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恩師朱良春

2021-02-07 人衛中醫

2011年3月,筆者如願以償拜朱良春先生為師,進行了兩年的脫產跟師學習。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先生對中醫經典理論的透徹領悟、臨證拓展和頗多創見,不但解除了筆者學業上的諸多困惑,而且先生治學嚴謹、質樸隨和、風趣幽默和對弟子拳拳愛護更是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正是「有緣結得師徒情,授業解惑沐春風,常憶慈藹溫文在,時時感懷念心中」。



先生做事非常認真,拜師第二天就與我詳細認真地討論學習計劃,按照醫院的要求和他的想法,一條一條地核對,一條一條地落實,指出哪些能實現,哪些實現的難度比較大,怎麼學習和掌握才是比較好的途徑,等等。


侍師臨證時,先生每每對辨證要點、關鍵用藥多加指點。診餘則傳道講學,辨病辨證相結合,從常用藥心法再到「專病專藥」特殊用法,等等。結合醫史、醫案、醫話的各個方面,娓娓道來,悉心傳授。有時先生怕我理解不了、聽不明白,用筆寫下,囑我好好領悟。先生善納百家之長,每講起其他流派的學術思想時不忘囑咐我:這些流派各有所長,他們都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要善學其所長,不可先入為主而有偏見之心,不可囿於一家之言……先生常舉葉天士先後拜師達17人之多,兼收並蓄,終成大家的佳話,鼓勵學生擯棄門派之見,博採眾長。


先生強調,振興中醫,必須思維回歸中醫,堅持中醫理念,以中醫經典、中醫基礎理論為指導才行,經典著作飽含中醫的精華,尤其是《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等四大經典,須下大功夫深入學習。在先生指導下,我對經典理論進行重新學習,按照先生「學習《內經》,要形成經文、臨證、思考三位一體的方式」,通過較為深入細緻的思考,漸悟其中奧義,並深深體會到先生深厚的經典理論和廣博的臨證經驗相結合形成獨特的學術體系。有感於此,我萌發了從中醫經典理論角度思考和整理先生醫案的想法,並獲得先生的首肯。



先生是張仲景所倡導的「勤求古訓,博採眾方」的忠實踐行者,宗章次公先生「發皇古義,融會新知」之旨,博極醫源,精勤不倦,善汲取百家之長、觸類旁通,不執寒溫之說、不爭經方時方之論,唯抓住根本病機而適宜變通。臨證又善於採納現代醫學之檢測手段,彌補中醫四診細微之不足。他在國內最早提出辨證與辨病相結合的主張,認為辨證論治是中醫的精髓和特色所在,辨證是絕對的,辨病是相對的,應發揮中、西醫各自所長,宏觀與微觀相參,使治療更具針對性,有利於提高療效。正是先生兼收並蓄,澄心靜思,始能汲取諸家之長,並從其中脫化出來,形成自己鮮明的辨證論治風格。


先生長於辨治疑難危重之病,認為疑難病之所以「疑難」,在於辨證之「疑」、論治之「難」,既要辨識何邪為患、邪之深淺,又要瞭然正氣虛實、預後之轉歸,故辨治疑難病、慢性病強調「持重」和「應機」。所謂「持重」,即辨證既明、用藥宜專;所謂「應機」,就是症情既變,立法用藥亦隨之調整。在長期實踐中,先生深入研究了疑難雜症、慢性病的辨治,概括其病理特點為「虛」「痰」「瘀」,提出「怪病多由痰作祟,頑疾必兼痰和瘀」,並以「久病多虛,久病多瘀,久病入絡,久必及腎」對其病機轉歸進行高度概括,在此基礎上提出「上下不一應從下,表裡不一當從裡」的原則,倡「百病不治,求治於腎」。例如辨治痺證,先生認為,本病雖由「風寒溼三氣雜至,合而為痺」,既然是「雜至」,就有先後、輕重之分,更有化熱、血瘀和腎精虧虛的重要因素。若只著眼於關節紅腫痛熱等「表象」,採用祛風、散寒、除溼、清熱,而忽視深伏諸邪及腎督虧虛,治療很難取得好的效果。先生深贊張景嶽「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善補陰者,當於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升而源泉不竭」的觀點,提倡燮理陰陽辨治疑難雜症,立「益腎蠲痺、通絡止痛」法,先後創製「益腎蠲痺丸」「濃縮益腎蠲痺丸」「痺通湯」「培補腎陽湯」等,靈活施用於痺證各期及各種慢性病、疑難雜症。據統計,經用先生所創「益腎壯督、蠲痺通絡」治法的各種痺證患者,取效明顯,尤其是大僂患者,HLA-B27轉陰率高達36.3%。先生多次指出「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沒有『不治』之症」,其要在洞察本源,分清疾病的陰陽逆從、標本之道,進而先發制病和截斷、扭轉病勢。


