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軍官在被段小樓激怒後,命人逮捕了段小樓。日軍以段小樓的性命相要挾,讓程蝶衣到青木的府上唱戲。程蝶衣聽聞後,不計前嫌,前去搭救段小樓。
恰巧此時菊仙也匆匆趕到程蝶衣處,央求程蝶衣到日軍軍官青木府上營救段小樓。程蝶衣將計就計,讓菊仙離開段小樓,才去營救。當晚,在青木府上,一曲《牡丹亭》贏得了滿堂喝彩,之後,程蝶衣忐忑不安的迎接出獄的段小樓,不想段小樓不僅不領情,還因程蝶衣給日本人唱戲而怨恨程蝶衣。
不久,段小樓放棄了自己的演戲生涯,同菊仙成了婚。但是由於不再戲,段小樓從此失去了穩定了來源。也正因此,他一不開心就大發雷霆,亂砸東西。與此同時,程蝶衣由於沒有了霸王的陪伴,也變得自暴自棄,日益頹廢起來。
程蝶衣開始流連於鴉片之中,整天渾渾噩噩,沒有人願意看他演戲了。鴉片也侵蝕了程蝶衣的身份,讓他日漸萎靡的同時,也失去了剛出道時的精氣神。兩人的事傳到了他們原來的師父那裡,他們被叫回到梨園的練功館,師父一氣之下,用當年的手段來鞭打段小樓。和段小樓一同去的菊仙看不過去,上前跟師父理論,而她這一行為在當時被看做是對師父的侮辱,段小樓見此情景,上前打了菊仙一巴掌。
在那個年代裡,即使是在梨園這樣的場所裡,人們對於女性還是充滿了偏見,女性自然的被視為是男性的附屬品。在戲劇中,主角都是由男性飾演的,即使是是完全的女性角色,也是會選擇男性來反串。在各大劇種中,也僅僅有越劇會選擇女性來飾演角色。
菊仙的命運想必也來自於她的妓女出身,這同程蝶衣的母親是一樣的。或許是幼年被母親拋棄的緣故,亦或是對於段小樓別樣的感情,使得程蝶衣對菊仙異常的厭惡。不過單從菊仙的角度上來看,她並未做錯過什麼,她心甘情願的照顧段小樓,在嫁給段小樓之前,她作為妓院裡的頭牌,可以說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在嫁為人婦後,她也能一心一意的操持著這個家。她的角色註定了她一開始便是一個悲劇命運,只有在段小樓大鬧妓院時,她才難得的笑了出來。
由於菊仙的存在,使得段小樓和程蝶衣分道揚鑣,以至於許多觀眾因此而討厭菊仙這一角色的存在。
而事實上,菊仙本人並未做錯過什麼,恰恰相反,段小樓和程蝶衣之間的矛盾的根源還在程蝶衣本身,程蝶衣要求唱一輩子的戲,這在段小樓看來無非是其對於藝術的追求而已,但從觀眾的視角看,程蝶衣的這一要求更多的是因其對於段小樓的依賴和喜愛。
不過從段小樓的角度上來講,他的性取向並不支持他接受程蝶衣的感情。在二人被叫回梨園後,師父由於年事已高,早已沒有當年的精神氣。菊仙在被段小樓打了一把掌後,生氣的要走,同時還告訴段小樓—她已經懷孕了。
師父再一次摸著程段二人的頭,讓他們的頭靠得緊緊的,於是,二人重新恢復了他們之間的關係。當天,師父在給戲班新學員教唱《夜奔》時,突然倒地離世,戲班也就此解散。不過仍有一個小孩不肯離去,他就是程蝶衣當年在太監府外收留的棄嬰。
程蝶衣看到此景,也十分感動。這個取名「小四」,且已長大的孩子的最大心願就是像程段二人一樣,成為梨園的名角。時間到了一九四五年,日本戰敗,國民政府接收了北平等大城市,國民政府開始對戰爭期間的叛徒、漢奸進行清算。這天晚上,一群國軍去聽程段二人的戲。由於軍紀不嚴,臺下兵痞大呼小叫,言行粗魯。程蝶衣不得已開始罷演
雖然此時的程蝶衣已經紅遍京城多年,但在當時的亂世,軍隊擁有了高於一切的權力,程蝶衣罷演之後,段小樓下臺跟兵痞理論,聲稱即使是當年的日本兵也沒有像他們這麼鬧過。當臺下的國軍官兵聽說自己還不如日本兵,頓時火冒三丈,便和臺上的演員扭打在一起,使得場面極其混亂。
此時已經懷孕的菊仙衝到臺上想要攔阻,不想被一個士兵擊中了腹部,當場就昏了過去。眼見此景,段小樓趕緊抱起一身是血的菊仙想要送往醫院。可是國軍官兵卻將他們攔在了門口,還以漢奸罪抓捕了程蝶衣。段小樓只好懇求在國民黨方面有一定人脈的袁四爺和自己一起去搭救程蝶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