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30+年齡焦慮這碗飯,真的恰不香

2020-12-28 不散

身為人類這個事兒本身就挺焦慮的。

但身為女性,更焦慮。

沒想到的是,這把收割焦慮的鐮刀已經滑向了30歲,前有《乘風破浪的姐姐》後有《三十而已》,在本就波折的2020年像流感一般集中爆發。

有著「綜藝+熱劇」的加持,本以為是到了處理女性話題的合適時機,結果它們仍舊無一例外地跑偏,白嫖了更加現實的女性困境。

女性的30歲,究竟有多不堪?

最初我對《浪姐》的預期定位是40+女性的自我挑戰,但節目顯然瞄準的還是30+,年齡稍大些的鍾麗緹陳松伶阿朵還沒來得及展現就被淘汰,5個40+的姐姐目前只剩下了伊能靜寧靜

這讓《浪姐》基本成了30多歲女明星的角鬥場,而隨著節目的播出,很多觀眾也漸漸覺得這綜藝不好看了。

當然,《浪姐》有過高光時刻。令我備受觸動的節點是第二次公演現場,一群姐姐剛剛好摘掉了人設和面具,磨合進入新的環境,那時著實有過一瞬脫胎換骨的錯覺。

「把一件事兒當真」和「超越自己」這兩個東西是非常有快感的,只要能把自己代入到這些姐姐身上,我甚至都想去報個聲樂班和舞蹈班,錘鍊一下自己鹹魚般的肉體。

最新一期節目因為新褲子的到來,似乎產生了新的化學反應,尤其是當他們踏入「姐姐訓練營」的一剎那,莫大的真空感撲面而來,口紅印也不在了,之前熱鬧裝扮的華麗背景就像破舊的船艙,甚至有點恐怖。

此時的《浪姐》更像一個烏託邦,而被賽制緊緊捆住的姐姐們卻在「真拼·真入戲」

雖然已經脫離了舒適區,但該有的焦慮是一樣都沒少,且越發與現實生活裡的女性處境疏離。

或者說,《浪姐》提供的遊戲並沒有在真的解構女性焦慮,它只是粗淺涉及了女性對「自我發展停滯」的恐懼,連提供的解決方案也越來越單一

另一邊,承包了近期熱搜的《三十而已》也剛剛結局,也有類似的毛病,不過是拎取了一些逼真的現實細節,在獲得了基本的共鳴和信任之後,提煉出了三種都市女性的模型

觀眾能在模型身上看到許多自己的影子,但僅此而已,它仍不能緩解你的絲毫焦慮。

這部劇也讓我想起了一部2016年的影片《29+1》,其實30歲的焦慮早就不是什麼新鮮玩意兒。

29+1 (2016)

導演 / 編劇: 彭秀慧

主演: 周秀娜 / 鄭欣宜 / 蔡瀚億 / 楊尚斌

類型: 劇情 / 愛情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香港

上映日期: 2016-10-31(中國香港亞洲電影節) / 2017-05-11(中國香港)

片長: 111分鐘

豆瓣 :7.2

《三十而已》有三條故事線,《29+1》只有兩條,而且是截然相反的兩種選擇。

林若君,沒房沒車,家裡一張床一面鏡外加一堆化妝品,碰到的事情和王漫妮出入不大:更大的工作壓力、不靠譜的愛情、以及說賣房就賣房的房東……

但另一個女孩子黃天樂,是一首永遠高八度的亢奮進行曲,得了癌症卻仍選擇去巴黎旅行,喜歡把生活細節全部記錄下來並升華所擁有的一切。

她們都即將踏入30歲,不同於彼此的選擇則是兩種解決「恐懼」的方法。

林若君覺得上班不是為了賺錢,是為了賺取尊嚴,但她同時也意識到,自己對工作產生了無可救藥的依賴,這種依賴能幫助她掩蓋年齡帶來的焦慮。

而黃天樂的家裡儘是精心存留的東西,照片鋪滿牆,每一張都是生活。

但她的人生平平無奇,一眼看到底。

我的人生,沒什麼特別,除了還有一個月就踏入三十歲。記得媽媽臨走的時候不停地說擔心我,說我都這麼大了還沒有結婚,工作看上去也好像很沒有出息的樣子。喂,你以為我不想每個月賺三四萬啊?沒得談戀愛,你以為我故意的啊?但是有時候,我也會真的覺得自己好像什麼都沒有一樣……你有沒有曾經覺得自己什麼都沒有啊?

這段無奈又自嘲的獨白裡有太多苦水,黃天樂的「熱愛生活」源於要把生活填滿的任務感,她需要用這些生存過的痕跡時刻提醒自己並不是「一無所有」。

為了踏過30歲的門檻,林若君著眼未來,黃天樂封存記憶。

這是女性30+年齡焦慮之下的真實悖論,當我們越傾向於追求「獨立女性」標榜的自由解放,越容易依賴一些選項來證明並支撐自己的抉擇

「獨立女性」的牌匾是搖搖欲墜的,夠努力就是夠獨立嗎?夠成功就是夠獨立嗎?

