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故人》:歲月匆匆,珍重在心

2021-03-02 夢中歌

山東師大新聞與傳媒學院戲劇影視文學2019級2班   江慧

這是我第二次從頭至尾認真看完這部影片,時事遷移的悲戚感在心裡久久縈繞,也仍舊在為人生中曲曲折折的起伏不定哀傷不已。

曾看過這樣一句話說汾陽對於賈科長:疼痛著,溫存著,走到世界盡頭,也要反覆回望。我覺得這句話就是在講這部影片。他依舊將目光聚焦在山西汾陽的變化與發展上,探討在社會變革發展的洪流中,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重重離散。

整部影片以三個時間節點來講述汾陽姑娘沈濤以及家人從1999年到2025年情感以及時代變化的故事。1999年,汾陽姑娘沈濤陷入了與小鎮青年張晉生和梁建軍的三角戀中,而她最終選擇了追逐金錢的張晉生,梁建軍則鬱郁離開;2014年,沈濤與張晉生離婚,張晉生帶著兒子Dollar再婚並去上海生活,而梁建軍因身患絕症回到家鄉,他在無奈之下找到沈濤借錢治病。由於沈濤父親離世,Dollar回到汾陽參加葬禮,沈濤深感兒子的變化,知道他不可能留在自己身邊,最後只交給了他一把家門鑰匙;2025年的澳洲,Dollar長大,在中文學校學習,認識了老師Mia,老師與前夫離婚後,也處在一種不安定的狀態中,恰好與進入叛逆期想要追求自由的Dollar心靈相通,兩人展開了一場忘年戀。而Dollar雖然一直掛著母親給他的鑰匙,但他已經想不起母親的名字,只記得她叫濤,波浪的意思。

影片中幾乎每一個部分都講述著在起起落落的生涯裡人生別離的各種況味。第一段中,濤與梁子和張晉生是從小的玩伴,在積年累月青梅竹馬的感情裡,兩個男人都對濤產生愛意,而這也意味著鐵三角關係在濤的抉擇之後就要分崩離析。鏡頭頻頻以三角構圖來展示三角關係,然而再堅固的感情也敵不過現實。梁子奔赴遠方,遠離家鄉;濤和張晉生結為夫妻,作別梁子。三個人在千禧年的鐘聲敲響之後,永遠地告別了二十世紀和三個人的青春歲月。這是影片第一次呈現的別離.

第二段故事中,最觸動人心的莫過於在車站驟然無聲離世的沈濤之父,偶然前來普渡的佛教僧徒,空曠悽清的火車站,獨自赴約卻悄然離世的老人家,以及沈濤無助悲痛的身影.世界上最令人痛心的事情,莫過於與人間至親的人生離死別。影片用極其隱忍的方式來呈現老父親死亡這一段落,卻用最喧鬧的場景來展現了民間葬禮,沈濤花費高額的運輸費將父親的遺體帶回家舉辦葬禮,葬禮上哭聲一片,人群被白色的棉麻孝布包裹著,傳統的民間喪樂不絕.而從中反映出的是親人離世帶給至親的傷痛,這種傷痛甚過於外界的鑼鼓喧囂,是紮根於內心深處的巨大悲慟。一寂靜一喧鬧,不難看出至親的逝去給生者帶來的塌天的哀慟。

第三段故事發生在2021年的澳洲,張晉生逃離故土遠赴他鄉,他不通英語,藉助手機與人交流;而他的兒子Dollar身為中國人,不懂漢語,卻在澳洲念有關於國語的課。兩人雖為父子卻在語言上有著非常大的溝通障礙。在思想觀念上更有跨不過的溝壑,Dollar從小接受的是西方教育,而張晉生則是上個世紀的土生土長的汾陽人,因此在這個故事中我們看到的不是漂泊在異國他鄉的父子溫情,而是傳統與現代觀念的碰撞,父子矛盾的重重升級。這種心靈上的疏離又何嘗不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分別呢?父子之間一次次的對峙與不歡而散,正是父子最終離散的緣由吧。

賈樟柯著重刻畫的生離與死別,Dollar忘記母親的模樣,不知家在何處;張晉生思念故土卻無法回歸;沈濤獨自一人留在家中,卻無人作伴.一次次的離散,不禁讓人疑惑「家在何處呢?」其實家就在那裡,不過時間的洪流無情,使人心渙散,使得「家」的模樣在人的心裡漸漸模糊了。萬事萬物都在往前推進,如何在時事遷移中守住內心的故土,值得我們每個人去思考與探尋。

