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一農民說自己是溥儀兒子,是清朝皇太子!專家:DNA檢測

2020-11-18 騰訊網

把歷史變為我們自己的,我們遂從歷史進入永恆。

清末溥儀是一個比較悲劇的一個人,3歲被慈禧捧上大位,十來歲被趕出紫禁城,20多歲過了一段時間的土豪生活,30餘歲則當了日本人的傀儡,40多歲則成了一名戰犯。

後來經過改造,溥儀成了共和國的一名公民,再後來在相關部門的關懷下,溥儀與仁和醫院的一名護士結婚,兩人攜手走過了生命中最後一段歲月,在臨終前溥儀對老婆說:「我對不起你。」

溥儀為何要對李淑賢說對不起?原因則是李淑賢十分喜歡小孩,所以在與溥儀結婚後,李淑賢打算儘快與溥儀生出一個小孩,但事後她才知道,溥儀是不孕不育的,最終患尿毒症而逝世。

溥儀不孕不育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但在溥儀逝世30周年後的紀念會上,一位東北農民闖了進來,並對與會的記者們說他是溥儀的兒子,還是清末最後一位皇太子,此人一言掀起千層浪,讓許多媒體都未能反應過來,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王敏斌。

後來許多媒體記者在未經考證的情況下,對此事推波助瀾,很快溥儀有後,滿清皇太子一事在整個東北鬧的沸沸揚揚,當時,有些老百姓抱著看戲的態度默不出聲,也有人站出來指責說,這個人是騙子,因為溥儀根本無後。

如果說有,這個孩子早去閻王爺那裡報導去了,因為在溥儀當漢奸期間,婉容皇后在川島芳子的唆使下,與溥儀的侍衛通姦,最後事情被曝光,兩名侍衛被革職,孩子則被殘忍殺死。

婉容也正因為這件事,精神受到了打擊,從此成為一個神經病,加上常年吸食鴉片,沒過兩年,曾經「母儀天下」端莊秀麗的婉容皇后就一命嗚呼,臨終前,婉容還想著吸食鴉片,論最悽慘皇后結局,除了戚夫人就屬她了。

這件事曾被寫進溥儀自傳《我的前半生》中,另外在《末代皇后和皇妃》一書中同樣有過描述,因此部分老百姓才認為溥儀憑空出現一個兒子出來,還自稱皇太子,這不是博眼球就是腦殼有問題。

看看這個自稱是溥儀兒子的王敏斌怎麼說,他告訴眾人說:他是溥儀的兒子,生母是婉容,王敏斌說他本姓叫愛新覺羅,打仗時期為了避免被殺害,才改的現在的名字,他還出示自己身份證,上面顯示1939年農曆八月初二。

王敏斌說他出生的時候姓朱,父親是偽滿洲士兵,表面上是替日本人幹活,實際上一直都在替溥儀做事,日本投降後,溥儀到他家給他下聖旨,說他被立為太子了,然後幾個當兵的就要押著他走。

後來才知道,溥儀之所以給他太子的名分,是因為溥儀和蘇聯人說,把太子送到蘇聯當人質,當蘇聯人覺得這個孩子太小,因此沒有答應溥儀的訴求,最終溥儀被送往蘇聯進行勞動改造。

雖然王敏斌一直試圖證明自己是溥儀的親生兒子,但根本無人相信,長春偽滿洲皇宮博物館研究員王文峰曾說:「這簡直是胡鬧,溥儀不能生育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當初李淑賢也親自證明了的,這簡直是胡亂。」

在媒體的質疑聲中,王敏斌依然我行我素聲稱是清末皇太子,是滿清愛新覺羅嫡系,但有專家直接向王敏斌喊話道:「DNA檢測?」對此王敏斌開始搪塞,如身體不適等等,其實明眼人都看了出來,只是沒有點破,就當笑話看了。

