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頭條】盤點侗族電影上那些書法海報設計···

2021-03-03 侗族文化產業化首創平臺

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我們!

電影《直立行走》海報、片頭上的書法字體設計

電影《情定侗鄉1》海報、片頭上的書法字體設計

電影《情定侗鄉1》海報、片頭上的書法字體設計

電影《情定侗鄉2》海報、片頭上的書法字體設計

電影《農民的刀》海報上的書法字體設計

電影《侗族古歌秘籍》海報、片頭上的書法字體設計

電影《侗族大歌》書法字體設計

電影《千裡走單騎》書法字體設計

電影《白銀帝國》書法字體設計

公益團隊海報上的書法字體設計

為「鄉野酒吧」題詞原稿

為「初見書屋」題詞原稿

為「鳳王齋」題詞原稿

為「田農」題詞原稿

吳凱最近書法習作

【自做詩·離鄉人】(無心齋主)

 

離家十年人在昆,人情淡薄少認親。

偶有思念心已冷,短短人生吾自行!

正逢離家10年之際,吳凱寫於 昆明.2013.5.12.

吳凱行草作品

吳凱行草作品

吳凱行草作品

吳凱側書作品

吳凱隨筆作品

吳凱自作詩隨筆作品



吳凱側書作品

吳凱隨筆作品

吳凱隸書作品

吳凱隨筆作品

吳凱隨筆作品

吳凱,侗族/出生於1982年/貴州黎平人,畢業於雲南大學,中國侗族文化促進會·發起人,雲南傳龍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執行董事,黎平三龍侗族文化促進會 · 會長,黎平蒲洞侗族文化促進會 · 顧問等,【侗族頭條】、侗族大歌發源地、侗族文化產業基地·主創侗族網絡TV、《吳凱說文化痕跡》主講人、侗族電影導演、製片人、編劇、演員,策劃、媒體人·····

1996.榮獲全國「迎接香港回歸祖國讀書活動」學習優秀獎;1998.榮獲「紅楓杯」全國書法大賽三等獎,作品入編《新書法藝術人才精品大典》、《跨世紀書法家精品集萃》、《愛我洞庭「書法藝術作品精品選》;2002.榮獲雲南大學「伍達觀」助學金、國家二等獎學金、雲南省政府一等獎學金、雲南大學三等獎學金,並被雲南大學授予「十大團員標兵」、「優秀學生幹部」、「優秀學生」、聘為雲南大學宣傳部部長;2003.榮獲「麓山杯」全國書法大賽二等獎,鑑於在書畫藝術方面的造詣和成就,被授予「書畫領域傑出貢獻獎」,作品入編《當代書法名家墨跡大觀》,並在書法報、書法導報等主流報紙上發表;2004.在雲南大學舉辦「誠信月·書法展」、「國際現代藝術與設計學院精英書法聯展」,作品在雲南、雲大等主流報紙上發表,受到雲南藝術界一致好評;同年,榮獲雲南大學書法大賽二等獎,雲南理工大學書法大賽一等獎;多次在雲南大學慶來堂現場表演書法,作品被雲大黨委、校長等領導收藏;2004.學術綜合測評名列全年級第二名,被學院推薦去韓國、新加坡深造;2005.受邀參加香港皇庭家居首屆紅木節,並現場進行書法籤售;

2011.12.參與策劃紅星美凱龍集團·昆明「幸福來牽手」開業盛典、「信樂團·將愛進行到底」、「國際設計師峰會」活動,並與國際設計大師洪約瑟共同合影見證;2005-2016.榮獲第三屆中國書畫藝術 「華表獎」大展賽-精品獎,被授予「中國成功人士-華表獎藝術家」稱號;「三清山杯」中國書畫名家大展-優秀獎;中華廣告節全國書法大賽優秀獎;

吳凱與香港影帝方中信先生

吳凱贈香港影帝方中信先生書法

2017.4.全案策劃「香港皇庭19周年慶典」,香港影帝方中信先生親臨現場並收藏吳凱作品「誠信贏天下」;

