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個月寶寶大腦發育黃金期,多摸輕搖勤母乳,讓孩子更聰明

2020-12-22 菁媽育兒

身為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可愛,身體健康,以後能夠考上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甚至希望孩子可以遠渡重洋留學國外。

孩子的聰明,除了跟遺傳有關之外,還跟六個月前媽媽的照顧有很大的關係。

孩子越小大腦發育越快,孩子大腦在出生的時候是350克,一歲時長到950克,到兩歲的時候長到1100克。孩子年齡越小大腦的重量增長越快。

出生第一年,大腦的重量增長了600克,而這600克的重量,出生前半年增長得更快。所以0-6個月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期!

大腦的重量不斷增長的同時,神經元間的連接,也會變得越來越緊密。

所以在孩子大腦發育最快速的時期,家長抓住了孩子大腦發育的這些黃金期,可以讓孩子變得更聰明。

0到6個月的孩子,媽媽做到多摸輕晃勤母乳,提高免疫力,促進大腦發育

一、多摸多給孩子撫觸安慰,增強孩子的安全感

有安全感的孩子,才會對這個世界更加好奇,才會更有勇氣去探索這個世界。

我們建議媽媽儘可能順產,除了可以讓媽媽的身體更快恢復之外,最主要的是順產的時候,產道會不斷的擠壓孩子的皮膚,在這擠壓的過程中,不但有助於促進孩子肺部水分的排出,更有助於孩子安全感的獲得。

在北京一對研究生夫妻生了一個孩子,媽媽怕疼而且覺得生孩子的過程太折騰,自己也是打算只生一個孩子,在大年初一選擇了剖腹產。

大年初四孩子出生後,回到家裡卻日夜不停的啼哭,給孩子喝奶也不願意喝,睡覺也不肯睡。

沒滿月的孩子,一天睡覺都不超過八個小時,把父母折騰的很難受。

夫妻倆扛不住了,大年初五抱著孩子往醫院裡面跑,看兒科兒科醫生說孩子沒有任何問題。

剛好醫院來了一個神經心理的專家坐診,建議他們兩個帶孩子去找那個專家看一下。

心理專家給他們的建議就是,回家洗澡的時候多摸摸孩子,洗完澡給孩子撫觸,平時抱孩子抱緊一些。

原來孩子因為是剖腹產出生,沒有經過媽媽產道的擠壓,所以沒有安全感。

孩子沒有安全感,就會覺得很不安,所以會日夜不停的啼哭。而父母多摸摸孩子的皮膚,孩子皮膚上有很多的感受器,這些感受器得到了撫摸和輕輕的擠壓,會讓孩子覺得很安全。

孩子有了安全感,自然就能夠正常的睡覺,正常的吃飯了。

孩子在六個月之前一定要及時回應孩子的需求,孩子餓了儘快地餵養,孩子尿了,儘快給孩子換尿不溼,孩子覺得沒有安全感了,多抱抱孩子,而且要抱得緊一點。

不少家長會有這樣的想法,覺得孩子在小的時候經常抱,會寵壞孩子,孩子以後不肯自己睡覺,總是要抱。

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博士高嵐教授,在一次兒童心理營養的課程中反覆的提到,6個月之前的孩子怎麼寵都不過分,孩子在六個月之前,最需要的是心理的滋養。

家長讓孩子的心理得到足夠的滋養,以後孩子才會更加的獨立,更加的健康。

所以六個月之前的孩子多摸摸,多抱抱。六個月之後再考慮,慢慢地給孩子樹立規則,讓孩子慢慢獨立。

二、孩子要輕輕的搖晃,避免搖晃過度影響大腦發育

保姆在家帶四個月的女嬰入睡,女孩哭鬧不止不願意睡,小保姆就用力上下左右搖晃孩子,導致孩子顱內出血,到醫院搶救之後,孩子出現了後遺症:癲癇,智力低下。

加拿大渥太華兒童醫院,對49例因搖晃而導致入院的嬰兒進行研究,10%的嬰兒因過重的撼動導致死亡,其他的會表現為大腦發育遲緩。

孩子出生的時候之所以是頭先出來,是因為頭部比較大,頭佔身體的1/5,大腦裡面血管比較脆弱,腦組織發育沒有完善,頸部肌肉力量不足。當外力用力搖晃孩子的時候,會引起大腦組織和顱骨碰撞,脆弱的血管會導致破裂出血。

