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achievement.org
1955年,Thomas Keller出生於加州。父親是海軍陸戰隊員,7歲時父母離婚,母親帶著孩子們回到了自己的娘家,佛羅裡達州的棕櫚灘,做著餐廳管理者的工作。
來源:achievement.org
Thomas和哥哥從10幾歲起就開始在餐廳廚房工作。Thomas太小,被認為不能幹廚師的活,因此他被分配去洗碗。這段初入行的經歷,對Thomas影響頗深。他通過洗碗,逐漸培養了6個習慣:保持井井有條、高效率、批判性反饋、練習重複、尊重時間和儀式、成為團隊合作者的能力。「作為洗碗工,你是團隊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你沒有洗好杯子,在正確的時間放到正確的位置,調酒師就無法工作。如果你沒有洗好盤子,及時規整到位,廚師就無法工作。這些習慣貫穿了我的職業生涯。」
Thomas喜歡廚房的團隊合作,而決心成為一名專業廚師。高中畢業後,他曾在棕櫚灘初級學院讀了1年,但在他看來,去最好的餐廳工作才是真正的接受教育。
Thomas40歲前,一直在折騰,到處跳槽,多次創業,屢敗屢戰,20年間,僅在美國就換了16份工作,算上在法國的工作經歷,有24份之多。
菜品:日式麵包糠烤雞
來源:foodandwine.com
1974年,19歲的Thomas開始在棕櫚灘遊艇俱樂部擔任專業廚師。1976年搬到羅德島,先是在Clarke Cooke House擔任廚師主管,第二年夏天進入Dunes俱樂部工作,在法國廚師羅蘭‧海寧(Roland Henin)的指導下工作,學習法餐的烹飪基礎。
回到佛羅裡達州後,他與西棕櫚灘的兩個合伙人開了他的第一家餐廳Cobbley Nob。他們選擇靠近體育館的地理位置,希望能為餐廳提供穩定的客流,但顧客對他提供的精緻食品並不感興趣,餐廳沒多久就關門了。
菜品:野生三文魚王
來源:theworlds50best.com
在Cobbley Nob失敗後,Thomas成為西棕櫚灘Café du Parc的副廚。Café du Parc的老闆把Thomas推薦給了La Rive餐廳的老闆。La Rive位於紐約,只在夏季經營。在這裡他學會了採購當地農產品,種植了許多自己的蔬菜,這種體驗讓他更加尊重食物生產者。
在La Rive工作完兩個夏季後,Thomas決定去紐約試試運氣。他被聘為Raoul's餐廳的廚師,與老闆Serge Raoul成為了終生的朋友。Thomas堅信,要成為夢想中的廚師,必須在法國一流的餐廳工作,從源頭學習法國美食。三年來,他寫信給法國各大餐廳申請工作。終於,他收到了法國東北部Arbois餐廳的工作邀請。
菜品:巧克力冰淇淋泡芙
來源:theworlds50best.com
Arbois的工作遠不如他想像中的有希望。Thomas前往巴黎,住在紐約前老闆Serge Raoul位於巴黎的公寓裡。Thomas像初入行的法國人一樣,省吃儉用,在巴黎的7家高端餐廳擔當無薪學徒,逐一學習經典法餐的技能。
兩年的巴黎學徒生涯,讓Thomas充滿信心。他回到紐約,被聘為La Reserve的主廚,成為紐約知名法餐廳的首個美國主廚。但Thomas心中充滿了他渴望實施的新想法,使他與老闆意見不合。因此他離開,來到了一家較小的餐廳Raphael,他發現這更加適合自己。
菜品:橄欖油煮鱈魚
來源:foodandwine.com
1986年,Thomas和朋友Serge Raoul合夥開了一家主打精緻法餐的餐廳Rakel。新餐廳起步良好,很受華爾街高端人士的歡迎。但1987年的股災深深打擊了他們的業務,曾經追求奢華品味的客戶也開始尋找更低價,更休閒的餐飲選擇。合伙人準備轉型迎合市場,但Thomas渴望堅守高級法餐的定位,沒過多久,Thomas離開,兩年後餐廳關閉。
Thomas離開Rakel之後,成為了餐廳顧問,但他對當前的狀態完全不滿意。在朋友的催促下,他接受了洛杉磯Checkers餐廳行政主廚的工作邀請。與上一段事業一樣,開局良好,結局悲劇。起初,Thomas很高興與餐廳的同事交朋友。但當餐廳被出售時,他與新老闆發生衝突,被架空。1992年,Thomas創辦了一家小型貿易公司,經銷歐洲橄欖油。
折騰半生的Thomas,終於在不惑之年,迎來了命運的眷顧,努力得到回報。
1992年,Thomas考察加州著名葡萄酒產區納帕谷。Thomas認為,納帕谷將是繼迪士尼之後,加州另一大旅遊勝地。該地區的居民和遊客喜愛精品葡萄酒,熟知當代美食趨勢,這將是傳統與創新餐飲融合,以及實現自己高端法餐夢的完美之地。
來源:achievement.org
在納帕小鎮Yountville,Thomas認識了Schmitt夫婦。這對夫婦正打算出售自己的餐廳——The French Laundry。因為餐廳所在的建築,修建於1900年,過去曾是法式洗衣店。Schmitt夫婦希望以12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而Thomas沒有這麼多錢。他們同意Thomas先交5000美元作為定金,再回到洛杉磯籌錢。
