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12F時間域飛機取得重大突破

2020-12-19 觀察者網

據航空工業哈飛微信公眾號消息,12月17日,由航空工業哈飛全新自主研製的運12F時間域飛機完成吊艙空中收、放試驗,即將開始時間域航空電磁測量系統功能試飛。試飛完成後,運12F時間域飛機將具備執行相關功能任務能力。這標誌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固定翼時間域航空電磁測量技術系統研製」項目向前邁進關鍵一大步,將有力推動我國航空地球物理探測事業的發展。

繼首飛之後,運12F時間域飛機相繼在哈爾濱平房機場完成支杆狀態調整試飛、兩匝和四匝線圈狀態調整試飛。10月26日,運12F時間域飛機由哈爾濱平房機場轉場松原查幹湖機場,由航空工業哈飛、哈飛通用和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組成的試飛團隊相繼完成五匝線圈狀態調整、失速速度和失速特性、單發爬升性能、操穩特性檢查和吊艙空中收放等試飛科目。截至目前,已累計試飛36架次、65小時。

據悉,運12F時間域飛機是科技部立項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地資源開採」的組成部分,是「固定翼時間域航空電磁測量技術系統研製」項目中的四大核心課題之一。運12F時間域飛機以運12F第001架機為載機,針對高效、高精度的航空地球物理探測要求,進行了敷設發射線圈、加裝時間域任務設備等整機大規模加改裝工作。運12F時間域飛機全構型包括5匝線圈,用於電磁脈衝發射,具備航程大、飛行速度快、發射效率高等優勢,是國內最先進的時間域固定翼飛機。

時間域航空電磁勘查系統

資料顯示,航空電磁勘查系統是航空物探方法的—種。它通過飛機上裝備的發射線圈向地下發射電磁信號,在地下地質體中產生感應電磁場,利用接收線圈接收感應信號,對感應信號進行分析,進而達到探測地下地質體的目的。作為一種快速、高效的地球物理勘查技術,航空電磁勘探具有快速、高效、可大面積覆蓋等優勢。

不同地質體間存在的電性差異是採用航空電磁法進行地質調查的地球物理學前提。當地下存在良導體(如金屬礦、鹹水層等)時,地質體受激發產生強感應電流,接收線圈接收到的電磁場信號強、衰減慢; 當地下存在高阻體(如淡水層等)時,地質體受激發產生的感應電流十分微弱,電磁場信號衰減快。因此,通過分析接收信號衰減特徵就可以判斷地下介質的電性特徵。

航空電磁勘查方法又可分為時間域航空電磁探測和頻率域航空電磁探測兩種方法。

其中,時間域航空電磁勘查法又稱為「航空瞬變電磁法」,是通過安裝在飛機(或直升機)上的航空電磁儀,向在飛機(或直升機)上安裝的大發射線圈,送入給定間隔和形狀的脈衝電流,向地下發射較強的一次電磁場,並通過安裝在飛機(或直升機)吊艙中的接收線圈在發射斷開期間(和發射期間)測量地下地質體產生的二次電磁場不同方向、不同時間衰減的特性,以達到解決地質問題的目的。

相比頻率域航空電磁測量方法,時間域航空電磁測量發射磁矩較大,又在發射開啟和斷開期間接收測量,所以勘探深度和異常區分能力要大於頻率域航空電磁測。

時間域航空電磁工作原理

我國「固定翼時間域航空電磁測量技術系統研製」項目於2017年7月啟動,設置大磁矩固定翼時間域航空電磁儀研發、固定翼時間域航空電磁系統飛行平臺研製、固定翼時間域航空電磁正反演技術研究、固定翼時間域航空電磁測量系統技術集成與示範課題4項。

