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餐廳注釋65-福臨門(灣仔店)(2016年米其林一星)

2021-02-07 走走吃吃


65-福臨門(灣仔店)

基本信息

地點:灣仔莊士敦道35-45號利文樓地下3號鋪

電話:2866 0663

類別:粵菜

人均:1200HKD+(粵菜館你懂的,看你點什麼菜咯)

注釋

說起香港的粵菜館,福臨門是繞不開的一個名字。即便米其林指南最高也就給過兩顆星(2010),尖沙咀店還更時不時掉星(2015及2016均無星),福臨門依舊享譽全港,甚至美名遠揚海內外。作為香港最為著名的"富豪食堂",福臨門的發家史有著濃重的傳奇色彩。

創始人徐福全(1908-1977)14歲學廚,師成後便在大戶人家當廚,更曾是當年"香港四大家族"之一的何東家族的主廚。

說起何東家族,得插幾句話。何東爵士(1862-1956)的父親何仕文為荷蘭猶太人,母親施娣籍貫廣東寶安縣(香港在割讓給英國前屬新安縣,民國三年新安改稱寶安)。何東父母未正式結婚,且其父因生意失敗於1873年離開香港。因此何東由母親獨自撫養長大,從小接受漢塾教育,以華人自居,認籍貫為廣東寶安縣。河東爵士先任職怡和洋行華總經理,後投資地產業致富。其家族枝葉龐大,李小龍與何鴻燊均屬是何氏宗親。


河東爵士,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1948年徐福全自立門戶,創立"福記"到會服務。所謂到會便是替主顧上門置辦宴席。光復之後的香港,經濟處於恢復階段,叫得起到會服務的基本都是底子厚實、未被戰爭拖垮的富貴之家。在這個過程中,徐福全想必積累了不少人脈。1953年福記改名為"福臨門",但第一家福臨門酒家則晚至1972年方開業。這便是灣仔莊士敦道上的福臨門酒家的前世今生。尖沙咀分店則是在1977年開業的。(值得一提的是,福臨門的店面是自有的,目前單單灣仔這個店面就不知道值多少億港幣了.在超級地租的香港,店面不是自己的那些餐廳,分分鐘被房東逼得結業。)

其實早在1968年,徐福全便將福臨門的經營大權交給了五子徐沛鈞、七子徐維鈞。前者主外場,後者主內廚。


中間為徐福全,左為徐沛鈞,右為徐維鈞

不過似乎兄弟爭產的狗血劇情是所有香港老字號都繞不過去的,2007年開始兩兄弟的不和便開始逐漸表面化。終於2013年七子徐維鈞全面退出福臨門經營,另起爐灶,在灣仔開了一家叫做家全七福的粵菜館。內地及日本的福臨門分店則全數歸七子經營。這也是為什麼一夜間內地的福臨門都便成了家全七福。不知道有沒有小夥伴注意過?

目前福臨門僅有灣仔尖沙咀以及澳門三家店,其中人氣和口碑雙高的便是灣仔之本店。吃吃君唯一去過的亦是灣仔本店。福臨門餐牌內容豐富,吃吃君只窺見一斑。不過整體而言,福臨門的食品質素較為穩定,烹飪水平亦維持在高水準。然要說每道菜都稱心合意則自然是說了大話。

一想到福臨門,首先想到的必是鮑魚魚翅花膠一類的名貴食材,吃吃君傾向於認為,傳統名貴食材的處理水平是判斷一家高級粵菜館的重要標準。如果名貴食材處理得平庸,小菜再好,也對不起"酒家/酒樓"之稱(當然反之不成立)。福臨門在這一點上可謂有絕對的擔當,畢竟常客中各路名流甚多,大菜自然拿得出手。

福臨門名貴食材的定價確實不低,但考慮到食材的可得性、選材的嚴格程度,以及烹飪的水平,則選一些性價比較高的鮑翅菜一試未嘗不可。譬如蟹肉海虎翅,清鮮可口。福臨門的海虎翅翅針粗壯飽滿,口感外脆內糯。幹鮑魚翅都屬於極其考驗泡發處理功力的食材,所謂寸金難買寸光陰,要價高自然就可以理解了。


蟹肉海虎翅

原只幹鮑則是時價,根據產地和頭數價格自然千差萬別,一不小心上萬一個也是很正常的。當然吃吃君不是土豪,幹鮑至今沒敢點下去.等我攢點錢再說。

除了鮑翅這些富貴菜之外,福臨門菜式的選擇空間非常之大。各類食材都有多種菜式可選。據說雖然保持了傳統粵菜的精華,但福臨門在烹飪細節上多有創新。因此老菜吃出新意往往都在注意不到的細節上。一些不起眼的小菜往往也是判斷一家高級粵菜館的另一個重要標準。

