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俊:作品名稱與角色名稱應如何進行保護? | 前沿

2021-01-19 中國民商法律網


中國民商法律網


本文摘編自孔祥俊:《作品名稱與角色名稱商品化權益的反思與重構——關於保護正當性和保護路徑的實證分析》,載《現代法學》2018年第2期。


作者:孔祥俊:上海交通大學凱原講席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交通大學智慧財產權與競爭法研究院院長,法學博士。


在商品化活動中是否及如何保護具有較高知名度的作品名稱、角色名稱,理論和實務界均有不同看法和做法。鑑於此,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孔祥俊教授在《作品名稱與角色名稱商品化權益的反思與重構——關於保護正當性和保護路徑的實證分析》一文中,就上述兩類名稱的商品化權益保護的歷程進行反思,對當前主流觀點提出質疑,並就應當採取的保護態度加以探討,提出了相應的制度設計。



(一)由全面的否定保護到反不正當競爭保護


前些年的民事判決既否定作品名稱等的著作權保護,也否定按照反不正當競爭的路徑進行保護。理由主要有:作品名稱和角色名稱(以下簡稱「兩類名稱」)只是作品的組成部分,不構成受著作權保護的作品;作品作者未參與市場競爭等。後來的一些判決對兩類名稱按反不正當競爭法進行保護,首先認定其是否為商品名稱,且通常限於制止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近似的名稱,本質上屬於商業標誌性權益保護。


(二)商標授權確權中的商品化權益保護


近年來對於商標授權確權中涉及的兩類名稱能否作為在先權利進行反搶註的保護,產生了較大爭議。一種觀點認為,此類客體並非法律明確規定的權利(益)客體,若直接對其予以保護,可能會帶來法律適用的不準確性,亦違反「權利法定」的基本原則。另一種觀點認為,《商標法》第32條所規定的「在先權利」屬於開放式條款,應當對明顯存在「搭便車」的不正當搶註行為進行合理規制。司法裁判大體上經歷了三個階段,即由不保護到保護,由非在先權利保護到在先權利保護,再由稱其為「商品化權」的權利保護到稱其為「商品化權益」的利益保護歷程。且在保護態度上先是進行了觀點多樣化的探索,再是因明確肯定為商品化權(益)而統一認識和放開保護,後來又開始收緊和謹慎保護。


(三)由個案裁判到一般規則:司法解釋的明確規定


在總結上述審判經驗的基礎上,《商標授權確權規定》第22條規定:「當事人主張訴爭商標損害角色形象著作權的,人民法院按照本規定第十九條進行審查。」「對於著作權保護期限內的作品,如果作品名稱、作品中的角色名稱等具有較高知名度,將其作為商標使用在相關商品上容易導致相關公眾誤認為其經過權利人的許可或與權利人存在特定聯繫,當事人以此主張構成在先權益的,人民法院予以支持。」「作品名稱、作品中的角色名稱等」的表述意味著,受保護的對象還可以包括兩類名稱以外的其他作品元素。但是,對於給予在先商品化權益保護的名稱範圍不應過寬,應考慮其獲得知名度的領域及可能對相關消費者產生誤認的範圍。多數意見認為,要獲得保護的角色名稱在知名度、與作品及作者之間的關聯度等方面比作品名稱的要求更高。


(四)保護態度在演變中的質變


從上述演變過程可知,民事訴訟中對於兩類名稱的保護都是立足於其是否是一種商業標誌,僅賦予其商業標誌性權益的排斥力。商標侵權授權中起初仍堅持這種態度,但後來直接以其具有知名度和商業價值而賦予其單獨的商品化權益。這種在權益定性和保護態度上的質的變化,既改變了正當性依據,又改變了制度內容和發展方向。這種改變迄今仍問題多多且並不成熟。司法解釋將其上升為條文性規定,似乎操之過急。《商標授權確權規定》第22條存在正當性基礎混亂、保護對象性質不明等問題。



