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在20歲時死去》:無上神權的背後,到底是誰的悲劇?

2020-05-24 說教育的陳老師

《你會在20歲時死去》是一部拍攝於蘇丹的電影,該片於2019年8月上映,上映即斬獲得第76屆威尼斯電影節電影未來獎最佳處女作獎。

蘇丹所屬非洲,曾被聯合國評為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蘇丹宗教色彩濃厚,人民大多信奉伊斯蘭教,真主阿拉是他們的信仰,在教徒的心中,真主的指示高於一切。


《你會在20歲時死去》:無上神權的背後,到底是誰的悲劇?

影片劇照


在《你會在20歲時死去》的開頭,剛出生的男主米爾就被真主阿拉的信使酋長判定:此生活不過20歲。20年間,米爾一直活真主死亡預言的陰影之下,米爾經歷了愛情抉擇、信仰動搖、成長困惑等一系列事件後,最終獲得重生。


《你會在20歲時死去》:無上神權的背後,到底是誰的悲劇?

《電影海報》


下文將從人物塑造、主題安排、現實意義等角度分析,為大家解讀《你會在20歲時死去》這部電影的獨特魅力。


《你會在20歲時死去》:無上神權的背後,到底是誰的悲劇?


一、電影人物的塑造

1、死亡之子米爾:米爾的性格特別矛盾,一方面是對真主的信奉不疑,一方面又渴望衝破這股束縛。

米爾是全村唯一會全文背誦兩種版本古蘭經的人,從小深受背誦的古蘭經的影響,米爾不敢去違背真主的旨意,無意中向蘇萊曼售賣了一瓶酒,他懊惱萬分,因為在信仰真主的地方是禁止賣酒的,為了避免自己的行為觸怒真主,米爾將古蘭經念了一遍又一遍。

vs

可當不信教的蘇萊曼向米爾展現外面的世界時,米爾又表現出無限的嚮往,他羨慕蘇萊曼週遊世界的經歷,他好奇「危險人物」蘇萊曼口中的那些個沒有真主的國度。


《你會在20歲時死去》:無上神權的背後,到底是誰的悲劇?

電影劇照


和所有少年一樣,米爾渴望愛情,在面臨心愛之人表白時,他也憧憬過和對方的美好未來。

vs

然而,信仰真主的米爾又必須對真主的指示深信不疑,既然真主已經預言他活不過20歲,那麼身為一個將死之人,就要認命,在面對心愛之人暗示的時,他選擇了逃避,眼睜睜看著她被人強迫著另嫁他人。

米爾的辛酸人生源於他對伊斯蘭教的虔誠,作為真主阿拉的信徒,由於對生的渴望,他既無法做一名完美的信徒,又不能去過正常人的生活,米爾的身心陷於極度的壓抑和痛苦之中。


《你會在20歲時死去》:無上神權的背後,到底是誰的悲劇?

電影劇照


2、大膽求愛的娜依瑪:儘管有過勇敢,但僅靠她一人依然無法改變自身的命運,終歸成為了宗教文化束縛下的犧牲品。

娜依瑪是米爾的青梅竹馬,她在第一次見到米爾時,就喜歡上了這個男孩子,娜依瑪從不在意米爾20歲的詛咒。

小時候的娜依瑪和米爾探討著她的愛情觀:女人親吻陌生男人是不道德的,只有兩個人相愛才可以。長大後的娜依瑪憧憬著和米爾的未來的日子:會蓋許多的房子,生一村子的孩子,起名就叫娜依瑪之子之村。

在那個帶著宗教枷鎖束縛的村莊,娜依瑪思想前衛,她大膽談愛,大膽示愛,甚至大膽求愛。在母親為他尋找丈夫的時候,娜依瑪再三提示米爾向她的母親提親(這裡的人沒有選擇婚姻的權利),無奈不同於女孩面對愛情的義無反顧,身負死亡詛咒的米爾怎麼也不敢跟她在一起。

娜依瑪的用一生演繹出了籠罩在宗教陰影下的愛情悲劇,儘管她思想前衛,但愛人、親人都深受宗教文化糟粕的荼毒,她的反抗、掙扎似乎都沒有用。


《你會在20歲時死去》:無上神權的背後,到底是誰的悲劇?