先生師古但不泥古,屢有創新,如「痛風」病,醫家多歸於「痺證」範疇加以辨治。先生指出此為「痰溼阻滯於血脈之中難以洩化,與血相結而為濁瘀,滯留於經脈,則骨節腫痛、結節畸形,甚則潰破,滲溢脂膏;或鬱閉化熱,聚而成毒,損及脾腎」,指出「凡此皆濁瘀內阻使然,實非風邪作祟」,創「濁瘀痺」病名,制定了固護兩本、洩化濁毒之則。其內涵深刻,見解獨到,具有很強的臨床指導意義。筆者跟師侍診,親見多例痛風、痛風性關節患者取效明顯,部分患者甚至痛風石軟化變小,直到完全消失,效果之神奇,令人慨嘆。



先生深知藥物劑量始終是限制臨床醫師的一大關口,古人有「藥不瞑眩,厥疾不瘳」之說,《景嶽全書》曰:「治病用藥,本貴精專,尤宜勇敢……但用一味為君,二三味為佐使,大劑進之,多多益善。夫用多之道何在?在乎必賴其力,而料無害者,即放膽用之」。然而,按照目前藥典規定的劑量治療,很多大病、重病難以取效,故先生採取多種性味歸經相同的藥物合用,以彌補劑量不足的缺點,實是不得已而為之。先生同時指出,取效關鍵,不唯劑量一端,藥物配伍亦甚為重要。要它發揮新的作用或特定的療效,就必須突破常規劑量和巧妙配伍。侍師臨證及整理醫案過程中,先生或系統闡述,或言簡意賅,直指病機核心;施藥用量當大則量大,久病遷延則輕劑緩圖;對於辨治過程出現的變化,先分析其機制後加以微調,恰當配伍,取「四兩撥千斤」之效,如案例中辨治脾腎虧虛之申某案,患者服藥後在怯冷、關節疼痛好轉同時出現口腔潰瘍等症狀,先生指出「此虛火也,不可因其口腔潰瘍誤用清寒之劑,當引火下行,同時益火之源以育陰潛陽」,原方加以甘杞子10g, 3劑後患者口腔潰瘍即解,如此等等。


長期臨證實踐中,先生創製了多個配伍巧妙的藥對,例如,治療痺證疼痛的全蠍、蜈蚣,治療肝硬化腹水的楮實子、庵閭子;治療「僵腫」的炮山甲、蜣螂蟲等;腎精虧虛者,則多以仙靈脾、地黃配伍,或補骨脂、骨碎補、鹿角片、生黃芪。


對於單味藥,先生亦體會甚多。如甘杞子,量用至60g,則有止血之效。凡齒宣、鼻出血及皮下出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連服3~5天即有效,用量小於45g則無效。益母草小量(10~15g)作用是調經活血,大量(60~75g)則能利水消腫、平衝降逆。蒼耳草苦辛而溫,祛風化溼:小劑量治頭風鼻淵、痺痛及瘡腫癬疥,大劑量能治麻風病(960g/d)及結核性膿胸(210g/d),等等。先生長期臨證,用藥經驗甚為豐厚,多有著述。


