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師大新聞與傳媒學院戲劇影視文學2019級2班 江慧
這是我第二次從頭至尾認真看完這部影片,時事遷移的悲戚感在心裡久久縈繞,也仍舊在為人生中曲曲折折的起伏不定哀傷不已。
曾看過這樣一句話說汾陽對於賈科長:疼痛著,溫存著,走到世界盡頭,也要反覆回望。我覺得這句話就是在講這部影片。他依舊將目光聚焦在山西汾陽的變化與發展上,探討在社會變革發展的洪流中,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重重離散。
整部影片以三個時間節點來講述汾陽姑娘沈濤以及家人從1999年到2025年情感以及時代變化的故事。1999年,汾陽姑娘沈濤陷入了與小鎮青年張晉生和梁建軍的三角戀中,而她最終選擇了追逐金錢的張晉生,梁建軍則鬱郁離開;2014年,沈濤與張晉生離婚,張晉生帶著兒子Dollar再婚並去上海生活,而梁建軍因身患絕症回到家鄉,他在無奈之下找到沈濤借錢治病。由於沈濤父親離世,Dollar回到汾陽參加葬禮,沈濤深感兒子的變化,知道他不可能留在自己身邊,最後只交給了他一把家門鑰匙;2025年的澳洲,Dollar長大,在中文學校學習,認識了老師Mia,老師與前夫離婚後,也處在一種不安定的狀態中,恰好與進入叛逆期想要追求自由的Dollar心靈相通,兩人展開了一場忘年戀。而Dollar雖然一直掛著母親給他的鑰匙,但他已經想不起母親的名字,只記得她叫濤,波浪的意思。
影片中幾乎每一個部分都講述著在起起落落的生涯裡人生別離的各種況味。第一段中,濤與梁子和張晉生是從小的玩伴,在積年累月青梅竹馬的感情裡,兩個男人都對濤產生愛意,而這也意味著鐵三角關係在濤的抉擇之後就要分崩離析。鏡頭頻頻以三角構圖來展示三角關係,然而再堅固的感情也敵不過現實。梁子奔赴遠方,遠離家鄉;濤和張晉生結為夫妻,作別梁子。三個人在千禧年的鐘聲敲響之後,永遠地告別了二十世紀和三個人的青春歲月。這是影片第一次呈現的別離.
第二段故事中,最觸動人心的莫過於在車站驟然無聲離世的沈濤之父,偶然前來普渡的佛教僧徒,空曠悽清的火車站,獨自赴約卻悄然離世的老人家,以及沈濤無助悲痛的身影.世界上最令人痛心的事情,莫過於與人間至親的人生離死別。影片用極其隱忍的方式來呈現老父親死亡這一段落,卻用最喧鬧的場景來展現了民間葬禮,沈濤花費高額的運輸費將父親的遺體帶回家舉辦葬禮,葬禮上哭聲一片,人群被白色的棉麻孝布包裹著,傳統的民間喪樂不絕.而從中反映出的是親人離世帶給至親的傷痛,這種傷痛甚過於外界的鑼鼓喧囂,是紮根於內心深處的巨大悲慟。一寂靜一喧鬧,不難看出至親的逝去給生者帶來的塌天的哀慟。
第三段故事發生在2021年的澳洲,張晉生逃離故土遠赴他鄉,他不通英語,藉助手機與人交流;而他的兒子Dollar身為中國人,不懂漢語,卻在澳洲念有關於國語的課。兩人雖為父子卻在語言上有著非常大的溝通障礙。在思想觀念上更有跨不過的溝壑,Dollar從小接受的是西方教育,而張晉生則是上個世紀的土生土長的汾陽人,因此在這個故事中我們看到的不是漂泊在異國他鄉的父子溫情,而是傳統與現代觀念的碰撞,父子矛盾的重重升級。這種心靈上的疏離又何嘗不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分別呢?父子之間一次次的對峙與不歡而散,正是父子最終離散的緣由吧。
賈樟柯著重刻畫的生離與死別,Dollar忘記母親的模樣,不知家在何處;張晉生思念故土卻無法回歸;沈濤獨自一人留在家中,卻無人作伴.一次次的離散,不禁讓人疑惑「家在何處呢?」其實家就在那裡,不過時間的洪流無情,使人心渙散,使得「家」的模樣在人的心裡漸漸模糊了。萬事萬物都在往前推進,如何在時事遷移中守住內心的故土,值得我們每個人去思考與探尋。
「突然的沉默了的空氣,停在途上令人又再回望你.」葉倩文的《珍重》多次響起。在沈濤父親的店裡迴蕩在三人鐵角關係之中,在晉生買回CD與沈濤和諧的鏡頭裡,在晉生突如其來的表白後,在濤和兒子即將分別的列車上,在最後Dollar與老師Mia的交談之中。最後一聲珍重的響起,恰好提及了母親,音樂的聲源也發生了變化,同時也把觀眾從十年前帶到這件事情中間,完成了音樂對電影時空範疇的構建,喚起對於每一次出現這首歌曲的迴響。
影片的開頭是在人頭攢動的迪廳裡,人們隨著《Go West》這首歌曲跳起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流行的迪斯科,所呈現出來的是熱鬧非凡的青春澎拜的場景,是一群人共同的狂歡。而在影片的最後,濤一個人站在雪地裡,頭髮間隙已經有了些許灰白,張開雙臂獨自起舞,是一個人的落寞。
《珍重》這首歌,迪斯科這個舞種都是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流行的元素,而那個年代也正是賈科長的青春進行時吧。這樣帶有青春記憶的符號不正體現了他的懷舊情感嗎?而在他一系列的影片中,不難找出與之有關的因素。賈樟柯的青春在汾陽,他將它無數次提及並且用鏡頭記錄下來。在整個人類社會都在發展進步的同時,他依舊執著於表現汾陽的發展與變化,汾陽就像是最特別且永存在他影片中的符號,是他懷舊情感中最為顯著的特徵。無論走得多遠,也要反覆回望的地方。
仿佛每個人的人生旅途中都有那樣值得留戀的地方,永遠有顆滾燙的心在那個獨特的地方溫存著.
整部影片以時間為線索刻畫了社會的發展與變遷,時間在推進,隨著時間不斷改變的不僅僅是人與社會的面貌,還有被每個時間段的潮流不斷改變的情感。無論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道一聲珍重或許是在急劇變化的百態裡最好的祝福。影片中被放大的生離與死別未免太讓人惆悵。隨著通訊的便利,只希望真正有情的人不要走散,做不到常相見那就常聯繫。「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是我對身邊的人最衷心的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