裁判和司法解釋明確了兩類名稱之商品化權益保護的正當性理由,但理由多樣且理由之間仍存在實質性的牴牾,其妥當性仍需深度推敲。


(一)先存的還是後生的在先權利


按現有裁判,兩類名稱的商品化權益通常被作為由作品本身派生的和既有的在先權利,構成商品化權益的是其本身即具有的價值。先存權利的觀點是當前的主導觀點。但從利益衡量的角度,兩類名稱的商品化權益大體上是作品的溢出價值而屬於公有領域,不宜作為受保護的利益;其次,即使援引《反不正當競爭法》一般條款作為實質依據,仍存在正當性問題。因為《反不正當競爭法》的適用以參與市場競爭為前提,若未將兩類名稱用於商品化活動即賦予其既定的商品化權益,顯然有悖反不正當競爭法保護原理。再次,因此類權益源於兩類名稱在原作品中的知名度,它自身的權利屬性尚需界定,保護範圍自然更是難以確定。


(二)對於「兩類名稱」商品化權益正當性的主流認識


按現有判決和司法解釋,保護商品化權益的正當性理由具有四種基本情形:首先,基於勞動、投資和智慧的正當性,可稱之為勞動價值論。其認為保護兩類名稱的商品化權益源於勞動、智慧和資本的投入。其次,激勵創作的效益(功利)理由,即保護商品化權能夠激發創作熱情,推動文學、藝術創作的繁榮發展,可稱之為效益(功利)論。再次,制止搭便車的正當性理由,可稱之為侵佔商業價值論。最後,避免市場混淆的正當性立論,可稱之為市場混淆論。


(三)「兩類名稱」商品化權益不是著作權的延伸保護和衍生權利


將兩類名稱的商品化權當成由著作權而來的權利這種做法值得商榷。首先,此類商品化權益應獨立於著作權。兩類名稱因超出了著作權保護範圍或不符合著作權保護條件,而無法受到著作權保護。要麼另有獨立保護依據而受保護,要麼進入公有領域。其次,此類商品化權益保護不能有悖著作權保護的利益平衡機制。限定範圍內的著作權保護體現了利益衡量,在激勵創作的同時,防止保護範圍過於寬泛。如果再以激勵創作為目標,對不能單獨構成作品的元素另外進行商品化權益保護,則無異於延伸了著作權保護的邊界,破壞著作權制度設計中的利益平衡機制。再次,此類作品元素不是經營成果。只有另外進行了商業化活動,才可能使其具有經營成果的意義,從而能夠享受經營成果的利益和按照經營成果保護。此外,以類似著作權的創作成果保護此類商品化權益的思路會出現保護上的難題和悖論。司法解釋將其所提供的保護限於作品的著作權保護期之內,但正是因為兩類名稱不受著作權保護,才尋求商品化權益之類的保護途徑,此時仍基於作品的保護期限,其所保護的權益會產生「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根基問題。


(四)是否適合以勞動價值論和商業價值侵佔論為正當化理由


作品的著作權保護已使其所有元素各得其所,兩類名稱的溢出價值和效應也是作品價值的組成部分,其投資等已獲得著作權範圍內的報償,不應再以投資、勞動為由額外給予其單獨的保護。無論是智慧財產權保護還是反不正當競爭保護,均涉及權利與公有領域、遏制不正當競爭與競爭自由的利益平衡。對於兩類名稱不予當然的保護,在日常觀念上看似不公平,但在著作權利益平衡視野之下並不存在不公平問題,而恰恰體現了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屬性和機制性要求。


(五)遏制混淆的正當性理由


司法中因兩類名稱具有較高知名度,將其作為商標使用在相關商品上容易導致相關公眾誤認為其經過權利人的許可或與權利人存在特定聯繫,由此認可其構成在先權益。其仍以固有的權利作為混淆的前提和基礎,本質上仍是以兩類名稱的既有商業價值構成受保護的利益,而禁止對其商業價值的「搭便車」。倘若該商業價值不再屬於可保護的利益,則這種理論的基礎必然喪失。可見,這種正當性理由也不能實現其自身邏輯上的自洽。


(六)對於保護正當性主流觀點的總體評價


上述理論本質上都在於賦予兩類名稱當然受保護的利益(法益),但在立法政策和利益衡量上都不具有正當性,此類商品化法益不應作為由原作品衍生的既有靜態利益的保護,而必須另有在此之外的單獨保護理由,並以該理由作為其正當性依據。