「突然的沉默了的空氣,停在途上令人又再回望你.」葉倩文的《珍重》多次響起。在沈濤父親的店裡迴蕩在三人鐵角關係之中,在晉生買回CD與沈濤和諧的鏡頭裡,在晉生突如其來的表白後,在濤和兒子即將分別的列車上,在最後Dollar與老師Mia的交談之中。最後一聲珍重的響起,恰好提及了母親,音樂的聲源也發生了變化,同時也把觀眾從十年前帶到這件事情中間,完成了音樂對電影時空範疇的構建,喚起對於每一次出現這首歌曲的迴響。

影片的開頭是在人頭攢動的迪廳裡,人們隨著《Go West》這首歌曲跳起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流行的迪斯科,所呈現出來的是熱鬧非凡的青春澎拜的場景,是一群人共同的狂歡。而在影片的最後,濤一個人站在雪地裡,頭髮間隙已經有了些許灰白,張開雙臂獨自起舞,是一個人的落寞。

《珍重》這首歌,迪斯科這個舞種都是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流行的元素,而那個年代也正是賈科長的青春進行時吧。這樣帶有青春記憶的符號不正體現了他的懷舊情感嗎?而在他一系列的影片中,不難找出與之有關的因素。賈樟柯的青春在汾陽,他將它無數次提及並且用鏡頭記錄下來。在整個人類社會都在發展進步的同時,他依舊執著於表現汾陽的發展與變化,汾陽就像是最特別且永存在他影片中的符號,是他懷舊情感中最為顯著的特徵。無論走得多遠,也要反覆回望的地方。

仿佛每個人的人生旅途中都有那樣值得留戀的地方,永遠有顆滾燙的心在那個獨特的地方溫存著.

整部影片以時間為線索刻畫了社會的發展與變遷,時間在推進,隨著時間不斷改變的不僅僅是人與社會的面貌,還有被每個時間段的潮流不斷改變的情感。無論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道一聲珍重或許是在急劇變化的百態裡最好的祝福。影片中被放大的生離與死別未免太讓人惆悵。隨著通訊的便利,只希望真正有情的人不要走散,做不到常相見那就常聯繫。「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是我對身邊的人最衷心的希冀。