或許是的,但還不夠準確。

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多努力才叫夠努力,多成功才算夠成功。

雖然被指了一條路,但標準並沒有把控在女性自己手上

反觀《浪姐》,如果這些「角色/人設」是要你去拼、去殺、去贏,那麼它真的越來越像一場虛妄的自我復仇。

女性沒有從規則中解脫,反而爭相踏入規則,一群溫順的綿羊變成了獅子,但籠子還是籠子。

然而現實是,在許多標準上,多數人永遠都不能達標,無論她們有多努力。

而更多女性投入精力去做的事情,並沒有被納入標準之內,她們無論在做什麼,有多努力,都不會被認同。

女性的30歲,身體機能初步下降,皮膚狀態變差……

但當她們開始為即將到來的30歲焦慮,難道真是出於對青春的緬懷嗎?真的是無法接受眼角多出了一兩條皺紋嗎?

其實,還是喪心病狂的成功學在作祟。

年齡焦慮的背後是覺得自己還不夠成功,或者說,在以後的時間裡,成功的希望越來越渺茫。

因為找不到長久而沉穩的自信,年齡便會成為那個表面的原因,「因為我們老了,所以貶值了」。

大家焦慮的是人生初階段的一事無成,一個籠統的失敗感。

新褲子樂隊在這期《浪姐》中的一番對話很有意思。

彭磊問趙夢:「如果把你一直關在這兒你會喜歡嗎?」

趙夢答:「我可是女性好不好,我肯定一樣拼哪,女的都是這樣的,我們怎麼可能丟人……」

然後彭磊打趣了一下:「要我肯定早就跑了。」

事實的確這樣,在這個男女就業機會並不平等的情況下,女性的「求生欲」要比男性高得多,自我要求往往也要高於男性,以「時間不夠」的潛臺詞是機會過少,而且年齡越大代價越高。

但我仍不禁去想,一個人的人生選擇變數究竟有多大。

比如黃天樂這個角色,她的底色並不暖,可能只是在選擇了某種生活方式之後感到開心和舒適,就這麼一直堅持了下去,而且這種方式成本並不高,也只有她自己認同。

但這其實就足夠了。

人們經常會高估自己的掌控力,當下做出的每個選擇都需要用未來的努力償還,她們用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一生去試圖證明並強調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

但這種證明終究是順著「被提供的模板」攀爬,不管走哪條路,都不一定順遂心意。

作為資本不可能放過的韭菜,女性要在不同的年齡擁有不同的東西才會被尊重,所有聲音都在告訴她們,你保持自己本來的樣子就是懶惰的象徵。

但事實上,所有人都是可以失敗的,這種失敗可能體現在,不需要費盡心力把自己偽裝成別人眼裡成功的樣子。

或許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看待年齡這回事,30+不是越活越閉塞,卻是保有空間、遊刃有餘

