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國槍兵對戰,5米長槍為什麼喜歡從上往下拍?日式大槍和槍衾戰術了解下

2021-02-13 冷兵器研究所

編者按:對日本文化稍有了解的朋友,無疑都會對日本大槍(或稱大身槍)印象深刻。譬如2019年上市的著名的動作冒險類遊戲《只狼:影逝二度》當中的葦名七本槍這一BOSS就是使用大槍的強者,並給玩家造成了不小的困擾。那麼,日本為什麼那麼喜歡大身槍呢?

▲葦名七本槍山內式部利勝

從應仁之亂開始,日本步兵常用的薙刀被又被稱作鑓的槍取代,但「鑓」一般指騎兵所用的短槍,步兵所用的長槍稱作「長鑓」。長鑓,其從頭到尾的總長度一般為兩間半到三間,如戰國時上杉氏用兩間半的長槍,武田氏用三間長槍。一間為1.6米,因此戰國時代最常見的三間槍長達4.8米。但織田氏所用的長槍最長,達到三間半(5.6米)。有意思的是,在日本的長槍戰鬥過程中,常常出現拍擊這個動作。有說法認為日本長槍大多是竹製,不適合捅刺,只好拍擊,是不是這樣呢?

▲長槍對戰的日本足輕

實際上,如果是合格的日本長槍,對於槍柄的要求還是很嚴格的。最好的長槍槍柄是複合結構,以橡木一類的硬木為芯,外面包裹竹片,槍柄塗漆防水。次一等的,純硬木桿也實戰性不錯。但實際上日本戰國時代的戰爭基本都採取的搜盡男丁的徵發方式,大部分足輕是缺乏訓練的農兵,領主的財力也不可能給所有足輕配備合格的長槍,確實必然有很一部分不得不使用粗糙的竹槍或藤槍。

但這並非日本長槍常常拍擊的的惟一原因,還有一點,在於日本長槍一般使用鋌裝而非銎裝(套筒式)。一般來說,鋌裝適合劈砍類長杆兵器,方便安裝扁杆,容易掌握刃筋;而銎裝適合突刺類長柄武器,一般都是正圓形套筒,裝圓杆。這是因為日本長槍是由長刀演化而來的,所以重視劈砍效果。這也與古代日本的披甲率低,盔甲防護力不足有關係,因此長槍不是很強調破甲效果。反觀東方的鈹和鎩,在漢末三國時期就被淘汰了。

▲漢代存留下來的的鈹首

鋌裝的日本長槍一般擁有較長的刃,日本三大名槍之一的御手杵,刃長甚至達到135cm。

因此,拍擊和劈砍,在日本槍術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動作,拍擊的重要作用,在於打斷對方的突刺動作,甚至打掉或砍斷敵人的長槍。戰國晚期的日本足輕極少組成3排以上的縱深,這是因為拍擊和劈砍都需要一定的發揮空間,過於密集的方陣顯然會限制其靈活性。

▲齋藤道三,綽號美濃蝮蛇

日本戰國後期足輕這種不斷拍打劈砍刺擊結合,然後調整隊形,如同被子一樣包裹敵人的戰法,被稱作槍衾戰術。在這一戰術的發展過程中,織田信長的嶽父齋藤道三起到了很大創建作用。至於你問筆者槍衾戰術到底實戰上如何——感覺無論是壬辰戰爭中與明軍對決,或者山田長政帶著日本浪人在暹羅揍緬甸人,偶爾的幾次勝利都是靠武士們。

真要說的話,外戰表現上,日本足輕對李氏朝鮮披甲率大成問題的官軍和義軍的表現還不錯吧。由此而言,槍衾戰術算是一種將訓練度比較低的士兵發揮出相對較高性價比的戰術,但是如果對上披甲率較高的對手恐怕就只有捉雞了。說完足輕槍,我們再來說說武士槍。日本武士用的長槍一般比足輕短很多,最長的二間槍也只有3.6米,但刃卻更長,更重視格鬥能力。開頭我們提到的葦名七本槍,使用的顯然是武士槍。

