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的偉大,死的窩囊,被「粉絲」坑死的吳王闔閭

2020-12-28 花笙談

關於春秋時期的霸王有很多版本,除了齊桓公之外,還有有一個人的名字也會頻繁地出現在霸王的名錄裡,這就是吳王闔閭。

自從闔閭的爺爺壽夢開始和中原文明對接上,並建立了強大的軍隊之後,吳國一步步強大起來,到闔閭的時代達到了巔峰,而闔閭的人生,也頗有一番戲劇色彩。

闔閭最開始並不是吳王的候選人,他爹認為他是個很好的軍事將領,但並不是個守成之君,於是王位便傳給了公子僚。但是一個君主,怎麼可能會容忍自己下面有個頂尖出色的軍事領袖呢?闔閭,也就是那時候的公子光,軍權被大大地削弱。

於是歷史上經典的一幕出現了,便是「專諸刺王僚」,吳王僚愛吃魚,闔閭請過來的刺客專諸便利用上菜的功夫,從魚腹裡掏出魚腸劍,一劍刺死吳王僚,而闔閭也就此上位。

儘管上位過程不是很光彩,但不可否認的是,闔閭是個偉大的君主,吳國給了他足夠大的舞臺去盡情展示自己的軍事與政治才能。

春秋時期的戰爭有個很有意思的特點就是「遠交近攻」,就是和離自己遠的國家交朋友,但是和自己的鄰居互撕,完全不會講究什麼「遠親不如近鄰」這種事情。

闔閭的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跟西面的鄰居楚國互撕,而最後也是靠撕贏了楚國贏得了霸主的地位。在這個過程中,「復仇狂人」伍子胥幫了闔閭大忙,用今天的觀點看,伍子胥就是個「楚奸」,就是「帶路黨」。

在「帶路黨」先生的輔佐下,吳軍發起了歷史上著名的「柏舉之戰」,鋒芒直抵楚國都城郢,逼迫楚國作出了遷都的決定。縱觀春秋歷史,這算是最牛的一次侵略了。

撕完了西邊的鄰居,就要撕下個了,北面是齊國,南面是越國,齊國太遠,那就先從越國開始搞吧。當然,也就是這次和越國的戰爭,讓闔閭丟了性命。

越國作為吳國的近鄰,是給吳國製造麻煩最多的國家,而成為霸主的闔閭,野心和自信心都極度膨脹,這次不僅說要自己親徵,而且要出現在戰鬥第一線。

孫武和伍子胥一聽都傻了,你這是虎啊!各種勸闔閭別犯傻,什麼「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啊,什麼「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啊,最後怎麼都勸不住,只能眼睜睜看著闔閭犯渾。

越國一看反而開心了,你的君主出現在戰場上了,那我是不是一頓王八拳,也別講戰略了,把闔閭乾死就行?於是開開心心地制定了各種明殺暗殺政策,就好像這根本不是一場戰爭,而只是一次密謀的潛入一樣。

