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聯民間文物藝術品商會、文物木雕專委會軍團11至15日赴美參加2017洛杉磯藝博會中國國家展

2021-02-22 環球文旅資訊



     2017年1月11日至1月15日,第22屆美國洛杉磯藝術博覽會(LAARTSHOW)(以下簡稱「洛杉磯藝博會」)在美國洛杉磯會展中心舉辦。本年度在此平臺上,由中國文化傳媒集團與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上海)繼續推出的「中國國家展」——被列入2016年第七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清單文化領域22項中第18項,也是「2017年歡樂春節北美中國年」系列活動之一。


 全聯民間文物藝術品商會會長宋建文先生

  2017洛杉磯藝博會中國國家展將再度推出備受好評的非遺藝術展區。此次非遺展區的中國傳統工藝大師作品由全國工商聯民間文物藝術品商會、全國工商聯民間文物藝術品商會文物木雕專業委員會提供。以「文人雅趣——中國古典書房藝術」為主題,全聯民間文物藝術品商會會長宋建文、全聯民間文物木雕專委會會長胡鋼新甄選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中國古典紅木家具、木雕及傳統工藝精品,帶隊軍團赴美,展示中國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

  本次參展的中國傳統工藝大師有北京嘉乾閣紅木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長胡鋼新、東陽市明威堂紅木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長吳金偉、太行木業董事長於季春、深圳市宜雅紅木家具藝術品有限公司(泰和園)董事長邵湘文、東莞市鴻普軒家具有限公司(國壽紅木)董事長陳國壽,以及王玉奇、趙建旗、薛晨芝、夏洪林、雷秋蓮、鄭峰、吳景華、柴戰柱。他們各自的代表作品將為西方觀眾呈現東方傳統文化魅力,展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中國傳統工藝大師、全聯民間文物木雕專委會會長、北京嘉乾閣紅木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長胡鋼新


  北京嘉乾閣紅木家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乾閣」)是全國工商聯民間文物藝術品商會文物木雕專委會(以下簡稱「全聯民間文物木雕專委會」)會長單位,在紅木木雕行業,嘉乾閣以「器形優美、做工精良」而著稱。全聯民間文物木雕專委會會長、中國傳統工藝大師、嘉乾閣董事長胡鋼新出生於「世界木雕之都」「百工之鄉」浙江省東陽市,自小對木雕工藝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嘉乾閣的能工巧匠均來自東陽,多年來,胡鋼新採用「理論+實戰」的模式,突破傳統師徒制的局限,探索出現代紅木家具行業技術人才的培育方式,打造出一支優秀的工匠團隊,將東陽木雕和紅木家具進行巧妙結合,最大限度地通過紅木家具這一載體繼承發揚了東陽木雕的歷史價值、人文價值與藝術收藏價值。


多寶閣

  本次展覽中,嘉乾閣將展出書桌、多寶格、官帽椅、屏風等多款經典器形的家具。以其竹林同鳴多寶閣為例,此款多寶閣是中國傳統工藝大師胡鋼新的得意之作,它是在明式經典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以大葉黃花梨與黑酸枝鑲嵌的手法來營造套色的效果。「鳥鳴山更幽」,此作品雕刻題材以竹、鳥為主,展現一種寧靜、安逸、有品位的生活方式。

  (二)中國傳統工藝大師、全聯民間文物木雕專委會秘書長、東陽明威堂紅木家具董事長吳金偉


  浙江省東陽市明威堂紅木家具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古典家具、木雕藝術品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家居文化企業。明威堂董事長、中國傳統工藝大師吳金偉是全聯民間文物木雕專委會秘書長,他帶領的工匠團隊依照明清精品之結構風格,對每件家具精雕細刻、反覆打磨、潛心精製,從大料到小結,從原料到成品都按照歷史傳承的工藝製作。為東陽紅木木雕在同行業中樹立領先地位的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