如果說真的要擺脫30+的女性焦慮,那就是要有一條或數條堅定且不會被幹擾的中心線,而心中那個不偽裝、不迎合的部分,才需要被終生追尋。

相關焦點

  • 女人30+年齡焦慮這碗飯,真的恰不香
    身為人類這個事兒本身就挺焦慮的。但身為女性,更焦慮。沒想到的是,這把收割焦慮的鐮刀已經滑向了30歲,前有《乘風破浪的姐姐》後有《三十而已》,在本就波折的2020年像流感一般集中爆發。這讓《浪姐》基本成了30多歲女明星的角鬥場,而隨著節目的播出,很多觀眾也漸漸覺得這綜藝不好看了。當然,《浪姐》有過高光時刻。
  • 娛樂圈這碗飯「真香」,任正非女兒都忙不迭的去「搶飯」
    還是娛樂圈這碗飯好吃,就連我們國產品牌華為的當家人——任正非的女兒姚安娜也投身到娛樂圈這口大缸裡了。
  • 女人,用成長喜悅「擊退」年齡焦慮
    這讓我聯想到自己,多年前我回老家探親,老爸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你在北京工作也不買點名牌穿,你妹買衣服都講究個名牌……」我懟老爸道:「我就是名牌,還需要穿名牌嗎?」這不是狂妄,而是——女人活到一定年紀,最重要的是要活得「自在」。
  • 制霸魔都30碗飯!①天①碗!連吃一個月不重樣!
    來,感受一下這金黃蟹粉的聖光!香濃流油,滿屏的橙紅色蟹膏,簡直絕了!一碟蟹粉一碗飯,人生得意須盡歡,蟹粉澆頭和米飯分開上桌,一份夠4-6人分吃,金黃鮮美的蟹粉,與甘軟的東北稻花香米飯相互交融,挖一大勺下肚,那股鮮美滋味直竄腦門,此生無憾!必須一大口塞進嘴裡以示敬意,美妙得快要哭出來!想大聲告訴全世界!三碗都嫌不夠吃!這是一碗有尊嚴的豬油拌飯,用勺子把上面一塊豬油壓入飯中,用米飯的溫度將它融化。
  • 回味碗土家洋芋飯旗艦店盛大開業 尋找記憶裡的米飯香
    12月31日,知名快餐品牌回味碗土家洋芋飯旗艦店,在重慶江北區觀音橋黃金海岸百匯商場盛大開業,主打各種口味的洋芋飯,分分鐘讓你回到小時候外婆在家煮好土豆米飯,聞著濃濃的鍋巴香氣跑回家的童年。回味碗土家洋芋飯創始人,重慶回味碗餐飲文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唐五四表示,今年是集團成立的第19個年頭,旗下「回味碗土家洋芋飯」品牌於2018成立,僅用一年時間開了100多家分店,這是一種福氣,這也會給回味碗土家洋芋飯的發展帶來好運
  • 一家認真的店,開業4年只做1碗飯!不來吃一次,真的後悔啊!!
    碗!飯!這或許是魔都最專一的店!!每一勺飯、每一塊肉、每一滴醬油都極盡講究!不來吃一次,真的會後悔啊!究竟是什麼樣的店,這麼魔性?在煮前用水浸泡一小時,使得米粒更飽滿蓬鬆,成飯後質地軟硬適中,米粒爽滑可口,具有清新香味,口感佳,飯粒條狀而不爛。粒粒浸泡,碗碗頂級,如此用心,在魔都你能找到第二家嗎?
  • 在上海,這25碗飯裡長滿了草!
    所謂禿黃油,就是在大閘蟹季節用純粹的蟹黃蟹膏儲存下來的螃蟹精華,在無蟹季節可以拿來拌麵拌飯。取蟹中間最好的一塊黃和膏,炒在一起,炒出油,拌飯。吃在嘴裡口口蟹油,香氣四溢,齒頰留香,滿足感油然而生!第十三碗:醬油貓飯
  • 全上海最不能錯過的25碗飯!
    香菜愛好者決不能錯過這道烤雞腿配香菜泥飯,這道略帶重口味質感的料理米飯溼潤入味,充斥著野菜清香,相比之下雞肉更顯清淡。總之論特點,它必定勝出啦~第七碗:黯然銷魂飯這道噴香美味前後經歷了四次改版,選用口感韌硬的泰國香米搭配臘肉、蝦幹以及菜粒。舀上一口迫不及待的送入口中,略帶焦脆的鍋巴和粒粒分開的米飯蘸滿了臘肉香,吃到停不下來的美味。第十六碗飯:雞油飯
  • 吃過這3碗黯然銷魂飯,就是長沙乾飯王!
    老闆也是一個很有自己的堅持的人,「碗淨福至」提醒著每一位客人對食物以敬畏之心,珍惜糧食自然能獲得福報!點了一份生滾牛肉燙飯和酸菜蒸肉燙飯,熱氣騰騰的端上桌,食材和米飯煨在一起,嘟嘟冒著泡可真要命!別出心裁的是燙飯裡還加了醬韭菜花和新鮮的板藍根,醬韭菜花酸香開胃,板藍根吃起來竟是微微帶甜的,算是刷新了認知!
  • 乾飯人乾飯魂,這幾碗飯好吃到連湯汁都不剩下!