▲我們看《只狼》的遊戲截圖,葦名七本槍使用的長槍,看起來非常像寶藏院流的十文字槍

▲寶藏院胤舜的十文字槍

日本最成型的槍術,就是寶藏院流的十文字槍術,由此可以看出日本槍術注重劈砍,格擋的特點,而不像中國槍術以輕捷靈巧取勝。中國槍術講究「槍頭不過兩」,槍尖飛舞如同梨花飛雪,號稱「二十年梨花槍,天下無敵手」。而日本槍術則是典型的豪勇武士打法,大開大合,兩者可謂各有優劣。從《只狼》在內的日本各種ACG文化作品和日本影視劇當中我們也能有所感受。不過日本大槍最大的問題,還是我們之前就講過的破甲問題。實際上,小槍頭的梨花槍並不適合破甲。《唐伯虎點秋香》裡頭唐伯虎用小槍頭扎奪命書生,槍頭被斬斷了,結果唐伯虎用沒有槍頭的槍扎死了奪命書生。

這雖然是周星馳電影的搞笑手法,不過小槍頭的穿刺能力確實並沒有很多人想像的那麼好,優勢在於靈活。真正破甲能力強的長槍,其例子譬如戚繼光在薊鎮練兵所用的線槍,又稱「透甲槍」,其刃長達42cm。但我們也必須注意到其刃極窄,因此可透甲而入。而日本大槍刃不但長,而且一般還較寬,這就適于格鬥而不適合破甲。這也是古代日本披甲率低,盔甲粗陋的環境導致的。參考資料:沈融《中國古兵器集成》、槍騎士《談談日本槍》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azaz7391,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

胸口有兩塊護心鏡就是明光鎧?