電影劇照


3、不信教的蘇萊曼:無信仰、不認命是他的人生底色,追求自由、追求真理是他此生的歸途。

蘇萊曼是米爾母親口中的「危險人物」,他沒有封建枷鎖,沒有宗教信仰。

他也是米爾的「人生導師」,他閱歷豐富,有著大智慧。

和米爾的親生父親相比,蘇萊曼帶他認識新世界,更像是他的父親,蘇萊曼彌補了米爾缺失的父愛。

在蘇萊曼的認知中,腦子是用來思考的,不是用來背誦那些蠱惑人心經文的。他從辯證哲思的角度告訴米爾,人生下來就是無罪的,根本沒必要去向誰贖罪。一塵不染、完美無瑕的人生是不存在、也沒意義的,偶爾犯點小錯也不會影響生命本來的底色。

蘇萊曼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米爾的部分認知,讓他意識到宗教之外,原來還有不一樣的世界。


《你會在20歲時死去》:無上神權的背後,到底是誰的悲劇?

電影劇照


米爾、娜依瑪、蘇萊曼三個人分別代表著「信徒」「信念動搖」「反宗教者」,導演通過對他們三人形象的塑造,試圖向觀眾展示一個矛盾的蘇丹。一方面渴求真主阿拉的庇護,另一方面又希望部分需求能夠得到合理的滿足,而不僅僅是束縛。


《你會在20歲時死去》:無上神權的背後,到底是誰的悲劇?


二、電影主題的升華

宗教關係到人對整個自然界的態度,關係到個人生活和社會生活理想的建立,也關係到人的相互關係。——愛因斯坦


《你會在20歲時死去》不僅是一部異國少年成長的青春片,還是一部神權束縛下自我意識萌動的宗教電影。


1、關於對信仰的思考

影片前期中的男主角米爾就是宗教糟粕文化下的犧牲品,一開始就被神判定了命運,這導致了父親離家而去,母親終日對他保護過度。信奉真主的他唯有接受真主的安排,喪失了對人生的思考,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蘇萊曼這位人生導師的指引下,米爾的自我意識逐漸甦醒,在21歲來臨前的最後一天,他聽信蘇萊曼的建議,獨自去探索了「性」,在真主面前「犯了一次罪」。本以為活不過20歲的米爾,一覺醒來居然看到了陽光,他發現自己沒有死,他激動的跑出來,他追逐著一輛車,他想要去到蘇萊曼說的那些個沒有真主的國度。

真主的預言跟米爾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20歲之前的人生似乎都浪費了。導演借「被詛咒的男孩米爾」來表達宗教愚人的荒誕,把我們引向有關信仰的探討。

人,應該擁有信仰嗎?

人能夠擁有信仰是美好的,擁有信仰的人往往會遵循一定的行為準則,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使人的心靈得到淨化,靈魂得到升華。

然而,信仰卻是一把雙刃劍。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宗教文化也存在一些糟粕,宗教的消極的一面在於它的獨斷論和對人思想的控制,這會使得信徒容易喪失主動性、創造性,嚴重的話甚至會導致人偏執。


《你會在20歲時死去》:無上神權的背後,到底是誰的悲劇?