吳凱和香港著名影星楊恭如

吳凱和香港著名影星楊恭如互贈作品留念

2018.7. 全案策劃「香港皇庭·楊恭如品牌周年慶」活動;

吳凱和功夫先生樊少皇

吳凱和功夫先生樊少皇談中國書法

吳凱和功夫先生樊少皇談中國書法

2018. 9.全案策劃「香港皇庭20周年慶典」,功夫巨星樊少皇先生親臨現場並收藏吳凱作品、和影視演員楊恭如互贈作品以示紀念」

2018.10. 微電影《情定侗鄉1》全網首播,擔任製片人、劇本提供者、編劇、資金、贊助統籌;

2018.12. 全案策劃「香港皇庭·張衛健品牌營銷」活動;2019.1.電影《情定侗鄉2》全網首播、黎平院線首播、創侗族文化公益電影明星參與宣傳歷史之最,擔任製片人、編劇、市場推廣運營、資金、贊助統籌;

吳凱代表公司迎接歐陽震華

吳凱和歐陽震華

吳凱和歐陽震華

2019.4. 全案策劃「香港皇庭·歐陽震華新品發布會」;

吳凱和國際設計大師張勝傑

設計大師喜得貴子,吳凱現場書法祝福

吳凱和國際設計大師劉榮祿

2019.12. 受邀參加「國際設計大師系列講座暨雲南設計師年會」,並代表領獎與國際設計大師王勝傑、劉榮祿等交流、學習、共同合影見證;2020年.代表公益團隊黎平三龍侗族文化促進會和「遙相憶」文化消費平臺籤約,並被授權擔任項目公司黎平永從文旅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2020.6.25.電影「情定侗鄉3」之《侗族古歌秘籍》獻禮端午全網首播、創侗族文化公益電影明星參與宣傳歷史之最,擔任製片人、總導演、男一號四耶扮演者、劇本創作者、編劇、後期指導、市場推廣運營、資金、贊助統籌;2020.6.25.註冊並創辦雲南傳龍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2020.8.1.(建軍節)舉辦吳凱「見證2020·痕跡傳承」首屆個人網絡書法展。

吳凱考察北京大學


吳凱考察斯諾的故事

吳凱考察堂安

吳凱和英倩蕾徒步考察黎平三龍偏遠自然寨

吳凱和英倩蕾交流、探討未來黎平三龍文化旅遊發展趨勢

吳凱、英倩蕾(兒子)、吳志成、真子、玉歡、明諺、元桃、習娥

吳凱作品《侗娘》

吳凱考察地捫生態博物館

吳凱考察黎平三龍「薩蘭祖公定寨」

吳凱看望受毛主席接見的侗歌師吳學貴

吳凱考察侗族著名歌師吳傳龍

吳凱考察侗肇興紀堂

吳凱和1986侗族大歌唱響法國巴黎領唱、著名歌師吳玉蓮

吳凱見證三龍大歌隊又一次國際音樂交流

黎平三龍書畫雙傑吳凱和丕超在做文化公益

免費給父老鄉親寫春聯

吳凱昆明書法答謝會活動

吳凱和行動教育著名績效講師江竹兵

吳凱和行動教育著名盈利模式講師、老師 李踐

吳凱參與公司敬老院愛心行動

吳凱和中國遠徵軍戰士、功臣-劉夷

吳凱和中國抗美援朝戰士、功臣

吳凱當過主持人

吳凱回母校雲南大學探望

吳凱當過女人

吳凱混過古惑仔

吳凱和信樂團

吳凱最需要感謝的良師益友,大家知道幾個?

吳凱和美國朋友

吳凱在黎平三龍的鐵三角

吳凱和張譯心

吳凱和有文化公益大愛的潘董

吳凱和文化公益默默貢獻者楊總

吳凱大家可能有人不知道,那兩位大家都知道吧!

