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十八歲的李清照與二十歲的趙明誠結為夫妻。
關於李清照與趙明誠的婚姻,民間還流傳一段佳話。據說,趙明誠一天在睡午覺時,夢中誦讀卷書,醒來時只記得三句話,言與司合,安上已脫,芝芙草拔。
於是趙將這些信息告訴告訴了父親,那段時間正好是他父親為明誠擇妻的階段。父親為他解釋說:「汝得能文詞婦也。『言與司合』,是『詞』字,『安上已脫』,是『女』字,『芝芙草拔』是『之夫』二字,非謂汝為「詞女之夫』乎?」
明誠的父親轉頭一想,京城裡待字圍中間播、門當戶對的才女,無疑首推既是同鄉又是同僚的李格非之女李清照了。於是乎,趙明誠的父親便託人到李家提親,趙、李兩家隨之聯姻,結為秦晉之好。
雖然傳說不一定可靠,但趙李兩家相互來往,乃至趙明誠與李清照之間也有一定的了解,以至兩家最終為兒女確定婚姻,也是在情理之中。
這一段傳說,給李趙兩人的情感婚姻添了許多浪漫色彩,實在令人羨慕不已。
宋 · 李清照
帝裡春晚。重門深院。草綠階前,暮天雁斷。樓上遠信誰傳。恨綿綿。
多情自是多沾惹。難拚捨,又是寒食也。鞦韆巷陌,人靜皎月初斜。浸梨花。
這首詞抒發了李清照在暮春時節閨中獨處的寂寞,含蓄卻也真實地表達了她對丈夫趙明誠的相思之情。
由於當時趙明誠還在太學讀書,平日寄宿在校舍,一個月只有兩三天時間可以回家。即使他們處於新婚時期,但是因為太學的學習環境與學校規定,導致趙明誠不能長時間居住在家中,因此剛剛品嘗到了戀愛甜蜜的一對新人,便立刻體會到了離別之苦。
「樓上遠信誰傳。恨綿綿。」獨處深閨的李清照,整日盼望能與丈夫相聚,可是「重門深院」,哪能那麼容易見到心愛之人呢?
新婚燕爾,卻如同異地戀,相思之苦煎熬了兩位新人。
宋·李清照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
崇寧二年(1103),趙明誠結束在太學的求學生活,出仕為官,於是兩人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經濟收入,生活變得滋潤了許多。
李清照由於受到趙明誠的影響,也喜歡上了金石藝術,於是金石刻錄以及古玩字畫成為兩人的共同愛好。趙明誠與李清照決定省吃儉用去收藏一些名文著作,沉迷於書文字畫當中,自得其樂。
在《減字木蘭花》一詞中,我們可以窺探到詞人李清照作為新婚女人的嬌羞又懂情趣的樣子。市面上的鮮花光彩奪目,美麗動人,「爭強好勝」的李清照卻撒著嬌要丈夫拿花與她做個比較。
這首詞充滿了李清照與趙明誠婚後生活的親暱歡愉,美滿又富有情趣的生活氛圍躍然紙上。
可夫妻恩愛的幸福時光飛逝,在李清照二十歲到二十四歲的大好年華裡,和丈夫趙明誠有了短暫的相聚。可是相聚之後,依然有別離。
宋·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經過四年時間的朝夕相處,丈夫趙明誠負笈遠遊,在外忙於仕途,留下李清照一人獨守空房。
無法忍受離別所帶來的相思被李清照淋漓盡致地傾吐到這首詞中。「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秋天來臨,屋內的香已殘敗,卻沒心思理它,慵懶地解下外衣,獨自一人乘上了小舟。
本以為在外頭划船娛樂,能排遣內心的離愁,可是看到天上的飛雁,又觸景傷情。丈夫給她的書信,到底什麼時候才能送達呢?可能是「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吧。
自從與丈夫分離之後,李清照內心的相思之情難以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離別的苦惱常常困擾著李清照,相思難以訴說。
離別已成現實,李清照只好對他們之間的婚姻滿懷信心,她相信遠在他鄉的丈夫終有一天會回到自己身邊,而他,也時常想起她。
後來丈夫趙明誠遠遊歸來,夫妻兩人得以團聚。
宋·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經過近十年的團聚時光,大約在1117年,趙明誠再度離家。此詞便是李清照在趙明誠再度外出時所寫,與愛人分離的痛苦讓讀者心寒,更讓李清照瘦比黃花。
重陽佳節,李清照獨自一人東籬把酒,「暗香盈袖」又如何,心愛的丈夫卻不在自己的身邊守護著自己。孤獨寂寞,苦,苦,苦!
直到1121年,夫妻兩人再度重逢。分分離離,聚少離多,已成了他們的生活常態。已經有過人生大半個路程的他們,或許可以白頭偕老了吧?可惜生於末世,山河動蕩,戰亂四起。
宋高宗建炎年間,金人多次渡江南侵,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淪陷。在此狼煙四起,民不聊生之際,李清照與趙明誠背井離鄉,流離於兵火之間。
國破家亡,他們被迫逃亡建康城(今江蘇南京)。趙明誠長時間的忙碌奔波,沒有得到片刻喘息,背井離鄉的他們,更是難以適應他鄉的生活環境。
身體脆弱的趙明誠此刻正是雪上加霜,在建康城的大暑天裡,趙明誠不幸染上了瘧疾,從此一病不起,最終先於李清照而走,撒手人寰。
李與趙的婚姻,就此結束於兵火相交、動蕩不安的歲月之中。那一年,李清照四十六歲。之間也曾經歷過別離,長長短短,卻終有相聚之時,如今一個我天上,一個在人間,相逢不可能有期。
他們一起走過了浪漫的歲月,離苦的歲月,相愛不夠二十載。但是他們的愛情婚姻卻如此刻骨銘心,為人所羨慕。
這一生,如果能遇到一個真心相愛的人,即使生命短暫,那也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