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機車,一張地圖,小男孩贊恩為了保護自己從小養大的豹子杜瑪,隻身一人帶著「大貓咪」橫穿非洲大陸,進入叢林深處,一路冒險,帶杜瑪回到它本來的家園——充滿野性的大自然。
這個熊孩子帶豹子回家的故事被擅長拍人與動物之間微妙感情的導演卡羅爾·巴拉德搬上了大銀幕,收穫了無數好評。
《杜瑪》 (Duma)至今在豆瓣上保持著8.3的高分,好於89%冒險片。
卡羅爾·巴拉德對於人與動物的故事非常著迷,他的《伴你高飛》 (Fly Away Home)講述了小女孩帶大雁歸家;他早期的《黑神駒》則描繪了男孩與野馬建立了兩位一體的非凡感情。
人類與動物雖然無法在言語上進行溝通,但相互的陪伴其實能帶來共同的成長。人類在幫助動物的同時,其實也是在成就自己。
《杜瑪》中,贊恩和父親在機遇巧合下發現了還是幼崽的小豹。因為找尋不到小豹的家人,而正好贊恩一家經營著能夠容下豹子的農場,於是男孩給幼豹取名「杜瑪」,正式成為了他們家庭的一員。
小男孩贊恩與杜瑪在家人的庇佑下,無憂無慮的成長,很快杜瑪就從幼崽「小貓咪」變成了奔跑時速超過100碼的成年豹。贊恩與杜瑪也建立了超越物種的深厚友誼。
可伊甸園般的生活因為贊恩父親的病重很快戛然而止。父親離世,母親無法獨自管理農場。搬去大城市生活,意味著杜瑪會被送到類似動物園的地方收容。
贊恩即將失去杜瑪,而杜瑪則會失去自由。
為了改變這一切,扭轉他和杜瑪的命運,贊恩帶著非洲地圖,駕駛著父親留下的機車,帶著杜瑪踏上了尋找家園的冒險之路。
一路上,危險在不斷加劇,贊恩開始體驗到成人世界的複雜多變,也必須面對非洲叢林的危機四伏。
食物與水源的缺失,致命野獸的侵襲,甚至還有來自人類同伴的欺騙和控制。
《杜瑪》的故事表面上看起來是男孩贊恩與豹子杜瑪的冒險經歷,其實當贊恩幫助杜瑪回到非洲叢林時,他也告別了自己的童年時代,完成了自我成長,不再孩子氣,勇敢回歸到自己殘缺且需要他擔負起責任的家庭中。
為此,影片不僅著重刻畫了贊恩與杜瑪的關係,還在冒險旅程上,安排了一位離開家鄉的非洲大叔Rip。
Rip一開始只是想把贊恩交給警察,然後賣掉杜瑪,改善自己的生活。但因為贊恩的勇氣,以及多次出手相救,兩人漸漸成為了好友。
而贊恩剛剛失去了父親,Rip為了「出人頭地」,狠心離開了自己的孩子們,兩人一路冒險,還建立了形式上的父子關係,令兩人都得到了親情上的彌補。
人與動物之間的故事就這樣重新落腳到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聯繫之上。贊恩與杜瑪的告別,隱喻著他無憂無慮的童年時代的結束。而Rip在護送贊恩和杜瑪回歸大自然時,也重新認識到了家庭的意義,回到了自己的位於非洲深處的家鄉。
贊恩、Rip、杜瑪都在尋找自己空間上和心靈裡的家鄉,無論是大自然,還是親人身旁,家與愛才是聯繫一切的中心。
就像讚恩在片末的那句領悟,「愛不會隨著時間而流逝,或者因為我們生活的地方不同,以及某個人不在了而停止。」
贊恩和杜瑪雖然在身體上永久分別,但在精神裡卻彼此牽掛,那份愛與記憶將會永久將他們聯繫在一起。
頓悟後的贊恩終於也能理解父親的去世,打開心結,繼續未來的生活,並且幫助母親經營農場,擔負起家庭成員應有的責任。
《杜瑪》用男孩與豹子的關係隱喻了成長的故事,闡釋了愛的超凡魔力。即便我們不是一個物種,在空間上相隔萬裡,或者在時間上無法繼續共存,但只要愛不消逝,我們之間的關係就不會終結。