宮廷書櫃

  吳金偉將攜書櫃及素圈椅等臻品家具參加本次展覽。以其宮廷書櫃為例,其款型出自古譜,結構嚴謹。做工精細,採用榫卯結合,做法靈妙巧合,牢固耐用,從力學角度來看具有很強的科學性。該作品由工匠們一刀一鋸一刨完成的,每落一刀都花費工藝師的心思,同時還要講究整體藝術上的和諧統一。這張紅木書櫃至簡至臻、質樸自然,多層空間布局,超大實用的儲物空間,讓書籍收納和整理變得簡單方便,是居家收藏不可多得的精品。

  (三)中國傳統工藝大師、全聯民間文物木雕專委會副會長、太行木業董事長於季春


  太行木業的創辦人於季春是全國工商聯民間文物藝術品商會文物木雕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他出身於江蘇木工世家,「蘇工」無論在家具製作還是室內裝修方面都享有盛譽,被視為業內技術製作和施工的中堅力量。於季春正是誕生於這樣的「蘇工」源地。可以說,他一入行,就秉承了蘇工在木器和裝修方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起點高,活計精,以致影響面也越來越大。


明式素圈椅

  明式家具以簡潔而富有現代的抽象美而著稱。明式圈椅通過對線條的「形」和「型」的變化使其呈現出不同的風格,這些通過細節的處理變化是明式家具的一大特色。太行木業本次展出的素圈椅三件套家具,其中素圈椅材質為紫光檀,採用一木連做方式,在製作過程中,太行木業總經理、中國傳統工藝大師於季春充分考慮圈椅對於人體的舒適性與科學性,使得整個椅子造型集明式家具代表性、獨特性、藝術性於一體,令人看過之後就能銘記於心,其動靜結合更是明式家具的典型標誌。總而言之,此椅具有簡、雅、精緻等特點,市面上較為罕見,是不可多得的收藏精品。

  (四)中國傳統工藝大師、全聯藝術紅木家具專委會主席團主席、深圳市宜雅紅木家具藝術品有限公司(泰和園)董事長邵湘文


  在本次展覽中,邵湘文將攜「當代君子」竹節椅亮相。邵湘文而立之年南下深圳創業,花甲之年進軍紅木家具產業,僅僅數年,就打造出全國知名品牌泰和園。通過市場化運作,他將一個不為人知的民間木雕技藝——絲翎檀雕,發展成為一項備受市場關注與熱捧的木雕產業。


「當代君子」竹節椅

  1994年,邵湘文開設紅木家具工廠,創立深圳市宜雅紅木家具藝術品有限公司;2007年,邵湘文帶領團隊,挖掘、命名、總結、推廣了「絲翎檀雕」木雕工藝;2011年,他將「絲翎檀雕」工藝運用到紅木家具中,研發出新的紅木家具藝術形式——翎檀家具;2015年至2016年,由邵湘文親自設計並監製的「當代君子竹節椅」及「當代君子長茶臺」詮釋了時代的工藝美學思想。

  (五)中國傳統工藝大師、全聯藝術紅木家具專委會主席團主席、東莞市鴻普軒家具有限公司(國壽紅木)董事長陳國壽


  在本次展覽中,陳國壽將攜新明式品牌「世外桃源」代表作國壽椅參展。中國紅木家具行業貢獻成就獎獲得者、中國藝術紅木家具傳承人陳國壽有著50年的家具製作經驗,憑著極高的悟性與刻苦的鑽研,上世紀80年代初便在廣東東莞創立了家具生產企業,從事中國傳統古典紅木家具的設計製作,每一件作品都凝聚著他的精心設計與構思。2008年,陳國壽以自己的名字「國壽」命名公司品牌,不斷實踐著紅木家具行業「我為先」的理念。目前,「國壽」品牌包括國壽紅木、國壽大唐、世外桃源三大子品牌。陳國壽不僅創作出諸多經典的紅木家具系列作品,獲得無數產品大獎,更是將創新融入到企業理念中,將更多優秀的紅木家具推向了尋常百姓家。