希望歲月和現實不要改變我們的最初心性

感恩黃小碧董事長,是我成長最大的導師

吳凱見證張娜拉活動

吳凱在香港皇庭家居策劃的活動

吳凱在昆明的活動

① 【電影首播】《侗族古歌秘籍》完整版 終於來了(原片)

②  夜郎古國「美人窩」傳說

 ③電影《侗族古歌秘籍》10大看點首曝光...

④ 《侗娘》獻禮祖國70周年

⑤  走進蘭洞侗寨  探秘吳勉故裡

點擊「閱讀原文」100元為您品牌營銷提供解決方案!

相關焦點

  • 用電影展現貴州之美的侗族導演歐醜醜
    這位來自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侗族姑娘,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的「80後」導演,從2005年第一部電影作品《阿娜依》問世以來,還拍攝了《雲上太陽》《侗族大歌》三部與貴州相關的電影。歐醜醜   從小生長在貴州的歐醜醜,在她的血液裡面流淌著豐富的民族文化和淳樸的民風民俗,她對於貴州的情感已經深入到了骨子裡。
  • 情感大片《侗族大歌》貴州路演獲觀眾打call
    純愛電影《侗族大歌》已於今日在貴州上映,將於11月17日全國公映。影片日今日發布終極海報,並結束了環黔九城路演,所到之處,場場爆滿,口碑炸裂,提前看過該片的觀眾紛紛盛讚「今年終於看到了一部想二刷的愛情片」,「原來世間還有這麼真實而美好的愛情」……更是有網友貼出本文開篇那句「愛情教母」張愛玲的名言,表示「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時代,《侗族大歌》給了自己一雙辨別愛的慧眼。
  • 情感大片《侗族大歌》貴州9城路演 觀眾暖心痛哭
    共14張 1905電影網訊「也許愛不是熱情,也不是懷念,不過是歲月 監製江秀佳則表示,為了讓更多人看到該片,一年之前,他們就已經開著電動三輪車輾轉於貴州各個小村子當起了放映員,「鄉村偏遠,很多老人可能一輩子都沒看過電影,我們一村一村地放映《侗族大歌》,就是希望那些沒有進過影院的村民能看到自己的文化、家鄉的電影。」
  • 電影《侗族大歌》藝術總監、主演——盧燕
    將與從全世界上千部報名參賽參展的影片中遴選出的80部精品佳作一起角逐電影節獎項。創辦於1961年的美國休斯敦國際電影節,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獨立電影節,很多日後享譽世界的著名導演都曾在休斯敦國際電影節上獲得他們一生中重要的國際大獎,其中包括史蒂芬·史匹柏、《星球大戰》導演喬治·盧卡斯、《沉默的羔羊》導演喬納森·德梅等等;1992年,李安導演生涯的第一部電影《推手》,榮獲休斯敦國際電影節大獎,這是李安導演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個國際大獎。
  • 侗族天籟之音響徹首府的夜空
    該書採用rays系統將紙質圖書與網際網路技術相融合,讓讀者基於紙書深度閱讀的同時,享受線上豐富的衍生內容和服務。打開微信掃碼,即可賞侗家風情,聽侗族民歌。書中收錄的歌曲不僅朗朗上口,也具有較高的文化和史料價值;不僅有原生態的民族風味,也有對民族文化的創新傳承。
  • 走進侗族地區,感受別樣的民俗文化!
    侗族的來源目前說法不一,一說源於秦漢時期的「駱越」,從百越中分出來的一個支系;二說湘桂黔三省交界處的本土原始居民的民族;三說源於戰國時期的孤竹國後裔,漂洋過海從珠江口索江而上,楚越交界處定居而形成三個支系侗族,「老侗」原汁族,「絞侗」是與楚人混居形成,「坦侗」是與苗族人混居形成。
  • 【原創電影】走進《侗族大歌》藝術總監、主演:盧燕