相關焦點

  • 山河故人:賈樟柯的一聲珍重
    「講述中國人的一次大流散」,賈樟柯以一句話概括《山河故人》。《山河故人》中最動人的也是這一部分的表達,幾乎超越了地域感,而成為文學與美學上的概念,永遠是冬天,又黯淡又貧瘠,滿地廢墟,帶著遲鈍而瑟縮的煙火氣,新年裡的一點五彩繽紛的傘頭秧歌就足夠歡天喜地,他最擅長這些,滿目的懷舊符號,簡直信手拈來,不費吹灰之力。  張譯趙濤梁景東,愛情三角關係的三個演員也各自操一口山西方言。賈樟柯堅持,方言包含著古語,情感的豐富度和準確度都比普通話高。
  • 《山河故人》:在歲月流逝中說一聲珍重
    《山河故人》是賈樟柯導演的電影,上映於2015年。該片入圍了第68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第52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等獎項。從開始的多人共舞變成最後的一人獨舞,時光流逝改變身邊的人和事,而沈濤一直在汾陽的故土上堅守,對於身邊的人和事儘可能給予幫助,這些歲月磨練也讓沈濤的內心更為強大。此外,葉倩文的《珍重》則是貫穿了三個時間段的愛情和親情。
  • 十個:《山河故人》縱然失魂落魄,也要珍重再見
    他幾乎沒有運用最擅長的耐心與緩釋技術把抱怨與發洩進行進一步的深化,也沒有對註定的暴力和突如其來的死亡進行精神性的探討,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 《天註定》是賈樟柯最易讀懂的作品之一,表淺,像個插曲,猶如一個有性格但一直好脾氣的男人發洩了一通,發洩完了,重新收拾起來過日子。而《山河故人》從那種短促的、爆發的氣息和節奏中徹底還魂,又一次有了綿長的喘息。
  • 電影《山河故人》讓我們去一起汾陽,感受導演賈樟柯的「珍重」
    平行時空裡的想念,珍重--淺談《山河故人》賈樟柯曾說:「我們在過去失散於山水之間,通過電影也可以相遇在時光之中。」這句話是在他曾經接受某個訪談節目時說的話,我認為這句話很適用於他的《山河故人》這部電影。下面,就讓我們點開這首葉倩文的「珍重」,和導演一起回到那個年代,細細地聆聽,感受吧。
  • 【歲月如歌】今宵多珍重 陳百強(一)
    本期推薦陳百強《一生何求》陳百強《今宵多珍重》陳百強《漣漪》陳百強《念親恩》陳百強《當我想起你》歡迎收聽由鄒霖為您主持的歲月如歌,節目編輯:雅峰。本期歲月如歌,陳百強音樂專題節目之今宵多珍重,鄒霖帶您在陳百強的歌聲當中,找回那些逝去的回憶。
  • 【歲月如歌】今宵多珍重
    也許那些曾以此曲寄託愁思的人已隨著時光離去,可這首歌記錄著他們的故事,人生路上,一邊不舍,一邊道聲珍重。臨近春節,對逝去不久的2019仍有些不舍,此刻只想放慢腳步,細數過往,來一場告別。「放下愁緒,今宵請你多珍重,哪日重見,只恐相見亦匆匆。」多情自古傷離別,聚散匆匆是人生的常態。那麼,不如放下苦楚,道聲珍重,收拾心情,迎接新的一天。
  • 《山河故人》中的細節你看懂了嗎?
    ,值得一提的有《山河故人》中涉及到的兩首歌曲。也似乎在呼應著《山河故人》的主題,就是離開。第二首詩《珍重》,第一次出現在別人去沈濤家的電器行試音響的時候這首歌的每一次出現都好像在告訴影片中的人要珍重,珍重自己也珍重身邊的人。每一次的出現似乎都是在表達即將分別或者在懷念故人的時候,這首歌似乎像一個美好的祝福和一個舊日的念想,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中。
  • 十首匆匆的古詩詞,天地悠悠逆旅,歲月匆匆過客
    生活中總是行色匆匆,為了愛情和事業而不停地漂泊於南北西東;人生也如奔騰不息的溪水,匆匆而去的激流,從來不知回頭。蘇軾少年得志,人到中年也感慨,「莫使匆匆雲雨散,今夜裡月嬋娟。」辛棄疾豪氣沖天,離別時刻也怕酒尊空,「別離亦復何恨,此別恨匆匆。」西風帶走一世的繁華,太匆匆;流水載不動飄零的殘花,太多愁。仿佛轉瞬之間,鄉音無改鬢毛衰;似乎談笑之間,檣櫓灰飛煙滅。
  • 《山河故人》:不是所有東西都會被時間摧毀
    4:3,16:9,2.39:1,這是賈樟柯賦予《山河故人》的三個畫幅,對應昨天、今天、明天三個時代。從1999年的世紀末之舞,到2014年的故人分崩離散,再到2025年的隔岸遙想,宛如一曲被逐漸拉伸的悲歌,整體跨度26年。
  • 張譯又一力作——《山河故人》
