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誰來做客】李靜君《雲門舞集》跳自己的現代舞

2021-03-04 WTV全資訊

2017年奧克蘭藝術節,來自臺灣的雲門舞集呈現《稻禾》的作品,給奧克蘭的表演藝術愛好者帶來一場高水平的視覺和聽覺的藝術饗宴。

雲門舞集創立於1973年,李靜君在17年前,以首席舞者的身份在奧克蘭Aotea Centre舞臺演出」《九歌》中的女巫,17年後再度來到奧克蘭,李靜君以助理藝術總監身份重返Aotea Centre。


17年來從舞蹈演員到助理藝術總監,主要是幫助並且帶領更多的年輕舞蹈演員上臺演出,我感覺,這樣的傳承就是每一個舞者在雲門跳舞的意義。 「傳承」也是雲門的意義,1973年,雲門創始人林懷民先生當時很單純地就是想跳自己的現代舞。

『雲門一開始是去發掘自己的動作、自己的故事,從文學、從民間故事去搜尋;第二階段雲門在思考我是誰、臺灣從哪裡來,於是林懷民老師從臺灣、從中國文化去挖掘,成就了《九歌》、《紅樓夢》等大型舞劇;最後林老師回歸到我們自己,我們的身體,他思考」我們有什麼底蘊」?雲門早期的訓練著重京劇和芭蕾舞,後來林老師在中華文化底蘊當中挖掘出氣功、武術、打坐、書法等等。 』

『舞者透過這些訓練和演出,從外而內了解自己是誰,從哪裡來,這是何等幸福的事。 經歷過暫停、大火的考驗,雲門已經成為臺灣文化藝術的一部分,也是國際藝術舞臺的常客。

林懷民老師常說,我們看表演是」稍息」不是」立正」,如果你感覺到一股和風吹來,你享受它就好,不要去想」風為什麼而來? 從哪裡來?」 這純粹是一種自然的感受力,我們不要讓大腦來阻攔這美好的情感交流。 

點擊"閱讀原文" 到video.936.nz觀看人物訪問


TV 28臺 晚上6:30-7PM 

周一 ~ 周五

梁鈴鈴帶您, 更深入走進社群!