從而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

孩子在小的時候,大腦的發育還不成熟,如果搖晃的太用力的話,可能會導致搖晃綜合症。

哄孩子睡覺的時候,抱著孩子走動一下就可以了,不需要用力的搖晃,在走動的時候就能讓孩子感受這種輕微的晃動,能夠讓孩子更快的入睡。

三,勤餵母乳,給孩子生理和心理雙重的營養

孩子剛出生,儘快母乳餵養,頻繁讓孩子吸吮,建議是每隔兩個小時讓孩子吸吮一次,可以讓剛出生的孩子順利的進行母乳餵養,而且也可以給孩子心理上的安慰。

兩個月之前的孩子,按需哺乳,孩子餓了就讓孩子喝,或者媽媽覺得奶漲了就給孩子喝。

觀察了兩個月後,大概了解孩子喝一次奶可以維持多久?大概是三個小時餵養一次。

媽媽在進行母乳餵養的時候,儘量的不要看手機,看電視,看平板。眼睛看著孩子,跟孩子有眼神交流,可以在母乳餵養的同時給孩子心靈的慰藉。

媽媽可以每周吃2到3次的海魚,有助於提高母乳中的二十二碳六烯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DHA,母乳中的DHA含量高,有利於大腦發育和視力發育。

孩子在6個月前,買玩具的一些建議

買玩具顏色鮮豔一些

孩子的視覺發育過程中,對於鮮豔的顏色會更加的關注,會更加的喜歡,特別是孩子在一兩個月的時候,對於黑白相間的玩具或者書籍,紅色的書籍會看的更清楚。

經常移動玩具的位置

特別是掛在孩子頭頂的一些玩具,不要只放在一個地方,這樣子孩子的眼睛天天盯著那個地方,可能會導致斜視。

玩具可以時不時換一個方向,讓孩子不時的到處看。

買一些有聲音的玩具

玩具在發出聲音的時候,孩子的耳朵聽到會轉過頭去找玩具,孩子運動的過程,能夠促進孩子大腦的發育。

爸爸媽媽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經常跟孩子對話,儘可能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跟孩子交流。

比如給孩子換尿不溼的時候,可以告訴孩子,現在你的尿不溼已經比較多尿了,所以媽媽在給你換尿不溼。因為媽媽說話的時候,還會有一個換尿不溼的動作,這樣子容易讓孩子理解媽媽在說什麼。

媽媽說話的時候要有豐富的表情,帶孩子出去玩就開心的告訴孩子,媽媽要帶你出去玩了。有研究發現,相對於語言,孩子會更快的理解大人的表情。

跟孩子說話儘可能誇張一些,動作多一些。

六個月前的孩子生長發育非常的快,家長掌握好這個好時機,可以讓孩子變得更聰明,更健康。

(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大雪過後,家長多給孩子吃三葷三素,幫娃順利過冬減少生病

