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直」中言

2021-02-28 形意拳

前靠常常講:太極「妙」中言,八卦「治」中言,形意「直」中言。對於太極妙品和八卦沼中言以後我再分別談論現在只就形意直品談一點個人的看法。

網絡圖片

關於形意直中言的「直」字,究竟什麼為「直」?不少人存在有誤解,我曾經聽到一些人對此作出了這樣的解釋:形意拳是既不拐彎又不抹角,是直來直去的,是硬打硬碰無遮攔的打法。前兩句話講的是錯的,後一句「硬打硬碰無遮攔」講的是對的,但也是只講到了形意拳的初步功夫,並不是形意拳的中層功夫和高層功夫。

初層功夫是「硬打硬碰無遮攔」的用法,但是再往前進一步的話,那就不再是硬打硬碰了,而是偏重於暗勁的使用了,到了第三層功夫時,就是到了「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的境界了,那才是形意拳的最上層功夫。

形意直中言的「直」字,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是兩個45度相加後的和數,也就是90度「直」角。練習形意拳的人都知道,在練習劈拳時兩手的運動總是環繞著一個橢圓形(這是李洛能前輩傳到山西後的一種練法)的軌跡在運動,它和山西太谷、祁縣的練法還是有區別的。我們且不談山西太谷和祁縣的練法,各有所長。下面就我所學的練法談一談這個「直」字。

在練習劈拳時,兩手總是循著一個橢圓形在運動,哪裡有什麼直角運動呢?不錯,兩隻手是在循著一個橢圓形在運動,從外表上是看不到有90度直角的運動,但是在裡面的勁力卻始終是循著一個直90度直角在運動,就是說當你在出手起鑽時,意念要使內裡的勁力循著向前上方的45度角運動,走到一定高度時,再向前下方的45度落翻,這樣就自然形成了一個90度的直角,所以形意直中言的「直」字,講的就是這樣一個角度。

以上講的是我們最常見的一種立圓劈拳,其實劈拳的練法最多共20餘種練法,但最基本的練法有九種:高架子劈拳、中架子劈拳、低架子劈拳、上劈拳、中劈拳、下劈拳、明勁劈拳、暗勁劈拳和化勁劈拳。

另外還有:橫圓劈拳、斜圓劈拳、8字單劈拳、8字雙劈拳、按手劈拳、捋手劈拳等等,但無論那一種劈拳,外表上都是走的一個圓形或橢圓形,而勁力卻始終走的是一個90度的直角。