當前主流觀點除正當性不足外,在操作層面也已實際影響制度定位和標準設定。首先,兩類名稱受保護的範圍和條件不好確定;其次,其排斥力的範圍難以確定。



在上述反思與總結的基礎上,本文認為兩類名稱的商品化權益還是應當定位於商業標誌性權益,主要以禁止商業標誌意義上的市場混淆為正當性依據,實現正當性立論上的自洽,並據此理順相關法律機制,使法律調整和制度設計更為圓融。


(一)商品化行為(活動):保護的基礎和橋梁


能夠使兩類名稱受另外保護的商品化活動通常就是被用作商業標誌,由此可以產生商業標誌性權益。在此前提下,其保護的正當性乃是遏制商業標誌性市場混淆。首先,商品化權益必須由商品化活動而產生。其次,不宜跳躍式地認定為《反不正當競爭法》一般條款保護的法益。若兩類名稱尚未進行商品化,就不涉及市場競爭,不宜以《反不正當競爭法》進行調整。


(二)納入商業標誌性權益的正當性和必要性


從兩類商標的屬性上看,其應定性為商業標誌性權益(利益),而通常歸入「一定影響的商標」之中。首先,能夠實現理論上的自洽和制度上的融貫。兩類名稱商品化的價值和功能主要體現在商業標誌上,將其定位於商業標誌性權益符合其本性。且能夠以比較確定的標準明確其保護範圍,形成一種規範的制度框架。其次,更加符合實際使用的屬性和實際。兩類名稱通常的被商品化情形就是註冊商標和用作商標,司法實踐中對其的保護實質上適用的是商業標誌保護原理。再次,能夠比較準確地界定保護條件和範圍。將兩類名稱納入商業標誌保護範疇,以已實際存在的商品化行為為依託,除能夠以明確的參照系和制度化標準確定其保護邊界外,還可以使權益範圍與其保護正當性相匹配,使其保護程度與其保護價值相適應,不僅更符合保護正當性和權益的屬性,保護的確定性問題也迎刃而解。最後,符合國際主流認識。將虛擬角色的商品化和市場混淆問題納入《巴黎公約》第10條之二3(1)商業標誌仿冒混淆之列,實際上反映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認識。將兩類名稱的商品化權益納入商業標誌的保護範疇,契合國際共識和趨勢。


(三)納入商業標誌性權益的制度構造


首先,除註冊商標外,名正言順地將兩類名稱的商品化權益納入《商標法》第32條後段規定的「一定影響的商標」之中,按照該規定的要求進行保護。其次,應以實際的商業化使用作為保護的條件,即保護的前提是權利人已經將其用作或許可他人用作商標。再次,將其作為商業標誌性權益,可以使其具有有限的對抗範圍,而不能有範圍廣泛的類物權的排斥力。最後,不再以作品保護期內為保護的前提條件。


司法對於兩類名稱商品化權益保護進行了諸多探索,但無論是保護的正當性還是保護標準,都尚未得到根本澄清。本文通過反思兩類名稱商品化權益保護的歷程,對當前關於此類權益保護的正當性及其保護態度的主流觀點提出質疑,提出應當將其納入商業標誌性權益進行保護並進行了制度構造。這為明晰作品名稱和角色名稱的商品化權益保護的正當性及其保護標準提供了一個可行思路。