孩子吃得多卻很瘦,營養師:家長餵錯了!容易積食還影響發育

相關焦點

  • 經常撫摸寶寶的4個部位,能促進大腦發育,睡得香甜還聰明!
    初生嬰兒身體機能尚不及大人成熟,免疫能力比較幼兒差,大腦中樞神經系統還待完善,雖然身體上的有些部位要儘量少摸,但有些部位多撫摸,更利於小寶寶長身體,促進大腦中樞神經的發育,有利於建立更密切的親子關係,帶來足夠的安全感,改善睡眠質量。
  • 0-3個月齡寶寶:一哭二鬧三認母,寶媽帶娃要做到「兩勤三不要」
    0-3個月的寶寶,每天除了睡覺就是喝奶,不會跑不會跳,父母也不用消耗體力。 0-3個月的寶寶,身體發育速度最快,父母不用擔心孩子的營養和身體發育。為了保證孩子的健康成長,寶媽要做到「兩勤三不要」: 一、勤餵母乳 孩子剛出生時身體發育速度最快,新陳代謝也比較旺盛,但是不能吃大人飯,只能靠母乳汲取能量和營養。 出生後3天內的寶寶,需要的奶量不多,每次5-15毫升,每天間隔餵8次左右即可,必要時叫醒餵奶。
  • 缺乏這種營養素會影響發育,但它並不一定能使寶寶更聰明
    雖然DHA對於寶寶大腦正常發育是非常重要的,長期缺乏會影響大腦功能的正常發育,但還談不上讓寶寶變得更聰明。斌姐,智商是靠遺傳嗎?還用補營養素嗎?營養素的作用也只是讓孩子的發育達到先天遺傳的正常水平,當然,缺乏可能達不到預定值。孕媽和寶寶每天攝入多少DHA?《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DRIs)(2013版)》中推薦:孕婦及乳母每日攝取200毫克DHA;0~3歲的寶寶每日攝取100毫克DHA。
  • 母乳餵養的寶寶,哺乳期多吃哪些食物寶寶發育好、智商高?
    寶寶出生後,除了關心寶寶健康,寶寶的智商更是父母們所關心的。生個聰明的寶寶,是所有父母的心願。先天的條件我們無法改變,但後天的飲食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寶寶的智力發育。眾所周知,母乳是寶寶最好的食糧。母乳中含有乳鐵蛋白、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脂肪酸和牛磺酸。
  • 寶寶吃母乳更聰明嗎?有些好處利於孩子成長,寶媽都可以做到
    結婚一年後小蘭懷孕了,孕期她依然努力工作著,而且計劃好休完產假把孩子給婆婆帶,出月子就反悔了。月子裡小蘭的母乳量很足,於是毫不猶豫選擇全母乳餵養。想到休完產假就要擠出母乳給孩子喝,還有可能換成奶粉,捨不得、也覺得對孩子不好,聽好多人說,吃母乳的孩子更聰明。
  • 4種能力告訴你,0~2歲寶寶的智商高低!掌握方法,寶寶更聰明
    01,想知道0~2歲寶寶的智商高低,家長要看寶寶這4個能力的發展⑴、身體運動協調能力寶寶出生以後,隨著身體的發育,他們會逐漸掌握一些大幅度的動作(比如翻身、爬行、走路等等),而這些大幅度的動作可以使肢體和大腦得到更精密的配合,也就是說越是智商高的寶寶,越是能快速而準確地完成大幅度、高難度的動作。
  • 0-3歲寶寶語言發育的黃金期,家長可以這樣做
    「語言發育是兒童早期思維發展的重要標誌,也是社會適應能力及交往能力發展程度的體現。」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副主任護師何豔斯表示,0-3歲是孩子語言發育的黃金期。期間,孩子的語言發育突飛猛進,從咿呀學語到整句輸出,發展過程非常明顯。
  • 父母忽視孩子早期教育,錯過大腦發育黃金期
    01關於寶寶的大腦黃金期,你了解嗎?剛出生的寶寶,除了肉眼可見的身體在變化之外,其實大腦內部也在悄悄地發生變化。早期照顧寶寶的時候,如果我們只是追求讓寶寶吃飽穿暖長肉肉,很可能一不留神就讓寶寶輸在起跑線上了。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0~6歲是寶寶大腦發育的黃金期。而且,寶寶在6個月~3歲期間,大腦已經達到將近80%—85%的發育程度了。
  • 2歲是寶寶智力發育的飛躍期,家長從三個方面入手,寶寶更聰明
    而孩子出生後持續接觸到的外部環境給孩子的刺激,對孩子的智力發展和行為構建有著重大影響。在3歲之前,孩子的大腦每天以驚人的速度在生長發育。孩子2-3歲的各種叛逆表現,也正是孩子大腦飛速發育的一個外部體現。
  • 左撇子更聰明?寶寶慣用手不是右手怎麼辦?
    9-12月寶寶出現慣用手  寶寶通常在3個月時,手開始張開,自由活動。這時候他能否抓住寶媽的衣服和頭髮。漸漸地,到了5個月,寶寶就學會了夠東西,並且能夠把玩具從一隻手遞到另一隻手。之後,手指更加靈活,能夠做出更精細的動作,比如用食指和拇指配合撿東西,用杯子喝水等。但這些做這些動作時,通常都是兩隻手來配合。
