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天津友發鋼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友發集團,證券代碼:601686)在上交所鳴鑼掛牌。至此,該公司的IPO終於修成正果,但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財經頻道發現,友發集團的招股書暗含不少玄機,包括其供應商和客戶為同一對象、關聯交易混亂等。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財經頻道就相關質疑曾向該公司發去求證函,但至今未能收到任何回復。或許,友發集團還在故意隱瞞一些事情。
供應商和客戶原為同一人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財經頻道注意到,物產金屬既是友發集團的供應商,也是其客戶。
友發集團招股書第287頁披露,友發集團的子公司邯鄲友發、管道科技、唐山正元為取得銀行融資授信用於採購原材料,與天津物產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物產金屬、融資銀行籤署四方合作協議書,由物產電商公司向融資銀行推薦友發集團的子公司作為其信貸客戶,由物產電商公司履行交易數據、訂單履行情況等交易真實性線上監管責任,融資銀行提供貨款融資服務,友發集團的子公司使用融資額度向物產金屬採購帶鋼。
值得注意的是,友發集團在2018年向物產金屬銷售了6832.14萬元的帶鋼,同時又在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分別向物產金屬採購了6835.57萬元和124.98萬元的帶鋼。
友發集團與物產金屬之間還存在其他諸多資金關係。例如,物產金屬在2016年至2017年為友發集團提供了4000萬元的擔保,在2018年年初至2019年年初提供了2000萬元的擔保金額。而友發集團則在2018年拆出5000萬元出借給物產金屬,拆借期限平均97天,利息僅為5.54萬元。
關聯交易混亂
友發集團2016年和2017年的營業成本逾六成都來自關聯方——天津物產友發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物產友發)。招股書顯示,2016年至2017年,友發集團向關聯方物產友發購買商品的金額分別為134.74億元、190.63億元,分別佔當期營業成本的71.48%、62.82%,物產友發是公司的第一大供應商。然而,物產友發向友發集團出售產品的價格還是比公開市場要貴。
2016年至2017年,公開市場帶鋼的價格分別為2040.6元/噸、3053.42元/噸,物產友發出售給友發集團的價格分別為2072.71元/噸、3100.08元/噸。2016年和2017年,友發集團向物產友發分別採購了650萬噸帶鋼、615萬噸帶鋼,由此計算,若上述的原材料從公開市場採購,友發集團只需花費132.64億元、187.79億元。這兩年內,友發集團向關聯方物產友發採購帶鋼多花了近5億元。
一般情況下,即便供應商不是關聯方,企業若接到了一筆上百億元的業務,這個客戶必然是公司的大客戶,企業也會在價格上給予大客戶一定的優惠。那麼,友發集團向物產友發採購商品的價格是否公允?為何友發集團採購金額上百億元,商品價格還遠高於市場價格?
由於公司存貨和應收帳款佔比過高,因此公司不得不通過關聯方進行資金拆借來補充流動性不足。招股書顯示,2016年至2018年之間,除了4起關聯拆藉資金項目外,其餘大額拆借行為,截至2018年年末並未支付相關利息費用。從友發集團與關聯方的拆入資金行為來看,友發集團共拆入資金1700萬元,使用近兩年時間產生的資金利息共計10.55萬元,並未歸還。從友發集團與關聯方的拆出資金行為來看:2016年至2018年,友發集團向關聯方累計拆出資金共計469876.77萬元,拆出資金利息共計6864.08萬元。從最終收回資金來看,友發集團並未收回利息6864.08萬元,與公司表述自相矛盾。
安全事故頻發 環保違規受罰
友發集團及子公司還曾多次發生安全事故、環保違規等行為。
報告期內,友發集團及其子公司共發生7起安全事故,導致7人死亡。其中,2016年一分公司、唐山友發各一人工亡;2017年世友鋼管、唐山友發各一人工亡;2018年一分公司、邯鄲友發、唐山正元各一人工亡。
該公司的安全生產制度是否完善,是否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有待其進一步說明。
此外,友發集團子公司還曾因環保違規被相關部門處罰。2015年,邯鄲友發二期項目未向環保部門報批環評手續就投產,被成安縣環境保護局罰款6萬元並要求整改;2016年,一分公司因爐前煤全硫量超標,被天津市靜海區環保局罰款1萬元並要求整改;2017年,由於廠區西側空地堆存氧化鐵未採取遮蓋措施,造成粉塵汙染,唐山新利達被唐山市環境保護局路南區分局罰款4萬元。
未來,若友發集團及其子公司再次發生環保違規,恐怕會直接影響公司的生產經營資質,進而影響其業績。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財經頻道查詢天眼查數據獲知,董事長李茂津共有14條任職信息,其中擔任法定代表人1家公司,擔任股東7家,擔任高管6家,實際控制權45家。我們注意到,蘇慶燦周邊風險85項,預警提醒同樣多達60項。他擔任股東的天津市振龍鋁業有限公司曾因未按規定提交年度報告信息而被列入企業經營異常名錄,他擔任法定代表人的天津友發鋼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曾因未按規定提交年度報告信息而被列入企業經營異常名錄。
(責任編輯 張麗娜)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