                                            國壽椅

  國壽椅為陳國壽原創設計、以己命名,為陳國壽對新明式之思考。基於明式,採用弧形粽角榫、凹面線、霸王棖、如意雲紋等明式元素設計。延伸明式,預留可放軟裝的空間,更強調舒適感和功能性,端莊沉穆之餘兼具清雅空靈之文人氣質,為新明式家具典範。

        (六)中國傳統工藝大師、廣州市「大吉祥」青銅器工藝品公司總經理王玉奇


        青銅花觚

  王玉奇,1969年生於中國鈞瓷之都——河南省禹州市神釐鎮。他出生於銅器世家,自幼隨其父母鑄造仿古青銅工藝品,現任廣州市「大吉祥」青銅器工藝品公司總經理。其作品包括夏、商、周到唐、宋、元、明、清各代青銅器仿品,作品小至2寸,大到,1.6米,部分產品重量達到半噸左右。其作品製作工藝精湛,鑄造水平高超,具有極高的欣賞和收藏價值。

  (七)中國傳統工藝大師、中國紫砂文化專業委員會專職會長趙建旗


藤編提梁壺

  趙建旗,生於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現為中國紫砂文化專業委員會專職會長,中國國際友好聯絡會理事。他自1988年隨父從事紫砂壺收藏行業以來,歷經20年專業研究中國歷代宜興紫砂壺,收藏了許多中國歷代紫砂壺,發掘收集了多個種類的古代紫砂器標本,在北京創建了中國宜興紫砂器斷代資料庫。

  (八)中國傳統工藝大師、薛晨芝陶瓷藝術館館長薛晨芝


筋文仿古壺

  薛晨芝,1968年生於宜興陶瓷世家。1984年考入江蘇省輕工學院陶瓷設計專業,1987年拜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邱玉林,從事陶瓷設計裝飾與鐫刻工作。1990年進入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曹婉芬工作室學習全手工制壺,2005年師從呂俊傑學習呂氏絞泥技法,對紫砂陶瓷藝術有了新的領悟和提高。2007年創立了薛晨芝陶瓷藝術館。

   (九)中國傳統工藝大師、中國壺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紫砂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中泰藝術家聯合會名譽會長夏洪林

                                                    石瓢壺

  夏洪林,1964年生於江蘇宜興丁山,現為中國高級工藝美術師、上海工藝美術學會紫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壺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紫砂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中泰藝術家聯合會名譽會長。上世紀90代初,他開設了藏寶陶藝館,創建並註冊了「洪林壺」品牌。「洪林壺」器型大氣、典雅、色澤鮮豔,易養,受到業內的廣泛好評。

  (十)中國傳統工藝大師、浙江龍泉瓷中天青瓷坊藝術總監雷秋蓮


石榴瓶

  雷秋蓮,1971年生於浙江龍泉,龍泉瓷中天青瓷坊藝術總監。1988年初步了解陶瓷生產工藝。之後在青瓷作坊學習刻洗、粘接等基礎技術,逐步進入刻畫、設計領域。1999年,被評為助理工藝美術大師,同年赴韓國參加中韓陶瓷交流會,學習韓國青瓷的裝飾手法。2004年,與丈夫徐建新合力創辦瓷中天青瓷坊後,堅持自主設計和燒制工作,從而全面掌握青瓷成型和燒制技術。2013年參加法國羅浮宮青瓷展覽。

  (十 一)中國傳統工藝大師、浙江龍泉市鄭峰青瓷工坊創始人鄭峰

  



玉壺春瓶

  鄭峰,浙江龍泉市鄭峰青瓷工坊創始人,青瓷工坊是2015年中國雷鋒瓷專題設計製作單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用瓷設計製作單位,2014年APEC會議用瓷指定生產單位。2013年10月,鄭峰受邀參與APEC會議國宴青瓷的設計與製作,主要負責美人醉、手工中式蓋碗、智峰茶壺(張守智教授設計)的製作。APEC會議國宴青瓷都是按照「素坯薄,釉色厚,玉質感強,施5至6次釉」的標準製作,每一件作品都是上上之品。

