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吳王闔閭」有關聯的歷史上兩大有名的刺客故事,你知道嗎?

2021-02-23 鑑聞院

偶然從朋友群裡看到張寶貴老師的一段話:

春秋時期南方還有一個人物與孔子齊名。稱為「南季北孔」。這個人是吳國君王的第四個兒子。歷史上專諸刺吳王就和他有點關聯。

這個人叫季札,無意官場的公子哥。

他的父親與三個哥哥都想讓他繼位,他堅決不同意,後來大哥為了讓他繼位就傳給老二,老二傳給老三,這回輪到他了,他堅決不接受,結果老三就傳給自己兒子了,結果老大兒子心裡不平衡了,最後刺殺了吳王僚自己繼位,這個老大的兒子就是闔閭。

闔閭後來又派刺客要離刺殺了想復仇吳王僚的兒子慶忌。歷史上兩大有名刺客故事皆出於吳國。

「兩大有名刺客故事」,這是一個帶點俠義的悲情故事(從人性的角度看)。為何這麼說,請你往下慢慢細看。

首先我們了解一下,何為「南季北孔」?

「南季北孔」是儒家思想源的一種說法。這些年爭議比較大,本文暫且擱置不述。南季指季札,北孔指孔子,民間傳說南季是孔子老師。

其實歷史上的真相應該是:魯國的孔子很仰慕於年長25歲的吳國公子季札。在其儒家思想形成中借鑑了季札的許多理念,從而使「孔子思想」具有十分鮮明的季札因子。後來孔子思想又吸收了老子的部分思想,豐富了儒家精神內涵。

現有的史籍中記載孔子和季札只有過兩次直接的接觸。可見,季札在當時的名望。

第一次是公元前544年。孔子8歲,季札33歲。季札聘魯觀周樂,孔子是小小的看客,《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和《史記·吳太伯世家》均有詳細記載。

第二次是公元前515年(魯昭公二十七年)孔子37歲,季札62歲。季札在聘齊途中,長子不幸病逝,孔子帶弟子現場觀看了季札葬子的全過程,《禮記·檀弓下》中有詳細記載。

而季札是何許人呢?

當時吳王壽夢有四個兒子:長子諸樊、次子餘祭、三子夷昧、四子季札。

其中季札是壽夢四個兒子中最知書達禮、仁愛賢明的一個,也是最受壽夢喜愛寵溺的。

壽夢始終想要把王位傳給他。這位季札就是「南季北孔」中的南季。

生性散淡、志向高遠的季札怎麼會接受皇位承繼呢!於是,他百般拒絕和躲避。

吳王壽夢臨終前,把兒子們都叫到身邊,反覆囑咐長子諸樊,王位一定要兄終弟及,以便最後傳到季札的手中,諸樊等兄弟感泣而應。

吳王壽夢去世後,諸樊繼位(史稱吳王諸樊)。

諸樊去世後,餘祭繼位(史稱吳王餘祭)。

餘祭去世後,夷昧繼位(史稱吳王夷昧)。

夷昧臨死時,他重申父兄之命,要季扎接替王位,季扎再度拒絕並遁逃到邊邑延陵躲藏起來。

當時社會及後人對季札評價頗高:認為季札是世間高士,視富貴如秋風,是不羨王位的千乘王,人間的神仙。

季札隱匿後,國不可一日無君,群臣遂奉夷昧的嫡長子僚為王,史稱吳王僚。

此時,闔閭出場了。

                              闔閭影視形象

闔閭原名公子光,老爸是吳王諸樊(吳國第22任國王)。

此時,公子光不服,常私下發牢騷:「按兄弟排,應該是季子禮當國君;如果一定要按兒子排,應該我才是真正的嫡嗣,應該做國君呀。」

心有不甘的闔閭開始偷偷豢養門客以謀求當國君,不久便招納了兩個著名門客:

伍子胥(作吳王闔閭軍師後,為吳興盛立下汗馬功勞,最後屈死小人讒言)和專諸(生卒不詳,死於公元前515年,又作鱄諸,春秋時代吳國棠邑人,為當時著名的刺客。專諸是屠戶出身,對母親非常孝順。和伍子胥是肝膽相照之友)。

終於等到機會,公元前515年四月丙子日,公子光在地下室埋伏下身穿鎧甲的武士,備辦酒席宴請凱旋歸來的吳王僚。

吳王僚做事一向縝密仔細,可是這天有些大意,也許是得勝回朝,意氣奮發,大意了。

他雖然派出衛隊,從王宮一直排列到公子光的家裡,門戶、臺階兩旁,也都安排了親信,夾道兩邊站立的侍衛,也都舉著長矛。可是,如同擺設。

酒晏到高潮時,公子光藉故離開,專諸出場獻魚,到僚跟前後,專諸從魚中抽出魚腸劍,刺殺了吳王僚!吳王僚當場斃命。

雖然他的侍衛人員也殺死了專諸,但群龍無首,吳王僚的手下此時混亂不堪。公子光趁機放出埋伏的兵馬,誅殺了吳王僚的全部部下。

公元前514年,公子光登基,成為吳國的新君主——吳王闔閭。闔閭封專諸的兒子為上卿。此為吳國內第一刺殺故事,也是史上有名的。

公子光如願當上了吳王。

僚的兒子公子慶忌逃到了艾城,開始廣招死士,遊說並邀請其他的國家幫助,準備攻打吳國,替父報仇。

吳王闔閭聽說後,日夜難眠,便召見伍子胥商議對策。

此時,伍子胥又推薦一門人刺客:要離。(生卒不詳,死於公元前513年,春秋時期吳國人,生活在吳王闔閭時期。其父為職業刺客,要離為屠夫,後由於成功刺殺慶忌,為春秋時期著名刺客。生得身材瘦小,僅五尺餘,腰圍一束,形容醜陋,有萬人之勇,是當時有名的擊劍能手。足智多謀,以捕魚為業,家住無錫鴻山山北。)

闔閭、伍子胥和要離見面後,便商議一計,伍子胥帶要離上朝,要離假意請吳王出兵伐楚,吳王大怒命左右砍掉要離的右臂,關進監獄。

緊接著伍子胥吩咐獄卒放走要離,吳王便殺了要離的妻子和兒女。(要離為了忠義,不惜犧牲妻女,可見其愚)要離逃出吳國。

慶忌雖然聰明,卻難以想像會有如此殘忍的苦肉計!非常信任要離。不久慶忌的密探來匯報要離的妻子兒女都已經被吳王殺了,慶忌便完全相信了要離。

三個月後,慶忌出兵伐吳,慶忌與要離同船出行。

行至中途,後面的船跟不上了,要離勸慶忌到船後面催促一下!慶忌坐下後,要離左手持短矛站在一邊,忽然江上起了大風,慶忌借風力挺矛刺入慶忌心窩!

慶忌忍著劇痛,一把抓住要離,將他提離地面,說:」敢行刺我的也算是個勇士了,我死後不要殺他。「

說完慶忌氣絕身亡。

慶忌的手下不敢違背命令,就放了要離。

回到吳國後,吳王闔閭興高採烈地要為要離慶功,要離卻淚流滿面地拒絕說:」我因為貪圖一時之名,妻子兒女被殺,自己身殘,還殺了信任我的人,我還有何面目活下去。」(要離臨終醒悟,也算不晚。雖然他成就了吳王闔閭的大業,但自己也因成功行刺而成了著名刺客。史上有名,也算喜悲共攤了)

