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一男子被無故暴打致腦死亡,家屬做善事想捐獻器官,遭到阻攔

2020-12-27 焦點Video

如果家屬被陌生人施以暴力,導致變成植物人,兇手也承認兩人素不相識,在還未將兇手定罪的情況下,你會不會為了救更多人,將家屬器官捐獻。相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有些人要考慮家庭經濟,所以會選擇捐獻,也有人想先將兇手繩之以法,所以暫時不捐獻。無論哪一種都是跟隨自己的心走。

近日,廣東佛山一男子在街頭無故被毆打致腦死亡,家屬捐獻器官受阻。

據受害人妻子表示,丈夫吳某在路邊無故被一摩託車司機用棍棒擊打頭部致重傷。住院一周後,吳某被醫院診斷為腦死亡。家屬希望捐獻器官救更多人,當地警方告知家屬,在不符合法律意義「死亡」情況下,捐獻器官存在影響後續量刑風險。

經受害人妻子許女士了解,吳某當天去樓下虎榜路口公交車站搭車,無緣無故被一個摩的司機拿著40多公分的鐵棍暴打頭部,在吳某倒地後繼續連續擊打5、6下。家屬也有去派出所查看事發監控視頻,當天下午警方也派兇手去現場指認,並且兇手承認雙方此前不不認識,因為他厭世,所以就想找個人發洩一下情緒。

目前吳某在醫院還佩戴著呼吸機,雖然還有心跳,可已經不能自主呼吸了。並且每天在ICU的費用太高,給家屬帶來一定壓力。醫院也告知家屬吳某的各項器官完好,家屬也有意願將吳某的器官捐獻出去,救更多的人。

當地警方覺得,如果現在進行器官捐獻,會對嫌疑人以後的判刑量刑有一些風險,因為警方進行屍體解剖是根據心臟停止跳動進行解剖。 當地器官捐獻組織人員表示,如果等到吳某心臟停止再進行捐獻,將產生器官損傷影響捐獻。

當地警方回應,目前案件仍在偵查中,尚不宜器官捐獻。

警方的考慮並沒有錯,因為還未將兇手定罪,並且兇手的行為並不是一個小舉動,所以為了嚴懲兇手可以選擇將捐獻向後推遲,在家屬方面考慮的經濟因素,ICU的治療費用太昂貴,不是一般家庭負擔得起,並且判刑結果也並不是一時半會能解決的,所以家屬的選擇也沒錯,只能說個人選擇不同,個人心願不同。