其中的8字劈拳走的是兩個90度的直角,就是每當出手時要循著兩個90度的直角向前運動;當回手時仍然要循著兩個90度的直角再回來。

道理是這個道理,但是在練習時絕不可以走成機械式的直角運動,那樣就成了木偶戲了。所以必須是形要圓而力要方。

相關焦點

  • 郭雲深先生論形意拳
    拳術是動中求靜,靜極而復動也。其初練之似異,以至還虛則同。形意拳經雲:「固靈根而動心者,敵將也,養靈根而靜心者,修道也」。所以形意拳之道,即丹道之學也。丹道有三易: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拳術亦有三易:易骨、易筋、洗髓。三易即拳中明勁、暗勁、化勁也。練至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亦與丹道練虛合道相合也。
  • 解秘形意"七星步"
    沒有關注的朋友,點擊上方 藍字 即可快速添加本公眾號在張鴻慶傳形意拳的體系中.以五行拳練氣、找勁和行步拳、盤身掌法為三步重要功夫,這三步功夫.每一步的成功
  • 形意拳精義(珍貴)
    論肱:左肱前伸,右肱搰肋,似曲不曲,似直不直,曲相弓形,出用返方。論手:右手在肋,左手齊心,兩手陰陽,用力前伸,手隨身動,勢出宜迅。論指:五指各分,形相似鉤,虎口圓開,有剛有柔,力要至指,須從意求。論股:左股在前,右股後撐,似直不直,似弓不弓,進則用力,股如返弓。論足:左足直出,右足斜橫,步法莫紊,前踵對脛,兩足旋轉,足指扣定。
  • 形意拳保健功法
    形意拳是通過外形動作的不斷練習,促使丹田氣聚而不散漫。先要提肛收陰(會陰),即提氣上聚於丹田。即拳譜云:「緊撮谷道內中提」。再三尖要對,即鼻尖、手尖、腳尖要上下相對。做到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即外三合。才能形齊勢正,完整如一,使氣聚而不散。又四梢要齊,即舌為肉梢,舌舐上顎齒根,則津液上注,氣血流通。齒為骨梢,口閉齒叩,則氣貫於骨髓。
  • 形意五行拳鍊氣之法,不懂練氣的形意拳是不完整的
    傳統武術裡有形意拳、太極拳、八卦掌、心意拳等等,但是站樁是大多數武術採用的方法。大的門派像武當、少林寺等等,都有站樁功法。在所有的傳統武術中,形意拳是其中獨樹一幟的拳種,其勁法凌厲,打法硬朗,難得的是上攻很快,有一年打死人之說,其體系完整,但動作簡單,易學易練,深得眾人的喜愛。這簡單的招式後面蘊藏的了很多看不見的幸苦和練法。
  • 形意崩拳實用技法揭秘
    歷代形意拳名家高手多喜用之,如郭雲深、李存義、尚雲祥等,尤以郭雲深先生最負盛名,號稱「半步崩拳打天下」。後來拳界提起形意拳,無不肅然起敬,可見崩拳在形意拳中所佔有的重要地位。崩拳的厲害,幾乎習武者都知道。但對其奧妙何在?為何如此簡單的架式、步法、手法卻有如此的威力?習武者知者卻甚少。
  • 形意拳悟道
    看看以前一起自己盲修瞎練的「師兄師弟」們仍在那裡原地打轉,甚至有的身體還不如以前,心裡真是替他們惋惜,同時慶幸自己總算有福進入了形意拳大門。老師當初跟我說,形意拳每一步都有他的印證,如果身體有些重要的反應沒有來,是不能往下一步教的。
  • 形意拳半步崩拳探秘
    這與高摶九、楊象離兩位師爺傳授的崩拳歌訣中講的「消息全憑後腳蹬」並不衝突。3、身法與氣行軌跡: 崩拳身法,謂陰陽身,亦稱之龍折身。其特點是轉換靈便,收放自如,在實戰中利於減少對方的攻擊面積和提高自己的擊打力量。拳之勁路要直如發矢,不可上揚下探、左歪右斜,務以四平為妙。
  • 揭秘:形意拳半步崩拳中半步的奧秘,細說半步崩拳!
    如譜中言:遇到身大力勇者,需要先順步發力,撼動其根基,而後過步縱力。過步:過步也就是過在這,所以譜上的墊步跟過步其實是一回事,因為五步法包括寸步都是過步的,唯獨這一墊步之過有所特指。所以李洛能形意拳拳譜是全面的,而且也是經過核實的。
  • 形意拳體要總說
    演形意拳術者,熟玩內意外勢之語,於拳道則思過半矣。」蓋拳意者,入神所素具之靈機也,靈機者,必藉拳勢而顯者也。舍拳勢,則拳意渾噩將無所用。未聞『意』,『勢』有孤立而成者也。神之取給於形,形之取給於神,相反相成,並完吾人虛靈不昧之天真;覺行圓滿,包舉無遺,此形神得其宜之總說也。大凡吾輩說拳,總期令中材以下之人,可勉而企。若過為高遠,如戴先師之苦行燻修。