Thomas從信用卡上刷了5000美金支付給律師。隨即,他開始了辛苦的籌錢工作。他列出一份可能對餐館或高端美食感興趣的人員名單,打電話給400個潛在投資者,最後吸引了52人投資。憑藉著籌得的資金,Thomas獲得了貸款。
來源:achievement.org
1994年,Thomas終於成功購買了The French Laundry,並對餐廳進行翻新。最早籤約的員工當中,有一位名叫Laura Cunningham的年輕女子,她是伯克利大學畢業生,在納帕餐飲界有一些經驗。兩人後來成為生活與商業上最佳的合作夥伴。
來源:achievement.org
The French Laundry逐漸獲得顧客及媒體的認同。1996年,James Beard Foundation將Thomas評為「美國最佳廚師」。1997年頗具影響力的《紐約時報》評論家Ruth Reichl將The French Laundry稱之為 「美國最令人興奮的用餐地方」。很快全球美食愛好者都來到Thomas的餐廳朝聖。The French Laundry 於2003、2004年高居「世界50佳餐廳」榜首。
Thomas將多年來的積累用到餐廳的經營中。在經典與現代,法國與美國,精緻與大眾之間進行著敏感的平衡。
前菜:三文魚小吃
來源:theworlds50best.com
The French Laundry,2006年獲得舊金山灣區米其林三星。The French Laundry以經典法餐為基礎,但與法餐複雜濃稠的醬汁不同,餐廳廣泛運用加州本地的應季新鮮食材,用簡單的調味方式,展現食材的特性與風味。餐飲界認為,最能代表The French Laundry特色的,是可以一口吃掉,無比精緻的前菜,如韃靼三文魚冰淇淋球、黑芝麻瓦片餅乾等等。對於Thomas而言,這是一個完美的開局策略,一種擴散緊張的體驗,為一個豪華的夜晚定下基調。
菜品:雅各布森果園的桑葚
來源:theworlds50best.com
Thomas並不滿足於一家餐廳的成功。他的餐飲帝國擴張到美國多地,涵蓋高端法餐、家庭風格餐廳、快餐廳、小酒館、麵包店、零售店等多個種類。除了The French Laundry被授予米其林三星,其位於紐約的餐廳Per Se也是米其林三星,Bouchon為米其林一星。Thomas成為美國唯一擁有兩家不同米其林三星餐廳的老闆廚師。
位於時代華納中心的姐妹餐廳Per Se在2004年2月開業,2006年便獲得紐約米其林三星保持至今。和The French Laundry一樣,Per Se同樣定位於高端法餐。相較之下,從裝修到菜品,The French Laundry更為古典內斂,Per Se更為奢華亮麗。屢獲殊榮的葡萄酒單,是對菜餚的完美補充。然而近年來,美國國內對Per Se的批評之聲也此起彼伏,評論家認為其過於誇張,平庸,過時。
Per Se餐廳
來源:jollilo.com
Per Se餐廳菜品
來源:townandcountrymag.com
The French Laundry與Per Se致力於用最優質的食材烹製經典的法國美食,定位於頂級精緻法餐。餐廳有兩種套餐,一套以肉食為主,一套以蔬菜為主,每個套餐9道菜,菜單每天更換。
Thomas對美國餐飲界的貢獻,不僅在於其用高超技藝改變了美國美食,更是其對人才的培養。在Thomas的廚師下屬看來,他最偉大的成就是激勵了成千上萬的廚師。
2008年,受保羅‧博古斯的邀請,Thomas成為博古斯美國隊的主席,負責招募和培訓隊員。他與Daniel Boulud,Jerome Bocuse一起成立了博古斯美國基金會,並擔任總裁。在Thomas的帶領下,The French Laundry的前廚師Timothy Hollingsworth代表美國隊在2009博古斯世界總決賽上獲得第六名, 2015年美國隊獲得亞軍,2017年獲得冠軍。這是30年來美國隊首次奪金。
Thomas與保羅‧博古斯
來源:achievement.org
培養人才,是Thomas自認為最滿意的工作之一。他每天都在餐廳培訓年輕有抱負的廚師。「我們的工作就是教他們,使他們比我們更好。我的職業生涯中有很多美好的時刻,但我最可喜的成就,就是和我一起工作的團隊。看著他們成長,自主開店,提升我們的烹飪水平,我很開心。」
博古斯美國隊
來源:achievement.org
Thomas注重培養年輕廚師的帶人能力,崇尚教學相長。Thomas的合作者Daniel Boulud這樣評論道:「感謝Thomas,我們今天在美國的每個城市都能吃得很好。這不只是因為他訓練了某位特別的廚師,而是他的徒弟也培訓了其他廚師。」
文 | 小花椒
圖片來自網絡
參考資料
wikipedia.org
thomaskeller.com
achievement.org
theworlds50best.com
elitetravel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