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跟央視搞了場直播,說以後計程車不配司機了,你們怕不怕?

2020-12-23 電動星球

關注並標星電動星球News

每天打卡閱讀

更深刻理解汽車產業變革

————————

出品:電動星球 News

作者:毓肥

今早一覺睡到 9 點半,趁著蟹老闆在出差來不及查崗,我打了輛滴滴去辦公室。

路上和司機小哥閒聊,我問他知不知道滴滴端午節的時候搞了場自動駕駛直播,他說不知道;我問他聽沒聽過自動駕駛,他說不了解;我問他擔不擔心以後自動駕駛取代司機,他說不害怕。

「TMD,路上那麼多不會開車的 SB,機器人怎麼搞得定哦」,這是小哥的原話。

然而滴滴並不這樣認為。

剛剛過去的端午假期裡,滴滴出行聯合央視新聞,在 27 號舉辦了一次無人駕駛網約車直播。沒有司機掌控(但配備了安全員)的沃爾沃 XC60 載著主持人朱廣權,在仲夏時分的上海嘉定,向全國觀眾展示了無人駕駛技術如今發展到了哪一步。

距離 2018 年 3 月 22 日,百度獲得中國自動駕駛首張路測牌照 27 個月後,自動駕駛以央視直播背書的方式獲得了史無前例的傳播和關注。

雖然評論區更多還是為朱廣權老師的段子打 call,卻依然有不少網友表達了自己對自動駕駛技術的疑慮,比如出了事怎麼應對、駕校表示抗議,等等。

另外,根據上海市經信委、嘉定區新聞辦的消息,滴滴出行的無人駕駛網約車從 6 月 27 日開始,已經正式在嘉定區安亭鎮全長 53.6 公裡,覆蓋面積 65 平方公裡的路段範圍內正式亮相。

從 27 號開始,用戶即可通過滴滴出行 APP 報名,審核通過後就可以在以上路段免費呼叫自動駕駛車輛試乘。

央視採訪、開放註冊這一系列操作,是否意味著不久的將來,我們打到的滴滴都會是靜悄悄的無人汽車?除了少一個司機(現階段依然有安全員),「無人駕駛網約車」和我們現在打到的網約車相比有哪些不同?

站在消費者的立場,更溯源的問題是,我們能否享受到自動駕駛的紅利?

答案是肯定的,只是解釋起來篇幅比較長。

有關無人駕駛的前世今生

先解釋一下基本概念,「無人網約車」只是一種功能,基礎命題還是「無人駕駛汽車」。

早在 1984 年,卡耐基梅隆大學計算機學院就已經開始研發無人駕駛汽車,實驗室代號為「NavLab」。1995 年,代號為 NavLab 5 的改造版龐蒂亞克 Trans Sport 火車成功在人類操作油門剎車,但不掌控方向盤的情景下,行駛了 2850 英裡(4587 公裡)。

回到 2020,滴滴的宣傳攻勢鋪天蓋地,但現代自動駕駛世界的創始者也不是它,也不是取得首張路測牌照的百度,而是大洋彼岸的網際網路巨頭谷歌。

和如今車企 L1-L5 各個級別自動駕駛爭個頭破血流不一樣,2009 年 1 月 17 日谷歌 X 實驗室孵化出「自動駕駛」課題的時候,目標就只有 L5 全自動一個。

不得不說宣傳的力量是巨大的,那個時候馬斯克的 Roadster 才剛剛交付,Autopilot 甚至還沒有概念,但我問過的車媒老師們卻一致認為「特斯拉是自動駕駛的鼻祖」。

2016 年 12 月,默默無聞地耕耘 7 年多的谷歌自動駕駛課題組正式獨立運營,並改名為 Waymo,和谷歌同級,均隸屬於谷歌重組之後的母公司 Alphabet。

今年 3 月份以來,Waymo 外部融資總額高達 30 億美元,而這還只是首輪獨立融資,不包括谷歌接近 10 年的輸血。

30 億美元的首輪融資已經超過了滴滴出行 A-E 輪的融資總和,但與滴滴當年燒錢補貼數千萬用戶不一樣,Waymo 如今只在美國鳳凰城開始「試點運營」,甚至遠談不上「公開」,為什麼需要這麼大一筆資金?