    《山河故人》(Mountains may depart)是由賈樟柯編劇執導的一部家庭劇情現實題材的電影,由趙濤、張譯、梁景東、董子健等主演,張艾嘉特別演出,於2015年10月30日在全國公映。父子的溝通不暢如同時光的諷刺,綿長的歲月跨度總是讓人不勝唏噓。次第登場的人物在交錯光影裡道聲珍重,而牽掛是愛最痛苦的部分。看前排為了「賈拍電影是否只為迎合國外評委而專門揭露中國黑暗面」要打起來了,其實我覺得完全沒必要糾結這個問題。為何要管這部電影有沒有得獎,得的是哪裡的獎,評委為什麼會給它獎?就不能單純地將目光放到電影本身上?
  • 《山河故人》的全部意義,藏在一首名詩中
    前不久看完《山河故人》,一肚子的話想說,也因此按下不表。不過這是【K電影】的傳統:總能完美地錯過熱點,把熱乎乎的話題熬成老梗。今天公眾號平臺邀請【K電影】使用原創保護功能,這意味著,只有500多個粉絲的【K電影】,可以標明原創,也可以使用評論功能了。與此同時,忽然工作也進入一個相對平穩期,於是,一把老骨頭的K老師,來了聊《山河故人》的勁兒。
  • 今宵多珍重-陳百強,粵語諧音歌詞
    愁看殘紅亂舞 憶花底初度逢掃汗殘紅lyun某 憶發呆錯都fong難盡垂頭淚湧 此際幸月朦朧難怎碎逃lui湧 氣在航玉朦朧愁緒如何自控 悲哀都一樣同掃碎與活幾紅 悲哀都呀樣同情意如能互通 相分不必相送情意與囊屋通 桑帆八必桑送放下愁緒 今宵請你多珍重
  • 匆匆那年,忽遠忽近
    歲月無情不覺得,匆匆走過不覺得。後來,不覺得間,心慢慢覺得。  生活中有多少東西,直到教人盡憔悴,以生死來相抵,不覺得間漸覺得彌足珍貴。 那年,匆匆而過,那時,心比天高。不覺得荒廢的年齡,生活深情卻不往。不覺得匆匆而逝,歲月難以靜好。
  • 今宵多珍重
    愁看殘紅亂舞憶花底初度逢難禁垂頭淚湧此際幸月朦朧愁緒如何自控悲哀都一樣同情意如能互通相分不必相送放下愁緒今宵請你多珍重哪日重見只恐相見亦匆匆懷裡情人在怨相愛偏不能容情人無言地哭心怎不隱隱痛>愁看殘紅亂舞憶花底初度逢難禁垂頭淚湧此際幸月朦朧愁緒如何自控悲哀都一樣同情意如能互通相分不必相送放下愁緒今宵請你多珍重抱入懷裡深深一吻莫匆匆懷裡情人在怨相愛偏不能容情人無言地哭心怎不隱隱痛放下愁緒今宵請你多珍重哪日重見只恐相見亦匆匆
  • 縱然失魂落魄,也要珍重再見
    > 7月15日(周五)晚7點格桑花老電影《山河故人葉倩文的「珍重」是97背景下的一首時代金曲,「他方天氣漸涼,前途或有白雪飛,假如能,不想別離你」。賈樟柯之前採訪曾說他對1949很感興趣,感慨的是,烽煙未起,新世紀又湧起新一波國人遷徙大潮,而他終於寫下一首珍重再見的主題曲。
  • 古詩詞與音樂的碰撞,經典的回憶 之《今宵多珍重》
    古詩詞與音樂的碰撞,經典的回憶 之《今宵多珍重》 《今宵多珍重》這首歌中「愁看殘紅亂舞,憶花底初度逢 」兩句歌詞,十二個字,帶出兩首詞。
  • 歲月匆匆,再也回不到從前
    我們面對一天天逝去的時光,總會深感無奈,對於生老病死、新陳代謝,不時心生感嘆:歲月匆匆,時光無情,人生再也回不到從前。因無奈而感嘆,因感嘆而悲觀。時光的確如此,我們不能將它迴轉,但是,一味的感嘆,只能讓自己消極,在無奈的哀鳴中消耗自己。
  • 年度最愛電影:《山河故人》
    後來和朋友閒聊中她也提起賈樟柯的電影,說賈是山西人,拍的電影很有特色,推薦《小武》,《江湖兒女》和《山河故人》。我先看的《江湖兒女》,果然,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個導演的製片風格和電影裡故事;後來又看了《山河故人》,看完後徹底成了賈的鐵桿粉絲了。有人說賈樟柯的電影是文藝片,大多數文青都要被俘獲的。但我不想給電影歸類。
  • 在線觀看《山河故人》,現場嚮導演賈樟柯提問
    片長: 126分鐘山河故人: 時間的悲歌文 | 柳鶯(裡昂) 微博@不下海的井龍王編輯 | 丸子(北京)從朝氣四溢的1999年到悲從中來的2025年,從冬季冰封的汾河岸邊到疾風陣陣的澳洲海岸,賈樟柯導演的新作《山河故人》講述了一個普通家庭二十載的變遷。
  • 《山河故人》,逆子和棄兒的文化鄉愁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當《go west》的樂曲聲響起,我們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幅蒼廖寂廓的「流民」圖景,除了像葉倩文在歌聲中所唱的那樣互道「珍重」,一切看似無可奈何,也無可挽回。所以說,《山河故人》所觸及的移民問題,是生存困惑,更是一種文化意義上的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