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夫唱山歌為什麼喜奔下三路

2021-02-23 文史砍柴


感謝顏值最高的男作家六神磊磊昨天的公號文《金庸小說中的演唱會貴不貴?》中對我做了個植入廣告,這廣告逼格比較高,有文化含量:

七月,你要趕到湖南桃源縣,找到當地的大瀑布。黃蓉和當地農民歌手、一燈大師的樵夫徒弟「十年砍柴」會在那裡演唱《山坡羊》。

今人最為熟悉的《山坡羊》恐怕是張養浩的《潼關懷古》,嘆興亡治亂循環。金庸迷熟知的應該是殷素素對著張翠山唱的那首《山坡羊》:

他與咱,咱與他,兩下裡多牽掛。冤家,怎能夠成就了姻緣,而死在閻王殿前,由他把那杵來舂,鋸來解,把磨來的換,放在油鍋裡去炸。唉呀由他!只見那活人受罪,哪曾見過死鬼帶枷?唉呀由他!

我曾經是個少年樵夫,真的砍了十年的柴禾。不要小看樵夫這個職業,在古代相當於從事能源行業,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柴擺在第一位。過去鄉村媒人說媒,女方父母特別在乎男方的村子,是否「柴水兩便」。——和現在的標準差不多,一個小區首要的是要通電、天然氣和自來水。樵夫這行當擱在今天仍然由老李家控制,關係到國計民生呀。

《西遊記》中有一回寫長安城外的漁翁張稍和樵夫李定——砍柴的還是姓李,相互誇耀自己的職業,爭論是「山青」還是「水秀」好。漁翁先唱一首《蝶戀花》:

煙波萬裡扁舟小,靜依孤篷,西施聲音遶。滌慮洗心名利少,閒攀蓼穗蒹葭草。  數點沙鷗堪樂道,柳岸蘆灣,妻子同歡笑。一覺安眠風浪消,無榮無辱無煩惱。

樵夫以同樣的詞牌回了一首:

雲林一段松花滿,默聽鶯啼,巧舌如調管。紅瘦綠肥春正暖,倏然夏至光陰轉。  又值秋來容易換,黃花香,堪供玩。迅速嚴冬如指拈,逍遙四季無人管。

這當然是吳承恩的虛構,真正的樵夫喜歡唱山歌,一般不會有張養浩那種士大夫情懷,也不會有《西遊記》中樵夫李定的文雅,而多是唱男女之情,甚至可以說是直奔下三路的黃調調。

砍柴的大多是男子,特別是對性事充滿憧憬的少年郎,這樣的砍柴伢子在一起,最愛講的就是各類男女之事,唱起山歌呢,也離不開這些內容。現在載之於書、演之於舞臺的山歌,多是經過文人加工的,那些少兒不宜的內容給刪節或修改了,我們當年砍柴時唱的原生態山歌,要多黃有多黃。

贛南、閩西、粵北山區有兩首客家的砍柴歌,所唱的就是永恆的男女之情。

其一

阿哥砍柴入山林,

聽見歌聲不見人。

妹若有情應一句,

省得阿哥滿山尋。

其二

砍柴愛砍山布荊,

又貪好砍又貪輕。

戀妹愛戀年嫩女,

又貪伶俐又貪靚。

(此處的「靚」應該讀 jìng,妝容豔麗之意,方才押韻)

這樣的山歌是原汁原味的,而樵夫即興發揮更黃的內容,不在文人雅士的收集之列。樵夫砍柴,以荊棘、灌木為主,還有一個原因是喬木不能隨便砍的,那是用來修房屋、做家具用的,只有沒大用處的荊棘,可以砍掉來燒火。

樵夫唱山歌撩妹,那是有著悠久傳統的,載入典籍中最早的一首是《詩經▪漢廣》: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

漢有遊女,不可求思。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楚。

之子于歸,言秣其馬。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蔞。

之子于歸,言秣其駒。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清代鹹同年間的學者方玉潤在《詩經原始》中將此詩旨意概括為「江幹樵唱」,發了一大通議論:

此詩即為刈楚、刈蔞而作,所謂樵唱是也。近世楚粵滇黔間,樵子入山,多唱山謳,響應山谷,響應林谷。蓋勞者善歌,所以忘勞耳。其詞大抵男女相贈答,私心愛慕之情,有近乎淫者,亦有以禮自持者。文在雅俗之間,而音節則自然天籟也。當其佳處,往往入神,有學士大夫所不能及者。愚意此詩亦必當時詩人歌以付樵。故首章先言喬木起興,為採樵地。次即言刈楚,為題正面。三兼言刈蔞,乃採薪餘事。中間帶言遊女,則不過藉以抒懷,聊寫幽思,自適其意去爾。

