也要感謝他生命中出現的貴人,沒有他們的幫助,朱元璋再厲害也是孤木難支。朱元璋這一路確實遇到了很多貴人,譬如驍勇善戰的徐達、常遇春,足智多謀的鄭汝璧、劉伯溫,亦臣亦友的湯和,不過朱元璋一生最感念的人應該是自己的髮妻馬皇后。

馬秀英是郭子興的養女,父親馬公是宿州富戶,而且只有這一個女兒,非常疼愛,從小就受過良好教育。明史記載:「後仁慈有智鑑,好書史」,所以馬秀英對朱元璋的幫助,不僅僅是財產上的資助,更是書史方面的老師。馬秀英也十分欣賞朱元璋的智勇,做事果斷,並沒有因為他出身卑微而有所嫌棄。當初他被關進大牢,馬秀英帶著滾燙的烙餅去探視他,怕餅冷了就放在胸口捂著,最後自己都被燙傷了。這一生為他生兒育女,助他建功立業,監督他德行不失。

除了這些名垂千古的大人物,還有許多被歷史湮沒的小人物,在他艱難的時候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近來關於朱元璋的段子很多,向其施恩,看他如何報恩的段子更是為世人津津樂道,「珍珠翡翠白玉湯」的故事就是典型。

話說,朱元璋年十七歲那年父母雙亡,無家可歸,無奈只好到家鄉的一座寺廟做了小和尚,圖有口飯吃,可以活命。但是不久,家鄉又開始鬧災荒,百姓生活都揭不開鍋了,更別提去廟裡拜佛燒香了,寺中香火十分冷清,沒有辦法他只好外出化緣乞討。

吃不飽是常事,有一次他運氣不好,一連三日沒討到任何東西,又餓又氣,蹲在一個角落,腦海裡不斷閃過那些美食的影子,汁水飽滿的燒雞、顏色誘人的紅燒肉、清蒸鯽魚……當朱元璋再次醒來時,發現自己躺在一間破舊的毛坯房中,旁邊坐著一位老奶奶。

原來自己在街上昏倒了,被一位路過的老婆婆救了並帶回家,老婆婆將家裡僅有的一塊豆腐和一小棵菠菜做了菜餵給他吃,略帶餿味的豆腐切成小塊和菠菜一起煮,又將剩的一些鍋巴米粒一起倒進鍋裡。

因為太餓了,朱元璋吃後,感覺一股暖流從嗓子慢慢流進身體,頓時精神大振,覺得自己充滿了能量,問老婆婆剛才吃的是什麼,那老婆婆面帶慈祥,開玩笑說叫「珍珠翡翠白玉湯」。後來,朱元璋投奔了紅巾軍,當上了皇帝,嘗盡了天下的美味佳餚。

有一天他生了病,沒有食慾,整日無精打採,卻很想念當年在家鄉乞討時吃的「珍珠翡翠白玉湯」,便當即下令御廚做給他吃。御廚摸不著頭腦,對於這個陌生的菜名無從下手,只好根據名字用珍珠、翡翠和白玉放在一起,煮好的湯獻上,朱元津嘗後,根本就是水嘛,一氣之下便把御廚殺了。

之後又讓人找來一位家鄉的廚師去做,這位廚師很聰明,他暗想:皇上天天大魚大肉肯定厭倦了那些山珍海味,我不妨碰碰運氣,皇上年少的時候過著乞討的生活十分艱苦,這道菜肯定不是什麼名貴的食材,那我就從最簡單的食材裡挑選。

因此,他便用魚骨熬湯,以紅色的柿子椒冒充翡(翡為紅玉),綠色菠菜代替翠(翠為綠玉),還想到用豆腐代白玉,最後澆上魚骨熬的湯。做好後,內心忐忑地將此菜獻上,朱元璋一吃感覺味道好極了,與當年老婆婆給他吃的一樣,病痛也一下子消失了,瞬間精神百倍。於是下令重賞了那位廚師。那廚師得賞錢後重重地舒了一口氣,也十分識趣的告病回家了。這道菜也在民間流傳了下來。

如同朱元璋的諸多段子一樣,真真假假,經不起推敲,估計救他的老婆婆也很難活到朱元璋當皇帝,活到了也未必找得到,諸位就不要執著於報恩的事了,予人玫瑰,當初老人家施恩也沒圖回報。

