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下面的行文,我首先聲明:我看的是60幀,不是120幀!
考慮到票價,本來想先看看60幀,如果超級好看,我就打算花銀子看120幀!結果後面發現,就不打算去看120幀了!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片子未到之前,已經風聲滿城!神奇新技術——120幀!國際大導演——李安!各種隆重造勢!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片子還未上映,單是——李安!單是——120幀!已經造勢成滿城爭相看大片的期待盛景!
可是看過之後呢……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這樣的片子,借用朋友的話:這就是十年前的片子!
十年前的片子!朋友的這句話,我感覺是一語中的!
在我而言,電影講述的故事和電影的敘述方式沒有看到驚喜!
下面,簡單描述下《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觀影現場:
開場之前,影院裡面各種呼朋引伴,一隊隊觀眾湧入……影院裡面到處就聽著兩個詞彙——「120幀」!「李安」!
電影放映中,全場鴉雀無聲……整個影院安安靜靜、死水沒有微瀾……這是沒有現場反響聲的電影現場……
電影散場之後,只聽到一個個為李安新片專門趕來的年輕朋友在追問:這是李安拍的嗎?這是李安拍的嗎?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整部電影一直感覺在那裡——隔靴搔癢!完全沒有走到作為觀者——我的內心裏面去。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完全沒有觸動到我的內心的情緒,沒有將我帶入到電影的敘事之中。這部電影完全失了大導演李安曾經對影片喜怒哀樂情緒的超級厲害的把控能力!
看著《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想起幾年前的那部由凱薩琳·畢格羅拍攝的獲得82屆奧斯卡金像獎的電影——《拆彈部隊》。《拆彈部隊》首先時間是對的,相對現在,那時候談伊拉克戰爭的時效性相對好太多!另外就講述故事的逼真和感人,《拆彈部隊》也完勝《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拆彈部隊》相較《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此片的節奏感把控相當到位!,《拆彈部隊》紀實風格凸顯,片中讓觀眾似乎親臨戰爭環境之中,而沒有給人站在門外觀看電影的感覺。而且本片的紀實風格和戰爭殘酷的內容結合完美,觀眾的情緒緊緊被帶入電影之中,不知不覺被戰爭的殘酷所震撼,進而引發反思。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怎麼描述你呢,從導演創作角度出發,我個人感受是這樣的:
一個超一流導演拍攝了一部二流影片!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在紐約電影節幾乎是遭到了美國主流媒體的一致差評。
「《比利·林恩》最終會讓人產生疲倦的觀影體驗,不過不是因為它的情緒上的內容,而是因為它缺少某種內聚性,同時也因為它最終坍塌為粗俗以及不相稱的多愁善感。這部電影最後留給人的印象就是,不幸與焦慮的高清鏡頭的交叉剪輯——要不就是配角模糊,要不就是背景模糊。它看上去不像生活本身,倒更像是有近視。」——TheWrap
「一位奧斯卡最佳導演的罕見失誤,這部根據本·方汀著名小說改編的作品因為並不合適的新技術而大打折扣。這就是一部沒有找到根基的電影,這個問題不管有沒有沒提高影片的幀數,大家都能察覺。只是120幀/秒的格式讓這個問題更加凸顯了。」——《衛報》
「屏幕上的畫面沒有顆粒,色調很冷,它們看上去透明而光滑,在接近兩個小時的時間裡,不斷給那些渴望與這個故事建立情感關聯的觀眾們潑冷水。」——Film School Rejects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問題不只是視覺上的虛假,它的故事本身太像新聞報導了,太準確也太匆忙。」——Collider
我個人感覺,這部電影講述方式很老套也沒有打動到我,甚至有時候覺得本片帶有叨叨的說教感!其實全片的主題是明顯的——那就是反對戰爭。不過作為觀眾,我更希望看到有一些觸動人內心的細節去引發心靈的震撼!不過個人感覺這部片子很少有真正打動人心的瞬間!儘管也有姐姐生病的設置,不過可惜這樣的情感講述還不夠深入,有點淺嘗輒止的感覺!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本片名為「戰事」」,不過真正展現戰爭的部分並非常少,也許有的觀眾也期待看到一些大的戰爭場面,不過由於本片導演是李安,本片走的是相對文藝的路線。
在本片的敘述上,李安採用了電影的敘事在回憶與現實中穿插。每每這樣有些偏文藝片格調的回憶和插敘,就打斷了正常的敘事。這樣的敘述方式有點偏人文一些,在觀看本片時候,覺得這樣的一種敘事方式運用感覺多了一些,而且最為重要的是,人物的情感沒有深入下去。
個人感覺,全片找不到幾處特別的亮點!也許性感美女碧昂斯的勁歌熱舞可以帶動一下這部大悶片,可是竟然連碧昂斯的屁股和背影還是假的!
居然,以現實感著稱於世的電影被像神一般的導演李安導竟然如此虛晃一槍——用一個完全不像碧昂斯的大屁股和背影,居然就大行其道地晃點過去了!
記得曾經的《尋找周杰倫》、記得曾經的《獨自等待》,說了尋找誰,那誰就是一定會出現的!何況這次是名震好萊塢的大導演——李安!居然這次李安大片中,碧昂斯的屁股和背影也是假的!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最後很想對李安導演說:你是我一直以來很尊敬的導演,曾經在我的心目之中,你是電影創作之神!
你的家庭三部曲:《推手》、《喜宴》、《飲食男女》,你是創作什麼像什麼! 還有那部描述男男情感的《斷背山》,曾經讓我幾次情感衝擊、難忍垂淚!還有英式情感味道的《理智與情感》,各種微妙情感,你也是信手拈來!
李安導演一直擅長人物情感的把握。李安具有深厚的人文修養,所以李安的電影有種濃濃的人文氣息和味道,他的電影除了可觀看之外,也是可以去品味的……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這部電影,讓我對於李安導演的表現有一點點失望。
不過還是希望李安導演儘快調整創作路線!作為華人之光的——李安導演,你還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由120幀想到……最後再談談老掉牙的話題:電影的技術和藝術!今年赫然就有兩部不期然擺在面前:一部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一部馮小剛的《我不是潘金蓮》。《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已經經過檢驗,下面的《我不是潘金蓮》不知道會是怎樣……
其實,技術從來都是錦上添花之事!而能夠長長久久留在觀眾心中的是——永遠無二的就是可以穿透我們的內心,打動我們靈魂的電影!
打動人心的內容,那才是電影可以散發美與魅的永恆的靈魂之光!
► 原創才是生產力,原創才能高逼格,您的留言鞭策小趣進步,您的點讚與分享激勵小趣奉獻更多更好原創。添加取走個人微信號「小趣」( xiaoqu-a),表達你自己!
版權聲明
本文版權歸「取走」所有。
轉載請通過後臺與「取走」取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