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最得意的詞,開篇10字堪稱夏日最強裝備,最後一句太嘚瑟了

2021-01-07 美詩美文

用「嘚瑟」來形容辛棄疾,是因為他是文壇最該嘚瑟的人,這裡的文壇並不限於宋代詞壇,而是上下幾千年。文壇從來都不缺寫邊塞作的高手,但能在百科上能配得上「將領」加「詞人」雙重身份的,只有他辛稼軒一人。20歲時追敵三天三夜,搶回帥印;22歲時帶50騎兵,深入5萬人敵營,活捉叛將,這是辛棄疾一生最輝煌的時刻。這樣的辛棄疾不嘚瑟,放眼文壇還有誰有這樣的資格。

但用「嘚瑟」來形容辛棄疾又不過是小編的一廂情願,一生不得志的稼軒在其平生600餘首詞中,給世人留下的是淡淡的憂傷。無論是「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的少年愁苦,還是」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的壯志難酬,亦或是」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英雄落寞,他的憂傷歷經千年,仍令人動容。

既然在仕途上嘚瑟不了,那就找個地方隱居,做我的詞中之龍吧!於是在經過半身坎坷後,便有了這首平生最得意的詞,名叫《南歌子·新開池戲作》。這是一首句句令人羨慕之作,開篇10字堪稱夏日最強裝備,前幾句還能學得了最後一句當真是讓人羨慕不來。

《南歌子·新開池戲作》南宋.辛棄疾散發披襟處,浮瓜沈李杯。涓涓流水細侵階。鑿個池兒,喚個月兒來。畫棟頻搖動,紅蕖盡倒開。鬥勻紅粉照香腮。有個人人,把做鏡兒猜。

那是一個悠閒的夏日,辛棄疾在帶湖新開了個小池,內心異常欣喜,於是便寫下此詞為作紀念。詞的上片,開篇「散發披襟處,浮瓜沈李杯」就令人捧腹,他披著頭髮,披著衣服,在池邊吃著冷水浸過的瓜李,這份悠閒到了今天仍令人羨慕。

再加上第二句的「涓涓流水細侵階」的清泉浮上臺階,就更添一份涼爽了。最後一句「鑿個池兒,喚個月兒來」,看起來這鑿是隨手便辦了的事,他用「池兒」、「月兒」如此親暱而又口語化的詞來喚池和月,內心的欣喜卻可見一斑。

詞的下片「畫棟頻搖動,紅蕖盡倒開」是房子華麗的畫梁和紅色的芙蕖花都倒映在池中,隨著波浪輕輕浮動。至此全詞只有景卻無人,直到「鬥勻紅粉照香腮」佳人終於出場,她把池子當成鏡子,要和池中的芙蕖花鬥美。「有個人人,把做鏡兒猜」,看似是對愛人幼稚之舉的調侃,卻飽含著無限寵愛,可謂十分嘚瑟了。

在這個炎炎夏日,有冰凍的瓜果,有涓涓流水,有月色撩,紅花當前,再加上心愛的佳人相陪,當真是良辰美景佳人一個不少,句句都令人羨慕。少了刀光劍影的辛棄疾,卻多了一份男兒柔腸,其實也別有一番味道。