如果不想點貴的食材,自然可以安排些家常菜式。先點上一壺茶,然後來一碗當日的老火例湯。暖胃消疲,打開食慾。


老火湯

之後便可安排些前菜。譬如福臨門的皮蛋酸薑可謂必點,皮蛋處理極好,半流質,入口化開,香氣滿口。酸薑酸甜適度,清口解膩。


皮蛋酸薑

椒鹽生中蝦皮脆肉嫩,火候恰到好處。吃吃君喜歡吃無錫脆鱔(參看香港餐廳注釋20-夜上海(尖沙咀店)),因此上一次在福臨門無知地點了蜜汁燒鱔,結果發現完全不是預想的口感。燒鱔蜜汁略重,吃著非常膩口,朋友們表示你要的菜,自己解決,最後還剩了幾塊無人問津.


椒鹽生中蝦


蜜汁燒鱔

至於主菜,當紅炸子雞還是應該試一下。雖然大部分粵菜酒樓都有脆皮炸子雞這道菜,但福臨門的雞皮炸得尤其好。不過似乎醃製的程度會有些差別,上次去覺得稍微偏鹹了。這道菜適合人多的時候點,一人兩塊正好,再多吃幾塊便會有些膩口。而放得時間太長的話,炸雞的口感便大打折扣。


當紅炸子雞

廣式的魚香茄子煲確乎是放鹹魚粒入內的,這和四川的"魚香味"的概念是全然不同的。一煲熱騰騰的魚香茄子煲端上來時,鹹魚的香氣撲鼻而來。如果不喜歡鹹魚,估計會被燻死吧?這道菜絕對是下飯的利氣。不過南乳炆粗齋煲吃吃君是怎麼也喜歡不起來。


魚香茄子煲

吃吃君還是很喜歡粵菜的,因其烹飪理念多從食材本身特性出發,尊重本味,善於用簡單的烹飪凸顯食材原味。比如清蒸魚,看似簡單得不得了,實踐起來則常常呵呵呵。不是蒸老了,便是裡面沒熟。別說新手,便是做上幾年飯的家庭主婦,有時候都要緊張地掐著時間起鍋。

福臨門的清蒸斑魚簡單得一目了然,沒什麼玄機,吃起來卻滑嫩。魚肉的溫度和蒸製時間恰好。即便在客人滿座的情況下,都能保證烹飪的精確性,令人印象深刻。


清蒸老鼠斑

吃吃君有一個朋友常和家人去福臨門,每次只點些家常菜。她對福臨門的蔬菜讚賞有加,不過吃吃君依舊覺得大班樓薑汁芥藍最得我心。


雜菌芥藍

如果不想吃菜單上的主食,可以嘗試向服務員提一些自己的要求。如果廚房有原料可製作的話,即便菜單上沒有,廚師也可能做的。畢竟福臨門是到會服務起家,服務的靈活性相當好。比如這碗簡單的湯麵似乎便是服務員按我們的意思上的。蝦仁鮮脆,湯頭淡淡的,滋味不錯。


蝦仁湯麵

吃吃君對於粵菜酒樓的傳統甜點充滿熱情。一是相對歐美菜的甜品,較不甜膩;二是馬拉糕、杏仁茶、紅豆沙之類的都是令人暖洋洋的熱甜點。福臨門的蓮子紅豆沙甜度控制得不錯,不會給吃飽了的胃添堵...千層糕馬拉糕倒沒什麼值得誇的地方。

鳳凰千層糕,其實沒多少層

欖仁馬拉糕

蓮子紅豆沙

至於福臨門的點心,吃吃君還未試過,日後再評。

吃吃君一直有種感覺,我們似乎對中餐的味道要求更為苛刻。或許是因為從小吃中餐,很多味道的呈現方式已經爛熟於心。因此一吃便只覺熟悉、尋常、沒有驚喜,難得會有眼前一亮的感覺。所以對於中餐廳的評價要求往往會不知不覺提高。

有朋友去過福臨門後說,不過如此嘛!吃吃君的感覺是,若說驚豔,確實並不覺得。但吃時細品,之後回味,便會覺得福臨門的每個細節都頗為用心。福臨門不是個首次去便讓人眼前一亮的餐廳,但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卻總讓人想再去吃一吃。這種細水長流的穩定品質許是福臨門興盛數十年的秘訣吧?