相關焦點

  • 朱元璋「黑歷史」被揭:快要餓死前吃了婆婆的豆腐,後來卻殺了她
    湯和自幼與朱元璋為同鄉好友。元至正十二年(1352)參加郭子興農民起義軍,後以功授千戶。明朝建立後,湯和封信國公,終年70歲。  朱元璋想了想,要麼被餓死,要麼去參軍,他選擇了後者。朱元璋參軍之後,如龍潛深淵,一發不可收拾。  朱元璋幹別的不行,但是打仗卻非常在行,經常打勝仗,深得郭子興的信賴。
  • 朱元璋念念不忘的珍珠翡翠白玉湯,低脂低卡美味顏值高,趕緊試試
    眾所周知,朱元璋年少時家貧,及至 17歲家鄉鬧了瘟疫,無家可歸之下,出家為僧,以求生存。何曾想,家鄉鬧了饑荒,為了生存,只能四散化緣以求活命。可在那一種情況之下,人人生存艱難,化緣何其難,又一次,朱元璋三天沒有討到東西,餓暈在路上,被路過的一位老婆婆救起。
  • 朱元璋有一個「窮習慣」,當了皇帝也不改,惹得妃子們難以接受
    ,開創了一代盛世,登基稱帝。可是,自己尚且難以為繼,哪有餘糧能施捨給別人,朱元璋走走停停,愣是乞討不到什麼糧食能溫飽,甚至有一次,由於多天水米未進,最終餓得是兩眼昏花,暈倒在了路邊,差點失去了性命。萬幸的是,正巧一個老婆婆路過,好心的將他帶回了家,並做了一碗白菜豆腐湯給他吃。
  • 朱元璋有一個「窮習慣」,當了皇帝也不改,惹得妃子們難以接受!
    ,他以一介貧民的身份,愣是一步步的統一了天下,開創了一代盛世,登基稱帝。可是,自己尚且難以為繼,哪有餘糧能施捨給別人,朱元璋走走停停,愣是乞討不到什麼糧食能溫飽,甚至有一次,由於多天水米未進,最終餓得是兩眼昏花,暈倒在了路邊,差點失去了性命。萬幸的是,正巧一個老婆婆路過,好心的將他帶回了家,並做了一碗白菜豆腐湯給他吃。
  • 朱元璋當皇帝後對他的哥哥怎麼樣?
    朱元璋能夠當上皇帝實在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因為小時候朱元璋家中實在是太貧困了,以至於朱元璋登基後回憶說如果當年有一口飽飯,那麼就沒有所謂的朱元璋,只有一個農民朱重八。在小的時候,因為家庭貧困所以朱元璋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給地主家做活放牛,所得的報酬也僅僅是餓不死罷了。
  • 朱元璋稱帝時,還有幾個親戚在世,朱元璋又是怎麼對他們的呢?
    在朱元璋的培養下,朱文正很快成長起來,當年陳友諒大軍進攻朱元璋,朱文正負責守洪都城,結果朱文正在洪都保衛戰中坐鎮孤城抵禦住了陳友諒六十萬大軍的進攻,堪稱軍事史上的一個奇蹟。只可惜後來因封賞不公,想投靠張士誠,被朱元璋囚禁抑鬱而死。儘管朱文正犯了錯,稱帝後的朱元璋還是封侄女為福成公主,允許侄女以旁系親屬的身份享受著直系公主的待遇。
  • 廖永忠幫朱元璋除去了登基稱帝的最大阻礙,為什麼最後會被處死?
    小明王是元末農民起義領袖,紅巾軍創立者韓山童之子,大宋政權龍鳳皇帝,朱元璋在龍鳳政權混的風生水起後,便自稱吳王,仍奉龍鳳正朔。朱元璋自稱吳王后,在應天府置百官大封功臣,已經基本上是架空了小明王韓林兒,小明王在安徽屢受張士誠的攻擊,處境艱難,安豐被圍,朱元璋率軍救出小明王,準備將他安置在應天府,劉基卻反對說:「彼牧豎耳,奉之何為!」密陳「天命」所在,朱元璋當然明白他的意思,於是便將小明王安置在滁州,安插親信之人遙控監視小皇帝。
  • 朱元璋快被餓暈時喝了老婆婆一碗湯,登基後下一旨,大臣都叫苦連天
    後來濠州發生了旱災,第二年又發生了蝗災和瘟疫,朱元璋家中的親人一一去世,家中十分貧窮,連埋葬親人的土地都沒有,更不用說給親人安置的棺材,最後都是鄰居給了一塊土地,朱元璋和兄弟找了幾件衣服安葬了親人。  朱元璋在一次化緣時,餓到頭暈,恰好遇到了一個婆婆,因為正好遇到了這家人辦喜事,婆婆看到朱元璋可憐,便將一些青菜,豆腐等東西一起倒入鍋中,燒熟之後拿給朱元璋吃,此時的朱元璋早已餓到走不動路,看到婆婆端出來飯立馬開吃
  • 朱元璋稱帝後,孔子後人稱病不願前往朝拜,老朱如何教育孔家?
    首鼠兩端,意圖兩邊漁利 第二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金陵開國稱帝,改年號為洪武,稱當年為洪武元年。明朝開國之初,急需大量治國文官,因此對於孔子還是比較尊崇的。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二月,朱元璋既下旨用太牢(古代祭祀時,牛羊豬三牲全備為太牢,為最高禮節。)
  • 朱元璋因明教起義建立大明,他稱帝後,明教的下場如何?