相關焦點

  • 作品名稱、作品中的角色名稱保護路徑再探索 ——兼述「冰雪奇緣」系列商標確權案
    由於根據司法界的普遍認知,作品名稱、角色名稱不應受著作權法保護[3],故一批主張侵犯上述名 稱「在先著作權」的案件均被法院駁回。因此,權利人特別是涉外權利人,開始引入美國司法實踐中比較流行的「商品化權」這一概念,並以此為理由尋求救濟。
  • .| 作品名稱、作品中的角色名稱保護路徑再探索——兼述冰雪奇緣...
    相關連結:二、保護作品名稱、作品中的角色名稱的法律路徑選擇如此看來,「商品化權益」的保護的確步入了一個困境,如何對相關權益進行保護是我們面臨的一個新問題。01# 著作權保護模式如前文所述,作品名稱、角色名稱不能按照著作權保護的觀點,基本上是我國學理上的通說。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商標授權確權司法解釋中,將「著作權保護期限內的作品」 作為此類作品名稱、作品中的角色名稱等受保護的前提條件,實際上仍是將其當成從屬於著作權或者由著作權派生的權利。
  • 研究思考|作品名稱、作品中的角色名稱保護路徑再探索——兼述冰雪奇緣系列商標確權案(下)
    如前文所述,作品名稱、角色名稱不能按照著作權保護的觀點,基本上是我國學理上的通說。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商標授權確權司法解釋中,將「著作權保護期限內的作品」 作為此類作品名稱、作品中的角色名稱等受保護的前提條件,實際上仍是將其當成從屬於著作權或者由著作權派生的權利。
  • 宋魚水:作品名稱在先權益保護應考量這四大因素
    一、2019年度至今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審理涉及作品名稱在先權益保護的案件情況自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5月31日,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共受理商標行政案件20172件,審結20392件。在審結的商標行政案件中,涉及作品名稱及作品中的角色名稱在先權益保護的案件為67件,佔比為0.3%。
  • 淺析知名虛擬角色名稱的商品化權益保護
    商品化權益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應運而生的,目前我國法律沒有明確對商品化權益作出明確規定,通說[1]認為商品化權益是對某些特定對象進行商業性利用或者許可他人進行商業性使用的權益,商品化權益的對象比較廣泛,包括現實生活中的名人名字及形象,也包括電影電視、文學作品等中虛構的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角色形象、名稱以及作品名稱本身。
  • 蘇法視野 | 「鬼吹燈」系列作品名稱的反法保護
    在肯定一審判決認定的基礎上,二審法院對涉案爭議問題進行了以下進一步分析:作品知名度較高屬於客觀事實;「鬼吹燈」標識本身不具有違法性,其作為涉案系列作品的名稱或名稱的主要部分在版權、廣電等主管部門得到審核和行政許可;「鬼吹燈」標識作為涉案系列作品的名稱或名稱的主要部分經過長期使用已經形成了《反不正當競爭法》應予保護的法益;涉案轉讓協不違反《著作權法》禁止性規定,協議合法有效,雙方均應基於誠實信用原則依法履行合同
  • 最高法:知名影視、文學作品及角色名稱受法律保護
    這份司法解釋對社會普遍關注的作品名稱、角色名稱的保護問題做出了明確規定:對於著作權保護期限內的作品,如果作品名稱、作品中的角色名稱等具有較高知名度,將其作為商標使用在相關商品上容易導致相關公眾誤認為其經過權利人的許可或者與權利人存在特定聯繫,當事人以此主張構成在先權益的,人民法院予以支持。  按照我國著作權法的規定,作品名稱、角色名稱通常不能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
  • 節目名稱的法律保護
    無論是對節目的形式、節目的內容還是節目的名稱,法律都應給予完善的保護,但是該以著作權進行保護,還是以商標權的名義進行維權,亦或是以反不正當競爭來進行聲討?這其中孰是孰非,孰重孰輕,孰強孰弱本文將予以評析。文/劉俊清  蘭臺知產團隊律師 「爸爸去哪兒?」
  • 商標爭議中作品名稱在先權益保護條件探析
    經過相關規定、指引的明確制定以及眾多在先案例的認定,實踐中作品名稱在先權益的保護條件在司法認定上逐漸明晰、統一。綜合而言,在當前商標爭議行政案件中,該種權益的保護條件可以劃分為以下五項: (一)保護對象保護對象,即作品名稱和作品中的角色名稱等。
  • 什麼樣的角色名稱可獲得在先權益保護?
    經審理,2019年4月,國家知識產權局作出裁定認為,「葫蘆娃」系原告出品的《葫蘆兄弟》作品中角色名稱,在動畫領域有一定知名度,原告對其享有在先角色名稱權益,但訴爭商標「葫蘆娃一家人」與原告的角色名稱「葫蘆娃」的構成、呼叫、含義均有一定區別,且訴爭商標核定使用服務與原告從事行業差異較大,訴爭商標未損害原告對「葫蘆娃」享有的在先角色名稱權益。