    >小編精心整理了這幾大碗飯2020的最後一個月,大口乾飯吧!由滬上百年梅龍鎮酒家傳人開的東香醬肉鋪,雖是地處淮海路繁華地段,卻是踏踏實實、不計成本地做著一碗醬肉飯。這碗《食神》同款的敏華黯然銷魂飯,臥著兩個流心蛋和四塊叉燒,光是賣相就饞得人口水直流;戳開半熟的流心蛋和米飯拌勻,配上晶瑩剔透的「銷魂」叉燒,如此實誠的滿足感,只有親自嘗過才能體會!
  • 說真的,在惠水只要吃過這12碗飯的人都已經結婚了!
    童年裡最香的味道,是記憶裡爸媽把那一撮大米單獨給我煮成的大米飯的味道小時候生活拮据不可能像現在這麼富足
  • 你會因為年齡大了而感到焦慮嗎?
    前段時間很火的《乘風破浪的姐姐》熱度不斷,我最近才開始追,看到這幫姐姐們不懼年齡挑戰自我,就覺得也給我們這些大齡女子們很多前進的勇氣,節目中談到年齡的焦慮,50歲的鐘麗緹直言,年齡只是數字而已,最重要的是心態和夢想,隨著年紀的增長很多東西都會變化。
  • 【美食】魔都最不能錯過的25碗飯!飯食愛好者一定要分享
    香菜愛好者決不能錯過這道烤雞腿配香菜泥飯,這道略帶重口味質感的料理米飯溼潤入味,充斥著野菜清香,相比之下雞肉更顯清淡。總之論特點,它必定勝出啦~第七碗:黯然銷魂飯這道噴香美味前後經歷了四次改版,選用口感韌硬的泰國香米搭配臘肉、蝦幹以及菜粒。舀上一口迫不及待的送入口中,略帶焦脆的鍋巴和粒粒分開的米飯蘸滿了臘肉香,吃到停不下來的美味。第十六碗飯:雞油飯
  • 全上海最不能錯過的25碗飯!看看你吃過幾碗吧
    香菜愛好者決不能錯過這道烤雞腿配香菜泥飯,這道略帶重口味質感的料理米飯溼潤入味,充斥著野菜清香,相比之下雞肉更顯清淡。總之論特點,它必定勝出啦~第七碗:黯然銷魂飯這道噴香美味前後經歷了四次改版,選用口感韌硬的泰國香米搭配臘肉、蝦幹以及菜粒。舀上一口迫不及待的送入口中,略帶焦脆的鍋巴和粒粒分開的米飯蘸滿了臘肉香,吃到停不下來的美味。第十六碗飯:雞油飯
  • 這碗茄子飯快香出屏幕了!
    不需要用很多油來爆茄子,沒有高熱量這個問題。食材*根據個人口味可選辣或不辣的青椒**當然,你也可以不加青椒這個摺疊型的不鏽鋼蒸籠很好用,推薦一手淘口令在此👉¥iVHb1pAXB4m¥👈02/起一個炒鍋,開中火,鍋熱後加入少許油,放蒜末和蒸好的茄子、臘腸丁炒2分鐘,隨後青椒片翻炒30
  • 乘風破浪的姐姐:我就是C位,這群「30+」女人的魅力不懼年齡
    相信很多人這幾天都被《乘風破浪的姐姐》刷屏了吧,在沒有任何預警、沒有任何熱搜的情況下,憑藉姐姐們自帶的高光和金句成功出圈,30位年齡30+的女藝人聚在一起,觀眾們期待著看到各種比拼、撕X的場面,更有人說與其說叫乘風破浪的姐姐,不如叫興風作浪的姐姐吧。
  • 金晨有華晨宇,周雨彤有宋威龍,這都不算啥,看到程瀟:飯不香了
    首先是金晨和華晨宇這對異性閨蜜,兩個人關係非常的純潔,而且關係很好。之前在節目中,金晨不小心從馬上摔下來,華晨宇得知消息後嚇得驚慌失措,後來華晨宇還細心地照顧著金晨,親自給金晨餵藥,真的是太貼心不過了。
  • 全上海「50」碗銷魂飯!震驚吃貨界
    可這還沒結束,地地道道的宜賓芽菜碎搭配四川臘肉丁,炒出來的米飯香到讓你不由自主地再次動起勺子,這四川炒飯界的官配有種無比誘人的魔力,不過目前只在港匯恒隆店供應。第四碗:松葉蟹釜燒飯不需要多餘的調味,就是這份原汁原味的鮮美最打動人心,伴著蔥香,不知不覺就能吃下整整一大份。第五碗:食索鵝肝義大利燴飯
  • 全上海最不能錯過的25碗飯!吃完幸福滿滿~
    香菜愛好者決不能錯過這道烤雞腿配香菜泥飯,這道略帶重口味質感的料理米飯溼潤入味,充斥著野菜清香,相比之下雞肉更顯清淡。總之論特點,它必定勝出啦~ 第七碗:黯然銷魂飯這道噴香美味前後經歷了四次改版,選用口感韌硬的泰國香米搭配臘肉、蝦幹以及菜粒。舀上一口迫不及待的送入口中,略帶焦脆的鍋巴和粒粒分開的米飯蘸滿了臘肉香,吃到停不下來的美味。 第十六碗飯:雞油飯
  • 全上海最不能錯過的25碗飯!吃完幸福滿滿
    香菜愛好者決不能錯過這道烤雞腿配香菜泥飯,這道略帶重口味質感的料理米飯溼潤入味,充斥著野菜清香,相比之下雞肉更顯清淡。總之論特點,它必定勝出啦~第七碗:黯然銷魂飯這道噴香美味前後經歷了四次改版,選用口感韌硬的泰國香米搭配臘肉、蝦幹以及菜粒。舀上一口迫不及待的送入口中,略帶焦脆的鍋巴和粒粒分開的米飯蘸滿了臘肉香,吃到停不下來的美味。第十六碗飯:雞油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