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雄性,大多比雌性要美麗漂亮,為什麼人類世界卻相反?

2020-12-24 探索宇宙說

「男人愛瀟灑,女人愛漂亮」,這句歌詞相信不少朋友都記得。的確,在人類世界裡,女人似乎有著天生的美麗基因,再加上女性非常會化妝打扮自己,從而讓女性從外表上看來要比男性更加美麗漂亮。

美麗漂亮的女性在人類社會中,更容易得到更多的機會,而男性對於漂亮的女性往往也會表現出更多的好感和興趣。如果條件允許的話,相信每一個男性朋友都願意找一個美麗漂亮的老婆,而不是選擇一個醜的。當然,現實往往非常殘酷,美麗漂亮的女性是稀少的優質資源,男性如果不優秀也是無法匹配到的。

相對於人類世界的女性比男性美麗漂亮的情況,在大自然界的動物世界裡則完全相反。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在動物世界裡,有著美麗威武外表的動物也是非常多的,比如孔雀,鴛鴦等。那些這些有著漂亮外表的動物是雄性還是雌性?

如果你仔細觀察的話,你就會發現這些美麗的動物大部分都是雄性。雄性依靠絢麗的外觀在雌性面前不斷炫耀自己,將自己美麗的一面展現出來。其中的佼佼者就是雄性孔雀,孔雀開屏相信很多朋友在動物園或者視頻中都看過。

孔雀開屏是非常美麗的,不管是綠孔雀還是白孔雀,只要開屏都會吸引來很多的圍觀群眾。大家無不為開屏後的美麗孔雀而喝彩,可是有不少人還認為能夠有如此美麗的孔雀應該是女孩,尤其是孩子們,很多都認為開屏的孔雀是雌性。小編小時候去動物園看孔雀也是這麼認為的,後來媽媽告訴我,那是雄性孔雀,為此我還難過了一段時間,為什麼這樣的美麗的孔雀不是雌性?

鴛鴦同樣是我們大家都非常喜歡熟悉的一種鳥類,我們在河裡看到一對對鴛鴦遊來遊去,兩隻鴛鴦的外表差異是很大的,一隻有著非常鮮豔的羽毛,特別漂亮,而另一隻則像一個醜小鴨,灰不溜秋的。很多的小孩子也認為那隻美麗的鴛鴦是雌性,可事實上卻是雄性。

在鳥類的世界裡,還有一種鳥也非常漂亮,它就是原產於澳大利亞的虹彩吸蜜鸚鵡。這種雄性鸚鵡身上可以找到彩虹的所有顏色,誰看見了都要誇讚其美麗。除了這些美麗的雄性鳥之外,農民家裡養的公雞都要比母雞漂亮。

鳥類世界雄性都非常漂亮,那麼在哺乳動物界是否也是如此呢?答案是肯定的。要說美麗哺乳動物自然是無法跟鳥類相比的,可是在雌雄哺乳動物中,雄性動物往往也比雌性動物看上去更加美麗威武。比如雄獅子有一個非常拉風的圍脖,顯得異常漂亮威猛。相對來說,雌獅子就顯得很一般了。

雄性山魈臉上有一抹紅,非常的顯眼,跟雌性山魈站在一起,誰美誰醜一目了然。雄性的鹿頭上也有一對漂亮的大角,展示出了雄性獨一無二的美麗特徵。除了以上舉例的這些,如果大家細心觀察,你會發現每一種動物中,雄性都要比雌性漂亮威武。所以,當我們不知道哪只動物是雄的還是雌的,一個最簡單的判斷方法,那就是看誰更加漂亮,有不一樣的漂亮外部特徵。美麗的是雄的,醜的一般的是雌性。

動物世界裡雄性看起來比雌性美麗妖豔,這樣的結果相信不少的男性朋友也是羨慕嫉妒,雖然在人類世界裡,男性更多的還是需要經濟實力,但是有一個優秀的外表則能夠多加分,能夠獲得更多女性的青睞。所以,男性朋友也是希望自己能夠有美麗的外表,畢竟誰也不想自己是一個醜八怪。

看到這裡,可能不少的朋友會產生這樣一個疑問:為什麼動物世界裡,雄性比雌性更加美麗漂亮,而人類世界相反?其實這個謎團並不複雜,一切都供需關係的因果。

我們要明白,不管是動物還是人類,裝盼自己的直接目的是為了吸引,取悅對方,希望能夠獲得對方的青睞。終極目的是為了能夠獲得對方的龐幸,只不過這兩個目的在動物世界和人類世界的情況卻有很大的不同。