所以,《杜瑪》最深刻的主題,其實是呈現了「愛的偉大」。
愛超越了物種、時間和空間,成為了人類感情最深處的緊密聯繫。這也是該片能感動無數影迷的根本原因。
另外,《杜瑪》無疑也是一部「環保」電影。片頭還是幼崽的杜瑪咬壞了人類布下的鐵欄,跑到了穿過非洲大地的公路上,要不是遇見贊恩一家人,也許它根本無法茁壯成長到可以獨自生活的成年期。
但正是因為人類不斷擴大的生活空間,蠶食了這群非洲猛獸的棲息地,它們才不得不遭遇「背井離鄉」,或者深陷危險的各種境地。
和片中「走失」、陷入生存危機的杜瑪一樣,珍稀物種雪豹目前也正面臨著人類活動幹擾、棲息地破碎化、氣候變化等問題。
雪豹是全世界最神秘的大型貓科動物。
它們棲息在亞洲中部高山地區,而最大的分布區位於中國西部,全球大約60%的雪豹種群棲息於此,是全世界唯一主要分布在中國的大型貓科動物。
因此,中國對全球雪豹保護而言至關重要。中國西部的大部分山區,既是雪豹和眾多珍稀物種的避難所,又是保障國計民生的生態安全屏障,是我們與野生動物共同的家園。
但由於活動海拔高、分布範圍廣,雪豹的調查和研究難度極大,導致我們對其認知十分有限。
針對雪豹的全國性保護規劃和保護行動尚未展開,其原因是,雪豹保護面臨著兩大制約:數據不足和能力欠缺。
全國開展過系統調查的雪豹棲息地僅佔全部棲息地的1.7%,至今無法回答「中國有多少只雪豹」這個基本問題。另外,雪豹分布的西部地區經濟欠發達,自然保護投入相對薄弱,保護設施和能力都不足以滿足雪豹保護的需求。
所有珍稀物種的成功保護都基於對種群的科學認知。因此,保護雪豹的基本路徑,首先是在雪豹潛在棲息地開展系統的種群調查,其次需要開展持續的長期監測掌握種群動態,與此同時為雪豹棲息地巡護員提供專業巡護裝備和能力培訓,然後以科學數據指導制定雪豹保護規劃,最終推動各項保護行動的落地。
同時,改善人與動物之間的關係,保護珍稀物種的生活空間和環境,這也是我們人類的職責。為此,我們有義務獻出一份愛,像片中的小男孩贊恩一樣,「護送」它們回到家園,為保護它們盡一份綿薄之力,讓我們一起守護中國西部高山的雪豹及其生存環境。
由上海聯勸公益基金會和深圳市一個地球自然基金會在騰訊公益平臺上共同發起的公益項目「守護雪山精靈雪豹」,讓你可以通過一筆小小的捐款成為雪豹的保護者。
深圳市一個地球自然基金會(OPF)致力於通過保護生物多樣性、降低生態足跡、確保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而創造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未來。
這些捐款將用來購買紅外相機、GPS等監測設備,用以開展野外雪豹監測。同時為雪豹保護地巡護員購買野外調查專業裝備,支持巡護員開展雪豹棲息地巡護,為巡護員提供專業技術培訓,提升保護能力,還能開展公眾宣傳及自然教育活動,傳播雪豹保護理念,推動更多社會力量加入。
只要點擊下方的閱讀原文,均可進入騰訊公益「共同守護瀕危物種」項目,加入公益戰隊獻出一份愛心。
我們所能做的也許不多,但成千上萬個「微小」的善良匯聚在一起,也就有了雪豹更為廣大的家園。
同時,這份愛也能讓我們得到心靈的成長。就像《杜瑪》中的小男孩贊恩一樣,成為它們的守護者,懂得家與愛真正的意義所在。點擊下方圖片或閱讀原文,讓我們一起來保護雪山精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