一擲千金的無人駕駛

因為無人駕駛汽車真的很貴。

2018 年夏天,Waymo 一共訂購了 62000 輛混合動力版克萊斯勒大捷龍和 20000 輛純電捷豹 I-Pace,用於自動駕駛研發和試運營。光是採購試驗車就花出去超過 4 億美元——而且車子買回來之後還要改裝。

我們來看一下滴滴的自動駕駛汽車,沃爾沃 XC60 司空見慣,特別的是它頭頂的「火癤子」,而 Waymo 的自動駕駛汽車也同樣頂著「火癤子」。

這個東西叫做雷射雷達,是目前除了特斯拉以外,汽車業界公認的,自動駕駛汽車不可或缺的感知零件。

目前雷射雷達市場的絕對大哥叫做 Velodyne,包括滴滴在內的絕大多數自動駕駛公司試驗車,都裝載著 Velodyne 的 HDL-64e 雷射雷達,一顆這樣的大寶貝就要賣 7.5 萬美元,算上稅之後比 XC60 還要貴。

儘管如今 Velodyne 已經推出了價格更親民的 OS 系列雷達,但滿足車規級性能的型號一顆依然需要 2.4 萬美元,一顆雷達頂兩輛車。

這麼一算,Waymo 的 8 萬多輛試驗車全部裝上雷射雷達,的確也只有谷歌這樣的公司才不怕燒錢...

於是問題又來了,花大價錢打造的雷射雷達無人汽車,效果怎麼樣?

無人駕駛網約車的殺手鐧

目前對自動駕駛鼓勵程度最高的地區,是美國加州。

每年加州機動車管理局 DMV 都會要求在當地申請了路測資格的自動駕駛公司上交一份路測報告,並整理成冊向公眾發布。

根據 2019 年的 DMV 的總結表格(發表日期 2020 年 2 月 28 日),Waymo 的無人駕駛試驗車平均每行駛 13158 公裡才需要一次人工幹預,百度的成績則更為亮眼,平均接近 1.8 萬公裡自動行駛才需要一次人工幹預。

圖片來自 thelastdriverlicenseholder.com

儘管現實路況錯綜複雜,但無人駕駛技術已然成長到了一個可以向公眾展示的階段,而不是只停留在科幻電影裡面。

但消費者不需要關心實用度,因為我們打車本來就有一個司機保駕護航,我們關心的只是無人駕駛到底能不能為個人帶來更大的利益

而無人駕駛的真正優越性,就是「沒有司機」。

首先要說明的是,自動駕駛一旦發生故障,造成的危害極大,因為這個時候乘客的生命安全都維繫在一個已經不能正常工作的電腦上,非常危險。

可是在沒有發生故障的時候,自動駕駛可以說是最安全的駕駛方式,對乘客和其他道路參與者都是如此,因為電腦不會違法

交通法規是深深的刻在車載電腦裡面的,無人駕駛汽車不會忘記每一條交規,正常工作的時候不會壓雙黃線變道,不會實線加塞,更不會闖紅燈,不會超速,也絕對沒有路怒症,以上都是人類絕對無法保證做到的事情。

另一件人類做不到的事情,是放棄勞動報酬。

我們每打一次網約車,平臺都會抽取一部分佣金,然後再將車費發放到司機手上。以滴滴為例,註冊司機等級不一樣,平臺抽成的比例也不一樣。

但無人駕駛絕對不會給後臺發消息催著發工資,恰恰相反,一套自動駕駛軟體可以推廣到無數輛自動駕駛汽車上,這意味著司機的僱傭成本可以降到極低。

成本更低,就意味著價格更低。

美國頂級 IT 投資諮詢公司 ARK Invest 的分析師 2018 年認為,如果進展順利,Waymo 無人網約車的價格可以降低到 35 美分/英裡(約合 1.5 元/公裡)。與之相比,美國傳統計程車的價格為 2.5 美元/英裡(約合11元/公裡),而現在 Waymo 的試點價格為 1.7 美元/公裡。

無獨有偶,另一家自動駕駛領域的大玩家,通用汽車旗下的Cruise也曾表示,預計到 2025 年,無人駕駛網約車的價格就能降到1美元以下,僅為美國傳統計程車的 40%。

解放人類,同時又更好地服務人類,這就是技術的魅力。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我們到底什麼時候才能享用完全體的無人駕駛?