相關焦點

  • 硬漢辛棄疾最「嫵媚」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絕唱,不輸李清照
    硬漢辛棄疾最「嫵媚」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絕唱,不輸李清照「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雖說辛棄疾是個男人,但是「俠骨男兒也有情」,多少好男兒徵戰沙場,豪情萬丈,心裡都有一個佳人存在,都有一絲柔情。一心想要上戰場,驅除金兵,收復中原故土的好男兒辛棄疾,內心也有脆弱的時候。
  • 周邦彥一首很孤獨的詞,開篇的第一句就很傷感,最後一句直擊人心
    現在人們只要提起北宋的詞人,相信大部分的人會第一時間想到歐陽修、範仲淹、蘇軾、黃庭堅、王安石、秦觀、柳永等人,反而會忽略掉周邦彥,其實他的詞才最正統,並且還獨創了很多的詞牌,為此影響了後世很多的詞人,尤其是像李清照、辛棄疾、陸遊、楊萬裡等人,那都是極為欣賞周邦彥,所以說人們想要學習填詞的話
  • 辛棄疾的一首詞,開篇陡然而起,全詞更顯一波三折,層層跌宕
    而作為詞人的辛棄疾,又慷慨悲歌,字裡行間都滿溢著熾熱的愛國情懷。下面介紹辛棄疾的一首詞,開篇陡然而起,全詞更顯一波三折,層層跌宕。人們吟誦稼軒詞,不僅感受到一種愛國主義情懷,也能深深地體驗到一位仁人志士的不屈精神和高潔品質。
  • 硬漢辛棄疾很「嫵媚」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名唱,不輸李清照
    硬漢辛棄疾最「嫵媚」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絕唱,不輸李清照敲碎離愁,紗窗外、風搖翠竹。人去後、吹簫聲斷,倚樓人獨。滿眼不堪三月暮,舉頭已覺千山綠。但試將一紙寄來書,從頭讀。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時足?滴羅襟點點,淚珠盈掬。
  • 《全宋詞》最狂的一首詞,來自大醉的辛棄疾,800年無人能出其右
    「狂」這個字,從犬,《說文解字》總將它和「瘋」放在一起;同時它又有個王字,所以心中無王者之氣者,也稱不上是個狂士。
  • 李清照水平很高的一首詞,僅開篇14字就驚豔世人,成為千古絕唱
    李清照水平很高的一首詞,僅開篇14字就驚豔世人,成為千古絕唱在中國古代很少有以文才而名垂青史的女子,而李清照就是其中之一。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譽,她是詞中之大家。明代文學大家楊慎在《詞品》中寫道:「宋人中填詞,李易安亦稱冠絕。」
  • 蘇軾最狂傲的一首詞,開篇7個字大氣磅礴,最後一句霸道無比
    蘇軾曾寫下一首最狂傲的詞,開篇7個字大氣磅礴,最後一句霸道無比。《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 辛棄疾的「封神之作」,盡顯愛國情懷,最後一句堪稱神來之筆
    他就是文武雙全的辛棄疾。少年時期的辛棄疾,就擁有報效國家的偉大志向,然而當時他的滿腔熱血,卻無法揮灑在戰場上,而只能被灌注於筆下,他的心裡究竟有何苦衷?來讀一讀他曾寫的「封神之作」,也許我們能得到答案。「夢回吹角連營」,這裡「夢回」一詞點明詩人是做了一場夢,而後文寫的也都只是他夢裡的場景。在詞的第三四句中,「八百裡」和「五十弦」對仗工整,也頗有用意,分別指的是牛和樂器。
  • 辛棄疾最大氣的一首詞,其中10字為千秋絕調,全宋詞僅此一首
    自古以來,似乎唯有唐詩與宋詞值得後世稱道,其中,最不缺乏的就是豪邁霸氣的詩句:有詩仙李白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有蘇軾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詩聖杜甫則說"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沾襟";文天祥拍拍衣袖,"人生自古誰無死?
  • 辛棄疾的一首詞,以小見大,其中一聯五味雜陳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今山東濟南人。辛棄疾出生時,北宋已亡國十三年,辛棄疾生長在「敵佔區」,眼見了異族人的殘暴,漢民的痛苦生活,其幼小的心裡埋下了對金人仇恨的種子。本詞開篇,詩人從眼前的實景寫起——飢餓的老鼠在床邊跑來跑去,想要覓得一點食物。夜深人靜,晝伏夜出的蝙蝠出巢翻飛。這是詩人眼中看到之物。耳中聽聞的又是什麼呢?
  • 宋朝冷門詞人的一首詞,只有短短4句,開篇10字就成千古經典
    本詞的開篇10字,不僅僅是這首詞中最有名的句子,而且還是流傳千古的經典詞句。本詞作者王觀雖然在宋朝也是著名詞人了,但是對於當代大部分人來說還是比較陌生的非著名詞人,比起大家經常談論的蘇軾、李清照、辛棄疾、柳永……來說,知名度要低得多。
