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傑律師:偽造的病歷不具備證據的合法性不能作為定案的依據

2020-12-23 時事與法律

閱讀姜傑律師更多法律文章,請關注百度號「時事與法律」!

2018年開始的這一輪掃黑除惡「小額貸款公司」成為普遍打擊對象,這裡所說的小額貸款公司大部分是經過工商註冊,但未經省主管部門批准從事民間借貸的,這類小額貸款公司在2015年是最高法院司法解釋《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法釋〔2015〕18號)出臺後得到蓬勃發展。由此產生的債務(含高利貸)催收問題,成為這次掃黑除惡的治理對象。姜傑律師認為高利貸需要治理,但仍需堅持法治原則,不枉不縱。

擔任二審辯護人的這起天津渤海新區這起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案,依然存在拔高處理問題。案件存在通過騷擾要求還債、騰房的行為,但沒有達到黑社會性質組織的嚴重的社會危害性。

公訴機關為了證明損害結果,受害人LJ向法庭提供了其女兒的病案,但實際這病案是治療婦科疾病的,跟被告人行為無因果關係,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份病案竟然存在偽造的情況。

另一親屬辯護人,拿著這份病案中的手術記錄到天津市第五中心醫院詢問,發現原件在「手術醫師籤字」處只有醫師籤字,並沒有蓋章。而這份涉嫌偽造的病案在「手術醫師籤字」處蓋了「天津市中心婦產醫院」的病案複印專用章。與「天津市第五中心醫院」不是一個醫院,而且是病案複印章。(詳見下圖)

偽造的病案

鑑於這種明顯的造假行為,姜傑律師向天津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遞交了調取證據申請書。(詳見下圖)

調取證據申請書

姜傑律師認為,上述病案證據不具有證據的合法性和關聯性,不能作為定案的證據。即使是在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任務下,案件調查、審判也應該客觀公正。案件社會危害性是否達到黑社會犯罪的危害程度,要以真實的案例、證據去證明,不能允許偽造的證據公然存在。

此前,姜傑律師也向天津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就原審中以「審計報告」作為認定犯罪的證據提出過重新鑑定申請。詳見《審計報告是不合法的證據》一文。

推薦閱讀:

姜傑律師:審計報告不是合法的證據

姜傑律師:掃黑不能黑掃 法治不容狂歡

姜傑律師:與刑事案件相關的刑事卷宗法院應該調取

姜傑律師:為什麼有些「小額貸款」從業者被認定為黑社會?

姜傑律師:沒有申請再審的一方當事人不能申請民事監督

《時事與法律》關注時事法治資訊,解讀熱點法律問題。

版權聲明:本文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務必保留本文完整性:包括作者署名信息、媒體號信息都不能刪減。