    ,《侗族大歌》將與從全世界上千部報名參賽參展的影片中遴選出的80部精品佳作一起角逐電影節獎項。創辦於1961年的美國休斯敦國際電影節,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獨立電影節,很多日後享譽世界的著名導演都曾在休斯敦國際電影節上獲得他們一生中重要的國際大獎,其中包括史蒂芬·史匹柏、《星球大戰》導演喬治·盧卡斯、《沉默的羔羊》導演喬納森·德梅等等;1992年,李安導演生涯的第一部電影《推手》,榮獲休斯敦國際電影節大獎,這是李安導演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個國際大獎。
  • 蛇歌(兒歌)|小黃村侗族大歌
    錄音時間:2019年6月15日,農曆五月十三演唱者:小黃村老歌師 潘薩銀花(76歲),潘薩立仙(68歲),潘薩庫(81歲)錄音師:小黃村侗族大歌錄音小組侗族是相信有來世的,小黃村人認為,如果生前和你很親密的人去世了,比如愛人,親人,閨蜜,他死 了以後會變成小鳥,或者蛇等等回來看你、幫助你。所以如果你看見一條蛇但不怎麼怕它,那它就是生前愛你的人變的。
  • 侗族大歌,中國的「阿卡貝拉」,浪漫的與眾不同
    獨特的人文和地貌造就了獨特的藝術侗族大歌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侗族大歌的和聲渾然天成,婉轉悠揚,如同天籟。風雨橋上悠揚的歌聲裡結下多少良緣侗族古屬"百越族"。相傳2500年前的《越人歌》,很可能是最早被記錄下來的侗族大歌中的「河歌」。
  • 全英中國留學生春晚:當侗族大歌遇上阿卡貝拉
    新華社倫敦1月24日電 通訊:當侗族大歌遇上阿卡貝拉——全英中國留學生春晚上的「音樂對話」新華社記者於佳欣 梁希之 張代蕾中國侗族大歌與歐洲中世紀音樂同臺,會擦出怎樣的火花?侗族大歌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是中國侗族地區一種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自然和聲的民間合唱。阿卡貝拉的起源則可追溯至歐洲中世紀,也以人聲清唱為特色。不同的演唱風格,不同的文化內涵,擋不住情感的交流共鳴。一方演唱時,另一方沉浸其中,全神貫注。場下觀眾的陣陣掌聲,也印證了他們對這一「音樂對話」的喜愛。
  • 「總理誇讚我穿的侗族盛裝'都是文化'」
    李克強指著陸婷身上穿的侗族盛裝說:「你身上穿的都是文化,一定要好好地傳承。」李克強不僅鼓勵她,還掏錢買下了刺繡坊的香包,並稱之為「侗族平安手繡香包」。總理離開陸婷店裡1小時後,她的產品銷售一空。這件事給了陸婷極大的鼓舞,從此,她一心撲在了刺繡事業上。
  • 《歌海》:法國攝影師閻雷珍藏30年的侗族故事
    一天晚上,我在巴黎市中心橫穿塞納河時,向他提議一起去侗族聚居區。他可以拍部電影、為雜誌寫點東西,或許也可以寫本書。他立刻表示同意,準備好奔赴嶄新的探險。在法國這邊看來,侗族文化似乎是天方夜譚,但是由於我們非常熱衷於此事,很快我們說服了Geo 雜誌、一家法國電視臺和一名畫冊出版商資助我們完成這個項目所必需的四次旅行。
  • 歌聲驚豔央視 湖南邵陽侗族歌王王馨再奪冠軍
    活動通過地方選拔、才藝展示、訓練營、真人秀節目隱藏 拍攝、對歌機智問答、選手歌舞能力展示比拼等環節設計,由著名歌唱家、作曲家、音樂製作人、音樂評論家等組成專家評委團;由中央及地方各級電視臺、紙媒、電臺、網絡、移動電視等媒體組成媒體評委團,打造的一檔集紀實性、競技性、表演性等於一體的大型歌唱選秀類綜藝節目。
  • 2016年湖南通道·中國侗族大戊梁歌會開幕
    2016中國侗族大戊梁歌會昨晚在懷化通道開幕。相傳300多年前,在湘桂黔三省交界的戊梁山上,侗家姑娘肖女與家裡的幫工悶龍相愛。兩人以歌為媒,以身相許,在經歷了重重磨難後,用愛情感動眾鄉親,最終結為夫妻。
  • 黔東南侗族文化特質(一):以利他來維護生態