更為重要的是,先生對蟲類藥進行了深入研究,上自《神農本草經》,下至諸家,無不精研,結合臨床實際總結、歸納、分類,開創了蟲類藥應用的新篇章;尤其對於疑難重症,巧妙伍用蟲類藥取得單純草木藥物所不能達到的效果。其所主編《朱良春蟲類藥的應用》一版再版,受益者眾。 



先生特別為別人著想,事無巨細,考慮周詳。筆者初到南通,人生地不熟,先生多次過問我在南通的生活,住宿、吃飯、交通等方方面面,囑咐各種事項。跟診結束,先生親自講小課,講解中醫理論的知識框架、各種藥物臨床應用、中醫各家學術流派特點,講解各方面的知識,從從容容,安靜慈祥。有時候師生談得開心了他會暢快地笑起來,如沐春風。這就是先生給我的感受。他是學富五車的中醫大家,更是一位智者。


先生學風踏實、文風樸實,工作非常嚴謹,修復任何文件時,都要字字句句去讀。整理醫案過程中,先生連標點符號都要核對,修改不合適時自己還要用塗改液修復,從不假他人之手。最初整理出來的案例均由先生親自過目,後因先生身體欠安,不能一一看示,卻一直惦記著病案整理進度。


2015年12月14日,突聞先生離世,我震驚異常!想起先生高年之際收我為徒,親自帶教,傳道講學;想起先生對弟子的關心愛護;想起先生悉心傳授的一幕幕。仿佛就在昨天,仿佛還在先生身邊,如今竟天人永隔,再也看不到先生慈祥的面容,再也聽不到先生諄諄教誨……回首往昔,不覺悲從中來,天涯海角有盡處,唯有師恩無窮期!


先生為中醫而生,見證了中醫中藥發展的艱辛歷程,傳承、守候了中醫中藥的火種,是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他心似佛而術似仙,永遠值得後輩敬重!而今先生離世,傳承工作時不我待,我輩會按照先生的教誨勤於臨床、深研經典,真正以經典理論為指導,用心體察臨證,不斷總結和提高,不負先生教誨!



【本文選自《朱良春治痺薪傳實錄》,人民衛生出版社,作者:陳黨紅。人衛中醫編輯整理。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可查看本書詳情。】