相關焦點

  • 我軍怪異飛機試飛成功,機身環繞天線頭頂兩根大犄角,會做什麼用
    近日,我國在航空裝備領域又有了全新的技術突破。根據我國航空工業相關部門的消息,我軍近期試飛了一架「怪異」的運-12F飛機,機身上纏繞著天線,頭頂還有兩根大大的「犄角」,那麼,這架外形酷似「牛魔王」的運12-F,到底又是起什麼用的呢?
  • 機器人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更逼真了!
    機器人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或能用於女性機器人! 隨著科技的發展,曾經只有在科幻電影中才能看到的機器人,在現實中已經相當普遍了。早在2019年,就有媒體報導稱,為了迎合市場需求,日本公司推出了一款名為「妻子」的女性機器人。
  • 賽諾聯合重磅發布:國產PET/CT核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飛行時間技術...
    會上,賽諾聯合醫療發布:已率先實現200皮秒量級飛行時間技術(TOF),並已獲得檢測機構認證。作為國內首家推出飛行時間技術(TOF)的PET/CT廠家,賽諾聯合醫療此次在飛行時間技術(TOF)上的重大突破,與其在晶片國產化等核心技術上取得的成果密不可分。這條消息一發出,便引起了醫療界的廣泛關注。
  • 小米手機取得重大突破!
    01 小米手機取得重大突破,全球排名第三!根據IDC數據,20Q3小米智慧型手機全球實現市佔率13.1%,排名第三。其中,中國市佔率13.0%,排名第四。
  • 轟20研發取得重大進展!或用渦扇18發動機,體型比B2更大
    央視紀錄片頻道播出的專題片《永遠的軍魂》第三集中的一段解說詞提出:「新型遠程戰略轟炸機『轟-20』的研發取得重大進展」,讓軍迷們倍感激動,其實轟-20現在還被包圍在一層迷霧中,撥開迷霧,一些基本事實已經逐步清晰,烏龍也在此梳理了一下。圖片:轟-20的字樣第一次出現在央視上1、進度:沒有首飛!
  • 早發性癲癇性腦病遺傳學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紅網時刻4月28日訊(通訊員 席惠)近日,湖南省婦幼保健院遺傳科、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神經內科、美國貝勒醫學院在早發性癲癇性腦病的遺傳學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在教授王華領導下,湖南省婦幼保健院遺傳科科研團隊毛翛通過全外測序發現兩名早發性癲癇性腦病患者攜帶位於CDK19基因的新發錯義變異(c.94T>C、c.586A>G),利用三名攜帶CDK19新發錯義變異的患者
  • 日本近畿大學在鱘魚繁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日本近畿大學在鱘魚繁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2020-08-18 09:3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漁業博覽會魚子醬(由醃製的鱘魚卵製成)是價格昂貴的美味,儘管水產人工養殖已佔據了全球供應鏈的控制權,但是對於判斷和確定哪條魚是雄魚,哪條魚是雌魚需要花費過多的時間。鱘魚養殖場一直等到魚長到三歲左右時才破開魚體的一部分,以確定生殖腺的顏色和形狀,這使得養殖成本居高不下。然後這些魚的破開處被縫合起來,放回到它們的原來的環境裡,這對它們的損傷沒有什麼影響。
  • 綜合交通大會戰掀大幹快幹高潮 重點項目均取得重大突破
    綜合交通大會戰掀大幹快幹高潮 重點項目均取得重大突破源稿:東陽日報 | 發布時間:2020年05月07日 09:57:33 | 作者:杜思遠 劉寧 張庭 | 編輯:董之震  4日下午2時許,站在351國道興平路口平改立工程施工現場,可以感受到炎炎夏日般的灼熱感。
  • 奧來德封裝材料取得重大突破 率先實現國產化量產
    來源:時刻頭條日前,記者獲悉,吉林奧來德光電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封裝材料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產品綜合性能已經達到國外同等水平,其中部分物理性能和穩定性表現突出,在水、氧阻隔方面具有良好的表現。
  • 英美菸草公司宣布在開發潛在的新冠病毒疫苗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英美菸草公司(簡稱BAT)表示,他們已經在利用菸草生產COVID-19潛在疫苗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生產Lucky Strike香菸的公司周三宣布,其位於美國肯塔基州歐文斯伯勒的生物技術部門——肯塔基生物工程公司(KBP)正在非營利性基礎上開發這種疫苗。
  • 睡眠障礙的音樂藝術療愈取得重大突破
    (原標題:睡眠障礙的音樂藝術療愈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國內最大的音樂健康整合中心凡音對五個月前
  • 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院項目取得重大突破!一期計劃年底開工!
    最新消息期待許久的新進展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院(暫名)項目一期順利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杭規建準字〔2020〕第2235號)這標誌著項目審批手續辦理取得重大突破項目一期進入工程建設準備階段項目設計效果圖
  • 大運河畔近50000㎡公園取得重大突破!濱河景觀效果圖很驚豔
    【大運河畔近50000㎡公園取得重大突破!濱河景觀效果圖很驚豔】杭州建設大運河畔這座新建公園——小河公園項目,傳來最新消息!項目已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目前進入工程建設準備階段,部分效果圖發布,一起來看
  • 強強聯合, 山河智能「一體兩翼」戰略取得重大突破
    此項目的合作,標誌著山河智能「一體兩翼」戰略已取得重大突破。
  • 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院項目取得重大突破
    舉報   拱墅發布消息,期待許久的新進展: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院(暫名)項目一期順利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 終於不再看人臉色,運20換渦扇20航發後性能大增,下一個殲20
    圖為運20運輸機最近運20運輸機已經成功換裝了國產渦扇20發動機,並且運20在換裝渦扇20之後性能大增,看來現在終於不用再看別人臉色了,中國已經逐漸補齊了發動機這項短板,運20實現突破之後目前為殲20量身定製的渦扇15已經取得了重大突破,看來用不了多久也將進入量產狀態了。
  • 提出問題是取得科技突破的關鍵一步——解讀2020重大科學問題和...
    &nbsp&nbsp&nbsp&nbsp光明日報記者 詹媛&nbsp&nbsp&nbsp&nbsp「提出重大科學問題工程技術難題並判別其優先順序,是科學發現和技術創新的出發點和動力源,是解決問題、難題,取得科技突破的關鍵一步。」
  • 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所在新型鹼基編輯技術開發中取得重大突破
    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所在新型鹼基編輯技術開發中取得重大突破 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所官網 2020-07-22 11:38
  • 國產飛機運10下馬,中國航空業誤入歧途?5大問題曝光:教訓深刻
    它就是1980年首飛成功的運10。運10二號機亮相上海這款飛機的研製成功,讓中國成為繼英美俄法四國後,第五個躋身自主研發大型噴氣式客機"俱樂部"的國家。它的成功,也成為了無數國人難以忘懷的時代記憶。然而實際上兩種飛機之間的材料疲勞性能,存在著很大差異,波音707的材料,使用的是高強度的鋁合金,其中還摻雜了鈦合金。反觀運10的材料,使用的則是鋁製材料。除此之外,運10並沒完成材料疲勞試驗分析,當時中國的材料技術稍顯不足,可見也是重要影響因素。
  • 壽命延長取得重大突破,直接提升500%,科學家:一加一等於五
    如果說是500%的話,這將是一個歷史性的突破,這項研究已經比我們預期的時間要長得多,研究該問題的科學家認為,這樣的結果可能有助於我們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老化過程。所以說,結合這兩種的改變,然後取得了一個重大的突破。根據MDI生物實驗室的分子生物學家Jarod Rollins 表示,這種協同的作用下,對壽命延長時間沒想到獲得了意外的景象,那就是「效果不是一加一等於二,而是一加一等於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