    就這個意義上的說,黔東南侗族生存的美麗,不僅屬於自己,也能提供給整個中華民族共享,甚至惠澤全球。 美麗的生存,本應是利己與利他的和諧兼容,也正因為能夠利他,各民族的生存也才因此而變得更加美麗。審視黔東南侗族地區的生態變遷史,我們總可以看到,侗族人民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既可以在創新中建構和完善生存的美麗,也可以通過大度寬容的調適,確保人與自然的和諧。
  • 貴州元素走向國際 《侗族大歌》衝擊維多利亞電影節大獎
    摘要:  加拿大當地時間2月8日,第22屆維多利亞電影節(Victoria film festival)迎來黔籍導演歐醜醜的最新力作《侗族大歌》。正在加拿大代表中國衝擊維多利亞電影節大獎的《侗族大歌》導演歐醜醜及主演蕭浩冉受邀出席中華...
  • 通訊:當侗族大歌遇上阿卡貝拉——全英中國留學生春晚上的「音樂...
    新華社倫敦1月24日電通訊:當侗族大歌遇上阿卡貝拉——全英中國留學生春晚上的「音樂對話」新華社記者於佳欣 梁希之 張代蕾中國侗族大歌與歐洲中世紀音樂同臺,會擦出怎樣的火花?侗族大歌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是中國侗族地區一種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自然和聲的民間合唱。阿卡貝拉的起源則可追溯至歐洲中世紀,也以人聲清唱為特色。不同的演唱風格,不同的文化內涵,擋不住情感的交流共鳴。一方演唱時,另一方沉浸其中,全神貫注。場下觀眾的陣陣掌聲,也印證了他們對這一「音樂對話」的喜愛。
  • 「飯養身、歌養心」——侗族歌師傳歌四十載
    1月13日,胡官美在寨子裡的鼓樓中教唱侗族大歌。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宰蕩村青山環繞、民風淳樸,侗族同胞世居於此。伴隨他們的除了清風明月,還有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自然合聲的民間合唱——侗族大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侗族大歌得以代代相傳,離不開寨子裡的「歌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侗族大歌代表性傳承人胡官美就是其中一員。  胡官美今年65歲,自幼習唱侗族大歌,熟練掌握各種唱法,是十裡八鄉有名的歌唱好手。由於侗族大歌只能通過歌師口口相傳,胡官美數十年來最在意的事就是侗族大歌的傳承。
  • 全國侗族歌王王馨深入貴州貧困山區扶貧助學
    捐助儀式上,受助的十名同學代表吳家喻發言,他非常感謝王馨姐姐的「雪中送炭」,表示一定不辜負王馨姐姐的期望,努力學習,考取理想的學校,報效家鄉、祖國,並且把這種正能量要傳遞下去。據了解,王馨出生在雪峰山下的「蜜橘之鄉」洞口。王馨長在綏寧,從小能歌善舞,人美嘴甜,是地地道道的侗族女孩。綏寧縣東山侗族鄉的外公外婆視若掌上明珠,給她取了個侗族名字「北娃」,侗語意思是「最美麗的花朵」。
  • 56民族行丨以奔跑的方式,認識最動聽的節日—侗族大歌節
    眾所周知,侗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多聲部、無伴奏的侗族大歌享譽海內外。2020年56民族行線上系列跑·侗族大歌節(第七站)以奔跑的方式,與大家一起「跑」進侗族地區,雲過侗族大歌節。跑進侗族地區雲過侗族大歌節侗族大歌節是侗族人民的節日,貴州、廣西、湖南等侗族地區都有舉辦侗族大歌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