說完橫劍自刎。這是吳王闔閭在位時第二次刺殺。

最終雖然吳王闔閭成為春秋五霸中最具傳奇色彩的一位霸主,但他的爭霸戰績遠沒他兩次僱人刺殺而揚名而成為傳奇。

由此可見,一將功戰萬骨朽,真言也。

文中圖片來源網絡,版權屬原創者。

文字參考:百度,一切是浮雲、講故事的翁老頭、趣知道、歷史人物故事會等公眾號。謝謝。

相關焦點

  • 【歷史故事】—《 吳王闔閭的故事》
    小朋友,你還記得伍子胥幫助誰打敗了楚國嗎?對了,是吳王闔閭。今天,雲清姐姐 又會給小朋友們講述什麼故事呢?一起來聽一聽吧!闔閭是春秋時期吳國的君主。吳國是周朝的周武王分封的諸侯國之一。闔閭在孫武和伍子胥的幫助下打敗了楚國,吳國開始強盛起來。吳王闔閭一生都在為吳國的興盛做出努力,因此也留下了許多成語典故,其中最有名的是他與孫武之間的故事。
  • 吳王闔閭的故事以及吳國的滅亡.
    吳王闔閭執政時期,以楚國舊臣伍子胥為相,以齊人孫武為將軍,確定了先破強楚,再服越國的爭霸方略。在此方略的指導下,吳國先後擊敗楚國和越國,稱霸一時。要說這個吳王闔閭,得從他爺爺吳王壽夢開始說起。吳王壽夢在位時,吳國開始走上強大之路,開始自稱吳王(估計是和楚國學的,他爹名叫去齊,史稱吳候去齊)。
  • 吳王「闔閭」兩個字是何意義?
    吳王「闔閭」兩個字是何意義?吳王僚被專諸刺殺了,死的不明不白。  專諸也被吳王僚的侍衛們剁成了一堆肉泥。     公子光假稱去換藥,他躲在內室,暗暗的窺視著酒席上的一切,知道專諸已經得了手,便一聲令下,早埋伏在家中的甲士們一躍而起,殺了出來!  兩下交兵,好一場惡鬥!
  • 【帝王起居注】春秋——吳王闔閭
    吳國地處南方,發展較晚,一直到吳王壽夢時才有一定的發展。地理上被夾在楚國和越國之間,牽制眾多,想要稱霸,必須要先幹掉這兩個國家。越國小,可以直接欺負。楚國比較大,要聯合晉國。畢竟,敵人的敵人,那就是朋友。專諸刺王僚實際是一場因為王位繼承問題引發的慘案。吳王壽夢有四個兒子,他將王位傳給了長子諸樊。
  • 生的偉大,死的窩囊,被「粉絲」坑死的吳王闔閭
    關於春秋時期的霸王有很多版本,除了齊桓公之外,還有有一個人的名字也會頻繁地出現在霸王的名錄裡,這就是吳王闔閭。自從闔閭的爺爺壽夢開始和中原文明對接上,並建立了強大的軍隊之後,吳國一步步強大起來,到闔閭的時代達到了巔峰,而闔閭的人生,也頗有一番戲劇色彩。
  • 吳王闔閭:成也仇恨,敗也仇恨
    去過蘇州的朋友或許會記得有這麼一個地方叫虎丘,傳說有位春秋霸王的墓就葬在虎丘的劍池下面,還真的有人在劍池下發現了「墓道入口」。這為虎丘增添了幾分幽奇神秘的色彩。我們今天就來說說這個墓葬的主人吳王闔閭。吳國地處東部蠻荒之地,但它的第一任「老大」吳太伯按照輩分應該是周朝第一任「老大」周武王的親叔叔。
  • 春秋五霸吳王闔閭
    公子光心裡非常不平衡,雖然表面上對吳王僚唯唯諾諾,但在私下裡還是會偷偷豢養門客,積蓄力量,準備隨時取代吳王僚。吳王僚九年(前518年),當時,楚國邊邑卑梁氏的少女與吳國邊邑的女子爭採桑葉,兩個女子的家人發怒而互相攻殺,兩國邊邑長官聽說後,也發怒而互相攻打,楚國滅掉吳國的邊邑。吳王僚大怒,於是派闔閭討伐楚國,奪取楚國的居巢和鍾離二城凱旋而歸。