  • 晏殊最痴情的一首詞,開篇9字驚豔世人,最後一句卻留下千年爭議
    而晏殊一生還寫了一萬多首詞,其中大家公認的晏殊最痴情的一首詞是《清平樂·紅箋小字》,開篇9個字「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也是驚豔詩人,不過這首詞還存在不少爭議,尤其是最後一句。《清平樂·紅箋小字》全文: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 辛棄疾的愛情詞同樣很感人!一首經典的《鷓鴣天》,描寫得很深情
    正是其中的一個「代」字,我們也就知道,詞句中所描寫的愛情,其實並不是辛棄疾本人的經歷。我們翻開辛棄疾的詞就會發現,裡面很少有愛情詞,這也是他的性格有關,畢竟作為一位愛國的詞人,他始終是把國家放在第一位,很少去談情說愛,自然也就極少描寫愛情。那麼這首詞很明顯詞人在創作時,也是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可見辛棄疾的內心世界也是很豐富,只是由於在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國家。
  • 辛棄疾給妻子的祝壽詞,為哄她使盡渾身解數,7個字道盡男兒柔腸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詞,是辛棄疾給妻子寫的祝壽詞,為了哄壽星夫人開心,辛棄疾不惜貶低自己,使盡了渾身解數,其中7個字更是道盡男兒柔腸。每每讀完此詞,都不禁在心中感慨:這樣的男人誰能不愛!《浣溪沙·壽內子》宋.辛棄疾壽酒同斟喜有餘,朱顏卻對白髭鬚。兩人百歲恰乘除。婚嫁剩添兒女拜,平安頻拆外家書。年年堂上壽星圖。
  • 蘇軾大徹大悟後,寫下一首千古名作,開篇驚豔,最後一句模仿不來
    蘇軾大徹大悟後,寫下一首千古名作,開篇驚豔,最後一句模仿不來蘇軾作為我國宋代的大文豪,憑藉其出眾的才華,年少時就已經出名。歸根結底,主要還是由於蘇軾在官場上性子太耿直。但即使如此,蘇軾仍然保持著1種積極樂觀的心態,這一點從他的作品中就並不難發現: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轉荒唐。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逐客不妨員外置,詩人例作水曹郎。只慚無補絲毫事,尚費官家壓酒囊。
  • 辛棄疾看孩童偷棗子,沒有制止,反倒寫下趣詞,最後一句耐人回味
    其中,辛棄疾就是一個將身心從官場轉向生活的典範,也是一個傳奇的人物。辛棄疾這一生都在追求上陣殺敵、收復失地。奈何當時朝野上下皆不願發起戰爭,只想苟且於當下的生活,也終究是「馬上定乾坤」的理想太過美好。少年成名、一戰封神又如何?最後辛棄疾還是被調到了文職,甚至被貶到多處荒蕪之地,遠離了朝堂。
  • 辛棄疾最棒的一首詞,暗藏玄機,梁啓超稱讚: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大家對於辛棄疾的了解一般都只是知道他是個詞人,字幼安,別號稼軒居士 ,有"詞中之龍"之稱。但其實辛棄疾還是一位南宋的將領,辛棄疾的一生都在主張恢復國家統一,他的詩詞也多是流露出保家衛國的英雄主義精神。在辛棄疾留下的詩詞中,有一首詩特別棒,暗藏玄機!
  • 辛棄疾一首詞,短短44個字,便寫盡了人間愁苦,成為千古絕唱
    除了文學上的成就,令大多數人想不到的是,辛棄疾還是宋朝著名的將領,要知道他可不是羽扇綸巾,坐鎮中軍的元帥,而是實打實衝鋒陷陣的將軍。而辛棄疾最著名的一戰,便是帶著五十幾個人衝進敵營,活捉叛賊。這一戰,是辛棄疾的膽識、謀略過人的體現。
  • 《宋詞三百首》裡最狂的一首詞,從開篇狂到結尾,讀完直呼解氣
    他的詞作對於後來的辛棄疾、陸遊都有極大的影響,辛棄疾在一首詞中就曾明言「效朱希真體」。 《宋詞三百首》裡最狂的一首詞,從開篇狂到結尾,讀完直呼解氣。 而「幾曾著眼看侯王」這一句充分表現了他對權貴的蔑視,可見他的清高和狂傲。 最後的「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通過對比,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他淡泊名利的高潔品質。 「玉樓金闕」代表的是一種富貴生活,他卻以「慵」代之,而「梅花」代表著是一種閒適的隱逸生活。
  • 辛棄疾最經典的十首詞,讓人百讀不厭!
    在詞中作者用創造雄奇的意境,生動描繪出一位披肝瀝膽、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將軍形象。在結構上前九句為一意,末一句另為一意,一句否定九句,前面的寫得酣恣淋漓,正為加重末五字失望之情。「壯詞」瞬間變成「哀詞」,陡然下落,戛然而止,無限悲憤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