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裡中國式的天狗讀做"てんく",而日本式的則讀做"てんぐ"。日文漢字也作"萬骨坊"。天狗是日本最廣為人知的妖怪之一。《山海經》中寫著天狗是有如狐狸般的動物,在日本則被稱之為天狐(住在天上的狐狸)。天狗臉是大紅色,有著高高的鼻子,有點像長臂猿,手持團扇,長得十分高大。住在深山之中,具有神力和超能力,具有讓人類感到恐怖的力量。背後有一雙翅膀,可以自由地翱翔於天空中、具有將人類撕成碎片的力氣,至今鞍馬寺仍供奉著天狗的雕像。
京都西北面的愛宕山是自古有名的名山。在主峰朝日峰頂上,有一所愛宕神社。在明治時代,日本的神道教和佛教分離以前,這裡相當於白雲寺的僧坊。愛宕山最有的盛事是名為「千日參拜」的參拜活動~在每年七月三十一日夜至八月一日的通宵參拜活動中,有超過萬名的信眾前來參拜,因此被譽為「一日可抵千日」,「千日參拜」的名號也由此得來。愛宕山之所以在全日本都非常有名,是因為愛宕神社自古便信仰火的力量,在防惠火災、治療燒傷等方面非常靈驗。
另一方面,愛宕山的「天狗信仰文化」也非常有名。傳說居住在這裡的天狗是全日本天狗中的長子,即「太郎坊天狗」。說起天狗,人們一般認為其起源於京都鞍馬山,實際上,經過考證,天狗信仰起源於愛宕山。
在《源平盛衰記》中,記載了一則將天狗信仰和火信仰結合起來的故事。安元三年(1177年)四月二十八日,桶口富小路的一戶人家發生火災,火勢乘著東南風往西北方向擴散,最終演變成了將半個京都燒毀的大火。傳說這場大火是由愛宕山的天狗引起的。在火災發生以前,擅長佔卜的陰陽師就已經預測到了這場災難的發生。「 桶口」讀音為與他何幹,與「火口」的讀音一樣;富小路中的「富」讀作個回復,與「鳶」字的讀音發的相似,而愛宕山的天狗經常以鳶的形象出現,因此法師判斷將會有一場由天狗引起的火災。不過那場火災,也波及了天狗的老家愛宕山。
天狗的形象,是由比觀山的天台宗的僧侶們創作出來的。天狗,實際上是破壞僧侶魔法的邪惡的妖魔中的一種。在《今昔物語》和《拾遺往生傳》當中,僧侶們對天狗進行了詳細的描述。下面是一則講述 天狗由來的代表性的故事。從前,有一隻從中國來的天狗「是害坊」,他曾與延曆寺的住持慈惠大師大戰,結果最後被大師打敗逃走。這個「是害坊」受傷後褪下的皮就化成了後來愛宕山的天狗。
記載這段故事的古書,最初為愛宕山天狗取名為「日羅坊」,後來它的名字逐漸演變成了「 太郎坊」。這就是在天台宗僧人中流傳的愛宕山天狗的來歷。弘法大師」的高徒真濟曾在愛宕山、高雄山修行,由於他智德出眾,最後得到了文德天皇的提攜。但當時在惟喬親王和惟仁親王的皇位之爭中,真濟偏向了惟喬親王。在與惟仁親王派的天台宗僧人惠亮的咒術大戰中,真濟敗下陣來。心存憎恨的真濟最後化成了天狗」,不斷騷擾著成為清和天皇的惟仁親王一族。這個「真濟天狗」因為生前在愛宕山修行,因此最後也回到愛宕山,成為了太郎坊天狗。這個故事從側面反映出了日本天台宗和真言宗的鬥爭。
據說天狗會把迷失在森林裡的人拐走,所以古人稱被拐走的小孩叫做「神隱」,顧名思義就是被神明藏起來了。天狗的傳說,後來又融入了山嶽信仰的宗教之中(天台、真言密教兩宗),鎌倉時代《是害坊繪卷》描繪出天狗與天台宗僧侶大戰,結果敗退的景象,動作如栩如生,相當有趣。據說在這個故事當中,來自中國的天狗軍團,前來向日本的天狗求援,但是日本的天狗擺出一副傲慢的態度,即日語中所謂的「自慢」、「鼻高高」。因此原本古代以「老鷹」為主要形象的天狗,到了中世後期轉變為「鼻高天狗」,並穿鑿附會說那些修行未臻火候、態度傲慢的山僧,死後會變成天狗。到了後世,更產生了天狗出現便會招致天下大亂的說法。對於引起各種不可思議現象的山僧,到底與天狗傳說是否有關聯,至今仍是個謎。