電影劇照


2、對宗教統治下生活的血淚控訴

我們並不是靠沉思冥想或憑我們自己的理解來獲得我們的宗教信仰,而是由外來權威和命令強加的。——蒙田

男孩米爾結束了20年的死亡束縛,終於迎來了鳳凰般的涅槃,順利趕上了自己的人生之旅,但不是所有人都能這麼幸運,還有無數個男孩僅僅因為所謂真主旨意,斷送了生命。造成這些的,不僅僅是因為這裡消息閉塞,發展落後,還因為統治者的喪心病狂。

在影片的最後,字幕打出「獻給巴沙爾·易卜拉欣的記憶」「獻給蘇丹革命運動中的受難者們」,這或許會讓不了解蘇丹的人看不明白。這裡給大家科普下蘇丹的政治背景,結合這個或許你就能清楚。


《你會在20歲時死去》:無上神權的背後,到底是誰的悲劇?

《你會在20歲時死去》:無上神權的背後,到底是誰的悲劇?

蘇丹曾被失敗國家指數列表評為「世界上最不安定的國家」,蘇丹內戰是當今世界歷時最長、產生原因最複雜、衝突解決最棘手的內戰之一。導致蘇丹內戰爆發和持續的因素主要有宗教問題、種族問題、認同問題、殖民遺留問題、國家權力分配問題、環境資源問題及外部影響等問題,但宗教問題是最關鍵的因素。

政治與宗教原屬不同的範疇,然而在蘇丹則是個例外,當下的蘇丹統治者用神權管理人民的生活。《你會在20歲時死去》的故事正是以最近發生的蘇丹革命為背景。北蘇丹信奉伊斯蘭教,南蘇丹信奉基督教,兩種信仰的衝突導致蘇丹內戰的爆發。令人諷刺的是本應福澤庇佑人的宗教信仰,卻成為了戰爭的導火索。我想,這或許是導演想要帶給我們的關於影片內容之外的思考。


《你會在20歲時死去》:無上神權的背後,到底是誰的悲劇?

2019年4月 蘇丹示威者「佔領」大橋 要求總統巴希爾下臺


3、女性主義朦朧的覺醒

導演在《你會在20歲時死去》這部電影中,除了引導觀眾思考信仰以及宗教的糟粕外,還向我們展示了在那個觀念落後、信息閉塞的環境下,女性主義的萌芽。

娜依瑪生在蘇丹宗教實力相當強大的農村,這裡的女性是沒有婚姻自主選擇權的,真主阿拉禁止他們有任何想法,必須順從安排。

娜依瑪在明知真主已經指示米爾只能活20歲的情況下,仍然不顧旁人的眼光,不懼可怕的未來,衝破一切禁錮的想要和米爾在一起。娜依瑪的求愛行為,不僅是神權束縛下自我意識的覺醒,更是女性主義朦朧的覺醒。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女性在神權統治下的蘇丹確實很難擺脫邊緣化的局面,還有無限廣闊的空間等著女性主義去發展。


《你會在20歲時死去》:無上神權的背後,到底是誰的悲劇?

電影劇照


《你會在20歲時死去》:無上神權的背後,到底是誰的悲劇?


三、電影的現實意義

雖然我們未身處蘇丹,不了解在宗教束縛下人們的所行、所思,但《你會在20歲時死去》仍有一些現實意義和啟示值得我們去思考。

生命的意義不能以時間長短來衡量

百年芳華不如一朝頓悟,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去尋找無限的價值,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去思考的問題。

找到自我價值的呈現處,並終其一生的去堅持,使自己成為更有利於這個社會的人,也是我們可以去探尋的話題。

強加的信仰不是信仰

真正的信仰必須是由個體自由選擇,而不是通過外力強加的。依靠強迫、利誘、欺騙不能產生真正的信仰,也不能維持和改變信仰。

和平應該成為這個時代的主旋律

煽動民心,鼓吹戰爭,不管誰輸誰贏,受難的始終是百姓。有不同意見,我們可以求同存異,和平對話也不失為一種調和矛盾的舉措。


《你會在20歲時死去》:無上神權的背後,到底是誰的悲劇?

