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漢卿和他的代表作 |《竇娥冤》朗讀、賞析、精講實錄

2021-02-23 聲音的眼睛
☝點擊上方藍字即可關注聲音的眼睛 | 第1259期

關漢卿(1234-1300年),解州(今山西省運城)人。元雜劇奠基人,「元曲四大家」之首,與白樸、馬致遠、鄭光祖並稱為「元曲四大家」。

關漢卿的愛情劇代表作有《救風塵》《望江亭》《拜月亭》等。

《救風塵》說的是,俠義心腸的妓女趙盼兒,以自己的機智勇敢同性情狠暴的奸商周舍周旋。她利用周舍貪色的弱點,騙周舍對她的妓女姐妹宋引章寫下了休書,使宋引章逃離虎口,最後與自己所喜愛的書生安秀實成婚。

《望江亭》的主角是太守白士中的妻子譚記兒。權貴楊衙內看上了譚記兒,拿著皇帝的勢劍金牌來捉白士中,並企圖娶譚記兒為妾。譚記兒喬裝扮成漁婦,以獻鮮魚為名,在望江亭上賺取了楊衙內的勢劍金牌,從而粉碎了他的陰謀,保全了丈夫和她自己。

《拜月亭》寫的是,王尚書之女王瑞蘭在戰亂中與書生蔣世隆結為夫妻。但王尚書因為門第差別拆散了他們,直到蔣世隆考中狀元,兩人才得團圓。劇作表現了王瑞蘭對愛情的堅貞,以及戰爭給百姓們帶來的災難和不幸。

此外,關漢卿還寫了不少歷史劇,其中《單刀會》是他的代表作。

《單刀會》寫的是關羽過江,去東吳赴宴的故事。通過東吳索討荊州、關羽保全荊州的較量,表達了主權不可放棄的思想。對當時的元朝統治,作者表達了在特定環境中的民族感情和愛國思想。

關漢卿的劇作題材廣闊、內容豐富,並從多方面極大地開拓了中國戲曲的表演能力。

【正宮·端正好】沒來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憲,叫聲屈動地驚天。頃刻間遊魂先赴森羅殿,怎不將天地也生埋怨。

【滾繡球】有日月朝暮懸,有鬼神掌著生死權。天地也!只合把清濁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盜蹠,顏淵?為善的受貧窮更命短,造惡的享富貴又壽延。天地也!做得個怕硬欺軟,卻原來也這般順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哎,只落得兩淚漣漣。

【倘秀才】則被這枷紐的我左側右偏,人擁的我前合後偃。我竇娥向哥哥行有句言。前街裡去心懷恨,后街裡去死無冤,休推辭路遠。

【叨叨令】可憐我孤身隻影無親眷,則落得吞聲忍氣空嗟怨。早已是十年多不睹爹爹面。怕則怕前街裡被我婆婆見。告哥哥,臨危好與人行方便。

【快活三】念竇娥葫蘆提當罪愆,念竇娥身首不完全,念竇娥從前已往幹家緣,婆婆也,你只看竇娥少爺無娘面。

【鮑老兒】念竇娥伏侍婆婆這幾年,遇時節將碗涼漿奠;你去那受刑法屍骸上烈些紙錢,只當把你亡化的孩兒薦。婆婆也,再也不要啼啼哭哭,煩煩惱惱,怨氣衝天。這都是我做竇娥的沒時沒運,不明不暗,負屈銜冤。

【耍孩兒】不是我竇娥罰下這等無頭願,委實的冤情不淺。若沒些兒靈聖與世人傳,也不見得湛湛青天。我不要半星熱血紅塵灑,都只在八尺旗槍素練懸。等他四下裡皆瞧見,這就是咱萇弘化碧,望帝啼鵑。

【二煞】你道是暑氣暄,不是那下雪天;豈不聞飛霜六月因鄒衍?若果有一腔怨氣噴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滾似綿,免著我屍骸現;要什麼素車白馬,斷送出古陌荒阡?