我少年時砍柴即在方玉潤所說的楚粵滇黔間,樵夫山歌「近乎淫者」比例很大,如果《詩經》沒有經過孔子的整理、修訂,估計這首《漢廣》唱出來也可能「近乎淫者」。從詩中可看出,上古的樵夫砍柴亦以灌木為主。

樵夫唱山歌撩妹,其實就是苦中作樂,一個沒錢的樵夫,想通過唱山歌把妹子弄到手,這事不靠譜。楊鈺瑩《茶山情歌》唱道:「砍柴的阿哥嗓門亮,一支情歌兩人唱;唱得蝴蝶雙雙飛,唱得茶花並蒂香。」《劉海砍樵》中樵夫碰見美麗的狐仙胡大姐,並結為夫妻。

這些,只是樵夫們的意淫而已!當不得真。


▲故鄉的大山

今天是2017年第一天,我在十面霾伏的帝都,寫下這些文字時,懷念起在湘中山上砍柴的少年時光,那時山好青,天好藍。累了,躺在山坡上,看天上朵朵像棉花糖一樣的白雲。

三十年前在老家用功讀書,就是為了不再砍柴放牛,殘酷的現實告訴我,山裡面沒有「胡大姐」等著我,書中才有顏如玉。總算如願以償了,通過用功讀書,我才得以進京吸霾。

有霧霾的大都市,也遠比山青水秀的鄉村有吸引力。

順便悼念一下六神磊磊那篇被轉過無數次也被刪過無數次的帖子《刪帖的人自己也在吸霾》。


相關焦點

  • 山歌一條路 家鄉一條路...
    新鮮的豆腐 可生食也可煮每天吃飯配豆腐 健康又長壽來去梅州賣豆腐 天亮到下午為了家人賣豆腐 打拼不怕苦來去梅州賣豆腐 賺錢換新屋為了家人賣豆腐 一路到梅州《山歌一條路》作詞:黃連煜作曲:黃連煜演唱:黃連煜請問樹下的阿婆
  • 孫悟空在拜師路上,碰見的樵夫是誰?注意他唱的歌,就知道答案了
    《西遊記》的故事在中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它裡面有很多值得探究的細節,比如當年孫悟空去拜菩提老祖為師時,恰巧在山中碰見了一個給他指路的樵夫,這個樵夫會是誰呢?孫悟空原本和眾多猴子猴孫在花果山過得十分快活,忽然有一天樂極生悲,想到自己總有年老死去的一天,就決定出海尋找神仙拜師,學習長生不老之術。書中說,孫悟空「飄過西海,直至西牛賀洲地界,登岸遍訪多時,忽見一座秀麗高山。」
  • 這裡山歌唱不停
    這裡山歌唱不停一曲民歌傳千年柳州有個魚峰山,山下有個小龍潭,終年四季歌不斷,都是三姐親口傳。    柳州是傳說中劉三姐傳歌的地方,「三姐山歌千千萬,五湖四海裝不完」,是附近各族歌手和廣大群眾演唱山歌的活動中心。「劉三姐熱」更是帶動了柳州的山歌熱。
  • 歌詞:又是三月三,唱山歌,上山頭
    又是三月三/外門雜役弟子又是三月三,唱山歌,上山頭四方的人兒,坐一桌,喝米酒又是三月三,親加親,情更稠>鄰村的阿妹(哥),跳一跳,牽牽手唱唱唱,唱啊唱,唱來三月三五色的糯米,火火紅,香滿口唱唱唱,唱啊唱,唱來三月三有歌的地方都是三月三又是三月三,唱山歌,上山頭
  • 山歌歌詞—王豔跟老公唱《三窮三富不到老》句句都很現實!
    正如山歌所唱:「自古山歌唱風流」,「山歌唔唱唔風流」。諸如愛慕、試探、追求、初戀、熱戀、拒愛、送別、相思、斷情等等,均用大量形式各異的山歌來表達。如上猶的一首山歌唱道:「高嶺埂上打呼咒,細妹屋家吃晏晝;細妹聽到呼咒響,筷子一扔碗一丟。」表現了細妹聽到情哥唱山歌的喲嗬聲,便無心吃飯的天真活潑形象。又如興國的《生死纏》:「入山看到藤纏樹;出山看到樹纏藤;樹死藤生纏到死,藤死樹生死也纏。」
  • 西遊記中神秘的高人:樵夫
    在通背猿猴的建議下,猴王決意遠涉重洋,尋找神佛仙人,向他們求取躲過輪迴的方法。猴王憑著簡單的裝備,駕著簡陋的木筏乘風破浪,踏上了尋找長生的路。他首先在南贍部洲登陸。猴王串長城,遊小縣,在市井跟著學人禮,學人話。朝餐夜宿,苦苦尋覓了八九年,但是沒有任何結果。在他的眼中,南贍部洲的世人都是為名為利之徒,沒有一個肯回頭安身立命。八九年的光陰轉眼即逝。
