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詩之奇可與賀詩比肩:解會柳宗元七言律絕五首
@鐵山青士(笑獨行)[詩]
桂林訾洲公園的柳宗元雕塑(圈中導遊姐妹好友攝)
七律·柳宗元詩文印象
慶幸早逢因法家,大荒江雪並曾嗟。
愧蒙封建兼天對,喜悟黔驢與毒蛇。
險韻窮奇比華嶽,愚溪痛反豈烏鴉?
永州方醉西山妙,樂府又迷楊白花。
注釋:
1.早逢因法家,謂因柳宗元曾在七十年代初中期被譽為「唐代最大的法家思想家」而得以早逢。
2.大荒江雪,取柳宗元詩意象,大荒乃出自七律《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首聯「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江雪即出自五絕《江雪》。
3.封建、天對,取柳宗元文篇名,即《封建論》與《天對》;該二文少年時代與大學時代曾經接觸,既讀前者懵懵懂懂,欲賞後者障礙重重,畏難之餘也未曾盡力求解,以至於今日。
4.黔驢、毒蛇,指代柳文《黔之驢》與《捕蛇者說》;後者篇末有句謂:「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是蛇,即永州之野所產劇毒異蛇也。
5.險韻窮奇比華嶽,險韻窮奇,指柳詩險韻長律《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感時書事》窮極奇峭;華嶽,即西嶽華山。
6.愚溪痛反,指柳文《愚溪對》與《愚溪詩序》痛出倒反;其中尤以《愚溪對》中之自愚說辭為沉痛激烈,有一對偶句謂:「吾蕩而趨,不知太行之異乎九衢,以敗吾車;吾放而遊,不知呂梁之異乎安流,以沒吾舟。」
7.西山,指代柳文「永州八記」第一篇《始得西山宴遊記》。
8.楊白花,取柳詩篇名,即樂府雜言古詩《楊白花》,詠嘆相傳為北魏太后胡充華所作之樂府古辭《楊白花》,其辭曰:「楊白花,風吹渡江水。坐令宮樹無顏色,搖蕩春光三千裡。茫茫曉日下長秋,哀歌未斷城鴉起。」長秋乃胡太后所居宮殿名。
(己亥年三四月間成詠於榕城並注釋)
/
仄韻七律·解柳宗元詩之傑出
韓非柳匹虧幽寂,韋柳足堪王孟敵。
應物神融造化功,宗元意造山林客。
何忻古體振孤風?須嘆律詩標逸格。
自是騷魂出世難,詩文哲思方薰炙。
注釋:
1.韓非柳匹,謂韓愈詩才詩思遠不及柳宗元;此乃古今詩評家公論,劉克莊《後村詩話》稱:「柳子厚才高,他文惟韓可對壘,古律詩精妙,韓不及也。」清張謙宜《絸齋詩談》謂:「柳文讓韓,詩則獨勝。」
2.韋柳足堪王孟敵,謂世以柳宗元、韋應物並舉以接武抗禮王維、孟浩然山水田園詩,良有以也。
3.頷聯,化用韋柳詩句各一,即韋詩《答暢校書當》詩句「且忻百穀成,仰嘆造化功」與柳詩《溪居》詩句「閒依農圃鄰,偶似山林客」;「意造山林客」實謂「山林客」並非柳宗元精神本色。
4.律詩標逸格,謂柳宗元律詩(包括排律)格律謹嚴,對仗精工,風格峻峭;其實柳詩之謹嚴精工並不限於律詩,古詩亦然,元方回《瀛奎律髓》稱:「柳柳州詩精絕工致,……峭而勁。」清屈復《唐詩成法》稱:「柳柳州詩屬對工穩典切,情景悲涼,聲調亦高,刻苦之作,法最森嚴……。」在下以為柳宗元律詩成就實可比肩杜甫、李商隱,然文學史似重視不足。