歷史上神奇的一幕出來了,一個叫靈姑浮的越國大夫,在戰場上朝著吳國軍隊狂奔,一邊狂奔一邊高喊自己是來投奔吳軍的。闔閭大爺,我是你的粉絲啊,我帶著軍隊來投奔你啦。

闔閭此時依然在犯渾,一聽到有粉絲,高興的伐得了,心想我這個個人魅力實在是太強。左右快讓開,讓我的粉絲和他的愛豆再近一點,我來給他籤個名。

就這樣,靈姑浮到了闔閭身旁,便有了下手的機會,拿出武器就殺向闔閭,闔閭被嚇得一個激靈,終於搞清楚了狀況,可惜靈姑浮的戈還是傷到了闔閭的腳趾。

按現在的醫療技術,腳上傷了倒也不會影響性命,可惜春秋時期哪有什麼醫療啊,闔閭感染了破傷風,沒過幾天就一命嗚呼了。

真可謂是生的偉大,死的窩囊。闔閭要是知道後世有個叫肖戰的傢伙也被粉絲各種坑,估計會找個時間給肖戰託個夢,兩個人好好聊上一宿。

當然,除了被粉絲坑之外,當代社會還有各種坑粉絲的。

比如某節目主持人各種閒魚狂賣粉絲禮物啊之類的,在闔閭的故事裡咱們就不閒扯啦,以後有機會再表。

《一座小城,一些人》,馬校長閒聊蘇州那些名人軼事

相關焦點

  • 以孫子為將,伍子胥為相的吳王闔閭,死法竟這麼清奇
    公子光,也就是吳王闔閭,他不服吳王僚,便想殺了他,自己成為國君。這時候伍子胥剛從楚國逃到吳國,勸說吳王僚攻打楚國未果,因為公子光從中做梗,勸說吳王僚不要攻打楚國。伍子胥看出了闔閭的想法,他便想從心懷不軌的公子光身上下手,於是向他引薦了刺客專諸。春秋戰國,人的思想都樸素,認定一個人,為他死都可以,再加上闔閭非常的腹黑,他是這麼哄騙專諸的:「我的身子就是你的身子。」可到了最後,還是專諸替他死的。
  • 吳王「闔閭」兩個字是何意義?
    吳王「闔閭」兩個字是何意義?吳王僚被專諸刺殺了,死的不明不白。  專諸也被吳王僚的侍衛們剁成了一堆肉泥。     公子光假稱去換藥,他躲在內室,暗暗的窺視著酒席上的一切,知道專諸已經得了手,便一聲令下,早埋伏在家中的甲士們一躍而起,殺了出來!  兩下交兵,好一場惡鬥!
  • 吳王闔閭的故事以及吳國的滅亡.
    吳王闔閭執政時期,以楚國舊臣伍子胥為相,以齊人孫武為將軍,確定了先破強楚,再服越國的爭霸方略。在此方略的指導下,吳國先後擊敗楚國和越國,稱霸一時。公元前515年,吳王僚趁楚平王駕崩,國內動蕩之時興兵伐楚。由於國內空虛,闔閭加大了策動政變的步伐,他在吳王僚班師回朝的慶功宴上派勇士專諸將劍藏在魚腹中,趁上菜之機刺殺了吳王僚,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專諸刺王僚」的故事,專諸也成了春秋「四大刺客」之一。由此闔閭奪得吳國王位,史稱吳王闔閭。
  • 春秋五霸吳王闔閭
    吳王闔閭(前547年—前496年),一作闔廬,姬姓,名光,又稱公子光,吳王諸樊之子,春秋末期吳國君主,軍事統帥。也就是吳王夫差的父王。 吳國在吳王壽夢在位時期開始強盛。吳王壽夢死後,四個兒子,前三個兒子諸樊、餘祭、餘昧相繼即位,四子季札德能最高卻無心王位,屢辭王位而不授。餘昧病故,餘昧的兒子僚即位,是為吳王僚。
  • 【帝王起居注】春秋——吳王闔閭
    吳王僚對於公子光的野心也是有所了解,因此對公子光十分防備。但是這種防備只能是暗中的防備,公子光同樣作為王室的重要成員,光明正大的邀請吳王僚時,僚是不能屢次拒絕的。於是公子光邀請吳王僚來府做客,並提前在地室中埋伏好的殺手。吳王僚對於這次的宴會抱有一百二十個小心,隨從帶了很多人,就是擔心公子光會突然出手。他的侍衛把守住了各個要塞,但還是讓公子光找到了破綻。
  • 吳王闔閭是怎樣的人?任用伍子胥和孫武,為何沒有滅亡楚國