在動物世界裡,雌性的地位無疑要高於雄性,可能很多人對此不理解,為什麼雌性的地位要高於雄性?主要是由生殖繁衍的屬性來決定的。動物們雌雄的結合,主要目的是為了繁衍後代,除此之外沒有其它複雜的情況。

動物們的邏輯很簡單,誰在生殖繁衍上有更多的優勢,那麼誰的地位就高。雌性動物的生殖細胞數量較少,而雄性的則數量龐大,這樣供需就會出現失衡。

物以稀為貴的道理在動物世界裡同樣適用,並且體現得更加明顯。正是由於雌性的生殖細胞較小,所以雌性在雄性的眼裡顯得更加珍貴,這個時候雄性想要跟雌性繁衍後代,就會面對更多的競爭者。

為了戰勝其它的雄性,獲得雌性的青睞,雄性就需要表現得更加優秀、而雄性展現自己優秀的方面,並不限於 戰鬥。可能在初期的時候,雌性在選擇雄性的時候,主要看重戰鬥力,誰的戰鬥力強就選擇誰。可是在很多情況下,雄性動物的實力都差不多,戰鬥力都比較強。

於是雌性的眼光也逐漸變得更高了,高個子裡拔更優秀的 ,於是外表漂亮是否也成為了雌性動物選擇雄性的一個重要標準。在這種競爭壓力下,雄性動物也不得不向美麗的方向進化,一代一代延續下去。雄性動物越來越漂亮,而雌性而越來越一般。當然,由於雌性佔據著先天的生殖繁衍優勢和主動權,它們即使變得再醜,也不缺乏追求者。

人類世界則跟動物世界有很大的不同,人類不是動物那樣的無智慧生物,我們是智慧生命,還形成了文明。事實上,在人類文明的進化演化歷程中,男性一直都是在取悅女性,從古至今從來沒有改變過。

只不過,男性取悅女性依靠的並不是美麗的外表,而是更強壯的身體力量,畢竟在原始時期還沒有形成文明之前,人類的生存並不輕鬆,人類的身體力量本身就無法跟很多的野獸動物相比。只有更強壯的身體力量才能夠獲得更好的生存資本。

隨著人類的不斷發展,走進了文明時代之後。人類形成了更加複雜的社會群體,有了明顯的等級製造。這個時候男性的地位明顯要高於女性,而男性取悅女性的方法也不再限於身體力量,更多的是保障物質和更高的社會地位。

男性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在獲取生產資料過程中佔據著主導優勢,可以說整個人類文明的物資基本都是由男性來掌握的。於是男性擁有了絕對的社會地位,而女性只能依附於男性而生存,為了取得男性的青睞,女性只能在外表上下更大的功夫,於是逐漸形成了女性會打盼自己,變得越來越美麗。

當然,這種情況只是原始社會,封建社會的狀態。事實上,在人類走進科技時代之後,女性的地位已經與男性平等,而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未來女性的地位可能還要稍稍高於男性,地位發生了變化之後,現在的男性也非常注重自己的外表。

可能在多年後的未來,我們會看到男性反而會變得越來越漂亮,而女性則會顯得比較一般。這或許才是大自然正常的一種進化法則,人類從本質上來講也是動物,為什麼其它動物都是雄性比雌性漂亮,而人類卻相反?所以,我們猜測,人類過去女性比男性漂亮可能本身就違反了大自然的法則,在未來大自然可能會調整過來,讓人類也跟其它的動物同步,男性比女性漂亮。

