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奧克蘭藝術節,來自臺灣的雲門舞集呈現《稻禾》的作品,給奧克蘭的表演藝術愛好者帶來一場高水平的視覺和聽覺的藝術饗宴。
雲門舞集創立於1973年,李靜君在17年前,以首席舞者的身份在奧克蘭Aotea Centre舞臺演出」《九歌》中的女巫,17年後再度來到奧克蘭,李靜君以助理藝術總監身份重返Aotea Centre。
17年來從舞蹈演員到助理藝術總監,主要是幫助並且帶領更多的年輕舞蹈演員上臺演出,我感覺,這樣的傳承就是每一個舞者在雲門跳舞的意義。 「傳承」也是雲門的意義,1973年,雲門創始人林懷民先生當時很單純地就是想跳自己的現代舞。
『雲門一開始是去發掘自己的動作、自己的故事,從文學、從民間故事去搜尋;第二階段雲門在思考我是誰、臺灣從哪裡來,於是林懷民老師從臺灣、從中國文化去挖掘,成就了《九歌》、《紅樓夢》等大型舞劇;最後林老師回歸到我們自己,我們的身體,他思考」我們有什麼底蘊」?雲門早期的訓練著重京劇和芭蕾舞,後來林老師在中華文化底蘊當中挖掘出氣功、武術、打坐、書法等等。 』
『舞者透過這些訓練和演出,從外而內了解自己是誰,從哪裡來,這是何等幸福的事。 經歷過暫停、大火的考驗,雲門已經成為臺灣文化藝術的一部分,也是國際藝術舞臺的常客。
林懷民老師常說,我們看表演是」稍息」不是」立正」,如果你感覺到一股和風吹來,你享受它就好,不要去想」風為什麼而來? 從哪裡來?」 這純粹是一種自然的感受力,我們不要讓大腦來阻攔這美好的情感交流。
點擊"閱讀原文" 到video.936.nz觀看人物訪問
TV 28臺 晚上6:30-7PM
周一 ~ 周五
梁鈴鈴帶您, 更深入走進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