滴滴的創始人兼 CEO 程維的原話是「道阻且長,至少還需要做十年持續投入的計劃」。即使是走在最前面的 Waymo,如今也只是試點運營,定點正式商用的最早期限定在了 2022 年。

與等待共生的是爭論。

在公路上奔馳了一百多年的駕駛者們,斷然無法快速接受角色的更替,把方向盤交給一堆電晶體和感應器。見識過城市道路的複雜擁擠、鄉村小道的模糊多變之後,即使是最堅定的技術擁護者,恐怕也需要時間磨平對無人駕駛的疑慮。

回到滴滴自動駕駛直播本身,也依然有觀點認為這只是燒錢過度的滴滴,尋求 IPO 進一步融資的輿論造勢,認為如果只是展示自己都覺得十年內無法商用的無人駕駛,滴滴完全不需要驚動央視。

事實上滴滴在全球自動駕駛圈子裡,目前依然算不上頭號玩家,儘管聲稱擁有全球最多的行駛數據,但在提交給 DMV 的報告裡面,滴滴的無人駕駛路測車每行駛 2346 公裡就需要人工幹預一次,幹預率是 Waymo 的 9 倍,Pony.AI 的 4 倍,表現挺一般的。

也許消費者真的要到下一個十年才能享受無人駕駛的便利與實惠,但已經堅持了數十年的一代代研究者們不可能放棄。

自動駕駛註定是人類交通歷史上的電燈,是計算機,是解放生產力的下一個階段。或者技術終將為資本所用,但本質上依然服務於每一個人類。

最後,如果過幾年你打到的都是沒有司機的滴滴,你會不會害怕?

(完)