  • 山歌歌詞—陳俊跟王新蘭的山歌,再也聽不到了
    正如山歌所唱:「自古山歌唱風流」,「山歌唔唱唔風流」。諸如愛慕、試探、追求、初戀、熱戀、拒愛、送別、相思、斷情等等,均用大量形式各異的山歌來表達。如上猶的一首山歌唱道:「高嶺埂上打呼咒,細妹屋家吃晏晝;細妹聽到呼咒響,筷子一扔碗一丟。」表現了細妹聽到情哥唱山歌的喲嗬聲,便無心吃飯的天真活潑形象。又如興國的《生死纏》:「入山看到藤纏樹;出山看到樹纏藤;樹死藤生纏到死,藤死樹生死也纏。」
  • 雲南山歌—三個帥哥爭媳婦(相親)
    千裡路上去挖花,花裡划船到妹家,划船不得船頭坐,一隻想跟妹成家。千裡路上去挖花,挖花路上等哥家,挖花路上等哥巴,妹家等哥如傻瓜。千裡路上去挖銀,花裡划船到妹門,划船不得船頭坐,一心想同妹一行。那樣布陣田壩中,那樣夾在秧當中,那樣水面打跟頭,那樣叫做米老公。
  • 精選客家話山歌《唱支山歌比高低》 視頻欣賞
    精選客家話山歌《唱支山歌比高低》 視頻欣賞 《唱支山歌比高低》 客家山歌 壯話山歌歌詞欣賞
  • 樵夫背景通天了!難怪孫悟空對樵夫打躬作揖叫哥哥!
    收來成一擔,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無些子爭競,時價平平。不會機謀巧算,沒榮辱,恬淡延生。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  孫悟空急忙跳入裡面,仔細再看,乃是一個樵子,在那裡舉斧砍柴。兩人嘮了一會兒嗑,猴王道:「但望你指與我那神仙住處,卻好拜訪去也。」樵夫道:「不遠,不遠。此山叫做靈臺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個神仙,稱名須菩提祖師。
  • 北上廣三支交響樂團合演新年音樂會,唱支山歌給黨聽
    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三支樂團的音樂家們聯合起來,用這樣一場特殊的新年音樂會迎接2021年的到來,向帶領我們取得勝利的中國共產黨100周年致敬。」指揮家餘隆說。「唱支山歌給黨聽」2021上海新年音樂會12月31日晚,餘隆率領麾下三支親兵——上海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廣州交響樂團組成的「聯合樂團」, 在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上海,獻演了「唱支山歌給黨聽」2021上海新年音樂會
  • 歷久不衰的經典名歌《唱支山歌給黨聽》
    「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母親只生了我的身,黨的光輝照我心……」這首歌的歌詞真誠、質樸,充滿著情感,很多人以為這是雷鋒同志自己寫的,但是,這首詩歌真正的作者是焦萍。焦萍原名姚筱舟,是原陝西銅川礦務局焦坪煤礦的技術員。《唱支山歌給黨聽》寫好後,先是發表在陝西文藝的詩傳單專欄裡,後來被春風文藝出版社編寫在新民歌三百首一書中。
  • 雲南民眾情人節唱山歌傳情 不遜玫瑰巧克力
    山歌即民間小調,又稱調子,最大特點是現編現唱,押韻上口。每調一段,每句七字,男女對唱。長期以來流行於雲南許多少數民族村落當中,人們每到田間勞作,都可以聽到山歌。  【同期】(參賽者 陳興彩):  我們小時候談戀愛也是有過這種經歷,就是說五月端午、情人節,白天大人不給出去,晚上的時候就他們山那邊,我們山這邊,我們就用這種山歌來對唱了,就是一種暗號的那種。