在中國的傳說中,日食、月食現象被說成是"天狗吃月亮",恐慌的人們也會敲鑼打鼓放鞭炮來驅趕天狗。中國的天狗最早出自《山海經·西山經》中,原文是:又西三百裡,曰陰山。濁浴之水出焉,而南流於番澤。其中多文貝,有獸焉,曰天狗,其狀如狸而白首,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兇。這種像狸而白首的動物很可能是某種古代哺乳動物,是真實存在過的。
但日本的天狗感覺上就完全是來自於臆想了。關於日本天狗的由來,一種說法認為天狗的傳說是江戶時代隨中國商人一道傳到日本的,隨後在日本的流傳中被人們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扭曲。另一種說法認為天狗是古代日本人對流星的恐懼與敬畏,並套用了中國神話中的天狗這個名稱。日本書紀中記載著欽明天皇時,曾有夾帶著巨大雷聲的流星划過天際。僧旻對天皇說:那不是流星,是天狗(流星にあらず、これ天狗(あまつきつね)なり)。這時的天狗意象雖沒有明確地被指出,但根據僧旻所說的天狗的讀法,應該可以認為天狗一詞進入日語之初時,並非人的形象。不過,由於發音相同,有的地方"てんこう"一詞的漢字被訓為"天公"。這樣一來又似乎為天狗的人形意象提供的佐證,但其實應該考慮到年代的先後;無論如何欽明天皇之時的"天狗"總是早於"天公"的。 第三種說法是天狗是古代中國傳到日本的一種叫"天草"的藥材的音變,這種叫"天草"的植物日文讀做てんぐさ,它不同於日本地名、人名中"天草"あまぐさ的讀法,由於 這種植物傳到日本後很快傳播開來,てんぐさ的名字也就這麼叫開了,傳著傳著てんぐさ就變成了てんぐ,轉化成日文漢字就是"天狗"二字,至於"天草てんぐ"是怎麼變成妖怪"天狗てんぐ"的,眾說紛紜,實在不可考證了。
還有一種說法,從它的紅臉高鼻說起,有人認為他的起源應該是猿田彥命。也就是古事記中那個天孫降臨一節登場的接引神,書中描寫他相貌怪異、面色如紅酸漿。因為接引有功,被封為道祖神之一。而他的名字也賜給了天宇受賣命,使其改稱猿女君為物部氏之祖。其實這猿田彥命應該算是一個國津神的叛徒。此外還有說是來源與南蠻人的長相、變化為修驗道的山怪或是山地守護神以及破戒僧等說法,反正總之都不是什麼好東西。甚至還有出現在平家物語中在崇德上皇處作祟的傢伙。最離譜的說法是它的形象出自西洋傳來的天使形象。
其實,日本天狗的形象也是不斷演變的。日本是個島國,以前與外界幾乎是完全隔絕的。不同於中國古代那般繁榮,世界各國的使節商人頻繁往來於中國的大都市中,人們對金髮碧眼的蠻夷習以為常,日本人對那些早期到來的西方探險者和傳教士有種恐懼心理,相貌上的差異使他們難以接受,他們把大鼻子、紅臉頰、身材高大、金髮碧眼的外國人形象和傳說中的天狗聯繫在一起,確立了現在日本天狗的樣子也是很有可能的。 以上就是關於日本天狗的介紹啦,對它有了初步了解之後,就敬請期待下一期的內容吧,大家的支持是我們不斷前進的最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