評分

食物:88

環境:86

服務:80

總分:87

吃吃君完全自費試吃,與店家毫無利益關係


吃吃君的微博


相關焦點

  • 香港餐廳注釋70-Wagyu Takumi(米其林二星2016)
    Wagyu Takumi屬於那種一讀名字就想去一探究竟的餐廳,兩個單詞雖簡短,卻頗有節奏感;由於是日語詞,發音不同於一般英文單詞,很有些神秘感在其中。Wagyu大部分人都知道是「和牛」的意思,Takumi則未必人人都明白。Takumi即為「匠」,故餐廳的名字便是「和牛匠人」之意。
  • 怎麼評價2016年香港澳門米其林指南星級餐廳?(附吃吃君試吃短評)
    新一年的指南首次收錄了一個街邊小吃榜單,同時星級餐廳名錄也出現了一些變化。吃吃君覺得複製粘貼榜單再到處發送實在沒什麼意思...所以特別製作了一份附有吃吃君簡短點(tu3)評(cao2)(具體的食評則會陸續出現在「香港餐廳注釋」欄目中滴~),希望對大家了解米其林餐廳有所幫助~~(撒花!很累的好嗎...)
  • 【Honey7天21星!香港米其林摘星之旅Two】香港富豪名人的最愛——福臨門和大班樓
    能讓這麼多的名人不顧狗仔隊的追擾,三五成群地來到舊區灣仔吃頓飯,米其林一星的福臨門「富豪飯堂」到底有何秘訣?而和福臨門類似的香港頂級粵菜館大班樓又是怎樣的神一般的存在,讓它排名亞洲最佳餐廳35?訂座兩家餐廳都很接地氣,不一定要英文訂座,普通話即可。可能福臨門的價格太高,去的人不多,所以位置相對好訂。但是要去大班樓,記得提前兩周訂座哦。
  • 香港的米其林餐廳之旅,2015年最新香港米其林餐廳!
    2015香港米其林餐廳全名單昨天新鮮出爐,其中一星餐廳有45間,二星餐廳有14間,三星餐廳有5間。
  • 2016香港米其林餐廳匯總(地址&點評)
    第一本指南誕生於1900年8月,首印將近35000本。安德烈·米其林先生在指南的前言中寫道:「這本指南誕生於世紀之交,並將與世紀共存。」那時米其林指南免費在修車廠和輪胎經銷店發放。1920年的一天,安德烈·米其林在拜訪經銷商時發現米其林指南被用來墊工作檯的桌腳,非常吃驚。
  • 吃貨的福利來了,《米其林指南香港澳門2020》出爐!
    米其林昨天(12月17日)公佈《米其林指南香港澳門 2020》完整名單,當中羅列香港澳門共 254 間餐廳及 52 間酒店。在 16 間獲得新星評級的餐廳中,有 2 間餐廳獲得米其林三星、3 間餐廳獲得米其林二星、以及 11 間餐廳獲得米其林一星。在《米其林指南香港澳門 2020》中, 香港共有 70 間餐廳獲星,澳門共有 20 間餐廳獲星。
  • 香港餐廳注釋62-北京樓(金鐘店)
    地點:金鐘金鐘道88號太古廣場LG 005號電話:2845 8452類別:北京菜/官府菜/淮揚菜/川菜人均:300HKD+注釋北京樓是香港美心集團旗下的一家中餐廳。美心集團旗下餐廳不少,多數走鋪張的大眾路線,質素高的寥寥無幾。唯一一家連續拿了好多年米其林一星的翠玉軒(參看香港餐廳注釋40-翠玉軒 ) 也在2016年被米其林摘了星。
  • 香港好吃又親民的餐廳 米其林一星之粵菜篇
  • 在香港,你不該錯過的米其林餐廳 丨 味道
    米其林三星餐廳柏屋最新公布的《米其林指南香港澳門2017》中,61間香港食肆奪星,更有本地街頭小食名單出爐。
  • 米其林指南香港澳門2016 出爐啦!
  • ☞2014年最新出爐香港米其林餐廳大全
    米其林三星餐廳建議至少提前半個月至一個月預訂,著正裝前往。有一大波美食正在向你襲來!★★★米其林三星餐廳Bo Innovation連續三年進入香港米其林三星餐廳,在其他四家米其林三星中顯得性價比頗高。於2006年開幕,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連續獲得米其林三星的法國名廚Joel Robuchon在香港開設的分店。