  (十二)中國傳統工藝大師、御品堂陶瓷文化藝術館館長吳景華




  吳景華,1967年生於江西景德鎮,現為御品堂陶瓷文化藝術館館長、總設計、瓷都畫院副院長。其家族一直從事陶瓷行業,師從祖父輩,從小耳濡目染,對古陶瓷研究近30年,對元、明、清古瓷頗有研究,側重胎、釉、料、型、畫等,擅長中國古典山水人物、花鳥畫的創作,融匯古今瓷器特點創造出別具一格的陶瓷製品。除了對現代瓷器的製作,還潛心對古代瓷器的研究,2013年進入北京大學學習文物藝術品鑑定。

  (十三)中國傳統工藝大師、焦作金谷軒絞胎瓷藝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柴戰柱


  柴戰柱,河南省焦作市人,現任焦作金谷軒絞胎瓷藝術有限公司總經理。經過近20年的精心研究和努力,柴戰柱恢復和發展了失傳近千年的絞胎瓷工藝,被評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當陽峪絞胎瓷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從2013年2月起,柴戰柱成為河南省焦作市絞胎瓷行業唯一一名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的絞胎瓷專家。


                                                      瓷韻茶香絞胎瓷

附註:

第七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達成158項成果

http://finance.ifeng.com/a/20160607/14470630_0.shtml

中國政府網:第七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成果清單 

http://www.gov.cn/xinwen/2016-06/08/content_5080378.htm

歡樂春節「中國年」系列活動:是由文化部會同國家相關部委、各地文化團體和駐外機構在海外共同推出的海外版春節聯歡活動。活動自 2010 年開辦以來,得到了近百個國家和地區的響應,已在 250 多個城市成功舉辦。已連續七年在北美多個地區承辦歡樂春節「中國年」系列活動。2017 年活動秉承「智慧、快樂、愛心」的理念,圍繞和諧、關愛、綠色、健康的主題為全國的藝術表演愛好者提供展現自我的國際舞臺和平臺。現 2017歡樂春節北美「中國年」系列活動已正式啟動。第22屆洛杉磯藝博會中國國家展被列為「2017年歡樂春節北美中國年」系列活動之一。