  • 山歌唱給張玉環聽:要用歌聲讓你忘了所有的痛
    如按廣西的風俗,蒙冤入獄,幾乎把牢底坐穿的張玉環回到家裡後,最重要的是唱山歌,而不是披紅掛彩放鞭炮。因為唱山歌是廣西最深入人心的民間藝術,不唱山歌無法抒發他心中強烈的感情,唱到動情處,真是聞者傷心,聽者落淚。
  • 劉三姐:唱山歌與封建惡勢力作鬥爭,流芳百世的「歌仙」
    劉三姐唱山歌喜歡以「哎(拉長聲)……」開頭,先把問題拋出來,然後對歌的人要把問的問題以歌的形式給對出來,慕名前來與她對歌的人絡繹不絕,最初個個鬥志昂揚,對了幾首歌后,個個又罄腹結舌,無歌相對,無言以答,羞赧而退。劉三姐的山歌,豐富多樣,隨時隨地,以民為本,以窮苦人民的生活為體裁,唱出窮苦人民的苦難,幫助窮苦人民解氣。
  • 一部翻拍不了的電影,劉三姐唱絕了山歌
    生性愛唱山歌的劉三姐因為唱山歌而遭到當地財主的仇視,在山上打柴時被牛員外派人砍藤落水,大難不死的劉三姐不但沒有屈服,反而更加堅定了唱山歌的決心。撐伐順江漂流途中的劉三姐被同樣愛唱山歌的漁夫老李頭父子收留。窮苦農民因為愛唱山歌而聚集在劉三姐周圍,顯然,劉三姐已經成為一面旗幟。這令當地財主莫懷仁極為驚恐,因為上次民變就是唱山歌引起的。
  • 他們把湖南山歌唱到了中央電視臺,唱進了米蘭世博會
    他們將家鄉的記憶,唱進歌裡,記在譜裡。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執著復活家鄉的原始樣貌,託起家鄉走向世界。 一個人,把山歌唱出去, 唱到了中央電視臺, 唱進了米蘭世博會; 一個人,把山歌記下來, 7年來走訪50餘名山歌手, 連譜帶詞記了230餘首。
  • 每年三月三,除了唱山歌吃五色糯米飯,我們還有法定假日
    三月三,是中國多個民族的傳統節日,其中以壯族為典型,我們當地喜歡稱之為:山歌節。小時候每年過了二月二,我們總是期盼著叨念著三月三的到來,因為這樣我們就可以吃五色糯米飯了。每當這個時候就會引來全國很多網友羨慕的目光,在省外的廣西老鄉總會在朋友圈自豪的曬「三月三我們村要與隔壁村對山歌,沒有我會輸,村長點名要我回去,所以請求老闆批假回家唱山歌。」等等搞笑段子,讓人看了忍俊不禁,真的是花樣百出,笑料不斷。每年三月三,廣西各地的慶祝方式都不一樣,各民族的過節方式也大不相同。
  • 柳州民歌婆婆坐擁30萬粉絲 唱山歌教做人道理
    以前從沒唱過山歌的她,正是跟柳州山歌高手黃有福學山歌,而獲得了融水縣的歌王。  為什麼家住武宣的她要到柳州來唱歌?郭秀蓮說:「柳州是歌的海洋,在這裡我有很多的歌迷,我喜歡用歌聲帶給大家快樂。」說起山歌,郭秀蓮有兩段故事不得不說:一是她第一次上臺比山歌;二是到融水縣贏得歌王稱號。  郭秀蓮是一位半路出家的山歌手,經過勤學苦練才有了這樣的技藝。
  • 山歌歌詞—遠嫁姑娘訴苦請,聽哭好多人!
    正如山歌所唱:「自古山歌唱風流」,「山歌唔唱唔風流」。諸如愛慕、試探、追求、初戀、熱戀、拒愛、送別、相思、斷情等等,均用大量形式各異的山歌來表達。如上猶的一首山歌唱道:「高嶺埂上打呼咒,細妹屋家吃晏晝;細妹聽到呼咒響,筷子一扔碗一丟。」表現了細妹聽到情哥唱山歌的喲嗬聲,便無心吃飯的天真活潑形象。又如興國的《生死纏》:「入山看到藤纏樹;出山看到樹纏藤;樹死藤生纏到死,藤死樹生死也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