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諸多朝代的硯臺他都有

2020-12-25 十堰晚報電子版

李先生家的架子上,整整齊齊地擺滿了硯臺,讓人眼花繚亂。

李先生收集的硯臺,有的外形像古代將軍的頭盔。

紅絲石硯。

李先生收集的一方十堰本地暖硯。

在我市,喜愛收集硯臺的收藏愛好者有一些,鄖陽區的資深收藏愛好者李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他30多年來收集了數百塊硯臺,不僅有隋唐時的硯臺,還有宋、元、明、清等多個朝代的硯臺。大的硯臺如鍋蓋,小的硯臺似象棋,材質各種各樣,樣式也是五花八門。

■文/記者 羅毅 圖/記者 呂世銀

家中好似開了個硯臺博物館

近日,記者走進鄖陽區資深收藏愛好者李先生家裡,只見一個房間的架子上整整齊齊擺滿了硯臺。各種材質、各種大小、各種形狀的硯臺讓人眼花繚亂,仿佛走進了一個硯臺博物館。「這些硯臺都是我30多年來從全國各地收集到的,其中有一部分是從十堰鄉村裡收集的。」李先生說,他特別喜歡硯臺,經常到十堰各個鄉村去淘寶,有時到外地遊玩、出差,也會去當地古玩市場尋找硯臺。經過30多年的搜尋,幾乎每個朝代的硯臺他都有。

記者看到,李先生收集的這些硯臺,有鐵硯、陶瓷硯、石硯、木硯等。其中,有兩方鐵硯,形狀如古代將軍的帽子,也像一個鍋蓋。揭開蓋子,下面就是硯池。「這是古代的一方暖硯,硯臺底下可以烤火,冬天寫字時,下面放炭火,這樣可以讓墨汁不結冰。」李先生介紹。古人選擇用鐵製作硯臺,是因為鐵器受熱快。

李先生介紹,從硯臺年代看,他收集的這些硯臺中,年代古老的是隋朝的多足壁雍硯,還有唐朝的蓮花雙足陶硯。此外,還有宋代的鳳字石硯,遼代的鳳字硯,元代的石硯,明代的陶硯,清代的漆金虎頭硯等。從硯臺大小看,最小的硯臺和一顆象棋一樣大小,最大的扇尺硯臺高20多釐米。

相隔10年收穫了一對「龍鳳胎」硯臺

李先生介紹,在他這些硯臺藏品中,有一方端硯很特別。記者看到,這方端硯的硯池部分有點狀花紋,形似翡翠。「這就是翡翠斑。說明硯臺石質裡含有翡翠,因此在硯臺上呈現綠點。」李先生說。

此外,李先生還收藏了一方紅絲石硯,較為難得。李先生介紹,這方紅絲石硯的材質為紅絲石。紅絲石產地在古代青州的黑山紅絲石洞,從其石質看,層狀沉積巖特徵明顯,紅黃相間,正面出現像樹木年輪一樣的紅絲。在唐代,紅絲石硯臺位居我國四大名硯之首。到了宋朝末年,隨著紅絲石石源枯竭,紅絲石硯數量更為稀少。「用紅絲石製作的硯臺不漬磨,不損毫,因此歷來被文人墨客所推崇,被譽為四大名硯之首。」李先生介紹,他為收集這方紅絲石硯花了很多功夫。

在李先生的藏品中,還有一對清代的石質對硯。記者發現,這兩方硯臺大小差不多,硯臺正面花紋也一樣,可花紋圖案分布正好相反。李先生說,這兩方硯臺並不是他一次收集到的,而是相隔了10年,他從兩個不同地方收集到了。「我覺得這就是緣分,這兩方硯臺註定會到我手裡。」說到這裡,李先生十分自豪。

