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春秋時期的霸王有很多版本,除了齊桓公之外,還有有一個人的名字也會頻繁地出現在霸王的名錄裡,這就是吳王闔閭。
自從闔閭的爺爺壽夢開始和中原文明對接上,並建立了強大的軍隊之後,吳國一步步強大起來,到闔閭的時代達到了巔峰,而闔閭的人生,也頗有一番戲劇色彩。
闔閭最開始並不是吳王的候選人,他爹認為他是個很好的軍事將領,但並不是個守成之君,於是王位便傳給了公子僚。但是一個君主,怎麼可能會容忍自己下面有個頂尖出色的軍事領袖呢?闔閭,也就是那時候的公子光,軍權被大大地削弱。
於是歷史上經典的一幕出現了,便是「專諸刺王僚」,吳王僚愛吃魚,闔閭請過來的刺客專諸便利用上菜的功夫,從魚腹裡掏出魚腸劍,一劍刺死吳王僚,而闔閭也就此上位。
儘管上位過程不是很光彩,但不可否認的是,闔閭是個偉大的君主,吳國給了他足夠大的舞臺去盡情展示自己的軍事與政治才能。
春秋時期的戰爭有個很有意思的特點就是「遠交近攻」,就是和離自己遠的國家交朋友,但是和自己的鄰居互撕,完全不會講究什麼「遠親不如近鄰」這種事情。
闔閭的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跟西面的鄰居楚國互撕,而最後也是靠撕贏了楚國贏得了霸主的地位。在這個過程中,「復仇狂人」伍子胥幫了闔閭大忙,用今天的觀點看,伍子胥就是個「楚奸」,就是「帶路黨」。
在「帶路黨」先生的輔佐下,吳軍發起了歷史上著名的「柏舉之戰」,鋒芒直抵楚國都城郢,逼迫楚國作出了遷都的決定。縱觀春秋歷史,這算是最牛的一次侵略了。
撕完了西邊的鄰居,就要撕下個了,北面是齊國,南面是越國,齊國太遠,那就先從越國開始搞吧。當然,也就是這次和越國的戰爭,讓闔閭丟了性命。
越國作為吳國的近鄰,是給吳國製造麻煩最多的國家,而成為霸主的闔閭,野心和自信心都極度膨脹,這次不僅說要自己親徵,而且要出現在戰鬥第一線。
孫武和伍子胥一聽都傻了,你這是虎啊!各種勸闔閭別犯傻,什麼「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啊,什麼「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啊,最後怎麼都勸不住,只能眼睜睜看著闔閭犯渾。
越國一看反而開心了,你的君主出現在戰場上了,那我是不是一頓王八拳,也別講戰略了,把闔閭乾死就行?於是開開心心地制定了各種明殺暗殺政策,就好像這根本不是一場戰爭,而只是一次密謀的潛入一樣。
歷史上神奇的一幕出來了,一個叫靈姑浮的越國大夫,在戰場上朝著吳國軍隊狂奔,一邊狂奔一邊高喊自己是來投奔吳軍的。闔閭大爺,我是你的粉絲啊,我帶著軍隊來投奔你啦。
闔閭此時依然在犯渾,一聽到有粉絲,高興的伐得了,心想我這個個人魅力實在是太強。左右快讓開,讓我的粉絲和他的愛豆再近一點,我來給他籤個名。
就這樣,靈姑浮到了闔閭身旁,便有了下手的機會,拿出武器就殺向闔閭,闔閭被嚇得一個激靈,終於搞清楚了狀況,可惜靈姑浮的戈還是傷到了闔閭的腳趾。
按現在的醫療技術,腳上傷了倒也不會影響性命,可惜春秋時期哪有什麼醫療啊,闔閭感染了破傷風,沒過幾天就一命嗚呼了。
真可謂是生的偉大,死的窩囊。闔閭要是知道後世有個叫肖戰的傢伙也被粉絲各種坑,估計會找個時間給肖戰託個夢,兩個人好好聊上一宿。
當然,除了被粉絲坑之外,當代社會還有各種坑粉絲的。
比如某節目主持人各種閒魚狂賣粉絲禮物啊之類的,在闔閭的故事裡咱們就不閒扯啦,以後有機會再表。
《一座小城,一些人》,馬校長閒聊蘇州那些名人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