相關焦點

  • 大部分動物,都是雄性比雌性漂亮,但為什麼人類卻恰恰相反呢?
    為什麼大部分雄性動物都比雌性更漂亮?你完全可以用稀缺性來理解。鹿群裡的公鹿,都長著巨大的鹿角。甚至,很多鹿角都已經大到誇張的地步。問題是鹿角不僅沒啥用,而且嚴重影響逃生的機會。遇到老虎這種天敵,肯定是鹿角最大的、最先死,不是跑不過老虎而是跑不過同類。
  • 當雌性小丑魚去世後,一隻雄性會立刻變雌性,接替「霸主」地位!
    比如:當雌性小丑魚去世後,一隻雄性會立刻變雌性,接替其「霸主」地位! 1.「醜醜有人愛!」也不知道為什麼最開始人們會給這可愛的小魚,取這麼個名字。大概是取個小名,好生養吧!筆者認為,小丑魚其實一點也不醜。相反,形態特徵明顯的它們還非常可愛呢!
  • 雄性動物毫無作用,雌性可自行繁衍後代
    此外,鞭尾蜥的體內是沒有雄性激素,全都是雌性激素,很多網友不禁會問道:"沒有雄性鞭尾蜥,它們是怎麼繁殖後代的呢?"沒有雄性鞭尾蜥,雌性鞭尾蜥照樣可以繁殖後代,但這種繁殖方式被動物學家們稱為"單性繁衍"! 在繁殖過程中,鞭尾蜥可以自行成卵,也可以靠著兩隻"鞭尾蜥"相互刺激,其中的一條鞭尾蜥趴在另外一條身上,胚胎不用經過受精就可以直接發育,形成卵!
  • 為何雄性動物排尿和生殖都是同一個器官,而雌性動物卻能分開呢?
    為何雄性動物排尿和生殖都是同一個器官,而雌性動物卻能分開呢?說到物種的進化,可能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達爾文的《進化論》吧。的確,自從這位偉大的科學家提出了《進化論》之後,人類的許多未解之謎都有了答案。比如,第一個人類是怎麼出現的?
  • 因為毒液聞名的澳大利亞毒蜘蛛,為什麼雄性比雌性更毒?
    所以當今年年初的澳大利亞大火,在經歷了數場大雨後逐漸退去,溼潤的環境讓漏鬥網蜘蛛煥發生機,異常活躍,它們開始大量出沒,再加上夏秋季節是漏鬥網蜘蛛的繁殖期,澳大利亞雪梨附近的漏鬥網蜘蛛大有爆發之勢,尤其是雄性,它們開始了一年一度的求偶之旅,因此人類被其叮咬的機率也在增大。
  • 千奇百怪的交配方式,大自然的神奇,人類只見到了冰山一角
    從一開始大自然就將生命延續的方式傳達給所有的生物,那就是不同性別完成交配活動。雄性的精子在雌性的卵巢內進行精卵結合,從而孕育出新的生命。不過大自然有時候就像是一個反覆無常的孩子,孕育新生命對於人類來說可能是一件幸福而美好的事,但對於其他動物來說,很有可能就是一場災難。在自然界中,很多動物的交配方式讓人覺得非常奇葩。
  • 深海魚「喪心病狂」的繁衍方式,雄性成為器官,長在雌性身上
    我們生活的地球上有著很多讓人好奇的秘密,現在很多地方人類都已經探索過,有了充足的認知。然而,在令人生畏的大海中,依然藏著無數讓人無法想像的奧秘。地球上海洋的面積佔到地球的70%以上,是陸地面積的兩倍還要多,而其中藏著的生物到底有多神奇呢?
  • 動物的交配方式突破人類的想像:寄生在雌性體內只發育生殖系統
    在動物界,每一個物種每天睜開眼睛想的都是今天要怎麼活下去?自然界的規則就是「弱肉強食,優勝劣汰」,沒有哪個物種想讓自己被淘汰,所以它們既要在自然界摸索出一套自己的生活方式,又要保證自己種族的繁衍發展。成年雌性可以長到一米二,而雄性只有16釐米。雄性出生後就沒有辦法進食,全靠儲存在體內的母體帶出來的營養支撐它們去找雌性寄生,如果找不到就只能等營養耗盡死亡。當雄性找到雌性後,會緊緊地咬住雌性的身體,直到兩者身體交融到一起。平時雄性靠雌性的血液而活,當到了雌性需要交配的時候,兩者就會通過靜脈血液循環進行交配。
  • 同是哺乳動物,為什麼唯有人類365天都是發情期?
    人類同樣需要將自己的基因延續下去,在其他生物選擇了發情期來確保種族延續時,人類卻在進化中拋棄了發情期,這是為何呢?人類已經獲得了進化發展的優勢,發情期的存在只會阻礙人類的生存,拋棄的發情期正是人類智慧的表現。那麼同是哺乳動物,為什麼唯有人類365天都是發情期呢?
  • 為什麼動物有發情期,人類卻……
    為什麼一年會有12個情人節?為什麼聖誕節,復活節,感恩節全都是情人節?為什麼我們一年365.25天全都處於發情期?在一堆粉紅色的甜蜜泡泡中,小圈點開了下一集動物世界,並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大自然中絕大部分雄性根本不會撫育後代:有的是交配結束便一走了之;
