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很多人感冒咳嗽嗓子不舒服。這一不舒服,各位老母親、小仙女就惦記起冰糖燉雪梨。「冰糖,潤肺止咳。」、「冰糖,不會上火。」「一定要用冰糖,白糖可不行!」.但是!冰糖和白糖,真有那麼大區別嗎?冰糖雪梨真的能止咳嗎?一起來看看,冰糖是如何製作的,你就知道秘密在哪啦~
授權轉載自:食慄派ChestnutMates
(ID:ChestNutMates)
做冰糖的原料,其實就是……白砂糖。
30kg一袋的白砂糖,機器自動切開,
倒入大約85℃的水中,溶解成糖水。
化好的糖水,要先經過這樣一個過濾器,
罐子中有一張濾網,上面有直徑約3微米的微孔,可以濾掉一些微小的雜質。
接下來,糖水會經過一個叫做「離子交換樹脂塔」的設備中,繼續過濾;
一些肉眼不可見的雜質也被過濾掉,得到更純淨的糖水。
接下來就是濃縮糖水。方法很傳統:煮沸、蒸發水分。
只不過,是在真空條件下進行的。因為正常條件下加熱糖水,會產生焦糖色,影響成色和品質。
做冰糖的過程,有點像「搖元宵」。
豆沙餡做成餡心,然後在江米麵裡滾啊滾,裹上一層層的粉,元宵就做好了
「冰糖核」,就是冰糖的餡心。
一小粒砂糖,一次次掛糖水,「裹」到長度大約1cm時,冰糖核就做好了。
繼續掛上更多糖水,就變成冰糖了。
是不是跟搖元宵蠻像的?
只不過「搖冰糖」特花時間,要4天!
冰糖核准備好啦~出發→
倒入特製的滾筒中,
享受50~60℃的糖水浴。
滾筒分為4格,所以冰糖核們其實是輪流享受糖水浴。
一進一出產生溫差,慢慢結晶;小砂糖就這麼一天天膨脹,變成了冰糖。
4天之後,冰糖養好了;分離糖水,再烘乾,就可以打包出廠了。
工廠裡是用紅外線燈照射來烘乾的。
因為滾筒一直保持勻速轉動,所以「滾」出來的冰糖大小一樣。這種冰糖就是所謂的「單晶冰糖」。
那種形狀不規則、大小不一的冰糖,則是「多晶冰糖」。
製作原理其實一樣,但後者更花時間。
「多晶冰糖」不用滾筒,而是把糖水和冰糖核混合後,放入這樣的器皿中,
然後再送進叫「育晶室」的房間,慢慢結晶,整個過程大約需要2周時間。
做好之後,也要分離糖水、烘乾,
稱重,然後打包出廠。
多晶冰糖大小不一樣,所以稱重時用到了一種非常巧妙的裝置。
整個裝置,看起來像一朵花。
每個「花瓣」裡的冰糖,都會分別稱重,電腦會瞬時計算出,達到一包冰糖所需分量的組合。這裡是1kg。
然後,開閘→打包!
所以你看,冰糖其實就是白砂糖結晶的產物;砂糖溶解後再結晶,這個過程只是少了東西,沒有多什麼特殊成分;兩者的主要成分是一樣的,都是蔗糖。
但為什麼,大家覺得,它倆吃起來、用起來,就是不一樣呢?
其實,冰糖和白糖最大的差異是溶解速度。冰糖的溶解速度慢很多。
嘴裡含一勺白糖,很快就化了,甜到齁,喉嚨可能會有灼熱感;而冰糖是慢慢溶化,不容易有那麼洶湧的甜味。
冰糖「不上火」的印象,可能與此有關吧。#還有更合理的解釋嗎?#
做紅燒肉炒糖色的時候,冰糖和砂糖的效果不一樣,也跟這個特點有關。
炒糖色的時候,一般是肉眼觀察顏色,判斷有沒有炒好;當你覺得好了可以關小火的時候,溫度其實還很高,勢必會讓反應再飛一會兒;
砂糖是小顆粒,發生反應速度快;冰糖是塊狀,發生反應的速度慢,不容易產生過多黑苦物質。#適合新手#
所以很多人說,炒糖色用砂糖,顏色更深;用冰糖,不容易過焦。
家裡沒冰糖,用白糖燉梨行不行?我看沒什麼不可以,反正都是蔗糖。
喝白開水,水過無痕,水很快通過消化道,滋潤咽喉的時間很短;相比而言,含一定碳水化合物的液體,比如糖水、米湯、銀耳羹,就好很多。
▲http://www.restaurantdiningcritiques.com
但如果是直接吃糖,考慮到一般不會有人直接吃白糖,冰糖的確有優勢。
一大塊冰糖含在嘴裡,可以刺激唾液分泌。另外,糖還可以降低氣道敏感性,就不那麼容易咳嗽了。很多人說蜂蜜能止咳,可能也是這個緣故。
不過,這些說法沒有得到完全證實。
喝點梨湯,補補水、潤潤喉可以,但如果咳嗽一直好不了,還是及時看醫生的好;把自己吃胖了事小,耽誤病情可就麻煩了。反之亦然。。
那好像,棒棒糖也可以嘛……
但哪有冰糖雪梨顯得有逼格、有誠意
氷砂糖ができるまで JSTサイエンス・チャンネル、科學技術振興機構、2009年
視頻來源:https://www.bilibili.com【日本科學技術】 冰糖的製作流程
編輯 | 山楂
設計 | 柚子
環保|自然|簡單|健康
更多吃貨必讀,點擊下方圖片閱讀
食品包裝上的「玄機」,你被套路了嗎?
「無所不吃」的廣東人為啥不胖?
(直接點擊圖片訂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