相關焦點

  • 佛山:男子被鋼棍擊打致腦死亡,家屬捐獻器官遭拒,這是為什麼?
    12月10號上午10點,佛山南海,一名男子在公交車站被襲擊身亡,家屬捐贈其遺體卻被拒,這是什麼原因呢?事發之後肇事者被當場抓獲,經調查發現該男子厭世情緒強烈,對社會不滿,對人生也沒有希望,僅僅是想發洩情緒而已,就隨便抓個人往死裡打。
  • 佛山男子無故被毆打致死,妻子捐獻丈夫器官卻被勸阻
    佛山男子街頭無故遭陌生人毆打致死,妻子想捐出器官卻被警方阻止。12月11日,佛山一男子在等公交上班時,被突然躥出的「摩的司機」用鐵棍暴打頭部,送往醫院後被臨床判斷為腦死亡,只能依靠呼吸機維持生命 。一周後,妻子提出捐獻男子器官,被警方告知男子心跳並沒有停止,不屬於真正「死亡」,而且,案件正在偵查中,破壞受害人身體會影響案情調查。
  • 佛山一男子上班等車被毆打至腦死亡,家屬捐贈其器官卻遭拒
    (原標題:佛山一男子上班等車被毆打至腦死亡,家屬捐贈其器官卻遭拒)
  • 男子無故被打成重傷致腦死亡!家屬想捐贈其器官卻遇到問題
    12月11日10時許,在廣東佛山南海虎榜路口公交車站,一名男子躺在血泊當中,已經沒有動靜,幾名公安人員已經趕到現場處置。 視頻中受傷的男子33歲,男子的妻子許女士介紹,事發公交站就在自己家附近,也是丈夫每天上班的必經之地。
  • 男子上班等車被毆打,醫院判定腦死亡,妻子捐獻器官遭拒
    其中就可能會有一小部分人對生活失去希望,妄想報復社會的人。 近日在廣東佛山,就發生了一起因為這樣的人而所造成的悲劇。 近日據相關媒體報導稱,在廣東的佛山虎旁路口公交站,發生了一起惡性殺人案件。一名男子被人用鐵棍敲打頭部而倒地不起,送往醫院之後被醫院判定腦死亡,犯罪嫌疑人當場被公安人員抓獲。
  • 十堰中年男子因遭遇車禍腦死亡,家人捐器官救3人
    這個冬天,他們溫暖十堰:兒子患尿毒症,兩位母親捐腎救子,男子因車禍腦死亡,家人捐器官救3人。國藥東風總醫院器官移植科醫生成功將腎臟植入患者體內。「終於可以自由自在地喝水了。」昨日上午,在國藥東風總醫院器官移植科病房,31歲的朱先生露出久違的笑容。
  • 器官捐獻協調員:為逝者「重生」奔忙的人
    見有人來,一位瘦瘦高高的小夥子站起來,還沒說話,口罩外露出的一雙眼睛已經笑得彎了起來。「我叫米梓鑫,是一名器官捐獻協調員。」他貼心地解釋,「器官捐獻成功完成,經常要經歷突如其來和爭分奪秒,所以我們將器官捐獻辦公室設在急診搶救區,為的就是能第一時間發現潛在的器官捐獻者。」器官捐獻協調員,又被稱為生命的「接力人」。他們奔走在生死與悲歡離合間,為一些患者送去「新生」的希望。
  • 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多年之後依然記得15歲男孩捐獻器官救了5...
    受訪者供圖新京報見習記者 彭衝 編輯 左燕燕 校對 吳興發多年以後,劉源仍能清晰地記起,自己協調一名15歲男孩捐獻器官的場景。因為腦膠質瘤,男孩做了幾次手術,效果都不理想,已經出現腦死亡。作為北京佑安醫院的一名器官捐獻協調員,死亡,是劉源繞不過去的話題。他每日奔走各地,尋找發現潛在的器官捐獻者、向家屬宣講器官捐獻政策。在即將失去親人、陷於悲痛中的家庭面前,他一開口,迎來的可能是質疑、冷眼和咒罵。但人們的觀念在不斷變化。
  • 深度|中國器官捐獻調查
    新華社發作者:李亞紅、顧瑞珍、廖君、仇逸、胡浩、帥才、王瑩、朱旭東、楊梅菊、李思遠今年以來,從歌手姚貝娜捐獻眼角膜,到清明節四川男子腦死亡捐獻器官至少救活7人,器官捐獻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中國器官捐獻現狀究竟如何?存在哪些問題?記者赴京、滬、鄂、贛、粵等省市調查,試圖解開器官捐獻之惑。
  • 捐獻器官 讓愛延續
    陳阿姨雖然走了,但是她的女兒卻忍痛選擇捐獻母親的器官,將有5名患者因為陳阿姨和女兒的善舉而重獲新生。捐獻者及家屬大愛無疆的精神將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延續下去……向她們致敬!陳相果生前照片(資料圖)「媽媽,雖然您離開了我,但您的器官可以挽救很多人!
  • 推動完成130多起器官捐獻 用愛堅守生命的「重生」
    有時候,米梓鑫一個人要同時面對一位患者的20多名家屬,壓力可想而知。他說:「當得知患者康復的機會很小,我們不僅要將實情告知家屬,還要詢問他們是否有器官捐獻的意願。剛開始時,我真的有些開不了口。」   即使被拒絕了,米梓鑫也不會放棄,而是持續關注患者的病情進展和患者家屬的心理變化,尋找轉機。有一次,醫院裡一名腦出血患者已被判定為腦死亡。