  • 吳王闔閭是怎樣的人?任用伍子胥和孫武,為何沒有滅亡楚國
    看幾個小故事,我想大家對吳王闔閭,會有一個非常深刻的認識。不禁感嘆,吳王闔閭絕對是一個城府智謀高深的雄主。第一,魚藏劍。吳王闔閭,原來被稱為公子光,他是吳王僚的堂兄弟。問題也出在這一層關係上,因為吳國的君主之位,既可以父辭子繼,也可以兄終弟及。
  • 吳王僚被堂兄刺殺與孔子的老師季札有何關聯?
    春秋之時,吳國的公子光藉助刺客專諸,刺殺了吳王僚,公子光做了吳國的國君,這就是吳國的第24位國君吳王闔閭。那麼,公子光為什麼要刺殺吳王僚?此話說來話長,這還要從公子光的曾祖父吳侯去齊說起。這一下有個人就不高興了,他就是僚的堂哥公子光。公子光是曾經的吳王諸樊的長子,按照這位公子的邏輯,遵循兄終弟及的制度由叔叔季札繼承王位,我沒意見;如果由下一代的諸弟兄及位,按理就得由我這個當哥哥的來繼承王位,怎麼王位傳到你爸爸手裡就要改規矩呢?你老爸做過吳王,我的爸爸也做過吳王!總之一句話,這王位你公子僚可以繼承我公子光更有理由繼承。
  • 以孫子為將,伍子胥為相的吳王闔閭,死法竟這麼清奇
    公子光,也就是吳王闔閭,他不服吳王僚,便想殺了他,自己成為國君。這時候伍子胥剛從楚國逃到吳國,勸說吳王僚攻打楚國未果,因為公子光從中做梗,勸說吳王僚不要攻打楚國。伍子胥看出了闔閭的想法,他便想從心懷不軌的公子光身上下手,於是向他引薦了刺客專諸。春秋戰國,人的思想都樸素,認定一個人,為他死都可以,再加上闔閭非常的腹黑,他是這麼哄騙專諸的:「我的身子就是你的身子。」可到了最後,還是專諸替他死的。
  • 吳王闔閭水中古墓,地宮藏有3000把名劍,為何盜墓賊望而卻步?
    殊不知,對古代名人墓穴的好奇,並非今人才有,歷史上有不少文人騷客都對古墓尋寶情有獨鍾。今天就來說一個流傳許久的盜墓傳說——「虎丘劍池」。蘇州,在春秋時期屬於吳國,這個諸侯國可謂是「兄友弟恭」的典型。當年,周文王的祖父周太王生太伯、仲雍、季歷三子,季歷就是周文王姬昌的父親。
  • 吳王闔閭:一定要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
    歷史上曾有過這樣的事情:吳王有愛女勝玉,因謀伐楚,與夫人及女會蒸魚,王食其半,而以其餘賜女。女怒曰:王乃以剩魚辱我,我何用生為?「退而自殺。闔閭痛之。葬於國西閶門,外鑿池積土,文石為槨。題湊為中,金鼎玉杯、銀樽珠襦之寶,皆以送女。乃舞白鶴於吳市中,令萬民隨而觀之。還使男女與鶴俱入羨門,因發機以掩之,殺生以送死。
  • 春秋戰國時期的著名刺客你知道幾個呢?
    —公元前227年),姜姓,慶氏(古時「荊」、「慶」音近),字次非,戰國末期衛國朝歌(今河南鶴壁)人,春秋時期齊國大夫慶封的後代,戰國時期著名刺客,也稱慶卿、荊卿、慶軻。在一些古籍中也能知道。
  • 名人故事 刺客專諸