相關焦點

  • 從章次公到朱良春
    他們是近代中醫大家章次公和當代國醫大師朱良春:朱良春先生對恩師章次公推崇備至,章次公先生視弟子朱良春為得人乃傳的知己。師生之誼,延續了近八十年。章次公,1903出生於鎮江丹徒大港村,名成之,號之庵。就這樣,朱良春天天聽著老師唱脈案「頭痛發熱,胸悶腹脹」,「舌苔薄白,脈象浮緊」,歸納病機,立法用藥;讀著四大經典,「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打下了一個入門基礎。在跟隨馬惠卿先生臨診之餘,朱良春能夠親眼看到馬培之先生的日記《記恩錄》和手書方箋,耳濡目染,啟迪良多。
  • 尊貴的師恩 ——紀念朱良春老師逝世三周年
    其後得益於院長朱良春的安排,有15位同學進入自費實習,不僅安排了帶領的指導老師和專門的診室,臨時規定,幾乎「包攬」了初診的病員,且總務科原本欲收工作服成本費,至領取時卻免收。師道之仁愛,細心如此,使我難以忘卻。
  • 【悼念國醫大師朱良春】朱良春:中醫要有"神仙手眼、菩薩心腸"
    朱良春: 中醫古代的教育模式就是師帶徒。徒弟和老師朝夕相處,耳濡目染,對學生的影響是比較大的。有的老師善於表達,會把經驗很完整地表達出來,有的不善於表達,言簡意賅,就說這麼一兩句話,全靠你去理解、體會。
  • 名師朱良春經典名方---益腎蠲痺丸
    朱良春(1917~2015),著名的風溼病專家,原中國中醫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首屆國醫大師,蟲類藥應用學家,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師從近代著名醫家章次公先生,精研風溼病治療70餘年,在傳承恩師章次公先生的經驗,結合自己多年治療經驗基礎上,創立「益腎蠲痺法治療風溼病技術」,代表方劑為益腎蠲痺丸。
  • 國醫大師朱良春治療關節疼痛的「獨家驗方」
    國醫大師朱良春先生在治療痺證方面具有獨到見解而且療效顯著。今天,與大家分享的就是朱良春先生治療痺證的自擬經驗方——「溫經蠲痺湯」。 本文選自《中國百年百名中醫臨床家叢書·國醫大師卷:朱良春》,朱良春編著。
  • 記我的恩師劉俊峰先生
    我的父親與恩師是門內兄弟,過從甚密。恩師從小看我長大,待我跟自己的孩子一樣,不但傳授我技藝,還教我怎樣做人。1、刻苦勤奮練真功:先生年輕時,練習形意拳到了著迷的程度,原來農村老家打水用的是手動壓水機澆地,先生一邊壓水,一邊站著三體式,佔累了就左右調換,每日壓水兩個小時,相當於站了兩個小時的三體式。恩師常說,練功無處不在,只要想練每時每刻都可以練習。
  • 國醫大師朱良春的「看家招」,咱也學一學
    他最推崇兩個人,一個是國醫大師朱良春先生,一個是近代國醫巨擘冉雪峰先生。上頭人參8克,配上升麻10克的辦法,其實就是朱良春先生在《朱良春醫集》裡頭記錄的經驗。這是後來,我同學向我介紹的。 這兩味藥能幹啥呢?就是如我開篇所說,可以升元氣。 你看上文所說這個老人家,一場車禍,一次手術,可以說傷了他的元氣。
  • 朱良春:經典是基礎,師傳是關鍵(真摯感人)
    作者/朱良春 ⊙ 編輯/王超 導讀:又是一個「學經典」「要師承」的老話題,朱老此文從心而出,非常感人。我的學生林緯芬醫師根據所見所聞,便在臨床上檢測300例男女人中形態、色澤的變化,進一步證實它的診斷價值(詳見中國百年百名中醫臨床家•朱良春》198頁)。《內經•瘧論》:「日下一節」,瘧疾患者可以從大椎向下按壓,能夠測出已發作幾次,在壓痛點旁開1寸處按揉至全身有熱感(約半小時),就能控制瘧疾的發作,複查瘧原蟲也找不到了。
  • 言情|師徒文:《師父他太難了》《女恩師》《我家徒弟又掛了》《蜜汁香桃》《師父系列》《燉棗記》《重紫》
    《女恩師》 作者:天如玉3.《我家徒弟又掛了》 作者:尤前  4.《蜜汁香桃》 作者:抹茶曲奇5.《師父系列》 作者:九鷺非香6.《燉棗記》 作者:抹茶曲奇7.《重紫》 作者:蜀客1.《師父他太難了》 作者:扶華辛秀:「師父是熊貓!」
  • 國醫大師朱良春:蒲公英應用瑣談
    一起來看看朱良春先生是如何應用蒲公英的吧~蒲公英遍地皆有,尋常易得,而其功用頗為神奇。本品味甘苦,性寒,能化熱毒,擅療疔瘡、惡腫、結核,又能療喉痺腫痛,並可利尿通淋,種種治效,難以盡述。朱師對本品的應用另具手眼,擇其數端,簡介於後。
  • 教師節以書法的名義,感謝恩師!
    教師節以書法的名義,感謝恩師! 今天教師節 讓我們以書法的名義 感謝生命中的每一位恩師