    看幾個小故事,我想大家對吳王闔閭,會有一個非常深刻的認識。不禁感嘆,吳王闔閭絕對是一個城府智謀高深的雄主。第一,魚藏劍。吳王闔閭,原來被稱為公子光,他是吳王僚的堂兄弟。問題也出在這一層關係上,因為吳國的君主之位,既可以父辭子繼,也可以兄終弟及。
  • 【歷史故事】—《 吳王闔閭的故事》
    對了,是吳王闔閭。今天,雲清姐姐 又會給小朋友們講述什麼故事呢?一起來聽一聽吧!闔閭是春秋時期吳國的君主。吳國是周朝的周武王分封的諸侯國之一。闔閭在孫武和伍子胥的幫助下打敗了楚國,吳國開始強盛起來。吳王闔閭一生都在為吳國的興盛做出努力,因此也留下了許多成語典故,其中最有名的是他與孫武之間的故事。
  • 吳王闔閭:一定要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
    歷史上曾有過這樣的事情:吳王有愛女勝玉,因謀伐楚,與夫人及女會蒸魚,王食其半,而以其餘賜女。女怒曰:王乃以剩魚辱我,我何用生為?「退而自殺。闔閭痛之。葬於國西閶門,外鑿池積土,文石為槨。題湊為中,金鼎玉杯、銀樽珠襦之寶,皆以送女。乃舞白鶴於吳市中,令萬民隨而觀之。還使男女與鶴俱入羨門,因發機以掩之,殺生以送死。
  • 吳王闔閭死因之迷:戰鬥中僅僅傷了一指,為什麼會這樣快速死亡?
    他探聽到越國練兵將要攻打吳國的消息後,一面分兵堅守,一面把這一消息及時地報告給吳王闔閭。可是闔閭不聽。大臣伯嚭對吳王說:"越王允常剛死,勾踐大喪未盡就要興兵伐我,這是上天讓越國滅亡啊,大王千萬不要放過這一大好時機!"吳王覺得有理,決定親率大軍攻打越國。而 伍子胥 卻認為:"乘人之喪者不祥,因人之亂者無勇。
  • 伍子胥給吳王闔閭推薦了三個人,助其成事,卻只有一人得到善終
    吳王僚的兒子,勇士吳慶忌逃脫追殺後,在衛國招納敢死勇士,準備找吳王闔閭報仇。伍子胥在這時向吳王闔閭推薦了第二個人,要離。要離長得其貌不揚,瘦弱矮小,吳王闔閭一見之下本是甚是失望,後被伍子胥和要離說服,答應讓要離去刺殺慶忌。為了讓要離這個吳國人得到慶忌的認可和信任,他們三人一起演了出苦肉計。
  • 吳王闔閭:成也仇恨,敗也仇恨
    最終吳王僚為自己的「貪吃」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而專諸也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的五大刺客之一。之後公子光成了新的吳王,自號闔閭。伍子胥的報仇之心為吳王闔閭完成了第一步:稱王。伍子胥還為吳王闔閭推薦了精通兵法的孫武。吳王闔閭一開始看孫武年紀輕輕,對他並不抱多大期望。可是當孫武拿出自己的《孫子兵法》之後,吳王闔閭對這個年輕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 釋讀中國歷史079:闔閭這人不地道,死的也奇葩,居然死在了自己的腳趾頭上
    當初佔領楚國期間,孫武曾經給吳王闔閭拿出過一整套安定楚國的方案,但是沒有被採納。後來他看到吳王闔閭戰勝楚國後的樣子以及吳國佔領軍的種種行徑,包括並肩戰鬥的伍子胥的所作所為,他非常的失望。回到吳國後,他找個理由,申請退休,得到了闔閭的批准。從此歷史上再沒有他值得記載的事跡了,只留下了他那部不朽的兵書世代傳頌著他的傳奇。
  • 闔閭為什麼派專諸刺殺吳王僚
    吳王闔閭是春秋晚期吳國的君王,他是華夏族,在位時間有十八年。除了闔閭這個名字,也可以稱呼他為闔廬或者是公子光。雖然說闔閭是吳王,但是這王位也是從吳王僚手中奪來的。同樣是吳王,僚和闔閭之間有什麼不一般的關係,闔閭刺殺吳王僚是為了奪王位嗎?又或是因為其他原因?