【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憐,不知皇天也肯從人願。做甚麼三年不見甘霖降,也只為東海曾經孝婦冤。如今輪到你山陽縣,這都是官吏每無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難言。

【煞尾】浮云為我陰,悲風為我旋,三樁兒誓願明提遍。那其間才把你個屈死的冤魂這竇娥顯。

長 按 二 維 碼關 注

相關焦點

  • 《竇娥冤》原創課件及導學案
    《竇娥冤》導學案(教師版)寧鄉七中  高雅【教學目標】1、了解元雜劇相關知識及作者關漢卿。2、掌握分析戲劇人物形象、賞析戲曲藝術特色的基本方法。3、感知戲劇的藝術魅力,理解運用戲劇來表達情感的創作方法。
  • 秦腔全本《竇娥冤》
    《竇娥冤》全稱《感天動地竇娥冤》,是元朝關漢卿的雜劇代表作,悲劇劇情取材自「東海孝婦」的民間故事。
  • 都說竇娥冤,竇娥到底冤不冤?
    那麼竇娥到底受了多大委屈,小俠剛好手頭邊有一部關於竇娥的電影,不妨就和大家來說說她的故事—— 覺得很尷尬的縣佐捂著臉說出了其中的原委:這個整天吵著要大寶劍的男人,正是本縣最高長官桃縣令,至於怎麼瘋了,要問他的丫鬟春梅。 說曹操,春梅到,她給大家講了一個鬼故事。 原來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桃縣令感覺腹中飢餓,可漢朝還沒深夜食堂,便讓丫鬟春梅點了夜宵,就在他準備大快朵頤的時候,一個白衣女鬼搶走了他的外賣。
  • 歌劇《竇娥冤》
    大型歌劇《竇娥冤》是中國最著名的悲劇之一。侶朋根據元代大戲劇家關漢卿的著名悲劇《感天動地竇娥冤》改編,陳紫、杜宇作曲。
  • 奇鵬奇門遁甲|竇娥冤的故事梗概,竇娥冤的作者是誰
    這是被冤枉的竇娥在死前說的話,竇娥冤是史上最冤的冤了。如果有人說他比竇娥還冤,那是不可能的。本期民間故事將為你講訴史上最大冤《竇娥冤》的故事。   《竇娥冤》,元代劇作家關漢卿作。題目為《秉鑑持衡廉訪法》  ,正名為《感天動地竇娥冤》。全劇四折一楔子,寫竇娥被無賴誣陷,又被官府錯判斬刑的冤屈故事。
  • 【書香吉林講書堂】林立講《他為什麼被譽為「東方莎士比亞」 ——元代偉大戲劇家關漢卿》
    關漢卿的雜劇名篇《竇娥冤》不僅在中國千古流傳,置於世界大悲劇之中也豪不遜色。早在100多年前,這部作品就被譯介到西方世界,有英文、俄文、日文等版本。卓越的藝術成就使關漢卿位居世界級戲劇大師之列,被譽為東方莎士比亞。在當代戲劇舞臺上,《竇娥冤》不僅成為話劇經典劇目,還被其它諸多劇種多次排演,搬上舞臺。
  • 專題研討 |《竇娥冤》:從六月飛雪談起
    (蘭州大學2006年)主要考察元雜劇的基本概念、元雜劇與明傳奇差異、關漢卿劇作(以《竇娥冤》為主)、關漢卿戲劇創作的思想內容、藝術成就關漢卿雜劇的女性形象分析、元雜劇與明傳奇之比較(以《竇娥冤》為例)、《竇娥冤》的悲劇色彩與悲劇意識。
  • 感天動地竇娥冤——秦腔《陰陽鑑》
    關漢卿的《竇娥冤》是元雜劇悲劇的典範,《陰陽鑑》就是在此基礎上進行改編,在陰間、陽間之間切換,兩相對照彼此為鑑,生動刻畫黑暗的社會與複雜的人性。《陰陽鑑》殺場一折基本保持了關漢卿原著第三折的風貌,分段式的劇本結構,語言精練樸實、淺顯而又深邃,曲詞不事雕琢、鋪陳直接情緒直白,無論是戲劇性還是文學性都相當高妙。
  • 蒲劇電影《竇娥冤》首影在河津受廣大市民歡迎
    蒲劇電影《竇娥冤》首影在河津受廣大市民歡迎。《感天動地竇娥冤》(簡稱《竇娥冤》)是元代戲曲家關漢卿創作的雜劇,刊行於明萬曆十年(1582年)。全劇四折,寫弱小寡婦竇娥,在無賴陷害、昏官毒打下,屈打成招,成為殺人兇手,被判斬首示眾。臨刑前,滿腔悲憤的竇娥許下三樁誓願:血濺白練,六月飛雪,大旱三年。果然,竇娥冤屈感天動地,三樁誓願一一實現。
  • 《竇娥冤》全稱《感天動地竇娥冤》
  • 關漢卿與他的劇作