相關焦點

  • 全聯民間文物藝術品商會致力古玩文化傳世傳承
    隨著疫情治理全面向好的發展趨勢,《傳世工程》組委會日前舉辦座談會,邀請在京的部分《傳世工程》特邀主席、執行主席和專家顧問共15人出席,就「後疫情時代」《傳世工程》發展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專題座談。據了解,《傳世工程》是全聯民間文物藝術品商會聯合50多家社團、院校、媒體和企業共同打造的以傳承古玩實物、古玩製作工藝、古玩文化為主要內容的項目平臺,《傳世工程》將堅定民族文化自信和致力傳統文化復興作為工程的指導思想,7年來逐步實踐、逐步完善,在業界獲得了廣泛的認可和好評。
  • 2018年全國國有文物經營單位文物藝術品交流會在京舉行
    2018年全國國有文物經營單位文物藝術品交流會在京舉行 2018年12月15日 17:42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朱高磊 字號 關鍵詞:國有文物經營單位;文物藝術品交流會;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 首次民間團隊文物藝術品展示亮相申城
    12月4日,《海上瓷人社》收藏的文物藝術品,集中聯展,在上海中福古玩城一樓大廳拉開序幕。國家在上海試點社會文物綜合改革之際,這次聯展給力民間收藏,讓民藏文物藝術品活起來,民藏的春天到來了。這次藏品數量眾多,品種豐富。各類瓷器藝術品達四百多件,從漢唐五代到宋元明清民,時間跨度達千年之久。參加聯展的文物藝術品均為民間收藏。
  • 線上看展|「皖樂徽聲——安徽音樂戲曲文物展」亮相國家大劇院
    >「皖樂徽聲——安徽音樂戲曲文物展」展覽時間:2019年12月21日-2020年3月15日展覽地點:國家大劇院東展覽廳主辦單位:國家大劇院 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承辦單位:安徽博物院這次,我們給大家帶來的是安徽地區音樂、戲曲類文物及珍貴資料。
  • 文物追索返還工作力度不斷加大 看看這些年都有哪些文物回家
    五年來,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回歸事件包括:2017,其中一對木雕為19世紀中國雲南南傳上座部佛教流行地區佛寺的建築構件,具有較強的民族性和地域性。2019包含馬家窯文化四大圈紋雙耳彩陶壺、西漢彩繪繭形陶壺、唐代彩繪陶駱駝、宋代白釉刻花碗、明代綠釉陶床等重要藝術品,是近二十年來最大規模的中國流失文物返還。2019經專家鑑定,該組8件青銅器被整體認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 AI互動、人工智慧、數字文物……科技+藝術驚豔十足,中國(青島)藝...
    半島全媒體記者 黃靖斐11月28日,2020中國(青島)藝術博覽會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盛大開幕。這場以「藝術讓城市更時尚」為主題的藝術博覽盛會除了在雲平臺呈現一場可看展、可直播、可諮詢、可招聘的線上繽紛藝術大餐,在線下活動現場也精心布置了一臺驚豔十足的「科技+藝術」精品展,精選參與本次藝博會的藝術院校、樂器廠商、藝術類高新科技企業,以AI互動、數字展示、人工智慧表演等新穎時尚的方式,為觀眾奉獻一場應接不暇的線下大展。
  • 潮州木雕亮相國博,160餘件精美文物講述百年傳奇
    中國四大木雕之一的潮州木雕組團到國博亮相。《雕繪乾坤——潮州木雕展》揭面紗,160餘件精美文物展出,將明清及近現代的潮州木雕精品、當代著名潮州木雕大師的作品以及部分反映潮汕文化的文物「一網打盡」。觀眾移步間,可以飽覽數百年木雕故事。
  • 曹操墓文物首度海外揭秘!中日全新「三國志大展」,170件文物還原真三國
    其中有一場大型中國文物展,尤其值得期待——由東博和中國文物交流中心等聯合舉辦的特別展「三國志」。為了更好地呈現近年來對於三國時期研究的新發現,東京國立博物館的專家團隊早在2017年初就開始到中國提前進行專項考察。從東博公布的「三國志展調查略圖」中可見,2017年至2018年,他們幾乎遍訪小半個中國。從江蘇、安徽到河南、河北、北京,再到四川、雲南、甘肅、陝西、內蒙……
  • 上海觀察之一 | 如何成就全球藝術品交易市場的「上海時間」?
    當時1997創立的上海藝博會已堅持15年在9月舉辦。2007年開始的,將「上海當代」帶入亞洲藝術界一景的博羅那上海當代藝術展,7年裡也一直選擇9月舉辦。隨後,新的藝博會陸續落地上海,依舊大多選擇在9月,如2014年開啟的西岸藝博會、影像上海藝博會和藝術都市。
