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推出了我翻唱的鄧麗君中日雙語歌曲第一集,反映很好。時隔半年之後,第二集又登場了。
鄧麗君在華語唱壇以及日本文藝界的影響,第一集已經有詳述,就不重複了。還沒讀過的可以在微刊底部點擊上一集連結。
考慮到一集放三首,聽歌時間過長。本集開始,每集發兩首歌。
這首歌可謂如雷貫耳,曾被看作是「靡靡之音」的代表,遭到猛烈抨擊和抵制。
其實,《何日君再來》是中國近代史上非常受歡迎的經典中文歌曲,最初是1937年的電影《三星伴月》的插曲。《三星伴月》是上海中國化學工業社的創辦人,被業界稱為化工大王、國貨大王方液仙,為宣傳自己國產的「三星牌」日用化工系列產品而資助拍攝。歌曲由剛剛成名的周璇主唱,並灌成唱片,由上海百代唱片發行。
1939年1月日本籍李香蘭錄製了《何日君再來》唱片並分別在中國和日本發行,讓這首歌曲流行日本。
1978年,鄧麗君將其重新演繹,收錄於唱片專輯《一封情書》中,在華人圈再度掀起熱潮。
七律·歸來
文/墨脈
曾是欣欣兩唱吟,孰知一別便無音。
夢中依舊情歌淌,額上已然紋路侵。
數沓桃箋無雁渡,千杯菊酒與誰斟?
每期重聚還憂懼,定是潸潸淚不禁。
七律·重逢
文/墨脈
此番別去幾時還,悵嘆從今隔萬山。
寂寂長宵誰解緒,漫漫前路自知艱。
人心原本缺真意,俗世何方無小蠻。
只恐他年重遇際,漠然不識我容顏。
原曲《長崎は今日も雨だった》(長崎今天又下雨),發表於1969年,內由山田洋COOL FIVE 組合演唱。後來成為該組合主唱前川清的代表作,作詞:永田貴子,作曲:彩木雅夫。
1970年,鄧麗君中文版《臺北今天又是雨》,收錄於臺灣宇宙唱片玫瑰姑娘專輯,作詞莊奴。
1975年,鄧麗君日文版《長崎は今日も雨だった》,收錄於日本寶麗多夜之乘客大碟。
1976年,鄧麗君中文版《淚的小雨》,收錄於香港寶麗金島國情歌第二集,作詞莊奴。
西江月·秋雨中
文/墨脈
四面煙生飄渺,千株柳失婆娑。瀟瀟寒雨打殘荷,水岸徘徊獨我。
花傘猶存追憶,歲華只待消磨。幾回秋至又如何,終是情緣無果。
浪淘沙令·秋雨中
文/墨脈
斜雨漫天遊,溼了雙眸。長街隻影似孤舟。片片殘紅風捲去,隨水漂流。
往事怎堪休,又上心頭。曾經雨裡幾綢繆。料得明年秋再去,唯剩閒愁。
這裡有回味無窮的經典老歌,也有古韻悠揚的古詩詞歌曲,還有膾炙人口的外國歌曲。每一個跳動的音符,都注滿了我的愛戀、我的夢想,定會喚起您很多美好的回憶和對未來的憧憬。讓我們穿越時空,在「墨脈歌坊」裡沉醉、徜徉。
墨脈,客家人,現居日本。自幼能歌善舞,卻考入工科大學外語系。大學期間曾短暫師從於戰友歌舞團老師,學了點聲樂基礎知識,畢業後從事國貿至今。一直酷愛演唱,利用業餘時間自學聲樂,錄製歌曲。擅長演唱抒情歌曲和民歌,音色清亮高亢甜美,感情充沛,深受好評。喜愛古詩詞,亦詩亦歌,獨具特色。
墨脈翻唱鄧麗君中日雙語歌曲集(一)
鷓鴣天·疫中感懷十四韻,《飛吧,鴿子》
《小背簍》
走上《青藏高原》、攀登《珠穆朗瑪》
《何時我們重相聚》,催人淚下的情歌
《牡丹之歌》
白髮親娘
中日兩首《四季歌》大PK
唱一首《板藍花兒開》賦八闋花詞
唱一首《化蝶》賦十闕《蝶戀花》
您的點讚與轉發 就是最大的支持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