    《錄鬼薄》說他曾任太醫院。但也有人說他「金遺民、入元不仕。」他生而倜儻,博學能文,滑稽多智、蘊藉風流,為一時之冠《析津志》。一生主要在大都從事戲曲創作,晚年到過杭州。亦諳熟戲曲表演藝術。與楊顯之、王和卿、朱簾秀交往甚密。所作雜劇今知有六十餘種。現存《竇娥冤》、《望江亭》、《救風塵》、《拜月記》、《蝴蝶夢》、《單刀會》等十三種。
  • 元雜劇 |《竇娥冤》作者:關漢卿
    竇娥冤元:關漢卿●楔子[卜兒蔡婆上
  • 感天動地《竇娥冤》——楊麗萍舞臺留影
    關漢卿的這部作品,用環環相扣和步步進逼的結構設計場面和安排人物。改編成河北梆子後,在基本保持文本原貌的基礎上,又賦予傳統的道德觀念和人物內心的矛盾,立足點在於竇娥「孝」「冤」「憤」三種情感的遞進式爆發。竇娥的「冤」,是由她溫良賢惠、吃苦耐勞、克己事親的「孝」道引起;她的「憤」,則是由蒙受不白之冤,而又無處申訴的冤情造成,由此激發了她對黑暗勢力的憤恨和對蒼天的吶喊。
  • 竇娥被官府冤殺,為什麼卻發下「三年大旱」毒誓,拉老百姓墊背?
    關漢卿人稱「曲聖」,是元曲四大家之一,他所創作的《竇娥冤》也名列中國十大悲劇。《竇娥冤》被創作出來以後深受喜愛,有至少86個曲種、劇種改編和演出過,近年來又被改編為影視劇作品。該劇的題材構思被認為主要來源於西漢劉向所著《列女傳》中的「東海孝婦」,東晉幹寶所著的《搜神記》一書裡也有相似情節。
  • 海楓線上戲劇節:戲·人生(三) ——高一年級中外經典戲劇編創之《竇娥冤》改編
    通過學生製作的宣傳海報、宣傳片以及相關劇本片段節選,或許大家已經意識到,在這場對經典具備的編創中,丹麥王子的這場復仇隱藏著另一個鮮為人知的真相,它與人間的正義有關,與人類的情感有關,與神秘的命運有關……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由元代戲劇家關漢卿的雜劇《竇娥冤》改編的兩組舞臺劇作品。在關漢卿的作品裡,女性得到了較為充分的關注,從竇娥,到趙盼兒、譚記兒等豐富的女性形象,大多出身卑微,蒙受凌辱與迫害。
  • 關漢卿:曲盡人情,字字本色
    好在,他有大量文學作品可供研讀。透過他筆下的文字,我們能勾勒出一個怎樣的關漢卿呢?關漢卿的作品中,刻畫了許多弱勢群體形象,比如《竇娥冤》中的寡婦竇娥、《救風塵》中的妓女宋引章、《金線池》中的儒生韓輔臣等。尤其是他對於那個時代儒生群體的關注,為整個中國文學史帶來了深遠影響。在元朝不到百年的歷史中,數任統治者都曾重武輕文、歧視儒生。
  • 竇娥死前許的三願:血濺白練、六月飛雪、大旱三年,有何深意?
    關漢卿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劇作家,除了以《竇娥冤》、《救風塵》等劇作著稱外,他所自述的「我卻是蒸不爛,煮不熟,捶不捶,炒不爆,響一粒銅豌豆」的形象,也為世人所欣賞。關漢卿一生風流倜儻,學識淵博,曾編有67部雜劇,其中大部分已失傳,現仍存18部。
  • 秦腔《竇娥冤》
    秦腔《竇娥冤》 選段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 李娟<本視頻大約十分左右
  • 關漢卿,魂兮歸來!
    七百年前,當曠世奇才關漢卿蘸著血淚寫出《感天動地竇娥冤》的時候,極其腐朽黑暗的元代統治者的頭頂,炸響起一陣驚雷。關漢卿雖僅為一手無寸鐵的文人才子,但他用骨氣、才氣、人氣、正氣噴吐出的憤怒的火焰總是在熊熊燃燒,那火焰的光芒無疑對引燃反抗的燎原烈火乃至最後埋葬元帝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 得放手時須放手,得饒人處且饒人——《竇娥冤》
    記得點擊播放音頻哦~大家好,本期為大家介紹的作品是關漢卿的《竇娥冤》。 《竇娥冤》主要講述的是一個沉冤得雪的故事。它的作者關漢卿是元代的著名元曲作家,元代雜劇的奠基人,在元代之前,人們的藝術表演形式還主要局限於詩詞歌賦的形式,戲曲的誕生與發展,豐富了人們的生活,也豐富了人們的娛樂方式。與此相關的一批劇作家也紛紛出現,其中最重要的一位,就是關漢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