    在裡面,朱元璋也是明教一員,不過由於他本領低微,在書中並無太大篇幅介紹。只是最後張無忌隱居時,他才稀裡糊塗地掌握了明教大權,也為明朝的建立打下了夯實的基礎。書中的一些情節,雖然只是藝術家的刻畫描寫,不具備真實性。但在歷史中,朱元璋卻的確是明教教徒,與明教之間的淵源,更是極深。明教的前身為摩尼教,源自波斯。
  • 朱元璋稱帝之路,有貴人幫助,明朝的五虎將,功不可沒
    提起朱元璋,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既然有開國的成就,那麼此人的能力一定不會差,朱元璋從小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因為災難的不斷出現,導致一家人生離死別,朱元璋也因此開始了自己的奮鬥之路。曾經的他在社會各處遊歷,在三年之內經歷了很多,為以後的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後來他回到寺廟,安穩度日。
  • 朱元璋無力埋葬家人,鄰居劉繼祖贈給墳地,後來朱元璋怎麼報答?
    朱元璋家也不例外,父親朱五四靠著給地主劉德家種地為生,朱元璋年齡小就只能給地主劉德家放牛,據傳說朱元璋還和湯和等人偷吃過劉德的牛,被劉德一頓毒打。所以朱元璋小時候是沒少餓肚子的,可能朱元璋兒時候的夢想就和電視劇《朱元璋》裡說的一樣,那就是有大餅吃。甚至朱元璋可笑的認為皇帝的待遇也只是左手一個大餅右手一個面膜。
  • 朱元璋靠郭子興發家,那朱元璋當上皇帝後,如何對待郭家後人的?
    這時的朱元璋仍然在外面吃飯。由於濠州發生特大乾旱,接著就爆發了饑荒。朱元璋的父母親和哥哥都死於饑荒,為求活命,不得已與二哥分家。朱元璋投奔皇覺寺,但由於亂世廟宇也沒有香錢,因此只好將朱元璋打發到乞丐化緣的地方。17歲時,朱元璋只好託鍋流浪,成了乞丐。在1352年,郭子興的起義軍攻佔濠州,郭子興據濠州而守,並下令彰明。
  • 乞丐出身,歷時16年一舉稱帝,他叫朱元璋
    公元1344年,安徽淮河流域,旱災、蝗災、瘟疫爆發,16歲的農家少年朱元璋,家破人亡,為了混口飯吃,當了和尚,每天掃地上香、燒飯洗衣,還經常受到老和尚的痛罵,不久淪為乞丐……短短25年後,41歲的朱元璋登基稱帝
  • 農民皇帝朱元璋開創明朝的千古奇謀 揭開了劉備稱帝的真面目
    《明史》記載,在元末朱元璋的起義軍中有一個謀士朱升,給朱元璋出了一個「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主意,這實際總結了朱元璋一貫實行的方針,他非常地高興。朱元璋正是在這一方針下,一步步完成統一中國的帝業的。
  • 劉邦朱元璋稱帝後殺功臣 為何平民皇帝只能共患難不能同享福
    第一個犧牲品是燕王臧荼,他就在劉邦稱帝的那一年被劉邦以謀反罪名消滅。不過,臧荼的燕王是項羽所封。在劉邦和項羽爭天下的過程中,臧荼一直扮演吃瓜群眾的角色,沒找過茬,但也沒出過力。所以被消滅也就不難理解了。接著是楚王韓信,在劉邦稱帝的第二年被逮捕,罪名同樣是企圖謀反。5年後,劉邦夫人呂皇后對被軟禁多年的韓信仍不放心,又用計將他處死於長安宮中,並且誅連三族。
  • 朱允炆即位後,朱棣才起兵,為什麼不學李世民直接逼朱元璋退位?
    對比李淵,朱元璋的稱帝之路就顯得十分曲折,從一介草民一步步爬到帝王之巔。朱元璋的路上有無數強大的敵人,張士誠、陳友諒、元朝政府,然而朱元璋卻用事實證明,他才是當世最傑出的統帥。 李世民是李淵次子,朱棣是朱元璋四子,相同之處是他們都是通過篡位登基。
  • 為何朱元璋除掉他才敢稱帝?他為何不主動禪位
    很多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可能會有一個疑惑:我國古代各個朝代的名稱是如何得來的?
  • 郭子興與孫德崖不和,為何朱元璋卻同意孫德崖進城避難?
    眾所周知,在朱元璋稱帝之前,有那麼一段時間其實是在元末的一個豪強「郭子興」手底下做事的。可郭子興雖說是元末豪強,割據一方,有錢、有地位,為人也是極為義氣。但問題是當年為了廣結天下壯士,郭子興多年積蓄下來的家產早就散的差不多了。
  • 都說朱元璋能稱帝是因為郭子興的栽培和重用,這種說法是否正確?
    明太祖朱元璋能在亂世中脫穎而出,掃蕩元末群豪,將蒙元勢力趕到長城以外,直至建朝稱帝,很多人都說他是依靠郭子興的幫助,認為是郭子興的栽培重用才奠定了朱元璋崛起乃至稱帝的基礎,這種說法對不對?先來看看史書上記載的從朱元璋投奔到郭子興麾下,直到郭子興病逝後獨自成為一方諸侯,這個過程中發生的一些重要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