5.自是騷魂出世難,自是騷魂謂柳詩稟賦楚騷精魂,宋嚴羽《滄浪詩話》謂:「唐人惟柳子厚深得騷學……。」出世難,故詩思有味,元方回《瀛奎律髓》稱:「韋[應物]達,故淡而無味。」
6.詩文哲思方薰炙,指柳宗元文學、思想並皆傑出;柳宗元哲思深邃,故不但韓愈不及,王、孟、韋亦不及也。
(己亥年四月十一至十二成詠於榕城)
七絕·柳詩好處正在不達二首
元詩人方回《瀛奎律髓》品評柳河東詩多涉及心態性情,以柳之哀為自取,謂「為太守尚怨如此,非大富貴不滿願,亦躁矣哉」,且以柳與同貶遠州之劉禹錫相對照,因劉「特老壽」而鄙柳。與此同時,又以柳詩與韋應物詩相比較,承認柳詩比韋詩有味,謂「韋達,故淡而無味」。見此評議頗有感觸,遂作此二首七絕以寄我心。
其一
柳州山水味何鮮?入世心參出世禪。
詩固不唯憎命達,達觀成道亦相煎。
其二
何貴儀曹貶謫詩?怨心燒灼若相思。
宜哉達遜劉賓客,幽峻遂成遺世奇。
注釋:
1.柳河東、[柳]柳州、[柳]儀曹,均為柳宗元尊稱;柳宗元祖籍河東蒲州(今山西永濟),故世稱柳河東、河東[柳]先生(其詩文集亦以「河東」名),生前官終柳州刺史,故世稱柳柳州,又曾出任禮部員外郎,故有柳儀曹之稱;儀曹本為南朝祠部屬官,掌吉兇禮制,後世因稱禮部郎官為儀曹。
2.憎命達,語出杜甫五律《天末懷李白》頸聯:「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
3.劉賓客,即劉禹錫,以劉禹錫晚年曾出任太子賓客故。
(己亥年四月十七至十八成詠於榕城)
/
七律·柳詩可與賀詩並稱
刻苦幽清性不空,賺人千古嘆文窮。
神偕太祝蘇州逸,律共少陵商隱工。
向覺柳州歌楚水,一如昌谷哭秋風。
司勳許賀騷苗裔,不道河東理貫通。
注釋:
1.刻苦幽清,以概括柳宗元詩風格。
2.性不空,謂柳宗元秉性唯達觀稍不足。
3.文窮,謂詩文「窮而後工」;歐陽修《梅聖俞詩集序》云:「非詩之能窮人,殆窮者而後工也。」
4.太祝,儲光羲曾出任太祝一職,故世稱儲太祝。
5.蘇州,韋應物曾出任蘇州刺史一職,故世稱韋蘇州。
6.少陵,杜甫自號少陵野老省稱。
7.商隱,即李商隱。
8.柳州,柳宗元曾出任柳州刺史一職,故世稱柳柳州。
9.歌楚水,綜合化用柳宗元五古《溪居》結句「長歌楚天碧」與七律《別舍弟宗一》頸聯韻句「洞庭春盡水如天」。
10.昌谷,李賀家居河南福昌昌谷(今洛陽宜陽三鄉,昌谷亦稱昌澗),故世稱李昌谷。
11.哭秋風,截用李賀組詩《南園十三首》其六(七絕)結句「文章何處哭秋風」。
12.司勳許賀騷苗裔,謂杜牧《李長吉歌詩敘》曾以李賀詩為「騷之苗裔」,謂「理雖不及,辭或過之」,又以「世皆曰」:「使[李]賀且未死,少加以理,奴僕命[楚]騷可也。」司勳,杜牧曾出任司勳員外郎一職,故世稱杜司勳。
13.河東理貫通,謂柳宗元辭與理皆可比肩楚騷,論情理,柳宗元作為楚騷嫡傳弟子當之無愧;河東,柳宗元為河東蒲州(今山西永濟)人,故世稱河東[柳]先生或柳河東。
(己亥年五月至七月成詠於榕城,用平水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