蘇丹牧民

結語:

分析《你會在20歲時死去》這部電影的人物塑造、主題安排,結合我個人的觀影感受談了一些電影給我們的啟示,本文給大家提供了一條新的觀影思路。

但受各種因素限制,我的分析也只能算得上是管中窺豹,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從該片中看到了宗教束縛下蘇丹局勢的動蕩、人民生存的不易。你也可以結合你的認知,談談對該片的看法,大家一起做進一步的探討。


參考文獻:

1、尹小鳳 . 當代蘇丹政治博弈研究 .

2、姜恆昆 . 蘇丹內戰中的宗教因素 .

相關焦點

  • 神權不願被分享 ——史上滅佛運動背後的邏輯
    神權不願被分享——史上滅佛運動背後的邏輯
  • 姜子牙電影背後的神權思考
    隨著國慶檔電影《姜子牙》的熱映,將人們的視線重新拉回3000多年前的那場大戰(公元前1046年牧野大戰),也引發人們對神權與人權的思考。這些神仙哪個不是身家清白,來歷清晰,有名有姓,甚至人物身上發生的故事情節到今天,三歲孩童都能跟你說得頭頭是道。進一步在政治上的體現,就是著名的宗法制!好傢夥,這個制度可是維繫了其後兩千年的中國封建王朝的統治。
  • 從寵妻狂魔到形同陌路,黃曉明和楊穎再無互動,背後到底誰對誰錯
    從寵妻狂魔到形同陌路,黃曉明和楊穎再無互動,背後到底誰對誰錯我們都知道,黃曉明和楊穎曾是娛樂圈一對兒甜死人不償命的恩愛夫妻,但是最近,兩人卻形同陌路,再也沒有互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楊穎在13歲隨父母去香港發展,14歲就做了一個小模特,由於父母都是普通人,年幼的楊穎很小就懂得替家人分擔,但是香港模特圈並不好混,她又不是最好地,那麼怎麼才能讓自己出名呢?楊穎16歲時和陳偉霆認識,兩人的緋聞當時滿天飛,兩人被媒體追問時,也是不約而同否認戀情。
  • 《橫衝直撞20歲》的小姐姐們到底「衝」「撞」了誰?
    是一輩子只有一次的經歷,是無所顧忌地去做你想追求的事情,它有一點瘋狂甚至有一點囂張,它讓我們不怕累、不怕痛、不怕跌倒、不怕重來,只要撞破一切屏障,去野蠻生長。這是在《橫衝直撞20歲》中導演謝滌葵給出的答案。而不論是橫衝直撞,還是20歲,都攜帶著一種自然的青春活力與最原始的生命力量,吸引著觀眾的注意力。
  • 二戰維希法國殘忍迫害猶太人,貝當95歲孤獨死去是活該還是悲劇?
    貝當到底愛不愛國?貝當是被關押在了法國在大西洋當中的一個小島上,人生的最後六年是在囚禁中度過的。他非常的長壽,到95歲在孤獨中死去。但是遺憾的是他活到了20世紀40年代,活到了二戰期間。這樣的一種矛盾和衝突,或許是造就了他悲劇命運的一個重要原因。一個小尾巴,據最後幾年照顧貝當的護士說,在他95歲在海外小島上孤獨離世之前,他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幻覺。而他最經常在幻覺當中看到的場景,就是他處在一戰的戰場上。這是特別讓人感慨的一件事情。
  • 《行屍走肉》第九季結束後可以活下來的5個角色及會死去的5個角色