  • 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生死「擺渡人」(組圖)
    從四川趕來的父母悲痛過後,決定把孩子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圖為家屬籤署捐獻相關協議書。 「80後」閆娟是山西一名器官捐獻協調員,工作三年間,有許多次因遭到一些家屬的打罵想放棄,但最終又因另一些家屬的善舉而堅持下來。  器官捐贈是指人被診斷腦死亡、只能依靠呼吸機和藥物維持生命體徵時,基於個人生前的意願且家屬的同意,以無償捐贈的方式,把自己的器官捐贈給瀕臨死亡、等待移植的病人,讓他們的生命得以延續。
  • 開學在即,佛山14歲男孩突發意外身亡!家屬的一個決定讓人淚目...
    開學在即,佛山14歲男孩突發意外身亡!家屬的一個決定讓人淚目......「孩子,原諒我們為你做了這樣的決定。但你不要害怕,你這是去救人,爸爸媽媽為你驕傲,我們會一直掛念你……」4月24日,小陽不幸逝世。在小陽的父母、一眾親友與其道別後,在市紅十字會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的見證下,小陽捐獻出肺臟、肝臟、腎臟,成功救治了4名器官衰竭患者。目前,4位受贈者的器官移植手術已完成,且恢復狀況良好。
  • 我在中國器官捐獻中心,登記了我自己.
    而這句話,是他去世之前,反覆對爸爸說起的一句話,他讓爸爸籤的這個字,其實很簡單,一共只有六個字: 「同意捐獻遺體」 昨晚想了一宿,決定寫寫他,可是一早再去看發現已經被一些綜藝熱搜擠掉了,估計深更半夜看到這件事的人也不多,但這件事真的該讓更多人知道。
  • 器官捐獻:一場生命的接力與延續
    「只有做移植手術換肝,不然沒命了。」佑安醫院的醫生說。時值春節,醫院沒有肝源和操刀醫生,要換肝的話只有去武警總醫院,那裡可能有肝源。武警總醫院同樣以肝病診治見長,尤其擅長肝移植手術,每年會完成150例以上的肝移植手術。同時,自2013年開始,武警總醫院大力開展了器官捐獻協調事業,對達到心腦死亡標準的患者家屬開展工作,勸說家屬捐獻患者去世後能用的身體器官,以拯救他人生命。
  • 安陽退休女工身後捐獻器官 為五人送去重生希望
    陳女士女兒籤署捐獻文件痛苦抉擇捐獻器官延續生命當地醫生告訴家屬,雖然陳阿姨已經腦死亡了,但身體其他器官都是完好的,這種情況很適合器官捐獻。「媽媽生前在家看電視,看到器官捐獻的公益廣告宣傳片,曾經說過器官捐獻者很偉大,自己死後也想器官捐獻。我也是學醫的,知道腦死亡代表媽媽已經救不回來了,不如換一種方式,讓媽媽幫助其他人延續生命。」夢涵難過地說。「我家姊弟四個,我姐是老大,她性格一直很開朗、精明能幹,也很樂於助人。真沒想到這種不幸的事情會發生在她身上。
  • 中山一院器官捐獻突破1000例
    她突然想起來,年輕時提及生死,丘遠軍曾對梁曉寧說:「若真的那天,就把能捐獻的器官捐了,剩下的燒成灰,撒進海裡,或者埋在樹下。」 醫生跟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與妮妮家屬說了孩子的情況,家屬可以把孩子帶回家準備後面的事,也可以選擇把器官捐獻,讓妮妮的生命延續下去,讓妮妮的器官在其他患者的身上繼續存活下去。 原來還可以有這種方法!妮妮媽媽眼睛亮了起來,原來妮妮可以用另外一種方式活著。
  • 廣西28歲小夥腦死亡,捐獻6個器官+2個角膜「復活」多人
    當天下午,醫科大二附院器官移植團隊進行了一臺心腎聯合、一臺胰腎聯合、一臺肝移植手術,其中心腎聯合移植手術在廣西屬於首例。 這些器官來源於玉林容縣7日因車禍出現腦死亡的一名28歲男青年身上。
  • 「總比火化了,剩下一捧灰,要好得多」爭議聲中的器官捐獻
    這些年經歷的故事太多,她理了理,打算從最近發生的這一例說起。 「長久以來,公眾對器官捐獻都存在一個誤區:並不是人人都可以捐獻器官。我們潛在的捐獻者大多都是突然離世的,三分之二來自車禍,其他的就是些突發性的腦出血或猝死。而這一例就是個車禍導致腦死亡的病人。」
  • 中山一院器官捐獻突破1000例
    三個接受了器官移植手術的孩子,向三位器官捐獻者家屬代表獻花 12月21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舉辦「器官捐獻1000例感恩會暨2020年移友會」。會上,三個接受了器官移植手術的孩子,向三位器官捐獻者家屬代表獻花。妮妮的媽媽忍不住抱了抱獻花的孩子,感受到了生命的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