  • 進博會溢出效應持續放大 流落海外文物首次境內又展又銷
    這批古畫之所以能來中國參展,得益於財政部、海關總署和國家稅務總局三部委於今年10月12日聯合發布的《關於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展期內銷售的進口展品稅收優惠政策的通知》,規定在進博會展期內,展商銷售文物類展品,可享受5件以內的稅收優惠政策,免徵進口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
  • 跨國大案——追索英人文物走私案記事
    從此至1998年8月結束,在三年多的時間裡,中方運用法律手段,輔之以外交交涉,經過複雜、曲折的艱苦鬥爭,最終迫使犯罪團夥放棄對抗,承認中國對涉案文物的所有權,3000餘件文物順利回歸。作為追索工作經歷者、時任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馬自樹,根據該案大事記複印件、赴英工作組記錄,結合本人當時日記及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文化參贊相關文章和其他材料,撰寫了這篇記事,本報將連續刊載,以饗讀者。
  • 傅舉有:馬王堆漢墓文物的守望者
    三號墓的考古發掘從11月19日開始,至12月13日完畢。5天後,即12月18日,又投入二號漢墓的發掘,至次年2月結束。 馬王堆二、三號漢墓雖密封程度不如一號漢墓,出土文物中也沒有一號漢墓那樣的栩栩如生的女屍,但出土的大量帛書帛畫漆器等珍貴文物,同樣震驚了世界。
  • 廣州眾凱文化攜手「一帶一路」中泰國際藝博會:首站泰國站正式啟航!
    在國家「一帶一路」國際文化產業的引領下,在向全世界全面闡述「文物藝術保護及交易」的戰略理念和弘揚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同時配合「一帶一路」倡議,推動全球文物藝術的交流合作,促進中國文物藝術產業向全球市場延伸。「一帶一路」中泰國際藝術博覽會應運而生!
  • 引發日本全民「三國熱」的《三國志》文物展來蘇州了
    吳中博物館在11月28日推出的特展《三國志》,在蘇州這片三國故事曾經真實發生過的土地,從考古學的角度,以實物和實證文化跳脫出傳統視角中的《三國志》和《三國演義》,佐證並詮釋正史資料中的三國時代,描繪出一個空前真實的英雄時代和歷史風貌。
  • 【走進藏友】古代藝術品專委會的一名老玩童孟凡和
    和專委會一起考察定窯窯址時,這個古稀之年的成員活力四射,一股子探究認真學習勁頭,給我們大家留下深刻印象,正如他的微信名老頑童。在孟老師的提議下,我們專委會開始實施《走進藏友》專項工作。既然是孟老師建議,我們就從孟老師開始。金秋十月,正是北京最好的季節,十一長假過後,專委會決定到孟老師家看看,同時去附近的石景山古玩市場和龍泉務窯址考察一番。
  • 一周觀展指南丨考古文物特展「灼爍」暑期,再識文化守護
    本周,有關中國考古文物的特展比較集中,似乎已經變成了這個暑假的主題。《生在宇宙》——中國航天藝術科技大展展期:2019年7月15日—2020年1月15日地點:上海市浦東新區楊高中路2100號展覽以以浸入式的方式讓觀眾深入參與到「航天故事」中,慢慢揭開宇宙世界的面紗。
  • 鄭振鐸,國家第一任文物局長的不世收藏
    上海淪陷前後,他留守孤島,為國家搶救了大量珍貴的文獻古籍,並編選影印了《中國版畫史圖錄》、《玄覽堂叢書》、《明季史料叢書》等。1938年他的《中國俗文學史》出版,此書代表當時國內這方面研究的最高水平。抗戰勝利後,鄭振鐸為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上海分會負責人,並參與發起組織"中國民主促進會"。他主編《民主》周刊。
  • 制止在戰爭中劫掠文物
    《國際先驅論壇報》(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2005年2月15日採訪了考古學家約翰·拉塞爾(John Russell)。據他估計,2003年3月至2005年年初,從伊拉克劫掠的文物約有40萬—60萬件,價值在1000萬—2000萬美元之間。
  • 第11屆紅木品牌峰會成功舉行
    12月22日,第11屆中國紅木家具品牌峰會(以下簡稱紅木品牌峰會)在浙江烏鎮網際網路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本屆峰會以「聯創·重拾奮鬥者信心」為主題,連袂高規格的紅木品牌論壇,舉辦盛大的紅木品牌盛典,還有紅木人的年終秀,開啟了紅木奮鬥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