李先生收集的一方十堰本地暖硯,也很有特色。這方石硯最大的特點就是,硯池部分幾乎磨穿,「能把硯池磨穿,可以看出硯臺的主人有多麼勤奮。」李先生感慨道。

收藏硯臺增長很多見識

收集硯臺30多年,李先生認為,自己雖然付出了許多精力,但增長了很多見識,也收穫了很多快樂。

據李先生介紹,收集硯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斷代。要判定一個古硯臺的年代,就必須從硯臺的材質、造型裝飾、銘文等方面著眼。而要了解這些知識,就需要平時多積累,多看古代書籍,整理收集各種材料,了解各個朝代的歷史。「為了收集硯臺,這些年我看了很多歷史方面的書,學了很多歷史知識,開拓了眼界。」李先生說,就比如他收集的鐵硯,很多人看到這個硯臺,都以為是古代將軍的頭盔,根本就想不到這會是硯臺。李先生通過查閱書籍,能熟練地辨認鐵硯,也知道鐵硯的特點。

另外,從硯臺也能看出一個朝代當時的特點。比如說,唐朝硯臺和宋代硯臺,石質都比較粗糙。到了明清,文人對硯臺石質要求很高。因此,從硯臺價格上看,儘管年代的長短對硯臺價值有一定影響,但並不是唯一的因素,相比於唐宋時期的硯臺,明清以來的硯臺價格反而越來越高。

「在收藏過程中感悟歷史脈搏,體會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這是我收藏硯臺的最大快樂。」李先生說。