相關焦點

  • 史律師解讀「民告官」證據排除,這些證據不能作為定案依據!
    很多老百姓一再地強調拆遷違法,但在面對行政機關提供的繁雜證據時,卻發表不出具有針對性的意見,這時即便是法官在情理上照顧你,也多是有心無力。幾天,北京京康律師事務所主任史西寧律師為大家詳解行政訴訟質證中的證據排除!
  • 姜傑律師:黑社會案件這樣審判違反國際刑事訴訟原則
    此項在我參加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原二審時辯護詞(掃黑不能黑掃 法治不能狂歡)中提過,這次有些補充,待發布全部辯護詞時再呈現,在此不單獨發布。本篇是第三項違法事項,即違反「嚴格遵守法定程序」刑事訴訟基本原則。
  • 姜傑律師:審計報告不是合法的證據
    作者:姜傑,北京姜傑律師事務所律師。刑事訴訟法規定了證據八類證據形式,涵蓋了刑事訴訟基本證據形態。是否可以有法定證據以外的證據呢?姜傑律師認為不可以。這一方面是由刑事訴訟嚴格遵守法律程序原則決定的,另一方面,法定證據都規定了調查取證、質證的規定,而新形式的證據如何調查取證、質證則無法可依,使其游離在合法標準之外。
  • 最高法:無法與原件核對的複製件並非不能作為定案依據
    裁判要點無法與原件核對的複製件只是不能單獨作為定案依據,並非完全沒有證明效力。對此,可結合其他事實和證據認定該複議件能否作為定案依據。黃茆七組申請再審稱:(一)二審判決將1979年《協議書》作為認定案涉土地權屬轉移的依據,沒有事實基礎和法律依據。《協議書》上沒有黃茆七組的蓋章和授權代理人籤字確認,黃茆**不是《協議書》的當事人,該協議無論是否有效均對黃茆七組不產生法律效力。
  • 行政訴訟中,「自認」能否作為定案證據使用?有什麼條件?
    對於行政行為合法性的認識,還包括其程序上的申請,以及表達證據採用和法律適用的意見等。北京楹庭律師事務所張鳳賓律師,為大家解答關於行政訴訟中「當事人陳述」的相關法律問題。《關於行政訴訟法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第65條,在庭審中一方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在代理權限範圍內,對另一方當事人陳述的案件事實,明確表示認可的,法院可以對該事實予以認可。
  • 再生證據不直接作為定案根據
    原標題:再生證據不直接作為定案根據   原標題:再生證據不直接作為定案根據  再生證據是指刑事案件中行為人基於逃避法律制裁的目的而進行的各種反偵查、反追訴活動中形成的,能夠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事實的總稱。
  • 當事人有義務說明證據來源的合法性
    「三性」,證據的合法性是指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證據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要求,作為證據合法性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證據必須有合法的來源。如果證據的來源不合法,就不能用作定案的根據。因此 ,在民事訴訟中當事人有義務向法庭說明證據來源的合法性,否則,應當承擔對自己不利的法律後果。  【案情】  原告:王少增,莒縣中樓鎮馬亓河東村村民。  被告:莒縣中樓鎮馬亓河東村村民委員會。  原告王少增起訴稱:莒縣橡膠製品廠屬於被告莒縣中樓鎮馬亓河東村村民委員會的村辦企業。
  • 茂南法院判決一起買賣合同糾紛案,通話錄音可作為定案依據
    在該案中,該院通過準確把握和運用民事訴訟證據規則,依法採信了當事人提交的手機通話錄音作為定案依據,查明了事實,切實維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基本案情張某與朱某之間長期從事油品買賣交易,基於相互的信任,雙方主要通過手機通話進行口頭交易,或者以手機簡訊進行交易。
  • 僅依靠言詞證據能成為涉黑惡案件的定案依據嗎?
    筆者發現的一個現象是,此類案件案卷中所列證據主要以言詞證據為主。譬如判決書中認定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行組織罪的組織特徵以及危害性特徵所列的證據絕大部分為言詞證據——本案被告人的供述與辯解,本案被害人陳述,以及多達幾十份的證人證言。僅依靠如此數量多的言詞證據能夠成為涉黑惡案件的定案依據嗎?
  • 微信聊天記錄能作為證據嗎?看看律師怎麼說
    後來,小秋和大海兩人的關係惡化,雙方復婚無望,於是,小秋提出讓大海支付6萬元合情合理,並警告大海,如不支付自己6萬元,就將大海起訴至法院。大海卻說小秋之前已經答應自己可以不用還了,微信的聊天記錄都在,證據確鑿。小秋則認為,當時的聊天記錄是自己基於與大海的親密關係,在雙方微信聊天隨口表示不需要他支付6萬元,不能當真。
  • 最高法觀點:民事訴訟中「鑑定意見」怎樣才能成為定案的依據?
    鑑定意見不同於證人證言等證據,因為鑑定人沒有直接或間接感知案件情況,鑑定意見是表述判斷意見而不是陳述事實情況,證據的產生所依據的是科學技術方法,而不是對有關情況的回憶。鑑定結論是由專門的鑑定人員做出的,是可以作為證據使用的,同時具有很強的證明力。
  • 論偷偷錄音作為證據的合法性
    論偷偷錄音作為證據的合法性 2020-07-12 12: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搜查程序合法性瑕疵能否產生非法證據排除之法律後果?
    審理過程中,本案辯護律師提出了非法證據排除的申請,認為公安機關搜查程序不合法,對周某的住處進行搜查,沒有搜查證,且沒有見證人在場;未在周某住處對毒品現場進行封裝,鑑定機構鑑定的毒品不能證明就是從周玉華住處所搜查出的毒品,因此,應將搜查所收集的毒品作為非法證據予以排除。
  • 來倩如:刑事非法證據排除的舉證責任研究
    由於其的嚴重危害,法律規定其不可以被司法機關採納作為定案依據。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我國現行《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了非法證據排除規則,嚴禁使用違反人權的方式非法收集證據,而且規定不能將這種證據用於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但為什麼司法實踐中刑訊逼供、暴力取證的取證方式仍然屢禁不止呢?最重要的還是因為我國現行法律對於舉證責任的分配不夠明確。
  • 姜傑律師:辯護人申請變更強制措施司法機關應在3日內作出決定
    作者:姜傑律師,北京姜傑律師事務所律師。 這一次相關修改,一方面是要改變以往司法實踐中以「取保候審」代替結案的狀況,另一方面是要改變判決生效前擅用羈押強制措施,當發現案件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時,因為已經羈押也不得不判,造成冤假錯案的情況。 附:《變更強制措施申請書》
  • 撕壞的借條重新粘貼,還能用作證據嗎?
    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在民間借貸案件,借條被撕壞後重新粘貼作為證據使用,是否具備效力呢?2014年,被告顏某向原告徐某借款,並向原告徐某出具了借條一份。
  • 企業法訊|你的微信聊天記錄可以作為證據麼?
    ▼網友的熱議和積極的評價說明了,大家對於微信微博聊天記錄可以作為證據使用是樂見的,也是期待的。法律認可微信聊天這種證據形式,並不意味著你只要將微信聊天記錄交給法官,法官就當然認可該證據。法律認可微信聊天的證據形式與法官認可微信聊天內容之間還存在非常遠的距離。一言蔽之,您提交的微信聊天記錄法官不一定能單獨作為定案依據。
  • 離婚時如何收集證據?北京離婚律師指導怎麼收集證據才是有效的!
    前幾日的熱搜事件西安女子錄下丈夫裸聊音頻請求判決離婚被駁回,法院稱「錄音侵犯了隱私權」,就在大家都在吃驚的同時,作為婚姻家事律師的我,想到平時諮詢以及委託的當事人中,大多數在離婚時是不知道如何收集證據的,同時也是不知道怎麼收集證據才是有效的。
  • 被告人供述屬於「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的情形,應予排除
    《關於辦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一條規定:「對被告人審判前供述的合法性,公訴人不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或者已提供的證據不夠確實、充分的,該供述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4、公訴機關提交的證明取證過程合法的說明材料,不能單獨作為證明取證過程合法的根據第1039號李志周運輸毒品案指出:《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七條規定:「在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進行法庭調查的過程中,人民檢察院應當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加以證明。」
  • 非法證據排除規則適用的十二個觀點
    《關於辦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一條規定:「對被告人審判前供述的合法性,公訴人不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或者已提供的證據不夠確實、充分的,該供述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4.公訴機關提交的證明取證過程合法的說明材料,不能單獨作為證明取證過程合法的根據第1039號李某周運輸毒品案:《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七條規定:「在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進行法庭調查的過程中,人民檢察院應當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加以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