  • 吳越戰爭中的一場奇葩戰役,吳王竟因此而死
    西施我們一般人只知道吳王的名字叫夫差,至於夫差他爹是誰似乎知道的人就沒那麼多了,夫差的爹名字叫公子光,公子光是吳王諸樊的兒子,諸樊有三個弟弟,一個叫餘祭,一個叫餘昧,最小的一個弟弟叫季扎。吳王諸樊死後沒有將王位傳給自己的兒子公子光,而是傳給了他弟弟餘祭,餘祭死後王位也沒有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把王位也傳給了自己的弟弟餘昧,餘昧死後也堅持要把王位也傳給自己的弟弟季扎,結果季扎不願當這個吳王就跑了,那麼餘昧的兒子僚就當上了吳王。
  • 刀光血影吳王闔閭「上位記」
    今天我們來聊聊吳王闔閭上位始末,其實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他的叔叔,具體是怎麼回事呢據《史記吳太伯世家》記載,吳王闔閭的爺爺老吳王壽夢有四個兒子,依長幼分別為諸樊、餘祭、餘昧、季扎。其中他的小兒子季扎最賢明,壽夢就想立季扎為王,可是季扎就是辭讓,沒辦法最後就立長子諸樊為王。
  • 考古發現吳王闔閭遺物,揭開了吳鉤真面目
    漢代的《吳越春秋·闔閭內傳》記載,吳王闔閭得了莫耶劍,又令國中作金鉤,下令「能為善鉤者,賞之百金」,懸賞求鉤。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一個工匠為了重賞,殺了兩個兒子吳鴻、扈稽,將他們的血分別塗在金屬上,製成了兩把吳鉤上貢闔閭。 《吳越春秋·闔閭內傳》:王乃舉眾鉤以示之:「何者是也?」王鉤甚多,形體相類,不知其所在。
  • 在伍子胥的護衛下,公子光自立為國君,就是吳王闔閭
    伍子胥來到吳國後,舉目無親,只好走上街頭,以討飯為生。這一天,有一個管理市場的小官在街市上閒逛,見到一個人穿著一身破衣服,光著兩隻腳,臉上全是泥土,一邊吹簫,一邊乞討。被離辨聽簫音,覺得此人不同尋常,就與他交談起來,發現他竟然是楚國的伍子胥,就把他引見給了公子光。
  • 吳王闔閭水中古墓,地宮藏有3000把名劍,為何盜墓賊望而卻步?
    神奇的是,此類兄弟謙讓的案例,居然在吳國歷史上又發生了一次,但這次的結果卻演變為一場謀殺案,最終成就了一代霸主——吳王闔閭。春秋末期,吳王壽夢共有諸樊、餘祭、餘昧、季札四子。壽夢想傳位季札,季札堅決不同意,無奈只能傳位長子諸樊。
  • 和「吳王闔閭」有關聯的歷史上兩大有名的刺客故事,你知道嗎?
    歷史上專諸刺吳王就和他有點關聯。這個人叫季札,無意官場的公子哥。他的父親與三個哥哥都想讓他繼位,他堅決不同意,後來大哥為了讓他繼位就傳給老二,老二傳給老三,這回輪到他了,他堅決不接受,結果老三就傳給自己兒子了,結果老大兒子心裡不平衡了,最後刺殺了吳王僚自己繼位,這個老大的兒子就是闔閭。闔閭後來又派刺客要離刺殺了想復仇吳王僚的兒子慶忌。
  • 東周列國志:闔閭(姬光)奪君位之專諸藏劍刺吳王
    卻說姬光招攬到伍子胥和專諸後,一直等待機會刺殺吳王僚,這一天終於來臨。四年之後,楚平王患病死了。伍子胥得到信息,捶胸跺腳,一天到晚哭個不停。姬光趕來看他,問道:「楚平王是你的仇人,仇人死了,你為什麼要哭呢?」伍子胥說:「我哪是哭他,我恨的是不能在他活著時候報仇。」說完,又大哭起來。姬光安慰了他一番。姬光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