大瘟疫、貨幣危機、全國暴動,英國金雀花王朝就死在這上

喜歡冷研的小夥伴們,微信又雙叕改版了!為了避免以後找不到冷君,每天觀看更多精彩內容,可以按以下步驟將冷兵器研究所置頂。

相關焦點

  • 日本戰國打仗,槍兵為何喜歡從上往下拍?簡述日式大槍和槍衾戰術
    那麼,日本為什麼那麼喜歡大身槍呢?長鑓,其從頭到尾的總長度一般為兩間半到三間,如戰國時上杉氏用兩間半的長槍,武田氏用三間長槍。一間為1.6米,因此戰國時代最常見的三間槍長達4.8米。但織田氏所用的長槍最長,達到三間半(5.6米)。有意思的是,在日本的長槍戰鬥過程中,常常出現拍擊這個動作。有說法認為日本長槍大多是竹製,不適合捅刺,只好拍擊,是不是這樣呢?
  • 紅刃OL將軍長槍歷史談 誰說槍兵幸運E
    並且在同技術級別中的戰鬥中,長槍用的刺、扎都遠比刀劍所用的砍、削,造成的破壞力和不可逆傷害要大。可以想見,長槍才不管世人對他的評價,一到有戰事蜂起,它始終當之無愧成為軍中兵器第一!   【馬其頓槍兵方陣戰術就一個字:推!】
  • 自古槍兵幸運E——遊戲中那些使槍的好漢們 有趣點
    在我國宋代的時候,槍的發展來到了鼎盛時期,在當時人們常用的槍主要有九種(一說槍九色),即雙鉤槍、單鉤槍、環子槍、素木槍、鴉項槍、錐槍、梭槍、槌槍、大寧筆槍,種類之多猶如百花齊放。並且在軍隊中,騎兵與步兵使用的槍仍有區別。騎兵使用在槍首之側有雙倒鉤的雙鉤槍,便於在兩軍交戰時將敵人扯落馬下;而步兵用素木槍、鴉項槍,更適合短兵相接的戰鬥。
  • 日本戰國時代是如何將「鐵炮隊」作為主流戰術的?
    自葡萄牙人將鐵炮帶入種子島開始,從九州南部種子島到紀州根來眾再到全日本,鐵炮在日本得以迅速發展並逐步完善,這種新式武器帶來的不僅僅是戰爭科技和戰術的更新,更是加速了日本在整體形式上的統一進程。自「長篠之戰」以來,火繩槍的功用和效果,都為戰術的演變等各方面帶來快速的進步,比起個人的單發鐵炮射擊,15至30人左右的集團射擊方式更能發揮效果,因此弓組,槍組的編制方式,都被視為是戰力來源之一。
  • 從中日刀劍鑄造的歷史中,談一談,為何日本的武士刀能傳承至今?
    而同等水平下,長槍無論是單挑還是戰爭,都把短兵器克得死死的。 就算不批甲,兩個訓練程度相同的人,長槍能吊著拿日本刀的打。但訓練有素的日本武士可以一刀斬斷中國士兵手中的槍桿。
  • 馬矮刀長槍短,日本戰國時代的騎兵在戰場上的優勢有多大?
    雖然有人說母衣可以用來裝戰場上斬獲的首級,但母衣裡面的竹編部分較為輕薄,裝載沉重的東西會導致母衣變形,並破壞其使用效果,所以這個說法很可疑。說到這裡,母衣眾的另一個身份——騎兵就值得說一下了。關於日本戰國的騎兵,一直是處於要麼被人們黑到一無是處,要麼又被人們捧上天的狀態。那麼,日本戰國時代的騎兵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
  • 日本人眼中最強的日本武將:身高1米4,持6米長槍,可單挑呂布
    那麼,在日本的歷史中,有沒有這樣的人呢?日本人眼中有一個最強的日本武將,身高1米4,持6米長槍,可單挑呂布。    此人是日本戰國時期的名將,本多忠勝。他是德川家康的左膀右臂,在日本人心中神一樣的存在。即便是豐臣秀吉,對他的評價也依然是「日本第一,古今獨步的勇士。」由此,便能看出本多忠勝,在日本心中的分量,確實是名不虛傳。
  • 【日本戰國是如何打仗的】兵種篇
    這裡注意日本古代的「鐵炮」相當於中國的「火槍」,大一號的叫「大筒」,真正能叫「炮」的是南蠻人(從靠近九州南面海上駛入日本的歐洲人)獻來的「石火矢」,後被大友宗麟命名為「國崩」。 而武士作為高等階層,雖然也配置進各個兵種,但大多數武士在戰場上的夢想,還是成為一名騎兵,擁有自己的戰馬。所以當時的馬上兵種部隊,不管是弓騎、鐵炮騎、薙刀騎還是傳令騎,應該都是由武士來擔任。
  • 誰說槍兵幸運E?《傳奇世界》帶你領略不一樣的「風騷」長槍職業
    不過直到日本的超人氣動漫《Fate》系列出現後,槍兵在許多玩家的眼中變為了「幸運E」的代表,在各大遊戲中槍兵的定位也逐漸變為了具有一定傷害的副T,飄逸、靈動、傷害仿佛已經變為了劍客和刀客的代名詞。在fate系列中擁有忠犬設定的槍兵運氣可以說倒黴到極點↑↑↑國內著名IP《傳奇世界》在時隔六年後推出全新職業「靈槍」!
  • ACG:使用長槍的妹子,最後一位身為槍兵,幸運等級居然不是E!
    而在ACG作品中,就有許多使用長槍的妹子,她們與自己的武器有著非常好的相性,可以展示出非常卓越的戰鬥技巧。今天部長就來給大家介紹幾位ACG作品中使用長槍的妹子,最後一位身為槍兵,幸運等級居然不是E!《噬血狂襲》姬柊雪菜姬柊雪菜是獅子王機關派來監視吸血鬼「第四真祖」古城的【劍巫】,個性十分率真,不過容易衝動,具有十分強烈的正義感和責任感。