  • 吃貨慎入☞2016年香港米其林餐廳全集匯總(地址&詳情)
    這次新晉1間米其林三星餐廳;2間米其林二星餐廳;11間米其林一星餐廳。相關導讀:❤《米芝蓮指南香港澳門2016》23間$5起街頭小食店推介正如餐廳挑戰性取名:innovation。餐廳以中菜為主,又cross-over了日本菜,法國菜等各國菜系,給顧客絕對的無限新鮮感。
  • 香港餐廳注釋30-添好運點心專門店(深水埗店,大角咀店)
    地點:深水埗富榮街9-11號地鋪(深水埗店)/大角咀海庭道18號奧海城二期G樓72號鋪(大角咀店)電話:2788 1226(深水埗店)/2332 2896(大角咀店)類別:粵菜/點心人均:50HKD+注釋吃吃君不得不佩服米其林密探的探索精神以及吃吃吃精神,很多本地人都未必會細心留意的小店
  • 香港米其林美食之旅(2)—灣仔米其林美食
    主打川菜的駿景軒,連續三年蟬聯米其林一星食府美譽,其實力可想而知。香港米其林一星餐廳國福樓的廚師將蝦肉用刀背剁成茸加油鹽酒攪至起膠,裡面加了少許肥豬肉粒,帶點脂香。裹上杏片炸得金黃,外層是酥脆的像杏仁脆餅,咬開是略帶粉紅的蝦膠,鮮香可口。
  • 香港留學|2021港澳米其林頂級美食指南發布了
    在新版指南中,米其林指南首次在港澳地區頒發了 「米其林綠星」獎項,旨在褒獎推動可持續餐飲的模範餐廳。新版港澳米其林指南共收錄10家新晉星級餐廳,包括2家新的二星餐廳、 8家新的一星餐廳。包含這些新入選以及獲得晉升的餐廳,2021香港澳門米其林指南共收錄了50家香港一星餐廳,以及9家澳門一星餐廳,其中香港、澳門分別新增7家和1家一星餐廳。
  • 香港餐廳注釋71-喜記蟹將軍(銅鑼灣店)(就來結業了......)
    :銅鑼灣謝斐道440號地下及地庫電話:2575 7565類別:粵菜/海鮮/炒辣蟹人均:250HKD+注釋之前在寫香港餐廳注釋53-鴛鴦飯店(灣仔舊址)時,提及過避風塘炒蟹。於是便帶朋友去了喜記蟹將軍銅鑼灣店吃。這銅鑼灣店算是喜記蟹將軍的旗艦店,雖則「蟹將軍」這個品牌是喜記集團2013年新設立的分支,但介紹時自然是要從創始人廖喜說起的。據說早在1965年時,廖喜便開始在銅鑼灣避風塘(1884年填海圍成)的船隻上炒辣蟹。當年水上人家的生意一時無兩。但船上烹調,自然產生諸多問題,海洋環境的汙染以及火災都不可無視。港英政府於1978年停止發放海上熟食牌。
  • 地址&詳情 2016年香港米其林餐廳全集匯總
    這次新晉1間米其林三星餐廳;2間米其林二星餐廳;11間米其林一星餐廳。一、米其林三星餐廳1、廚魔 Bo Innovation正如餐廳挑戰性取名:innovation。餐廳以中菜為主,又cross-over了日本菜,法國菜等各國菜系,給顧客絕對的無限新鮮感。
  • 饕客 舌尖上的香港:2015香港米其林餐廳名單出爐
    2015香港米其林餐廳全名單昨天新鮮出爐,其中一星餐廳有45間,二星餐廳有14間,三星餐廳有5間。
  • 香港日本新加坡的這些米其林餐廳,居然和人民廣場炸雞一樣的價
    招牌之作燒鵝(半隻)米其林一星新晉餐廳「一樂燒鵝」是香港的老字號,供應各種燒味,搭配飯、粉和面。店內招牌自然是燒鵝,鵝肉香嫩多汁,鵝皮脆口不膩,是多年來香港燒鵝界的代表。鵝皮香脆、肉質多汁「甘牌燒鵝」創始人甘崇轅,是香港赫赫有名的燒鵝餐廳「鏞記」創始人甘瑞輝的孫子。作為後起之秀,甘牌燒鵝在短時間內培養了一大批粉絲,2015年,開店僅四個月就摘得米其林一星。
  • 2016年香港米其林餐廳全集匯總(下)
    米其林餐廳,是《米其林紅色寶典》對各地美食、餐廳收錄的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