  • 雄性安康魚竟只能依附在雌性身上生活,而且此後一直無法離開!
    但是,雄性安康魚與雌性安康魚的共生關係則更為奇特!雄性安康魚竟只能依附在雌性身上生活,而且此後一直無法離開! 1.「最萌身高差!」如果在動物界中,票選「最萌身高差」的動物話,安康魚絕對能榜上有名!一些生活在深海中的雌性安康魚,體型大的可以達到1米左右。而雄性的體型則往往要比雌性要小几十倍! 2.
  • 為什麼動物只交配,人類要結婚?
    還有哪些物種也遵守一夫一妻制,又為什麼會選擇一夫一妻呢?有本書叫《瘋狂人類進化史》,給我們詳細解答了這個問題。首先,作者列舉了自然界裡制約婚配製度的四個社會經濟因素。第一個因素是:撫養後代的難度。如果後代不需要雄性照料,就特別適合一夫多妻制。
  • 為什麼人類隨時都可以有性行為,而動物卻要等到發情期才能交配?
    在開篇之前,請不要認為這是一個低級的話題,而是要當作一門生物科學去了解,畢竟這是世界生物繁衍的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發情期?在動物界中,有一種非常特別的群體,那就是老虎,一般的情況下雄性老虎和雌性老虎只有在發情的季節才會到一起,交配完後雄性老虎會回到自己的「駐地」,因為它們本身的活動半徑非常大,一旦到了一起就會增加它們獵食的難度,對於老虎自身的生存會有較大的影響。
  • 黃鸝鳥——大自然中最會「唱歌」的鳥類它也是「儀表美」的典範!
    自然界成千上萬的鳥中,詩人為什麼喜歡黃鸝,而對它情有獨鍾?「儀表美」的典範黃鸝是一種中型鳴禽,是雀形目29種黃鸝的總稱。中國有六種黃鸝。一般來說,黃鸝是指常見的有黑色枕頭的黃鸝,又稱黃鸝和黃鳥。黑枕黃鸝很漂亮,五顏六色,有著血紅色的銳利眼睛,粉紅色的厚嘴,鉛藍色的短而無力的腳。
  • 尾部掛燈籠的螢火蟲:雄性為愛發光,雌性為吃同類發光
    根據物種的不同,一隻雄性或雌性螢火蟲可以出於多種目的發光。首先,在交配季節螢光會派上用場。通常情況下,雄性會飛來飛去,向雌性發送光信號,尋找合適的伴侶,這種示愛通常會持續一個小時甚至幾個小時。每個物種都有自己獨特的閃光模式。
  • 動物界也玩貞操帶,更殘酷,直接插入雌性體內!
    不過最近一項研究表明,大自然裡的雄性蝴蝶,竟然也學到了這種辦法,進化出了一種類似貞操帶的「交配栓」,不過更殘酷的是,交配後貞操帶會插入雌性蝴蝶體內,逐漸硬化,讓它無法再和其它雄性交配。  卡瓦略發現,一些雄性蝴蝶在和雌性蝴蝶交配後,會從腹部排出一個還沒成型的,類似栓塞的封瓣(sphragis),插入雌性生殖器,此後這個交配栓會慢慢變硬,阻塞雌性蝴蝶的生殖器,就像人類社會中的貞操帶一樣,使其它蝴蝶無法再和它交配
  • 唯一雄性懷孕生崽的物種,剛生完又得懷,雄海馬太難了!
    海馬和馬,和我們人類一樣,同屬硬骨魚,但它的演化方向顯然走到另一條極端不同的路上。它沒有魚的鱗片,薄薄的皮膚覆蓋在一系列的骨板上,並藉此保護自己。它只能在海裡直立遊動,靠短小而透明的胸鰭轉向,背鰭推動,身體結構也和流體動力學完全對著幹,所以運動效率極差。
  • 為什麼人類的進化方向由女人決定?不管你是否承認,必須接受現實
    1、生殖動物求偶觀,雌性動物佔有主導地位我們先暫時不討論人類,就拿自然界中的動物們來說,在繁殖期到來之際,野外的同類雄性動物之間會不斷發生爭鬥,打的不可開交。雄性動物們之所以這麼做,就是想把自己更好的一面展現給雌性動物。
  • 為什麼貓交配時,叫聲這麼悽慘?人類與貓科動物,有何不同?
    第一:為什麼貓交配時,叫聲非常悽慘?貓在交配時,叫聲非常的慘烈,它們的性行為在人類看來,如此怪異,但其實,如果從貓科動物的角度來看人類的話,人類的性行為才是這個世界上最怪異的。雄性也不會去撫養幼崽,哺乳動物的幼崽基本上都是由雌性來撫養的。
  • 新研究:人類卵子會對某些人的精子更加喜愛,甚至為其「開後門」
    一、關於卵子主動選擇的研究這一項研究是在今年6月份發表在著名的期刊《英國皇家學會會刊B》上,標題叫做《卵子的化學信號促進了人類神秘的雌性選擇》,標題讀起來還是有一些拗口,如果不是這一方面的研究者的話,可能對裡面所包含的科學名詞有一些不解。不過通過閱讀文章,我們還是可以非常清晰的了解,這樣一個卵子選擇過程以及文章要表達的主要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