相關焦點

  • 他喜好硯臺,抱石頭睡4天,寫下39字「天下第一難書」,流芳後世
    我想對於對書法有認識的朋友都知道筆者說的是誰,筆者要談的就是大書法家米芾。米芾是北宋書法家,他是「宋四家」之一,分別是蘇軾、蔡襄、黃庭堅,在有就是米芾了,他們四個是宋代最有名的書法家,書法成就影響深遠!說到書法,很多朋友想到的就是「書聖」王羲之,因為他是中國書法史上影響最大的人,他的書法代表作《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學習書法的人都視如珍寶。
  • 硯臺行情 前線——參與砍下7600萬的硯臺長什麼樣
    其中的硯臺是怎麼樣的?【第26位】寶塔紋似層巒迭嶂起伏跌宕,經年使用的痕跡,都無法掩蓋天然木紋的炫美生動。面下高束腰,四角有短柱。短柱是四足上截外露的部分,上端開出榫頭直抵桌面。短柱間嵌裝平板為束腰。與眾不同的是長逾兩米的高束腰間,裝嵌了四個抽屜,抽屜之間設短柱間隔。由於未按把手,不仔細看難以發現抽屜的存在。如此設計,即延續了明式家具含蓄內斂的藝術風格,又進一步完善了使用功能,藝術性與實用性兼顧。
  • 硯臺怎麼分辨是否值得收藏呢?
    在一些經典書籍或影視作品中,硯臺多為方形或圓形,而收藏家周先生收藏的古代硯臺有船形、龜形、琵琶形、編鐘形、蓮花形、雁形、三腳形等。它們不僅外形栩栩如生,而且巧妙地放置在整個硯臺的理想位置,讓人驚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藝。
  • 石中瑰寶、匠心營造,硯臺文化之我見
    在文房四寶中,小編認為最能體現文化氣息的當屬硯臺,聽起來挺神秘,其實啊,它就是一塊石頭。史上最有名的硯臺有「四大名硯」的稱號,有人說排名有先後,小編認為那絕對是瞎胡扯,就好比,你能說清四大美女哪個最美嗎?四大名硯是這樣的,端硯、歙硯、洮(tao)硯、澄泥硯,前三種是石硯、澄泥硯是一種硬質陶。
  • 這種石頭產自雙峰杏子鋪,曾國藩終生都只用它做的硯臺
    位於漣水中遊,也就是今天的水府廟水庫大壩的雙峰杏子鋪盛產一種溪石,是製作硯臺的上等石料。早在清嘉慶、道光年間,溪石就頗負盛名,開發成硯臺、雕像、屏風、擺件等產品,具有文化價值和收藏價值。鹹豐、同治年間,曾國藩效命朝廷,在他出任直隸總督時,還將溪硯作為「貢品」敬獻皇上,溪硯從此名聲大振,滿朝文武爭相求之。前段時間和朋友一起去杏子鋪玩,順便弄了幾塊溪石,尋思著自己動手做個茶盤、硯臺什麼的。
  • 「硯臺」不值錢?來看看它的真實價值
    幾乎在同時期,硯臺已經有萌芽的跡象。近現代考古中,如1972年陝西臨潼姜寨新石器時代的墓葬中發現了一件石磨盤,並有硃砂顏料等一整套彩繪工具,被認為可能是最早的成套文具;1958年在陝西寶雞出土的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的雙格研磨盤,格盤中殘存的天然礦物顏料也可能是繪畫所需要的,這些或許就是硯臺的雛形。特定器物的出現和發展是隨著社會形態的發展以及人類日常需求的變化而變化的。
  • 日本出土國內最古老用於書寫的硯臺殘片
    新華社東京3月2日專電(記者藍建中)日本福岡縣絲島市教育委員會日前宣布,該市三雲·井原遺址出土了日本國內最古老的用於書寫的硯臺殘片。該硯臺屬於彌生時代(公元前4世紀至公元3世紀)後期(公元1世紀至公元2世紀),這證實當時日本已開始使用文字進行外交活動,對於弄清日本文字文化的起源是一個重要線索。
  • 配合硯臺使用的小玩意,還真好看
    估計各位讀者老爺都或多或少寫過毛筆字,各位中肯定有對著一個工具熟悉的也有不熟悉的,今天我們來講講「硯滴」。宋代趙希鵠的《洞天清錄》也記載:「古人無水滴,晨起則磨墨,汁盈硯池,以供一日用,墨盡復磨,故有水盂。」
  • 用硯臺聆聽匠士和女性的聲音
    這方硯臺是乾隆帝得到的黃任所藏「十硯」之二,此前另有一方「端石石田硯」收入內府,錄入乾隆朝御製《欽定西清硯譜》中。作為書寫工具的一方小硯緣何有了如此巨大的魅力?是誰賦予了硯臺嶄新的社會生命?所有的疑問都要到清初尋找答案,美國漢學家高彥頤的新書《硯臺的社會生命:清初的工匠與士人》(The Social Life of Inkstones: Artisans and Scholars in Early Qing China)恰為我們講述了一段不尋常的清初故事,在這些故事裡,硯臺既是主人公,又是講述者。
  • 古代有三個朝代,很少有人拍成電視劇,這是為何?
    我們都知道中國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之稱,在這片打得土地上,我們孕育了很多朝代,這些朝代也是見證了中國發展史最為重要的時刻之一,在這些朝代裡面,當然也發生很多傳奇又驚奇的事情,有一些是被後人所歌詠,還有一些是被改編成很多的電視劇電影被大家所熟知。
  • 哪個朝代最牛?上海131家博物館11.9萬件藏品裡的秘密