  • 新生兒視力發育快,媽媽用三個小遊戲鍛鍊孩子,促進寶寶大腦發育
    但新生兒一天還是有5個小時的時間是清醒的,新生兒大腦的重量以及各方面能力的發育,是非常快速的,家長不要錯過孩子清醒的時間,利用孩子清醒的這幾個小時,鍛鍊孩子看的能力,聽的能力,運動的能力,多跟孩子聊天,促進孩子跟外界交流的能力。
  • 寶寶吃母乳後,還要吸吮手指是沒吃飽?寶寶是否吃飽這樣判斷最好
    孩子的一舉一動都會牽動媽媽的心,在孩子小的時候,是以解決生存為主,所以孩子是不是吃飽了,是媽媽們關注的主要目標。有位粉絲朋友發現寶寶有個奇怪的現象,她很擔心是寶寶沒吃飽。寶寶現在2個月了,每次吃完母乳以後,就會吃手,嘬嘴唇。她記得以前看育兒書,寶寶餓了就會有吃手的動作,難道寶寶這是沒吃飽嗎?
  • 兒科醫生:閒著沒事多摸孩子這3處,聰明發育快,將來對孩子好
    又一次閒談的時候,說起這個事,我就問真真媽媽:「平時給孩子吃啥了,怎麼這麼聰明?」真真媽媽告訴我,家裡就是一般家庭,真沒給孩子吃很多好東西,平時就是給孩子多撫摸。我但是很納悶,趕緊真真媽媽在騙我,撫摸也能讓孩子變聰明?帶著疑惑也看了不少的資料,才知道,這是真的。真真媽媽從小就給真真撫摸,這樣不僅增進了寶寶與家長之間的交流,還會能夠改變孩子的觸感,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
  • 孩子一生僅有一次的大腦發育黃金期,錯過後悔一輩子
    遊戲是:在孩子面前,把6個不同的物品放進6個一模一樣的盒子裡,關上盒子後,再考考孩子,每個盒子裡分別放著什麼。別看遊戲簡單,對於只有四五歲的孩子來說,要記住這些東西並非易事。首先,需要十分專注,其次,他們需要開動腦筋,想各種辦法在頭腦裡將盒子和盒子裡的東西聯繫記憶。
  • 闢謠,孩子拉綠便怪奶粉?九類寶寶易拉綠便,只有三類和奶粉有關
    當媽後就成了撿屎官,每天巴不得拿著放大鏡來看寶寶的大便。網友花花說:沒當媽之前看到別的孩子大便,捂著鼻子離得遠遠的,自己生了孩子之後,每次孩子拉大便,都巴不得湊得近一些,看得清楚一些,甚至想買個放大鏡來觀察孩子的大便。
  • 6歲前是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時期,掌握這6個方法能鍛鍊孩子左右腦
    所以我也給我家孩子找了很多方法開發左右腦,最後還是覺得這6個方法實用,分享給和我一樣不想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家長們!希望這些方法可以幫助到你的孩子開發大腦。
  • 6歲前,孩子有3次大腦發育「關鍵期」,父母要及時抓住重點培養
    如今,每一個家庭的孩子都比較少,大家對於孩子的教育也是越來越重視,從孕媽懷孕開始,再到寶寶出生,逐漸長大,孩子父母對於孩子的智力提升都是頗為重視的。其實,在孩子上小學之前,就有大腦發育的三次黃金期,如果父母這個階段抓住,重視孩子的基礎教育,這對於孩子的智力提升都是大有幫助的。
  • 6月齡寶寶大變化:生長發育金標準、護理餵養全指南,爸媽看過來
    媽媽在這個月,一定要細心又耐心,陪伴寶寶好好度過這30天,為寶寶6-12個月的發育打下良好的基礎喲。文章有點長,慢慢來看! 寶寶餵奶量要根據胃胃容量變化來改變, 6個月寶寶胃容量大約是200-220ml,從出生後的葡萄大小的胃容量,到6個月已經是檸檬大小了,隨著寶寶身體在發育,寶寶也是越來越能吃!
  • 寶寶說話晚,父母別偷懶,專家提醒:別錯過0-3歲語言發育黃金期
    其中,0-3歲是孩子語言發育的黃金期,在這期間孩子的語言發育突飛猛進,從咿呀學語到整句輸出,發展過程非常明顯。0-3歲寶寶語言的發展有怎樣的特點呢?那麼,家長則需提高警惕,應及時帶寶寶到醫院檢查,以便及早發現寶寶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如聽覺障礙、構音器官異常、智力發育遲緩、孤獨症譜系障礙等,越早幹預,效果越好。家長該如何抓住0-3歲寶寶語言發育的黃金期,更好地引導寶寶說話呢?
  • 專家說6個月前寶寶不能豎抱?掌握三個要點,豎抱讓孩子更聰明
    豎抱對娃好處多,讓孩子更健康更聰明,家長別被謠言嚇到了1、防止溢奶和吐奶餵完奶的時候我們需要打嗝,美國兒科協會建議要減少孩子吐奶的頻率和吐奶量建議每天孩子餵完奶之後豎抱20分鐘到30分鐘。而四個月前的小嬰兒因為胃比較平,加上喝奶時容易喝入空氣,所以更容易產生溢奶。4個月前的孩子一般每天要喝6次奶以上,每次抱20分鐘,一天也要抱上120分鐘也就是兩個小時。特別是對胃食管反流的孩子,更加注意經常豎抱,緩解孩子吐奶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