有人說,溥儀早已火化,如何進行DNA比對?要知道,在博物院現在還保存著溥儀的長辮子,如果真要對比,想必不是難事。

相關焦點

  • 清朝經歷296年,在位十二位皇帝,為何只公開冊立過一個皇太子
    ▲一座紫禁城,多少皇家事階段一:皇權與旗權的較量中決定皇位(皇太極、順治、康熙)努爾哈赤起兵,本質是受了委屈,沒想到自己真的能打下江山。▲康熙全覽圖一是八旗兵力嚴重不足,龍興東北的滿清無法有效控制廣大的南方地區;二是李自成的農民軍和南明數個小朝廷的反撲,滿清無法及時平叛。
  • 無創dna檢測的價格是多少?無創dna檢測應該怎麼做?
    無創dna檢測對於很多寶媽來說應該都很熟悉了,但是其中一個問題很是受寶媽們的關注,那就是其檢測的價格,那麼無創dna檢測的價格是多少?無創dna檢測應該怎麼做?下面裕力為大家講解一下這個備受寶媽們關注的問題。
  • 溥儀第一次出國訪問日本,宴會時的一舉動,讓仁裕天皇目瞪口呆
    人生的前半生還是大清朝的皇帝,轉眼間便成為勞改犯,這其中的痛苦估計也只有溥儀才能夠體會。雖然溥儀已經不是大清朝的皇帝,可是他復闢朝廷的願望還是非常的迫切,哪怕是明知道是傀儡也不在乎。當時東三省已落入到日本人手中,在這樣的情況下當地的居民便展開激烈的抗日鬥爭。日本為能夠更好的統治東北三省,在這樣的情況下就使得溥儀有用武之地。
  • 溥儀沒有後代,可是一位吉林老人自稱是溥儀的兒子,還拿出證物
    無獨有偶,中國也有一位吉林老人自稱是溥儀的兒子,還拿出證物。眾所周知,溥儀沒有後代,他曾經娶過五任妻子,卻沒有一個妻子給他生出孩子。他的最後一任妻子李淑賢說,溥儀根本沒有生育功能,幾乎是不能人道。溥儀姓愛新覺羅,愛新覺羅就是金子的意思。在清朝滅亡後,很多姓愛新覺羅的皇族都改姓金,怕受到牽連。後來民國時期,當政者也沒有為難他們,他們才放下心來。
  • 溥儀自稱沒有後代,陝西老農卻說是溥儀私生子,還堅持做親子鑑定
    溥儀因為縱慾過度徹底不行了,所以一輩子沒有能夠留下一個孩子,但是近些年來,卻平白無故的蹦出了許多人,自稱是溥儀的後代,私生子,長春一個叫做王毓斌的老人就曾晶說過,他是溥儀唯一留下的兒子,更是大清的皇太子,堅持要做親子鑑定為自己證明。
  • 溥儀參觀故宮,指著一張照片說有問題,專家不信,溥儀:那是我爹
    溥儀參觀故宮,指著一張照片說有問題,專家不信,溥儀:那是我爹愛新覺羅·溥儀是清王朝的最後一個皇帝,也是繼位年齡最小且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慈禧去世半個月之後,溥儀即位,由隆裕太后裁決重大事件。袁世凱當時對溥儀還算是比較寬容的,保留了溥儀皇帝的稱號,宗廟等一系列優厚的待遇,但是只是限制在紫禁城中。這樣的生活沒有過太長時間,18歲的溥儀就被軍閥從紫禁城中趕了出來。
  • 溥儀再回故宮,提醒畫像掛錯了,專家卻不屑一顧,溥儀:這是我爹
    」對於溥儀來說又何曾不是這般呢?他在富麗堂皇的宮殿中出生、長大,過著衣食無憂的日子,可當他過慣的時候卻一切都被收回了。這是溥儀的不幸,卻是歷史的必然。當他再度回到自己生長的地方,當他看到別人誤將自己父親的畫像擺錯時,他的反應既讓人生笑又叫人心酸。一、溥儀的人生是幸還是不幸?
  • APL:超精確DNA檢測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黃家偉教授與河南大學特種功能材料實驗室杜祖亮教授課題組合作,在dna檢測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相關的研究成果在國際著名期刊applied  physics  letters上發表。這一研究成果將來可能應用於生物檢測,造福人類。
  • 溥儀回故宮提醒畫擺錯位置,專家:你懂還是我懂?溥儀:那是我爸
    1909年,年僅三歲的溥儀因為慈禧的一聲令下被抱入皇宮,從此與生母骨肉分離,開始了自己末代傀儡皇帝的生涯。溥儀並不是前皇帝光緒帝的親兒子,而是醇親王載灃的長子。當了皇帝後載灃被任命為攝政王,但家人並沒有歡天喜地,因為他們都知道,等待溥儀的是一個恐怖而深黑的宿命。
  • 清朝最後一個格格,當了一輩子老師,臨終前說的話連溥儀都不敢說
    宣統帝溥儀是清朝的末代皇帝,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而溥儀的妹妹韞歡也是一位比較特殊的末代格格。這位末代格格名叫愛新覺羅·韞歡,後來改名叫做金志堅,從小在醇親王府長大的她是溥儀最年輕的妹妹,人稱七格格。雖然韞歡出生後清朝已滅亡好些年了,但當時民國方面依照《清室優待條例》還是給了溥儀及其王族的特權,所以韞歡在小時候依然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末代格格韞歡的父親就是清末的醇親王載灃。當時宣統帝剛繼承皇位時還只幾歲,因此慈禧臨終時指定載灃為攝政王來處理國事。清朝時期的攝政王權力大得沒邊了,幾乎就是又一個皇帝。
