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文書 | 網頁版式設計難以歸入著作權法第三條的作品類型,也不構成彙編作品,但依然可以獲反不正當競爭法保護

2021-03-01 同濟智慧財產權與競爭法中心

判決摘要

關於脫離了被彙編內容而獨立存在的網頁的版式設計能否構成作品。本院認為,雖然遠播公司網頁的版式設計本身具有獨創性,屬於文學藝術領域內美感的表達,且不同的網頁設計者對相關材料編排結果不具有唯一性,不會產生思想和表達的混同,但著作權法第三條對受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類型作出了明確的規定,網頁的版式設計不屬於該條規定的作品類型,且法律行政法規也未對其進行其他規定。著作權法關於作品類型的規定實際上限定了著作權的保護範圍,由於網頁版式設計難以歸入美術作品的範疇,更難以歸入其他作品的類別,故本院認為脫離了被彙編內容而獨立存在的網頁的版式設計無法獲得著作權法的保護。本案中即使熠楊公司網頁版式設計與遠播公司的網頁版式設計相同,其行為也不侵犯遠播公司的著作權。

《著作權法》與《反不正當競爭法》有著不同的立法目的,《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立法目的在於規範競爭秩序而重點不在於特定競爭者的具體權益,《著作權法》雖然通過禁止對作品的複製、發行等行為在客觀上也維護了競爭秩序,但其本旨主要在於維護和鼓勵文學藝術創作,因此對於受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有獨創性高度的要求。但這並不意味著對於不構成作品的內容就可以被任意的抄襲和剽竊,這些不構成作品的內容,只是不能得到著作權的保護,但是如果抄襲、剽竊行為損害到整體競爭秩序,則應被《反不正當競爭法》所禁止。 

判決書分享:

編輯/張校銓

相關焦點

  • 虛擬角色的反不正當競爭法保護途徑探析
    本文對虛擬角色的反不正當競爭法保護途徑進行了探析,一起來看看。  原標題:虛擬角色的反不正當競爭法保護途徑探析  近年來,文娛產業快速發展,虛擬角色的商品化權益糾紛日漸增多,因此虛擬角色形象的商品化權益保護問題備受關注。  保護實質  商品化權益的很多內容可以納入著作權法、商標法中被保護。
  • 王豔芳:商業道德在反不正當競爭法中的價值與標準二重構造
    例如,有的判決認為,不正當競爭行為劃分為「不當利用他人的利益」以及「破壞其他經營者經營」,就後者而言,「由《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相關規定可以看出,《反不正當競爭法》所保護的是經營者通過自身誠實經營而獲得的經營利益,這也就意味著,不當利用其他經營者經營利益的行為應屬於《反不正當競爭法》所禁止的行為」。《反不正當競爭法》多個條款中對此均有所體現,如《反不正當競爭法》第6條。
  • 熱點案例 | 開發、運營虛假微信截圖生成軟體構成侵權
    在司法實踐中,判斷應用軟體的設計要素是否構成作品時,要抓住法律保護作品「獨創性」的宗旨進行綜合認定。判斷被訴行為是否構成不正當競爭時,應採用以判斷競爭性行為正當性為核心的司法認定模式,綜合考慮該行為是否具有不正當性,違反了誠實信用原則和公認的商業道德,對市場競爭秩序、其他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利益造成損害等因素。
  • 截取東方衛視信號提供在線直播,「搜狐視頻」被判不正當競爭
    本案主要爭議焦點之一在於日播節目是否構成彙編作品,以及衛視頻道電視節目整體是否屬於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調整對象。第一,東方衛視日播節目是否屬於彙編作品。電視臺對其日播節目進行選擇和編排的表達方式較為有限,此種選擇、編排難以構成著作權法意義上的表達,且各電視臺日播節目的編排結果整體呈現出較強的規律性和較大的一致性,不屬於體現獨創性的表達。
  • 孔祥俊:作品名稱與角色名稱應如何進行保護? | 前沿
    (一)由全面的否定保護到反不正當競爭保護前些年的民事判決既否定作品名稱等的著作權保護,也否定按照反不正當競爭的路徑進行保護。理由主要有:作品名稱和角色名稱(以下簡稱「兩類名稱」)只是作品的組成部分,不構成受著作權保護的作品;作品作者未參與市場競爭等。後來的一些判決對兩類名稱按反不正當競爭法進行保護,首先認定其是否為商品名稱,且通常限於制止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近似的名稱,本質上屬於商業標誌性權益保護。
  • 反不正當競爭法意義上客戶名單件——陽公司與麥達可爾公司侵害
    來源:中國智慧財產權報案號:(2017)津01民初50號(2018)津民終143號(2019)最高法民再268號【裁判要旨】客戶名單一般是區別於公知信息的特殊信息,若未涵蓋客戶的具體交易習慣、意向等深度信息,不能反映客戶的特殊需求,即使採取了保密措施,也不構成反不正當競爭法保護的商業秘密;客戶基於對職工個人的信賴
  • 周夢月:反思《著作權法(2020修正)》視聽作品條款
    我國《著作權法》關於電影作品的規定明顯已經不符合當下網絡科技的需要,還停留在膠片時代、有形介質存儲環境下的電影作品概念,利用網際網路、數位技術、無形介質形式和手段所創作的新型視聽類作品難以納入此類作品的保護範圍。
  • 天津源凱閥門有限公司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據天津市東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津市監麗鍾罰〔2019〕23號),天津源凱閥門有限公司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被行政處罰。通過上述宣傳虛構其公司的經營情況及公司實力,上述行為滿足虛假宣傳行為的構成要件。2019年10月18日,執法人員對當事人網站的網頁進行檢查,網站已不能打開,已經關閉。
  • 關於《著作權法》第三次修改的思考
    《著作權法》第三次修改走過了將近10年的歷程,確實歷經坎坷,各方對修法的思路和具體規則的修改依然爭議很大,各方進行充分公開的討論,通過制度設計的進一步合理化和體系化,盡力使這次修法能夠使我國《著作權法》的規則少一些漏洞和矛盾,避免將來《著作權法》執行和理解中的「各說各話」和相互牴觸,更好地保護著作權人的權利。
  • 新著作權法回應網遊作品保護需求
    作為新興產業,網路遊戲的版權保護歷來爭議不斷。網路遊戲是否構成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也在各界存在不同觀點。2020年11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審議並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其中對作品類型以及相關條款的修訂,對文化產業發展有深遠影響。
  • 作品名稱、作品中的角色名稱保護路徑再探索 ——兼述「冰雪奇緣」系列商標確權案
    若依據除商標法第三十二條「在先 權利」之外的其他具體條款不足以對當事人提供救濟,且無法依據前款所規定的情形予以保護的,在符合特定條件時,可以依據當事人的主張適用商標 法第三十二條「在先權利」予以保護,但一般應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六條的規定進行認定。
  • 綜藝節目模式版權保護之道探析
    2015年4月15日,為了加強對綜藝節目的智慧財產權保護,解決日益增多的綜藝糾紛,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發布了《關於審理涉及綜藝節目著作權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以下簡稱「解答」),明確指出「綜藝節目是創意、流程、規則、技術規定、主持風格等多種元素的綜合體。綜藝節目模式屬於思想的,不受《著作權法》的保護。綜藝節目中的節目文字腳本、舞美設計、音樂等構成作品的,可以受《著作權法》的保護。」
  • .| 作品名稱、作品中的角色名稱保護路徑再探索——兼述冰雪奇緣...
    03# 反不正當競爭保護模式「若把專利法、商標法、版權法等智慧財產權單行法比作浮在海面上的冰山,那麼反不正當競爭法則是冰山下使其賴以漂浮的海洋」[6]。該比喻形象地揭示了反不正當競爭法對智慧財產權的補充保護作用。因此,對於不能歸入單行法具體權益類型、又符合特定條件的其他利益,通常會到《反不正當競爭法》中去尋找依據。
  • 同人作品人物形象的保護範圍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裁判要旨】同人作品中,原作的人物形象等要素只是情節展開的媒介和作者敘述故事的工具,難以作為表達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3.若法院對上述主張均不予認定,則要求對前述行為認定構成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條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 電視節目名稱的智慧財產權保護裁判規則
    LOGO具有獨創性的,屬於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在後商標權人將與電視節目名稱相同的文字註冊為商標,在先電視節目名稱的使用不存在侵害商標權的故意,其廣泛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也不會導致公眾混淆或誤認關聯,則認定不構成侵害商標權。
  • 陳錦川:適用新修《著作權法》作品類型開放規定的幾點建議 | 名家...
    正文共計2819字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新修訂《著作權法》第三條規定:「本法所稱的作品,……包括:……(九)符合作品特徵的其他智力成果。」這一規定表明,新修訂著作權法改變了之前作品類型封閉的做法,採用了作品類型開放的模式。筆者基於理論和實踐存在的問題,針對作品類型開放後新類型作品的認定提出幾點建議。
  • 著作權法修改 時事新聞作品納入著作權法保護
    新修改的著作權法規定了一系列懲罰措施,大幅提高了侵權違法成本。另外,此次著作權法對「作品」定義作出調整,網絡短視頻等新類型作品將獲得有力的法律保護。焦點1「時事新聞」將受著作權法保護著作權法的不適用範圍原本包括「時事新聞」,修改後變為「單純事實消息」不適用。這意味著,時事新聞不受著作權法保護成為歷史。
  • 新著作權法回應網遊作品保護需求 專家這麼說
    作為新興產業,網路遊戲的版權保護歷來爭議不斷。網路遊戲是否構成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也在各界存在不同觀點。2020年11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審議並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其中對作品類型以及相關條款的修訂,對文化產業發展有深遠影響。
  • 熊琦:電子地圖中的著作權客體類型與認定
    由此可見,電子地圖的不同形態,應歸入著作權法中的不同客體類型,而不是僅視為一個客體來加以保護。 首先,根據地理信息編纂而成的地圖數據屬於資料庫。從著作權法的角度看,資料庫暫時只能按照彙編作品進行保護。
  • 研究思考|作品名稱、作品中的角色名稱保護路徑再探索——兼述冰雪奇緣系列商標確權案(下)
    該比喻形象地揭示了反不正當競爭法對智慧財產權的補充保護作用。因此,對於不能歸入單行法具體權益類型、又符合特定條件的其他利益,通常會到《反不正當競爭法》中去尋找依據。司法實踐中,「天線寶寶」案的二審判決援引《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條的規定,認定知名商品(服務)的特有名稱、知名卡通人物角色名稱、知名電視節目名稱可以作為合法權益予以保護。但這一做法似乎又步入了另一個極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