    誰能忘記格倫和亞伯拉罕被尼根殺死的慘狀?誰能忘記赫歇爾被總督斬首的悲劇?還有誰能忘記卡爾被行屍咬傷後慢慢死去的悽涼?無論角色怎麼死亡,對觀眾來說都讓人難忘。目前這部劇來到了第九季,低語者的出現是這一季最恐怖也最不可預測的一季。雖然這部劇在很多時候都偏離了漫畫,但我們根據漫畫多少還能得到點有用的信息,下面和小編一起來擼一遍,看誰會在第九季死去,誰會活下來。
  • 他們為何如此地死去,記誰是被害者
    記者向來是以無冕之王的姿態展現給世人,他們都以自己是正義的化身自居。可是事實是,能把自己撰寫的文章可以見諸報端,成為頭條,這或許才是每個記者的最真實的想法吧,可是這之後的灰色交易也是相當多。劇中的女記者為了拿到第一手採訪資料,冒充被死者的朋友身份,去採訪死者的媽媽,並肆無忌憚地用手機偷拍。你說,她的良心會痛嗎?不會,這時的她只為拿到個頭條,不惜一切手段拿到第一手資料。
  • 京東羊毛黨狂拍20萬單,商家被薅到破產:到底是誰背後搞鬼?
    10月8日,一夜之間,自家原價62.9元的電熱水壺被人以7.9元、3.8元、甚至2.9元拍下,而下單的數量竟然高達20多萬人。不得不說,羊毛黨一出,商家的希望蕩然無存。坦白講,他們真的是缺那點錢嗎?誰是背後的主使?
  • 一場毒氣攻擊,短短兩天他失去了20個親人…而這,只是悲劇一角…
    幾天前,他們所在的城市遭遇了一場毒氣襲擊。父母、兄弟姐妹、侄兒侄女……Youssef在這場襲擊中失去了20位摯愛親人。(吸入毒氣的兒童接受治療)現代文明對毒氣這種喪心病狂的戰爭手段向來痛恨不已,無論是誰,這樣做肯定會激起公憤。所以敘利亞各方勢力紛紛表示,自己與此事無關。
  • 《姜子牙》到底是不是爛片?
    所以這才是姜子牙整部電影想要表達的,那正是絕地天通、神權滅人權興。在封神演義中,所謂的封神榜、封神大戰,不過是三界大佬爭奪各自的利益,重新擬定三界格局,而人類、妖怪,都只是棋子罷了,所謂的正義和邪惡,也只不過是高層立的一個靶子,我說誰是正義誰就是正義,我說誰是邪惡誰就是邪惡。
  • 福州長樂高壓電塔竟建於主幹道上,釀成悲劇
    位於福州長樂區江田鎮漳海路的一處高壓電塔,被指存較大安全隱患,今年6月份發生了一起村民騎車碰撞電塔,導致身亡的悲劇——電塔該由誰來管?如何解決安全隱患問題?記者採訪多個部門無果。令人沒想到的是,該電塔竟建於主幹道上,不少村民指出,此舉不但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規,還存在著較大安全隱患,希望能得到相關部門的重視,並對這一隱患進行整改,避免悲劇重演。那麼,上述電塔到底該由誰來管?相關部門又該如何解決隱患問題?連日來,記者深入長樂區,先後採訪交通局、供電公司、江田鎮政府等多個部門,仍無明確結果。
  • 美劇閃電俠20集劇情解析以及薩維塔到底是誰
    而來到2024年的巴裡艾倫同樣也問了冰霜殺手同樣的問題,到底誰是薩維塔?得到的回答是「真相會讓你大吃一驚」!更進一步確認了薩維塔是一個我們都認識的人,也就是說他是閃電俠小隊的一員,而不是一個全新的角色。冰霜殺手vs震波
  • 《重返20歲》魅力大仁哥pk鹿晗小鮮肉,你會選誰做男友?
    鹿晗身上那種自然天成、與生俱來的萌感簡直萌化了無數粉絲。雖然一直強調「沒覺得自己哪裡很萌」,卻還是無法阻止可愛萌神的名號越來越響,更有人戲言「鹿晗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在賣萌,即使睡覺也不例外」。沒辦法,誰讓人家從小就是小正太、萌小孩呢! 陳柏霖在《我可能不會愛你》中對「大仁妹」孟耿如疼愛有加,現實生活中大仁哥也是個「好哥哥」。