  • 溥儀東北復國,為什麼不叫大清而叫滿洲國?主要有三個原因
    但我們今天不討論這些歷史虛無主義,只是聊一聊溥儀退位之後的故事。 溥儀退位後根據《皇室優待條例》規定,他自己可以在紫禁城裡擁有自己的衛隊和小朝廷,而且民國還會給溥儀等人每年大約400萬兩白銀的生活費。但這樣的生活沒過多久就被馮玉祥打破,溥儀等人先是被馮玉祥從紫禁城掃地出門,而後又被迫離開北京,就在溥儀以為自己的一輩子即將結束的時候,又迎來他人生當中的第一次轉機。
  • 溥儀重回故宮,提醒畫像擺錯了,專家卻不屑一顧,溥儀:那是我爹
    1909年,3歲的溥儀被抱進了紫禁城。不久,他的生父載灃則是做了攝政王。在風雨飄搖的年代中,溥儀成為大清的臉面。在毒死光緒之後,慈禧知道,自己要找一個接班人。這個接班人必須老實聽話,否則可能葬送了江山。於是,載灃的兒子溥儀被選中了。當老佛爺的懿旨抵達王府,所有人都歡騰了。
  • 滿宮殘照與身世浮搖:溥儀是如何一步一步成為自己人生的囚徒?
    大清朝的分崩離析很詭異,沒有其他王朝覆滅時的殺聲震天,血流成河,就好像是在一夜之間整個世界翻了個篇,清朝在無聲無息之間就被翻過去變成了歷史,所有的人都可以在一夜間淡忘清朝,只有一個人不能,那就是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
  • 老農打算賣掉祖傳寶刀給兒子治病,專家卻強行讓其上交,獎勵10元
    陳姓老人一輩子務農,而「屋漏偏逢連夜雨」,老人子嗣不多,勞動力少,這就意味著能賺到的工分少,家中貧苦,偏偏兒子又自小體弱多病。隨著兒子年齡增長,疾病不但沒有好轉的趨勢,還有惡化的危險,生命就如同一盞在風中苦苦掙扎的殘燈。老人年紀大了,擔心自己某一天若干不動了,家中其他人會過得更加辛苦,而如果遲遲不給兒子治病,怕是要白髮人送黑髮人了。
  • 溥儀再回故宮,有人提醒畫像掛錯,專家不屑一顧,溥儀:這是我爹
    唯有在坎坷的人生中尋找自己的價值,活出生命的意義,才是不向命運低頭的。誠然,有些人的生命早在開始的時候就已經埋下了不幸的種子,比如末代皇帝溥儀。在《卡耳米拿》一書中,賀拉斯說:「一切悲痛的命運中最大的不幸,是過去曾經的幸福,如今的不幸已經淪為了不幸。」對溥儀來說,這又有什麼不同呢?
  • 溥儀一生無兒無女,弟弟卻很爭氣,生下的兒子都為國做出很大貢獻
    中國最後的封建王朝是清朝,滿清十二帝的末代皇帝是顛沛流離的宣統帝溥儀。儘管身為皇帝,溥儀因年幼,由父親載灃掌管朝政,但好日子並不長,在幾年前,辛亥革命爆發,溥儀作為封建王朝最後一位皇帝就此退位,中國歷史也翻開了新的一頁。
  • 清朝滅亡23年後,溥儀的老師在英國買下一島,並掛龍旗穿朝服效忠
    到了清朝也有很多有名「帝師」,在這裡就先不介紹了。今天主要介紹一下,清朝末代皇帝溥儀的「帝師」。據史料記載,溥儀有四個老師,他們分別是陳寶琛、袁勵準,陸潤癢、莊士敦。其中莊士敦是一個英國人。這是溥儀唯一人洋人老師。莊士敦出生在英國的蘇格蘭,從小就靠學習想出人頭地。後來他考入愛西堡大學,畢業後進入英國殖民地實習,這為他後來去英國殖民地工作打下基礎。
  • 溥儀遊故宮,專家解釋雨花閣不開放原因,溥儀聽後搖頭,說出答案
    細心的您可能對故宮裡一棟三層佛堂雨花閣有印象,多年來雨花閣從不對遊人開放。至於原因,很少有人知道,導遊往往也說不清楚,給這棟小樓平添一分神秘感。故宮那麼大,不開放的場所當然不止一處,有的是因為修繕而臨時關閉,有的是為了保護容易受損的珍貴文物等等。雨花閣不開放和傳聞中的怪事沒什麼關係,真相的揭曉和故宮曾經的主人、清朝末代皇帝溥儀有關。愛新覺羅·溥儀生於1906年,是清宣宗道光帝的曾孫、攝政王載灃之子。1908年,光緒皇帝死後,年僅兩歲的溥儀被慈禧太后推上了龍椅。
  • 清朝皇帝說漢語還是滿語?溥儀的滿語水平最差勁
    在滿天飛的清宮劇中,清朝的格格、阿哥們整天念著的都是皇阿瑪、皇額娘,貴族們說的都是整齊劃一的流利漢語,雖然這是因為電視劇的緣故,卻也誤導了很多對歷史不熟悉的人。那麼,作為一個由滿族人建立的帝國,清朝的皇帝們究竟是說的漢語還是滿語呢?
  • 溥儀退位時,大清朝的12名鐵帽子王,為何只有兩人站出反對?
    清朝的世襲制度一般是傳一代降一級的,親王將爵位傳給兒子就是郡王,鐵帽子王的爵位不論傳多少代,都是原先的爵位。可以說他的權勢並沒有能夠讓他天生懦弱的性格有一絲的強硬,只能任由袁世凱逼迫溥儀退位。鄭親王 昭熙 昭熙在皇室中並不是直系,因此昭熙的想法一般是不會有人理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