  • 【武林人物】李克仁的形意師父
    他建議我跟駱興武老師學習形意拳。父親當年在東北軍張學良的部隊裡任職時,就跟駱興武老師過從甚密。駱興武老師從小練習形意拳和八卦掌,八卦掌師從李文彪,而李文彪是程廷華的高足;形意拳則師從「單刀李存義」的弟子郝恩光。1930年,在東三省武術擂臺賽中,駱興武奪得了冠軍,張學良親自給他佩戴獎章。駱興武后來從東北講武堂畢業,留在了東北軍當武術教官。解放後,駱興武老師在北京成立了「興武武術社」,專門傳授形意拳。
  • 形意拳胯下有一匹「馬」
    我亦有文章講述過,名字大約是形意拳的美廈豪庭——十二形精藝。這一次則是將這桿槍這匹馬連起來講。 先從形意拳半蹲半坐的姿勢說起。這裡推薦大家仔細觀察一下《志一手繪》中的3圖:特別是其中腰椎的變化。你看到了什麼?註:其中紅線代表「坐」的狀態,黑線代表人體站直的狀態。
  • 武學文庫 |《逝去的武林》 談形意五行拳
    李仲軒老人絕對可以稱得上形意拳新說的「開山祖師」,他用通俗易懂的聊齋筆法把拳經中許多抽象模糊的概念,用生動、流暢、睿智、準確的文字,繪出了一個相對清晰的規範釋義,讓人借鑑參考。形意五行拳不是練拳,而在練五種不同的勁,所以每一種拳的轉身姿勢都不同。轉身姿勢是為勁而設立的,多練轉身,對領悟勁有幫助。形意五行拳是拳母,一輩子離不開,上手就受益。將五行拳的小動都學到,方能出形意的功夫。
  • 形意拳之難關
    君不見,過去擂臺比武總少不了形意拳。半步崩拳打天下,那是多麼響亮的招牌!師爺宋鐵麟先生說過,形意拳好學難練,學藝者多如牛毛,成藝者少如麟角。一語道出了形意拳的修煉之難。想師爺秉承家學,悟性又高,眾多武林豪傑見得那麼多,條件如此之好,尚且有如此感嘆。可知這是一門高深的藝術。陽春之曲啊!既能成為大家,必有過人的意志、天資、機緣。
  • 形意拳可以這樣練
    李老絕對可以稱得上形意拳新說的「開山祖師」,他用通俗易懂的聊齋筆法一腳踢開了二十年來那些又臭又長的武術八股文,他把拳經中許多抽象模糊的概念,用生動、流暢、睿智、準確的文字,繪出了一個相對清晰的規範釋義,讓人借鑑參考。他所有的文字。
  • 形意拳培訓班_八極拳協會
    形意拳培訓班,八極拳協會,(三)面向社會開展培訓教學,配合主管部門普及宣傳傳統武術文化;組織參加專業比賽,開展學術研究與交流活動。, 在濟南的部分大學內設分會傳授培訓班。簡介形意拳 形意拳是中國武林大名拳之一,屬內家拳系。它健身、技擊並行不悖,是優秀武術拳種。
  • 尚雲祥形意理論
    尚先生晚年所練所教,凡是上步都強調要練出「趟勁」來,因之對形意這一絕技起到繼承和發揚作用。習之功到,乃知「捲地風」這一「腳打」的深切含意,也就進而掌握住了「腳打七分」的真勁。因之,磨練這一技法即成為尚氏形意的顯著特點之一。 動作打顧一體,舒展靈活。尚雲祥談動作:突出強調「肘不離肋,手不離心」,乃是形意主要顧法之一。
  • 形意傳燈錄:商式形意拳傳承軼聞與秘傳功法
    董秀升是一位有名的中醫,他在《形意五行精義》自序中說:「既服務於醫事,日與病人周旋,營營於寒熱表裡,斤斤於補瀉溫涼,極勞極苦極沉悶。日所見多憔悴之色,耳所聞唯呻呤之聲。」所以他中年行醫之餘熱衷於倡導武術。  董先師晚年染上了吸大煙的癮。那時商師爺只是做點賣燒餅、蒸饅的小本買賣,供不起師父大煙土,所以學藝也非常困難。
  • 形意拳技擊訓練功法
    形意拳以剛猛自如,矯健活潑,象形取意而著稱。世人誤認為是純剛無柔之術,形意拳實際是剛中寓柔,柔中寓剛,剛柔相濟,體用兼修之術。
  • 形意拳速成法
    過去形意門裡其實有技擊速成法,就像李仲軒老說的,為了強國強種強軍,老輩人編了很多速成有效的東西,普通人基本上半年下來打一兩個沒問題,一年以後打五六個沒問題。不是說形意一年打死人嗎?就是這麼打的。形意拳是以槍為拳,所以最先出來的勁是「槍勁」。馬上用大槍什麼勁?很容易意會成直勁。其實過去馬上用槍不是兩手端著去捅的,那個才多大勁?你可以試試,端著槍坐在馬上往前捅,看看得勁不?過去是兩馬對衝一個回合,其實就一下,捅上就贏了,打不著就再來。大戰三百回合,就是三百個照面。馬上大槍最短的一丈二,還有一丈五的,怎麼使?兩手端著捅,那是三八大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