  • 大槍上的紅纓並無實際作用!
    在冷兵器時代,槍是軍隊中最為重要的殺敵兵器,同時也是被民間習武之人視為藝業正途的武術門類。據說過去的習武群體中,若是不能掌握大槍技藝,拿不起大槍,則會被視為功夫不到家,就無法得到同行的認可。由此可見,槍在中國武術中的重要地位。
  • 冷兵器時代長槍多長夠用?東方西方給出了不同答案
    在不同地域不同時代,步兵使用的長兵器都表現出了極大的不同,這是長杆的材質,士兵人種和戰術細節的差異所決定的。如果將中國和歐洲進行對比的話,我們會發現,中國古代長期以來實戰長杆兵器穩定在3~5米之間;而西方則在一些特定時期出現了5~6米的超長兵器,今天就來分析下這個原因。
  • 冷兵器時代長槍能達到多長?東方西方的答案差異明顯
    在不同地域不同時代,步兵使用的長兵器都表現出了極大的不同,這是長杆的材質,士兵人種和戰術細節的差異所決定的。如果將中國和歐洲進行對比的話,我們會發現,中國古代長期以來實戰長杆兵器穩定在3~5米之間;而西方則在一些特定時期出現了5~6米的超長兵器,今天就來分析下這個原因。中國的長兵,普遍在5米以內在古代中國,長杆兵器以3~5米的為主。這其實還是妥協的結果,而不是長度夠用。
  • 霹靂布袋戲:盤點5大槍中霸王,中原戰神燕歸人,槍中天子紅塵雪
    霹靂布袋戲:盤點5大槍中霸王,中原戰神燕歸人,槍中天子紅塵雪文|老郭各位小夥伴大家好,歡迎來到老郭侃動漫!上期我們盤點了霹靂布袋戲中的幾位劍術高手,大家看過之後給了老郭很多意見,本人受益匪淺。那麼這期我們繼續盤點一下,霹靂布袋戲的5大槍中霸王,排名依舊不分先後,如果有遺漏,歡迎道友們補充。燕歸人燕歸人作為霹靂F4之一,是公認的中原戰神,道友戲稱其為歸歸,人氣也是頗高的。燕歸人最重要的特點是他擁有的特殊體質,名叫神力再催,這個體質最特別的地方就是遇強愈強。簡單點說就是對手實力越是強大,燕歸人就越能激發身體的潛能,一直到超越對手,堪稱打不死的小強。
  • 南通抖音「舞長槍大爺」走紅網絡
    南通抖音「舞長槍大爺」走紅網絡 2020-12-08 09:24:29 來源: 南通網 江海晚報-抖音「舞長槍大爺」走紅網絡
  • 鐵炮作為日本戰國新型武器,各戰國大名是如何運用的
    鐵炮種類因產地分為種子島筒、國友筒、堺筒和薩摩筒,統稱鐵炮。而最主要的是進口火繩槍在種子島被模仿後,被當地大量研發生產,也稱種子島鐵炮。當時的戰國大名很重視這種新式武器,因為其具備射程以及強大殺傷力,若得到大規模裝備的話,那就是很可怕的。鐵炮長度80~185cm,重量1.5~5.0kg。
  • 誰說自古槍兵幸運E??
    在《fate》系列中的狗哥在和saber(劍士職介)的戰鬥中,使用「刺穿死棘之槍」攻擊saber,雖然saber迴避了致命傷(畢竟人家saber的幸運是B),但也受到了重傷。     在《fate/zero》中,坤哥用他的一把槍破除了saber的結界和鎧甲,又用另一把槍刺傷saber的左臂,順便還封印了大招。
  • 「自古槍兵幸運e,臨陣話多下場悽」,槍兵到底做錯了什麼?
    由於他們都是槍兵,所以就流傳出「自古槍兵幸運e」的說法,在許多其他動漫中,使用長槍為武器的角色最後下場好像都很悽慘,這就不禁讓人感嘆「自古槍兵幸運e,臨陣話多下場悽」,槍兵到底做錯了什麼?那麼就讓社長來給大家介紹動漫中還有哪些槍兵「幸運e」吧!幸《刀劍神域》幸是《刀劍神域》中的一個女配角,在進入sao前是一個高中生。
  • 中國古代真正的戰場武藝:六合大槍
    在歷史上,無論是勇猛的張飛,身著白袍姿顏雄偉的趙子龍,還是抗金英雄精忠嶽飛……都是善於使用槍術的高手。六合大槍曾在恢弘戰場上經歷了它最輝煌的年代,而在冷兵器已經結束的今天,依然可以在河北滄州、河南焦作陳家溝和山西太谷等地找到它的身影……
  • 槍是百兵之王,被諸多英雄喜愛,可你知道長槍上為何要掛紅纓嗎?
    棍乃百兵之祖,槍乃百兵之王,古代兵器長槍,歷史非常悠久,在春秋戰國時以步戰為主,軍隊的武器就是長矛、彎刀和弓箭。長矛就是後來的長槍,各個封建王朝也一直改進延用,歷史上有很多使用長槍的英雄,首先必須要提到的就是西楚霸王項羽,項羽的長槍也稱霸王槍,還有三國時期的常勝將軍趙雲,使用的是龍膽槍也是長槍,宋朝名將嶽飛的嶽家軍在戰爭中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嶽飛本人的武器被稱為瀝泉槍,在歷史上也十分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