    不管怎麼說,這幾位都是鼎鼎有名的大刺客。 聶政殺俠累,專諸刺王僚,要離行苦肉計刺殺慶忌,都成功了。荊軻刺秦王,豫讓想殺趙襄子,則失敗了。 咱今天講專諸。 專諸是春秋時吳國的人。 伍子胥尋到壯漢家裡,恭恭敬敬地和那壯漢見禮,互通了姓名。這才知道那壯漢名叫專諸,剛才來叫專諸回去的女人是專諸的妻子。 伍子胥和專諸聊了一會兒,都覺得對方是個英雄。都有點相見恨晚的感覺。 伍子胥就問專諸:「剛才在市場外,我見你前一刻還怒氣衝天,怎麼尊夫人一呼喚,你就乖乖地回家了呢?」那意思,你是不是怕老婆呀!
  • 闔閭為什麼派專諸刺殺吳王僚
    吳王闔閭是春秋晚期吳國的君王,他是華夏族,在位時間有十八年。除了闔閭這個名字,也可以稱呼他為闔廬或者是公子光。雖然說闔閭是吳王,但是這王位也是從吳王僚手中奪來的。同樣是吳王,僚和闔閭之間有什麼不一般的關係,闔閭刺殺吳王僚是為了奪王位嗎?又或是因為其他原因?
  • 刀光血影吳王闔閭「上位記」
    今天我們來聊聊吳王闔閭上位始末,其實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他的叔叔,具體是怎麼回事呢據《史記吳太伯世家》記載,吳王闔閭的爺爺老吳王壽夢有四個兒子,依長幼分別為諸樊、餘祭、餘昧、季扎。其中他的小兒子季扎最賢明,壽夢就想立季扎為王,可是季扎就是辭讓,沒辦法最後就立長子諸樊為王。
  • 盤點史上10大刺客|歷史的稗類
    刺客的身影,在春秋戰國和民國隱約可見,他們或為金錢,或為俠義,都選擇了搏命一擊。司馬遷在《史記》裡,也開闢了刺客專欄。歷史上都有哪些著名刺客呢?他們厲害嗎?1、晉靈公荒淫,厭惡大臣趙盾,於是派大力士鉏麑去刺殺。黎明前,鉏麑潛入趙家,發現房門已開。原來趙盾勤於國事,已經盛裝準備上朝,時間尚早就端坐養神,嘴裡還念著勸諫的話。
  • 伍子胥給吳王闔閭推薦了三個人,助其成事,卻只有一人得到善終
    吳王僚的兒子,勇士吳慶忌逃脫追殺後,在衛國招納敢死勇士,準備找吳王闔閭報仇。伍子胥在這時向吳王闔閭推薦了第二個人,要離。要離長得其貌不揚,瘦弱矮小,吳王闔閭一見之下本是甚是失望,後被伍子胥和要離說服,答應讓要離去刺殺慶忌。為了讓要離這個吳國人得到慶忌的認可和信任,他們三人一起演了出苦肉計。
  • 說說中國古代十大刺客(上)
    荊柯無疑是歷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刺客,世代為人所頌 揚,可謂婦幼皆知,就連現代的兩大名導也不放過這個題材。評荊柯為最上鏡刺客,可謂名至實歸, 眾心所向。 二、最佳創意刺客:專諸 專諸,春秋時期吳國人氏,為吳國公子光(即後來的吳王闔閭)所僱,用來刺殺王位競爭對手吳王僚。 話說事發當日,公子光宴請王僚,私下埋伏甲兵於室內。
  • 中國古代四大刺客中,只有荊軻失敗了,但為什麼卻只有荊軻最出名
    我們都知道中國古代有四大刺客——專諸、要離、聶政和荊柯。專諸受當時還是吳國公子的闔閭的委託,藏魚腸劍於魚腹,成功地刺殺了吳王僚;要離和專諸一樣,也是受吳王闔閭所託,不過刺殺的是吳王僚的兒子慶忌,先獻計殘身滅家,取得慶忌信任,然後成功刺殺了慶忌,可以說,專諸和要離成就了一代霸主吳王闔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