掃碼或者搜索「電動星球 News」

後臺輸入「XH」

查看 2019 冬季續航大測試,涉及 4 款最熱門電動車

相關焦點

  • 滴滴升級計程車事業部,網約車司機有點慌!以後單子會不會受影響?
    滴滴出行作為我們國內最大的出行平臺,它的一舉一動備受許多人的關注!6月15日,滴滴出行對外公布了一個決定。滴滴出行將對計程車事業部進行組織架構設計和人事調整。任命石東海擔任計程車事業部總經理,向程維匯報工作。滴滴此項決定,應當算是提高了滴滴計程車在滴滴平臺當中的位置。滴滴為何要重新重視聯網計程車?
  • 鄭州滴滴司機晚上拉著乘客看歐美A片!
    有的網友說涉嫌性騷擾,有的網友則開始調侃。聽完這件事,小假嚇了一跳,還好是個大老爺們兒碰見這事兒,如果是小假這樣的柔弱女子,那豈不是尷尬死,小假要不要生氣?下車還是不下車?跟司機說還是不說?咋說?小假想想都害怕,心裡受到了3000點的傷害。
  • 法醫學者質疑滴滴司機性侵直播:這種香水不存在
    法醫學者質疑滴滴司機性侵直播原標題:法醫學者質疑滴滴司機性侵直播視頻:這樣的毒物不存在6月11日晚,網傳「滴滴司機性侵直播」一事,滴滴稱已報警並在核實女乘客無過敏、嘔吐等症狀;司機無防護回車內自己卻未中毒。事件回顧:6月10日,有疑似滴滴車司機在非法直播平臺直播性侵「女乘客」,並貼出了一段21分17秒的視頻。視頻中,一名駕車男子自稱是滴滴車司機,搭載了一名穿白色連衣裙的「女乘客」。
  • 計程車司機「直播」暴力亂局下的香港
    坐上周展圖貼有五星紅旗的計程車,乘客很難不注意到他調度臺般的駕駛臺:並排架著的7部手機中,除了一部是他的「日常用機」,其他4部分別運行不同的叫車軟體,用來接網上叫車的訂單,還有兩部打開不同社交軟體的群組,用來與其他司機交流不同地區的用車需求和路況信息。最近一段時間,他所在的群組裡除了用車需求信息,更多了不少「直播」香港現況的信息。
  • 滴滴宣布狂發101億補貼!計程車司機:又要沒單子了!
    對於這一次滴滴狂發101個億的補貼,計程車司機心中應該會有一種五味雜陳、萬馬奔騰的感覺。 以往對於滴滴的各自補貼和優惠券、打車劵,計程車司機都有一定的忌憚,認為滴滴加大優惠促銷之後,計程車司機的營收勢必受到一定的影響。
  • 身份證落在滴滴計程車裡,司機送還時,要求支付費用合理嗎?
    其實滴滴計程車也可以看作是一種小型的公共場所,計程車司機與各個顧客之間所建立起來的一種臨時僱傭關係(這種短暫的合同關係,司機的義務是將您送至目的地,並不包含看管顧客的私人隨身物品)。關於計程車司機如何處理顧客遺失物品的這個問題,個人覺得可以分為兩種情況。
  • 直播勾引滴滴司機:別鬧兒我不吃這套!!!
    現在一些主播為了出名真的是什麼招都出啊,這是一名主播與一名滴滴司機的故事~  黃鱔女主播紅了之後,主播們也紛紛出來搞事。大家都知道現在的滴滴打車是越來越方便了,想要叫車的話直接滴滴就可以了。  於是東北二嫂水仙也就利用這一點,竟然利用打車的便攜,用自己發騷自摸的方式勾引了滴滴司機,現場的畫面簡直是不可描述。
  • 網傳滴滴司機直播性侵女乘客:真的有「聽話水」這種東西嗎?
    我說的是昨天在微博上傳的沸沸揚揚的「滴滴司機直播迷奸」事件。在此不談評論,單單說一下事情本身。這件事,簡單的說,就是一個非法的地下秀場直播裡,一個男性自稱是滴滴司機,打著「直播性侵」的名頭,從路邊接了一個女孩子,要送她回家。然後想辦法把女孩子迷暈,直播性侵過程。你如果想看,得交錢。這件事和滴滴有什麼關係?沒有關係。
  • 滴滴司機迷昏女乘客並直播性侵過程?警方緊急回應,滴滴發意味深長...
    滴滴司機迷昏女乘客並直播性侵過程?網友爆料:直播中司機先和女乘客聊天,其間曾問女乘客介意自己做她的男友嗎?隨後司機以買水為由下車,離開前曾噴「香水」,女乘客昏迷後司機直播性侵害,某網友記錄了這場疑似性侵直播。網傳「滴滴司機性侵直播」視頻截圖,對視頻真實性,網友存在爭議。
  • 滴滴努力吧,向那個被你嫌棄的老大哥計程車學習吧
    ↑↑↑↑↑↑↑↑↑猛戳上方藍色小字,關注我們      隨著滴滴打車接二連三的發生令人髮指的司機姦殺女乘客事件
  • 滴滴「醫療急救卡」上線,滴滴司機可免費領取!
