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星入職大廠
前有歐陽娜娜、劉濤相繼加入阿里,後有鄭爽入職快手,關曉彤、張藝興加盟蘇寧。如今演藝圈人士加入企業的情況屢見不鮮,入職即擁有高職級,享受高薪酬待遇,這讓很多普通白領羨慕不已。
其實,明星「入職」大廠,雙方互蹭一下流量的營銷操作並不少見。
比如高曉松入職阿里音樂擔任董事長;周杰倫、昆凌夫婦二人打包到唯品會,周董更成為首席驚喜官;趙麗穎、陳偉霆入職愛奇藝擔任首席推薦官。
但只要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大多數明星的職位都是內容官、首席驚喜官等等,或專門為明星特別創意的崗位,看名號很能唬人,然而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高層。
1、員工入職卻不上班,企業在打什麼主意?
第一,明星強大的流量和帶貨能力,這些邀請明星入職的大多數都涉及電商業務,而電商的消費群體與明星的粉絲群體有一定的重合,公司邀請明星不僅能增加宣傳曝光,還能更好地銷售產品。
第二,電商公司面臨用戶增長放緩、流量被分割的現實焦慮,打開入口,引入流量,獲取用戶是電商發展的關鍵,而隨著加入電商大戰的玩家越來越多,各電商平臺也面臨著增長放緩的壓力,而通過明星引流、轉化、變現則是一條划算而高效的路徑。
第三,純粹炒作,網紅概念股是現在市場上的熱門題材,很多公司憑藉各種網紅概念實現漲停,御家匯在短短15個交易日內股價成功翻倍和薇婭密切相關,新文化因與「淘寶一哥」李佳琦籤訂戰略合作而實現股價的五連漲停板,網紅帶來的巨大效益讓現在的A股市場流傳著「沾薇婭就漲,貼李佳琦即飆」的流言,也由此可窺見企業青睞網紅的原因。
2、明星的加入給公司帶來極大的好處,而對明星來說也是有益無害。
首先,增加曝光度,在如今快速更迭的娛樂圈中,如果長時間不露面,觀眾就很有可能忘記這個人,所以如果大公司給曝光機讓明星名利雙收,明星當然欣然接受。
其次,規避廣告代言風險,對於明星入職的動機大眾心知肚明,廣告法對明星代言產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星需要對其代言的產品承擔連帶責任,而入職成為員工則巧妙地規避掉了這一風險。
最後,入職也是資源合理利用和跨界探索嘗試,眾多明星進入阿里後會進入現下火熱的直播行業成為帶貨主播,藉助平臺的流量資源和自己的人氣賺得盆滿缽滿,很多人因此迎來一個新的發展機會。
二、零資源起點低,職場新人的機會在哪裡?
生活中,我們不可能所有人都像明星那樣隨隨便便入職大廠,畢竟大多數人都是一樣:零資源、起點低、競爭大。
那麼作為職場新人,應該如何打開自己的職場大門,找到向上突破的機會?
其實,加速職業發展的方式有很多;通過學習,提升能力可以加速發展,增加社交,挖掘天賦,打造核心競爭力也可以加速發展。
還有些人認為通過跳槽、轉行、換新工作,也是可選方式。
很多人其實會這樣的遺憾:為何自己有能力技能,卻總是懷才不遇?很多職場人會猶豫該不該換?以及什麼時候換?怎麼樣換工作才能讓我的身價倍增?
我們提升職業發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向:
1、 首先判斷職業機遇
首先判斷職業機會,其中有幾個基本的原則:
一是,必須以基本的職業安全為前提,像李文星事件,由於急於求職卻深陷絕境,太令人遺憾了。
二是,判斷的目標必須有利於職業的長遠發展,職業生涯那麼長,短期的收益要和長期收益結合起來看。
第三,判斷的依據是符合個人職業規劃,無論行業還是崗位,新機會和已有的職業經驗能結合起來形成合力。
最後,判斷的標準是有利於發揮個人職業潛能,促進職業又快又好的取得跨越式發展。
2、其次抓住機會,迅速上手
職場新人進入一個公司,或被新任命一個職位,要學會牢牢抓住這個機會,就要快速地適應、找準自己的位置。
有的職場新人和一些剛跳槽新崗位的人,找到了心儀工作後,就不知道自己應該要做什麼、不知道事情該怎麼做、能力不足事情做不好。簡單四個步驟,讓你快速上手新工作:
一理,就是理清楚新工作的內容
包括整理工作職責、畫出工作流程、找出工作所需的資源,這就解決了不知道做什麼的難點。
二建,就是搭建新工作的個人知識庫
包括工作的流程步驟、工作技巧庫,以及工作所需的知識、技能和通用能力,這就解決了不知道該怎麼做的難點。
三填,就是主動往知識庫中填充內容
有了知識庫後,就可以看到哪些知識、技能還沒掌握、哪些通用能力還不達標,這樣就知道應該提前去學習什麼了,解決事到臨頭,來不及學的問題。
四用,就是成套的使用工作流程
剛開始做新工作時,完整地跟著整理好的流程步驟一步步做,這樣既能幹好工作,又能在一次實操中積累更多經驗。徹底解決事情做不好的難點。
簡單的一理、二建、三填、四用,就可以幫助你解決了在新工作上手難的問題。
可能我們大部分人沒辦法做到像明星那樣,一伸手就能摘到萬千榮寵,日常中每一點得失都會牽動著我們平凡的心,但這並不是我們就此放棄努力的理由。
《道德經》說: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但願每一個職場新人,都能在自己的職業發展之路中,不必羨慕他人,不必擔憂前路,找到適合自身職業發展的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