  • 閱世界|作品名稱作為知名商品特有名稱究竟花落誰家
    而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是一個時間的正反兩方面,從正面講是修改權,即有權修改或授權他人修改的權利,從反面講是保護作品完整權,即有權禁止他人歪曲、篡改作品的權利。從概念上看,顯然,無論是署名權,還是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都與知名商品特有名稱權益這一商業標識權利相差甚遠,最接近的就算是發表權了。
  • 「真假」美人魚:關於電影名稱的法律保護問題
    關於兩者因名稱相近似而是否構成侵權的問題,需要結合電影名稱「美人魚」本身的權利基礎進行認定。一、電影名稱「美人魚」不享有著作權依據我國《著作權法》的規定,具有獨創性的創作才構成作品,作品自創作完成之日起享有著作權。但是,相關作品的名稱是否具有獨創性或具有獨創性是否構成作品而受《著作權法》保護,我國還未有統一規定。
  • 電視節目名稱的智慧財產權保護裁判規則
    LOGO具有獨創性的,屬於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在後商標權人將與電視節目名稱相同的文字註冊為商標,在先電視節目名稱的使用不存在侵害商標權的故意,其廣泛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也不會導致公眾混淆或誤認關聯,則認定不構成侵害商標權。
  • JT&N觀點|從「愛情公寓」案看影視作品名稱的智慧財產權法律保護
    因此,依據第41類的「節目製作;戲劇製作」服務上的商標權主張影視作品的名稱侵權是否會被法院支持尚無定論。 同時,「影視作品」又不像「遊戲產品」可被歸入第9類「計算機遊戲軟體」,而與之相關的服務可被歸入第41類「在計算機網絡上提供在線遊戲」。 如果影視作品名稱的使用不被認定落入第41類「節目製作;戲劇製作」服務的範圍,影視作品的著作權所有人是否可以通過其它法律獲得保護?
  • 「葫蘆娃 HULUWA」商標損害知名作品《葫蘆兄弟》角色名稱權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授權確權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二條第二款規定,對於著作權保護期限內的作品,如果作品名稱、作品中的角色名稱等具有較高知名度,將其作為商標使用在相關商品上容易導致相關公眾誤認為其經過權利人的許可或者與權利人存在特定聯繫,當事人以此主張構成在先權益的,人民法院予以支持。
  • 乾貨 電視節目名稱的商標法保護辦法
    各檔綜藝節目的競爭一方面帶來了中國電視市場的繁榮,另一方面白熱化的競爭也帶來了各家電視臺綜藝節目的名稱之爭和市場產品「傍名牌」現象。因此,電視節目權利人如何依法保護好其節目名稱,既是電視節目權利人保護其智慧財產權、實現其經濟利益和社會效益最大化的一個重要課題,同時也是著作權人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益、規範中國電視市場的重要一環。
  • 案例 | 「葫蘆娃 HULUWA」商標被撤銷,因損害知名作品《葫蘆兄弟》角色名稱權益
    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經審理後認為,根據兩案在案證據,可以認定美術電影製片廠對於《葫蘆兄弟》作品享有著作權、對「葫蘆娃」角色造型美術作品享有除署名權以外著作權。動畫片《葫蘆兄弟》首次發表於1986年,現仍處於著作權保護期內,《葫蘆兄弟》自發表後,以及後續電影版發行以來,通過電視臺、影院、網際網路等多種渠道進行了廣泛、持續地播放,榮獲了諸多榮譽獎項,並且至今仍保持著較高的播放量,一直具有廣泛的收看觀眾,該動畫片及其中「葫蘆娃」的角色形象知名度較高。
  • 3個小技巧,成功將影視作品名稱註冊為商標
    影視作品是文化和商業價值的結合,好的影視作品不僅僅具有票房號召力,在放映期也有周邊開發的商業價值,更是在後續可以做一個完整的產品規劃和開發,使其成長為一個長期有生命力的品牌。根據《商標法》,文字可以作為商標進行註冊保護,且對於文字構成沒有獨創性的要求,因此,將影視作品名稱申請為商標,不失為一種保護策略。
  • 作品名稱與商標權衝突時的侵權判定——對我國已生效司法判決的實證分析
    對於已經進入公有領域的作品,如果相關人物及角色名稱、作者中外文姓名、作品名稱和譯名等原作品中的元素被註冊為商標,商標專用權人不應以商標權為由阻礙他人對作品進行正當的使用,否則勢必會不當地限制作品的傳播,架空著作權保護期制度。
  • 3條小技巧,成功將影視作品名稱註冊為商標
    根據《商標法》,文字可以作為商標進行註冊保護,且對於文字構成沒有獨創性的要求,因此,將影視作品名稱申請為商標,不失為一種保護策略。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這一年,我們每個人都見證或親歷了諸多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