    滴滴作為國內最大的移動出行平臺,雖然這些年在發展上也有一些不好的地方,但不得不說在安全方面、用戶體驗方面、司機關懷體系方面,滴滴是國內眾多網約車企業中做得較好的。尤其是在對待滴滴司機乃至滴滴子女們上。下面我們不妨來看一下!滴滴這些年為滴滴司機們做出了哪些關懷?滴滴對司機們的關愛有哪些?
  • 我被計程車司機上了一課
    讓我差點跪下的計程車司機上周出差,叫了一部計程車去虹橋。上車之後,司機就跟我閒聊,說:「我從來都不做揚招的,滴滴都很少做,咱們倆碰上真的是緣分。」我猜他應該是做熟客的機場生意,就問:「有了滴滴,熟客還願意電話叫你去機場嗎?」他大笑,說:「我的生意好到來不及接,昨天一天就去了6趟機場。上個月還去了3趟舟山。」
  • 滴滴回應「司機直播性侵」:正式起訴色情表演人員和直播平臺!
    聊起「躺著也中槍」,最近的滴滴公司那可是再標準不過的典型。要說滴滴也是倒黴,本來就因為前年順風車業務接連出事而落得口碑不佳,今年年初又趕上疫情……沒成想這兩天又突然被曝出了「滴滴司機直播性侵女乘客」的事件。
  • 滴滴再次放權:給網約車司機開放一項大權益,司機們終於鬆了一口
    不過滴滴出行也表示,滴滴不會造汽車,而是選擇跟豐田、廣汽等汽車公司合作,通過雲平臺的形式,打通汽車和平臺的關係。其實筆者更想說的是,滴滴後期的運營模式,肯定是跟大型汽車公司合作的方式。筆者在以前的文章就說明過,滴滴在2019年,已經把超過一半的司機歸入到了租車公司旗下,單個人去跑滴滴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 滴滴打車車貴近一倍?滴滴出行:計程車乘車費與公司無關
    當晚11時30分,飛機落地後,由於時間太晚,王女士便準備在滴滴APP上叫一輛車,從流亭機場回到位於吳興路6號的家中。王女士稱,自己輸入起始地點後,滴滴APP上自動呈現出了快車、計程車、優享等多個類型車輛的乘車費。滴滴APP上顯示,從流亭機場處打車到吳興路6號最便宜的是計程車,預估價為76元,於是,王女士便從上面打了一輛計程車。
  • 都在揶揄如今的計程車司機,那麼,誰會是下一個計程車司機?
    在因為點評高考名額分配而被「關小黑屋」的一個月裡,我——你們的青島君,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想你們……言歸正傳從今天起,青島的計程車罷工,已經進入第二天了車,的確難打了,快車專車的價格,也水漲船高,開始加價加倍。
  • 「冤大頭」滴滴
    你說全怪滴滴吧,肯定也不是。畢竟用「計程車」,「殺人」,或者「計程車」,「強姦」作為關鍵詞進行搜索,會得到比滴滴多得多的新聞。比如之前上海計程車司機殺孕婦的新聞:注意這些新聞的評論,都是說計程車司機「沒有職業道德」,說司機「禽獸不如」,而很少有針對計程車制度或者計程車公司的。
  • 滴滴司機迷昏乘客直播?滴滴:已報警並正在緊急核實
    商悟社6月11日 今日,新京報消息稱,網友爆料一名滴滴司機通過直播平臺,對外直播性侵女乘客的過程。 期間提出車內有味道,在車內噴灑香水狀不明液體,實則噴「 迷奸藥水」,等司機再次回到車內時,女乘客看似已昏迷,隨後,司機直播與觀眾的互動,並按照觀眾的要求對女乘客實施性侵行為。相關視頻顯示,司機提出「噴這個東西是讓她昏迷的」、「直接昏了兄弟們」等說法,並要求觀眾為其打賞。
  • 萬人聲討滴滴的背後,是司機用「血淚」洗刷出來的帖子,滴滴哪裡錯了?
    雖然滴滴提供了1000萬就業機會,可是計程車市場被擠兌,計程車司機與網約車司機的衝突不斷,不乏有流血事件的發生;好的名聲被滴滴賺去了,留給滴滴司機的是被多輛計程車圍堵、被計程車司機圍毆。乘客的補貼裡去了,還有其他領域的擴張去了,在高抽傭機制的壓榨下,已經有一大批滴滴司機表示不會再碰滴滴一步。3.以租代購,三年租金+利息可買兩臺同價位的車前幾年滴滴跟汽車租賃公司達成合作,推出以租代購,每月只需要繳納不到4000元的費用,按照約定只需要跑滴滴跑滿3年,就可以擁有這輛車。
  • 【泰國版滴滴打車神器Grab】計程車摩的專車 一個app全搞定
    現金支付是直接付給司機,也比較方便。第三項是用車時間,如果是提前預約的話可以選擇標註,默認的是即時用車。Promo一欄可以輸入折扣代碼,有時會搞一些活動有優惠,沒有不填即可。如果你所在位置需要更詳細的描述可以寫在注釋一欄裡,幫助司機更方便找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