  • <問齋醫案>之'痰飲''癃閉'病案賞析和選按一一曹東義《一技之長空中課堂》之張海濤《國醫大師朱良春全集·醫理感悟卷》第十五講
    大家好,今天「一技之長空中課堂」由河北省任丘市中醫院張海濤為大家講述《國醫大師朱良春全集·醫理感悟卷》朱步先教授整理、朱良春大師評按的<問齋醫案>之『痰飲』『癃閉』病案賞析和選按。《問齋醫案》是蔣寶素(1795年-1873年)先生所著,蔣先生是江蘇省丹徒人,與朱良春先生同裡,是晚清著名中醫學家,經史學者。家境清貧,年十四始學識字。繼承父親椿田之學,復師從同裡名醫王九峰,盡得其傳。其父在蘇北沙溝鎮(今屬興化)、仙女鎮(今江都市區)一帶行醫,聲望卓著,位列「淮揚九仙」。其父著有《椿田醫話》,蔣寶素著有《醫略》(13卷)、《問齋醫案》(5卷)。
  • 朱良春治痺六法,詳細醫案說明!
    著名老中醫朱良春主任醫師,擅長內科, 治療痺證尤具特色,積五十餘年臨床經驗, 摸索出一套治痺之法,現擷其治痺六法, 以資印證。
  • 我的恩師釋永信
    「弘法是家務,利生是事業,做人做事,良心二字,問心無愧就行了」,恩師釋永信法師經常這樣對我說。在少林慈幼院的院牆上,有恩師題寫的八個字:慈悲喜舍,成就未來。這個「慈悲喜舍」就是佛教裡講的「四無量心」,也是佛菩薩們悲智行願的直接體現。恩師認為,只有將這「四無量心」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去,才不負如來之託。
  • 教師節祝福老師的唯美句子合集 教師節,跟恩師說句悄悄話吧!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教師節祝福老師的唯美句子合集 教師節,跟恩師說句悄悄話吧! 一、恩師情,記心頭;授業恩,永難忘;解疑惑,啟明智;育思想,融入心;樹品德,變高尚;傳教誨,成棟梁;教師節,獻祝福;祝恩師,享幸福!
  • 文川:風雨中的那片竹—— 一代天驕恩師李燕傑詩傳
    一代天驕恩師李燕傑詩傳讓那片竹永遠立在那裡作者/文川我寫了恩師的詩傳,為什麼要用竹子,我是九四年認識恩師的,給我最深的印象就是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家。二零零六年五月的一天,我去了恩師的辦公室,我的文川信箱成立十周年,要在中國科技館開一個展示會,恩師要去外地演講不能參加。他的那種態度非常誠懇,沒有架子,他和我交談中強調了智慧。是的,現在很多人的智慧沒有用在正地方,又如何跟上這個時代呢?紀念恩師,是為了讓人們更努力地去建設祖國,不要白活一生。
  • 深情緬懷恩師文世滿先生
    他的同學反映什麼情況,我們就記什麼情況,絕不能節外生枝。更不能給人家施加壓力。這既是對組織負責任,也是對劉舉臣同志本人負責,正本清源。"我們去恩施以後,要找的是劉舉臣在恩施上高中的同學。他也是因歷史原因從恩施師範學校下放到離恩施二十幾裡路的一個茶場去勞動改造。因是山路又不通汽車,我們3人步行去的,到了那裡已經是中午時分。
  • 教師節祝福語大全感動2018 「恩師」,是我們真誠的謝語
    教師節祝福語大全感動2018 「恩師」,是我們真誠的謝語時間:2018-08-22 15:4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教師節祝福語大全感動2018 恩師,是我們真誠的謝語 教師節這天我們是不是該給老師送上一句祝福話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教師節祝福語大全感動2018 。
  • 【王老師創作專欄】恩師·慧君
    恩師·慧君作者:王會升沈師每發表一篇文章,都會推給我看,而我也總是會認認真真的看完。在她樸素的文字中我總能讀到滿滿的幸福和感動。對於幸福的事情,總是需要懷著虔誠的心態來仰望的!更何況沈師還是我大學時的恩師!認識沈師的時候,我還處於剛步入大學時的青澀。
  • 憶我的恩師高元鈞——原淄博市魔術曲藝團團長李忠俊耄耋之年憶恩師
    今天就通過一個片段,來和大家回憶一下我的恩師高元鈞大師。由於來到了淄博,我則負責恩師的起居生活,每天伺候陪伴著師父。  師父一日三餐和大家一起吃,不要求有特殊安排照顧。住也和大家住在一起,我陪師父住一房間。師父白天講課,晚上一塊到劇場看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