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像父母,這在我們的大腦思維裡已經成為了定式,相信所有人都會覺得正常,反而如果說孩子和父母不像,才會讓人們感到奇怪。
至於孩子為什麼像父母,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看法,但最多的不外乎這兩點:
遺傳基因的影響:基因的力量有多強大,應該很多人都已經見識過,孩子和自己不僅有著相似的外形,而且在性格智商,生活習慣方面都會很像,仿佛他們就是自己的翻版,只不過是小了很多號而已。
後天環境的影響:有的孩子在出生時和父母並不是十分相像,但是在成長的過程中卻越來越像父母。
不少人認為這是後天環境影響的原因,因為孩子每天和父母吃在一起,住在一起,所以才會深受父母的影響。
然而除此之外,還有另一種說法。
英國的心理學家奧利弗·詹姆斯,在《天生非此》這本書中,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後代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給這個問題提供了一個有新意的方向。
他在書中說道:人類自出生起就一直努力迎合自己的養育者,期盼贏得他們的關愛並獲得其他物質方面的滿足。
如果我們不這樣做,就有可能面臨死亡,不論精神上還是肉體上。孩子努力獲取父母關注,並對自己的這種行為無限維護。我將這種普遍趨勢稱為"後代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01"後代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起源和特徵
在瑞典的首府斯德哥爾摩的一個銀行發生過一起搶劫案,受劫持的人質不僅沒有和綁匪對立、對抗,而且還在被綁架過程中對綁匪產生了同情,認同了綁匪的許多觀點。
1、模仿
孩子在年幼的時候模仿能力非常強,而他們模仿的對象,更多的是和他們朝夕相處的父母。
這也許是源自於他們本能的求生欲,因為孩子在出生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必須靠父母的照顧才能夠成長,所以他們會想方設法的討父母歡心。
就像是被綁架者對綁匪產生同情一樣,是他們渴望生存的唯一選擇。
有人會說,父母和孩子有著天生的血緣關係,他們天生就是愛孩子的,為什麼要說得這麼悲觀?
然而越來越多的虐童事件卻時刻在提醒著我們,並不是所有的父母和孩子都是我愛你,你愛我的關係。
有時孩子必須模仿父母,努力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讓自己的行為得到父母的認可,才能夠有成長的機會。
2、身份認同
美國媒體繼承人帕蒂·赫斯特,她在被綁架的時候選擇加入綁架她的恐怖組織,並成為他們的信徒,她也因此得以倖存。
但是之後她的所作所為卻證明她已經被綁匪徹底洗腦,淪為和綁匪一樣的人。
正如孩子如果在一個充滿暴力環境中的家庭成長時,他們耳濡目染的都是父母彼此之間的責罵和對打,又或者是父母合力對自己進行言語以及肢體上的暴力。
所以孩子長大後也會成為像父母一樣的人,因為他們並不會意識到這是父母錯誤的教育方式,而只是會認為自己做得不好,所以才會讓父母如此憤怒。
正因為如此,他們認同了父母的身份,便會複製父母的行為,用暴力解決所有的問題。
02"後代斯德哥爾摩綜合症"為什麼能存在?
1、孩子年幼時的無力感
正如我們之前所說的模仿一樣,孩子在年幼的時候會有一種強烈的無力感,而生存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本能。
所以即便是年幼的孩子,也學會了察言觀色,正如孩子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會經常大哭一樣。
如果父母對他們有所關注,孩子也許會哭得更厲害,但是如果父母對他們熟視無睹,孩子也許在一段時間之後會自然停止哭泣。
2、父母的愛成為孩子的壓力
雖然我們身邊會有一些暴力的父母,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絕大部分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他們甚至會為了孩子放棄一切,時刻都把孩子放在第1位。
這種愛會讓孩子產生很大的壓力,他們會在父母強烈的愛意之下,漸漸變成父母的人質,因為他們不想讓父母傷心,所以會努力的按照父母的期待去做。
03父母應該如何去做呢?
1、相信孩子是可塑的
每一個父母都應該對自己的孩子有足夠的信心,哪怕自己並不優秀,但是也要讓孩子知道基因並不能確定他們的一生。
因為很多事情事在人為,只要孩子願意努力,那麼他們必然能夠超越自我,走出屬於自己的人生。
2、反思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最大的,孩子在童年時遭受的陰影,將會影響他們一生,甚至用盡全部力氣也無法修補。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考慮一下自己是否被原生家庭所綁架,是否在重複父母對自己的錯誤教育。
只有真正對自己的原生家庭作出分析,才能夠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
3、有意識的愛孩子
父母要學會隱藏自己的負面情緒,不能把自己的情緒發洩在孩子身上,清楚的認識到我很好,你也很好,而當我不好的時候,也與你無關。
只有做到把客觀事實和自己的情緒完全分開,才能夠控制自己的消極情緒,當父母真正的活出自我之後,才能夠帶給孩子更多的正能量。
4、把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
父母給予孩子生命,並不代表他們可以操控孩子的人生。
因為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並不是父母的附屬品,雖然父母對孩子有期待有要求,但是也要學會尊重孩子的想法。
因為孩子的人生是他們自己的,父母可以引導孩子,但卻不能替孩子做決定。否則只會讓孩子的一生成為自己的傀儡,活成自己希望的樣子,而不是孩子期待著模樣。
孩子在年幼的時候,他們的可塑性是最強的,所以教育孩子越早越好。讓孩子獲得"後代斯德哥爾摩綜合症"積極有利的影響,活出他們自己的模樣,這將會讓孩子受益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