相關焦點

  • 【樂為影史今天】中國現代舞之父林懷民——雲門舞集《九歌》
  • 雲門李靜君的患癌體會:心要定,但身要動
    心定看人生,身動起而行舞蹈家、雲門舞集助理藝術總監李靜君,17歲就加入雲門至今
  • 【工作坊】雲門舞蹈教室
    時間:10月28日19:00-20:30(提前半小時開始籤到)地點:廣州大劇院四樓芭蕾舞排練廳導師: 蘇依屏(雲門舞集資深舞者
  • 雲門舞集《水月》:這是一場遲到就不能看的演出
    《水月》是雲門舞集「靈靜之旅」系列的第二個作品。創作靈感來自兩個主題:一是佛門的偈語:「鏡花水月畢竟總成空」,另一個是熊衛先生所創的「太極導引」原理發展成形。以清冷,冥想式的氣氛貫穿全舞,美得令人沉醉。它反映了表象與本質,著力與不著力,男人與女人,真實與虛幻,陰與陽之間的關係。從「太極引導」原理發展成形的舞蹈動作,把中國傳統動作推至現代化的極致。
  • 《雲門舞集的美麗傳奇》
    1973年,一個不一樣的舞團在這樣一個安靜的春天裡誕生了。「雲門」是傳說中黃帝時代一個祭祀的舞蹈。當年的林懷民對祭祀舞蹈非常熱衷,和「雲門」一見鍾情,於是將自己的舞團命名為「雲門舞集」。雲門舞集的誕生仿佛在告訴世界一種古代的文明復活了。
  • 這個劇團很特別—雲門舞集
    說起臺灣的雲門舞集人們一定不會陌生它是來自臺灣的現代舞表演團體也是臺灣第一個職業舞團被外媒評價為「亞洲第一當代舞團」今天就集中來看看雲門舞集的作品>1973年,林懷民先生創建了「雲門舞集」,「雲門」是中國最古老的舞蹈,起始於五千年前,即黃帝時代,關於雲門舞集的舞容舞步已經失傳。
  • 雲門舞集-行草三部曲《松煙》
    ‖財團法人永齡教育基金會共同製作‖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雲門舞集文教基金會點擊本文底部「閱讀原文」,先來欣賞行草三部曲之《行草》‍‍(視頻,請在WIFI環境下欣賞)-關於松煙‍‍‍‍‍‍ 「松煙」是林懷民繼
  • 舞者的信仰——林懷民和他的雲門舞集
    七點整,雲門舞集今天的開幕戲《紅線繩》就要上演,現在六點半,林懷民比舞者更急。他也要登臺的。他也是舞者,同時還是雲門舞集的創辦人,一切突發狀況的負責人。李老闆終於帶著衣服來了:「你總是不按理出牌,專出怪招來煩我。」李老闆也對林懷民抱怨連連,「民族舞蹈的衣服我一天做上百件,你的衣服三天只能做一件。你們又窮,做雲門舞衣,我賠時間賠工錢!」
  • 雲門舞集——《水月》要來青島了!
    「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毛詩序》今天我們就來介紹,大劇院藝術節的開幕演出,雲門舞集《水月》。來看看雲門舞集的創辦人及藝術總監林懷民,心中的舞蹈是什麼樣的吧:林懷民,2013年世界舞蹈日獻詞(前半中文字幕,後半英文字幕,建議WIFI環境觀看)在林懷民對舞蹈的信念下,四十年來
  • 音畫經典 雲門舞集《水月》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作品是歌與舞完美結合的呈現,來自臺灣乃至全球大名鼎鼎的「雲門舞集」的經典作品,其「靈靜之旅」系列的第二個《水月》。賞「月」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林懷民和他的雲門舞集。林懷民,大神級的人物,享譽國際的臺灣編舞家。2009年5月12日,林懷民在德國舞動(Movimentos)國際舞蹈節上被頒發終身成就獎,確定了林懷民國際大師的崇高地位。
  • 沒了林懷民還是雲門舞集嗎
    原標題:沒了林懷民還是雲門舞集嗎   雲門舞集和陶身體劇場的《交換作》14日至17日亮相2019國家大劇院舞蹈節。三段舞蹈匯成的《交換作》,是退休前的藝術總監林懷民留給雲門舞集的最後一套節目,是名副其實的「告別作」。首場演出上,重新打磨的《秋水》最後登臺。
  • 這是林懷民與雲門舞集的最後一套作品,可能也是最不一樣的
    秋天,我還會再來!」3月在東方藝術中心見到林懷民,話題不可避免談到即將到來的離別路口。2017年底,林懷民以公開信的方式宣布將於2019年底退休,2020年起由現任雲門2藝術總監鄭宗龍接手雲門舞集。面對記者「要不要談談退休」的提問,林懷民爽朗地預告了半年後的新作,「雲門演陶冶的作品,『陶身體』來演鄭宗龍(雲門舞集的接任者)的編排,是不是很有趣?」
  • 雲門舞集演繹林懷民雙舞作 「白水」「微塵」來啦!
    從2009年的《行草》開始,十年來,雲門舞集和雲門2已經在東藝先後上演了七部令人難忘的經典作品了。
  • 鄭宗龍與雲門舞集新作《定光》
    這一年因為疫情的關係,對我們來說是很好的時間來磨合。我們在安靜的時候認識彼此,對於身體、舞蹈、聲音如何工作這件事有更多的討論,這過程有時是很亂或充滿緊張拉鋸的,漸漸地舞作在走,太陽還是會升起,編排過程中好像有一些默契、理解、體諒⋯⋯ 都在那些汗水和淚水之下,就在一起了。
  • 雲門舞集與陶身體 | 林懷民為雲門策劃的最後一檔演出,開創新局!
    杭城的小夥伴們一定都知道了這個消息——今年11月29日、30日,林懷民將攜雲門舞集來到杭州大劇院。這次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作品?這次是林懷民退休之作,是三位國際級編舞家、兩大超級舞團的聯合呈現,也是雲門舞集+陶身體的組合,以及新舊掌門人之間的合作。
  • 陶身體劇場 x 雲門舞集《交換作》丨七城巡演
    2019年,國際兩大現代舞團雲門舞集、陶身體劇場將首次合作,交換編舞家
  • 雲門舞集《水月》演出須知 & 微節目冊
    2012年,墨西哥國家郵局商業處、國家文化藝術委員會、塞萬提斯國際藝術節共同發行「塞萬提斯國際藝術節四十周年紀念郵票」,以雲門舞集2010年在墨國演出的《水月》表演照片做為設計,該藝術節推崇雲門舞集《水月》照片為「瞬間的永恆」,代表其藝術節生生不息的藝術創意及活力。
  • 雲門舞集與陶身體劇場《交換作》11月上海首演
    以往雲門演出的都是林懷民的作品,告別之際他所推出的最後一套節目,出人意外,拓展新局,引人遐想。獲得2018"英國國家舞蹈獎傑出舞團獎"的雲門舞集,以及被倫敦泰晤士報譽為"中國當代舞界一股強勁的新力量"的陶身體劇場,這兩大超級舞團,交換編舞家,將於11月7-10號在東方藝術中心的舞臺上同臺獻藝。
  • 最後一次率團戶外公演——林懷民舞別雲門
    這是雲門舞集第2432場演出,也是林懷民卸任雲門舞集藝術總監一職前,最後一次率團戶外公演。當晚的節目,除了近年來深受好評的《水月》《稻禾》《白水》,還有久違舞臺的《家族合唱》《行草》《松煙》《竹夢》《如果沒有你》等經典片段。林懷民說,雲門舞作是他的構想和意念,而雲門舞者用汗水和青春給予這些舞作血肉和靈魂。此次公演後,周章佞、楊儀君、蔡銘元等9位資深舞者,也即將陸續離開雲門舞臺。
  • 雲門舞集新作《白水》《 微塵》月底上演
    編舞家林懷民在回顧創辦雲門舞集的歷程,深深吸了一口氣。近日有臺灣《財訊》雜誌專訪了林懷民。若俗氣地對照外國的結婚周年,40年表示紅寶石婚,表示愛火依然炙熱、永不熄滅,恰林懷民與雲門舞集「結婚」40年、卻依然積極熱切的心境若合符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