    哪個朝代最牛?哪個朝代最牛?
  • 它是康熙獨創的硯臺,曾是清朝皇帝的愛物,如今拍出529萬
    一說到中國古代的文房用品,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筆墨紙硯。在文人墨客的眼中,這4件東西的確是研習書畫的必備之物,因此也被文人墨客重視。而在清朝,一代聖主康熙皇帝發明了一種新的硯臺。康熙皇帝在第二次東巡時,曾在吉林烏喇一帶巡查,偶然間發現了松花石,因為這種石頭質地堅硬溫潤,色彩瑩綠,頗有文採,很適合製作硯臺,因此命人用松花石製成硯臺,還將它作為自己御用的硯臺。此後,雍正、乾隆、鹹豐年間皇帝也曾使用過松花石硯,不但做工精細,還配有漆器、琺瑯彩等質地的製成的硯盒。在清朝,松花石硯可是皇帝御封的宮廷御硯。
  • 夕陽照個新紅葉,似要題詩落硯臺——識十硯
    在文房四寶中硯臺雖然位居殿軍不過因為其材質的關係卻是此四寶中唯一能傳承萬世、經久不衰的。 宋朝蘇易簡曾說:「一方好石硯就如同一方好石田,留給後代子孫,可以讓他們世代耕耘,耘之不絕。」可見一方好石硯,不僅具有歷史價值、藝術價值,而且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
  • 硯臺:小丑模式裡最狡猾的「小丑」被發現後躲在角落想來錘我!
    硯臺:小丑模式裡最狡猾的「小丑」被發現後躲在角落想來錘我! 2020-11-08 00:00 來源:拳擊那點事 原標題:硯臺:小丑模式裡最狡猾的「小丑」被發現後躲在角落想來錘我!
  • 元朝是中國正統朝代?同樣是蒙古帝國,為何四大汗國不算?
    客觀來講,元朝無可置疑是中國正統朝代之一。但是,與元朝並列的四大汗國不是,不屬於中國古代朝代範圍。以前常聽人說,你看我們蒙古帝國時期,四大汗國疆域多大多牛逼啊。這其實是很膚淺的看法。因為當他看到有人質疑元朝是不是正統王朝之時,就知道,不用說四大汗國,元朝尚被人們懷疑呢。
  • 「上書」與「奏」有什麼區別?每個朝代都有「奏摺」嗎?
    不管是哪個朝代,大臣向皇帝稟告事情,除了在朝堂之上當面議論之外,一般都還要形成一個書面的東西,尤其是在明朝中後期,皇帝動不動就不上朝,這種書面交流的方式顯得愈發重要。當下,不少歷史類的影視劇,不管是以哪個朝代為背景,都將這種書面化東西籠統地稱之為「奏摺」,大家感覺這種做法嚴謹嗎?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詳細一起探討一下這種書面交流的東西究竟該怎麼稱呼。
  • 中國朝代故事Cosplay Party
    沒錯,很多自謙歷史渣渣的媽媽們原本也是一頭霧水或者一知半解的,只不過我們雙語工程荔枝小隊總有辦法能用團隊的力量將大人不擅長的領域通過遊戲的方式讓學齡前的娃娃們茅塞頓開、讓小學生孩子們印象深刻。這不,31號的深圳大運公園裡有一群古代人正在進行一場朝代穿梭,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首先登場的是Rebecca和媽媽,表演春秋時期的歷史故事《晏子使楚》。
  • 歷史上每個朝代滅亡,都有一個共性,發生後國家就很危險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曾誕生過無數的朝代。大多朝代剛建立時都是一片輝煌,但等到朝代落寞之際,社會又充滿了各種黑暗和骯髒。以史為鑑可以知興衰交替,縱觀歷史上各個朝代的沒落。最終大多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貪官橫行,百姓生存艱難。古有詩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當百姓生活得不到基本保障,貪官汙吏卻依然夜夜笙歌的時候,國家就會處於非常危險的狀態。歷史上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是最不能容忍貪官汙吏的,因此在制度上,朱元璋只給官員們開出非常低的工資。朱元璋想以此告誡百姓,想為國家出力當官,就不要想著藉此變成大富豪。
  • 2020高考歷史複習中國歷史朝代順序表
    以下朝代順序表皆以公元紀年為單位:舊石器時代(約前300-200萬年)、新石器時代(約前1萬年前)、三皇五帝(約前2100年)、夏(約前1600年)、商(約前1100年)、西周(前770年)、東周在春秋(前403年)戰國(前221年)之間、秦(前206年)、西漢(8年)、玄漢(25年)、東漢(220年)  最可謂分崩離析的朝代年段就是以下了,讓我們來看一下以下的朝代順序表吧
  • 歷史上有《琅琊榜》的大梁這個朝代嗎?
    《琅琊榜》大火中,很多人好奇,這是什麼朝代呢?中國歷史上有這個朝代嗎?待搜狗搜索給大家搜搜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