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有:「冬至餃子夏至面」,今日夏至,這麼熱的天兒,講講古代的涼麵吧。
涼麵從唐代就已經出現,明清時期民間夏至吃涼麵已經比較盛行,那個時候涼麵有另外一個名字——「冷淘」。
說起冷淘,大家比較熟悉的一種可能是「槐葉冷淘」,圖中是根據資料還原的槐葉冷淘的製作步驟。
《唐六典》中有:「太官令夏供槐葉冷淘。凡朝會燕饗,九品以上並供其膳食」。
由此看來槐葉冷淘還是一種貴族食品,像我們這種平頭老百姓一般是嘗不到的。
杜甫還曾經為槐葉冷淘寫過一首詩:
青青高槐葉,採掇付中廚。
新面來近市,汁滓宛相俱。
入鼎資過熟,加餐愁欲無。
碧鮮俱照箸,香飯兼苞蘆。
經齒冷於雪,勸人投此珠。
槐葉冷淘的流行一直延續到宋代,著名美食家蘇軾的《二月十九日攜白酒鱸魚過詹使君食槐葉冷淘》中有:
青浮卵碗槐芽餅,紅點冰盤藿葉魚。
醉飽高眠真事業,此生有味在三餘。
冷淘除了槐葉的,當然也有其他風味。
比如甘菊。
宋人王禹偁的《甘菊冷淘》中有:
淮南地甚暖,甘菊生籬根。
長芽觸土膏,小葉弄晴暾。
採採忽盈把,洗去朝露痕。
俸面新且細,搜攝如玉墩。
隨刀落銀縷,煮投寒泉盆。
再比如蓮汁。
研究淮揚菜的高岱明在《淮安飲食文化》中提到,康熙、乾隆曾多次光臨淮安湖心寺,除了為了觀賞風光,還為了吃一碗別處沒有的麵條,用蓮花汁浸漬的「蓮汁冷淘面」。
不過,關於康熙、乾隆爺兒倆的美食傳說實在是太多了,真實性存疑。
但是想想用蓮花汁做的涼麵,感覺會是一道清淨素雅的美食呢。
好了,就講到這裡吧。更多的大家可以去看《中華遺產》2018年01期,節氣與美食專輯。
最後祝大家夏至快樂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