  • 你願意80歲在睡夢無疾而終,還是願意病懨懨的活到100歲?
    網上曾經有人發起投票,就是如標題所示:你願意活到80歲無疾而終,還是病懨懨地活到100歲?讓人沒想到的是,投票的結果竟然一邊倒,幾乎八成人以上都選擇活到80歲無疾而終,這其中甚至不乏很多70多歲的老人,在他們看來,80歲的人生,而且能夠毫無痛苦地死去,似乎已經很圓滿了。
  • 孫紅雷走紅背後的"大姐大"到底是誰?與鞏俐之間疑點重重
    【文:淘子】孫紅雷走紅背後的"大姐大"到底是誰?1999年,一場話劇《居裡夫婦》,讓男一孫紅雷與女一丁嘉麗相識,當時丁嘉麗已經40歲了,而孫紅雷僅有29歲。至於這位大姐大到底是誰?許多人都猜測可能就是當時與他一同演話劇的丁嘉麗。
  • 《無間道》最後,梁朝偉的死,並不是最大的悲劇
    先看這《涅槃經》上寫的是啥:八大地獄之最,稱為無間地獄,為無間斷遭受大苦之意,故有此意。(白話文翻譯版)說白了就是,他們(主角們)就是生活在無間地獄中,遭受著不間斷的大苦。劉建明(劉德華 飾)臥底在警察局的古惑仔;陳永仁(梁朝偉 飾)臥底在黑幫的警察。很奇妙的關係,都是臥底、古惑仔,也都是警察。
  • 楊康死去的情節令人潸然淚下
    《射鵰英雄傳》中楊康死去時的情節引發自己落淚,對此我也頗有共鳴之情。正讀研的侄女問我飾演楊康的是誰,我竟然回答不知道——以前才不管演這個大反派的人是誰。趕緊百度,原來人家叫苗僑偉。楊康被苗僑偉演繹得有血有肉,舉手投足以及富有變化的眼神,都傳神地表達出楊康陰險而複雜的內心世界。客觀地說,觀眾越厭惡楊康,越證明苗僑偉演技之高。在83版的電視劇《射鵰英雄傳》中,楊康中毒身亡之前,最想見的是已有身孕的妻子穆念慈。
  • Crimaster犯罪大師時代的悲劇上兇手是誰-時代的悲劇上兇手分享
    Crimaster犯罪大師時代的悲劇上兇手是誰,相信不少的玩家都有這樣的疑問,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Crimaster犯罪大師時代的悲劇上兇手分享,希望可以幫到玩家。
  • 霸屏春晚20年,她卻直言後悔:你眼中的喜劇,是我一生的悲劇
    宋丹丹給無數人帶來過歡樂,但她的笑容背後,其實隱藏了太多苦和淚。20多歲時想當最優秀的演員,卻被半道拐去演小品;10年全心全意付出的感情,卻最終換來無情的背叛。宋丹丹的事業和愛情,似乎總有意外發生。正愁前方無路,閨蜜張旗帶來一份《北京日報》。"丹丹,北京人藝正招生呢,你那麼會模仿,去試試唄。"報名費2塊5,宋丹丹跟張旗借了2塊,出現在北京人藝招生現場。別人跳舞她不會,就做了一節廣播體操;別人詩朗誦她沒準備,就大聲念了一段報紙。
  • 高以翔式悲劇重演!金曲獎歌手演唱時突然倒地猝死,享年50歲
    又有一則類似於高以翔式的悲劇再度重演。臺灣金曲獎歌手嚴詠能在舞臺演唱時突然倒地,送醫院搶救無效身亡,享年50歲。其實作為一個華語歌手,心中最大的夢想可能就是獲得金曲獎,然而努力付出的背後,誰也不會體會到這些歌手背後的心血,尤其是在演唱會現場突然昏厥猝死這樣的意外,其實在娛樂圈已經不是第1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