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李敖,大家都不會陌生。說好的,他是大批評家,思想家,學者,作家;唱衰的,他是吹牛大王,熱衷罵人,嘴毒。但是,比起貼在他身上的標籤更為著名、更為引起人注意的,則是他說的:
"五十年以來,五百年以後,中國白話散文寫得最好的前三名就是:李敖!李敖!李敖!而且,每一個說李敖吹牛的人,心裡都供著李敖的牌位。"
罵金庸20年
「善意的批評使人進步,認真的反省促人提高」,歷來都有文人相互批評幫助的佳話,也有因為惡意批評而反目成仇的事情。
李敖便是堅持不懈罵了金庸二十年,金庸卻從來沒對他的話進行回應。
李敖之所以罵金庸,是因為他曾在臺灣大學讀過法律系和歷史系,這就造成了他對待文學類讀物特別嚴謹的性格,讀什麼都本著一副要尊重傳統的態度。金庸所寫的武俠小說就是建立在現實基礎上的虛幻世界,自然是與其他嚴謹的作品顯得格格不入。
以李敖偏激的性格,若是金庸回復了他,可能還會愈演愈烈。當時他畢業後向《文星》投稿,倡導全盤西化和民族自由平等,多次被捕都不改性格,反抗的聲音反而是越來越高。金庸可不比監獄厲害,他的隻言片語對李敖又怎麼會起作用呢?
嘲笑魯迅的白話文彆扭不如他,但單一點,就被甩開好幾條街
李敖在各種公開場合,還有自己的書裡,不厭其煩地評價魯迅,說魯迅的白話表述是狗屁不通的東西。
李敖的才華和作品能否和魯迅作品相提並論,這裡不作評論,單說李敖為了抬高自己,就竭力貶低別人的作法,實在是令人不齒。
作為雜文大家的魯迅,一生獨力鬥群氓,仇敵是少不了的。
但是,鬥爭歸鬥爭,魯迅從沒有在鬥爭中通過損人來抬己。
並且,魯迅從來不對任何人、任何作品的高低優劣做過品評。
單這一條論,李敖已輸得一敗塗地了。
鐵骨錚錚下,亦有柔情萬種。在家期間,我靜下心來讀完書房裡的魯迅作品集《魯迅作品集》,才發現自己是挖掘了一個寶庫。
《魯迅全集》,委實是所有中國人,都必須讀一讀,而且常讀常新的一部巨著。它當是當代中國人最該珍貴的精神食糧。「魯迅」這兩個字,本身就意味著思想、深刻、智慧與勇氣。
他的那些話,是永不過時的。連民國時代的「流氓頭子」杜月笙,戰亂奔走四方,每到一處都不忘攜帶一部《魯迅全集》隨時閱讀,是懂得這個深意的。
很多朋友覺得魯迅過時了,甚或者乾脆覺得看不懂,這不僅是誤解,也真是沒讀懂的緣故。魯迅的書其實很好讀,儘管民國時的語言與現下語言有細微差別,可絕大部分文章讀起來委實障礙不大,多讀幾篇進入語境就好多了。感覺讀不懂,無非是因為他的雜文大多是針對當時社會熱點寫的,有不明白之處,百度下歷史背景完全可瞭然於心。
在所有熱愛思考、喜歡好文字、關切風聲雨聲的人眼中,魯迅永不會過時,《魯迅全集》更是該家家戶戶都購置一套,自翻或者留給小朋友看看的。
正如豆瓣一位網友的感想:「寂寞時讀它,就不寂寞了;情緒惡劣時讀它,就神清氣爽了;糊塗時讀它,就知道自己是誰了;思想阻塞時讀它,就能豁然開朗了」。魯迅的文章,仍如一個個文學的幽靈,徘徊在今日,留待人們去解答。
每一位中國人,都該讀一讀《魯迅全集》。有的朋友不買心裡放不下,買了家裡放不下,如果您心裡放不下,家裡放得下,那就買吧。
這套書99元10冊,不到一支口紅錢,一包煙錢,卻可以和文學界的泰鬥魯迅對話,簡直太值了!
這書可以家長看,還可以給孩子當課外書,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如果你覺得這個世界的書太平淡 ,就去讀讀魯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