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巴黎首爾倫敦,數位化轉型浪潮中都不敢懈怠。尋找突破口的故事...

2020-11-19 上海觀察

香港:卓越的數字基礎設施

近年來,香港特區政府為了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城市的運營效率,力求把香港打造成世界級的智慧城市,並於2017年12月公布《香港智慧城市藍圖》。該藍圖以「構建一個世界知名、經濟蓬勃及優質生活的智慧香港」為願景。經過多年建設,香港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成果顯著。

香港網際網路發達,是信息及通信科技樞紐。香港目前設有11個電纜系統和多個連接內地4家電信運營商的陸上電纜系統,並操作11個衛星,用以提供對外通信服務。同時,香港本地有中國移動香港、香港電訊、SmarTone及和記黃埔4家電信運營商上市,它們之間市場競爭激烈。得益於便捷的通信網絡和競爭激烈的電信市場,香港市民能夠享受到價格適宜的網際網路服務。

除了移動通信網絡,香港固定寬帶網絡的覆蓋度及下載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香港的寬帶網絡幾近覆蓋全港所有商業及住宅樓宇,本港家庭使用寬帶接入的普及程度為93.6%,固網寬頻平均下載速度為每秒176.7兆比特,屬全球最快之列。

此外,香港擁有健全的電信基礎設施、可靠和相對低廉的電力供應、知識豐富的專業人才以及政府的支持。這些有利因素促使香港成為國際企業發展數據中心的理想地點。

香港特區政府為了使香港成為在亞太區內設立數據中心的首選地點,推出了多項促進措施。例如,在數據中心的選址上,政府鼓勵使用工業大廈,將工業大廈改裝為數據中心,政府會免收改變土地及建築物用途的「豁免書費用」;通過修訂地契在工業用地發展高端數據中心,政府將就數據中心部分,以高端數據中心用途及實際發展密度來評定補地價。此舉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數據中心建立的土地成本,也有利於土地資源的優化利用。

巴黎:智慧公交的實踐

巴黎在公交領域大力引入智慧信息技術和應用,以改善大都市普遍面臨的交通擁堵問題。

2013年6月,新興軟體開發企業Snips和SNCF(法國國家鐵路公司)在巴黎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投入應用Tranquilien軟體。

Tranquilien是一個移動交通應用程式,供人們提前核實列車擁擠情況、選擇空缺席位。這不僅讓乘客更舒適,也有助於減少延誤、尖峰時段通過更多列車、擴大乘客負載量,提高公共運輸網絡的整體效率。用戶還可以直接向應用程式報告火車擁擠度,從而為這一系統運行作出貢獻。

Snips發明了一種算法,可以預測每一整天每列火車有多少人在各站的乘坐和離開情況,該預測可以提前一周進行。為了構建算法,Snips聚合了十多個不同的數據源,既有開放數據,也有私有數據,涵蓋當地各種時間表、地圖、天氣預報、社會人口統計和經濟數據、歷史乘客數量、歷史列車設備、用戶在應用程式登記信息、搜索查詢時留下的數據等。

在通過大量測試之後,該應用程式吸引了通勤者、技術專家和媒體人士的廣泛興趣。發布一周後,該應用程式用戶登錄使用量遠超預期,最終獲得了國家開放數據獎。

首爾:開放的數據廣場

首爾十分重視向公眾開放政府數據,並在數據治理方面做出許多有益探索。

2011年,首爾提出了「智慧首爾2015」計劃,旨在通過ICT技術將首爾建成世界首屈一指的智慧城市。2012年4月,首爾開發建立了「開放數據廣場」項目,使第三方開發商和研究人員可以訪問城市數據集,從中產生新的服務和見解。

該城市數據集包括十大門類的數據,分別是綜合行政文件,福利、文化和旅遊,城市管理,環境,治安和安全,教育,健康,產業,經濟,交通。以這十大門類為綱,整合33個公共信息系統以及880個不同種類的資料庫,涵蓋育兒服務、公共運輸路線、巴士到站時間、停車位、各地區天氣預報、餐廳推薦等方方面面。整理後的數據則以地圖、網站連結、圖表、元數據等多種形式提供。

2013年10月,韓國開放數據的專門法律《公共數據供給與利用促進法》正式生效。同年12 月,韓國設立開放數據戰略委員會為韓國開放數據領域最高決策制定部門,負責審核、協調有關公共數據的重大政策和規劃,並評估這些政策和規劃的執行情況。

目前,首爾的開放數據廣場可訪問7000多個數據集,迄今已創建5500多個應用程式,覆蓋生活各領域。

為了使更多居民參與城市管理,首爾政府還推出「社區地圖繪製」項目。基於地理信息系統、移動首爾平臺和社交網絡,實現市民與市政機構之間的雙向交流。

倫敦:全球金融科創中心

作為傳統的金融中心,倫敦近年來持續向科創中心發力。金融科技、人工智慧、區塊鏈迅速崛起,成為倫敦增長最快的行業,實現了金融與科技的完美結合。

倫敦在創新和融資方面已成為歐洲金融科技中心,其成功的關鍵是人才。倫敦擁有187427家高科技公司,合計營業額達2850億英鎊,創造了數十萬個高科技職位。僅2018年,金融科技業的就業機會就增長了61%,使其成為倫敦經濟增長最快的部門。

倫敦對技術專業人員的吸引能力超過了歐洲各大城市,擁有36萬名軟體開發人員,比歐洲排名第二的城市巴黎多出1/3。Facebook和亞馬遜等科技巨頭都在倫敦建立了大型基礎工程團隊。蘋果公司打算在Battersea建立一個可僱用1400人的新基地。谷歌以AI為中心的DeepMind總部設在Kings Cross,已經擴容到4500名工作人員。

倫敦科創成績卓著,還體現在「矽環路」的啟動建設上。越來越多的高科技初創企業出現在倫敦橋、Soutbank和N1郵政區附近。

倫敦技術港於2010年啟動,是倫敦矽環路計劃的組成部分。2011年以來,它先後在拉脫維亞、波蘭、羅馬尼亞、印度、西班牙、美國等國設立多個分部,成為面向技術企業家和創業公司的全球社區,不僅為全球超過750家公司提供服務,還孵化出多家科技企業。

相關焦點

  • 數位化浪潮「激蕩」結婚行業 智慧轉型成業內共識
    主辦方供圖中新網烏鎮7月22日電(記者 張斌)在北京滑動屏幕,就能「雲試穿」上海的婚紗禮服;打開一款結婚APP,就能實時查看自己的婚禮策劃籌備進展;通過數位化分析,婚禮策劃企業的廣告能夠精準觸達至新婚夫婦的手機上……這些近年來結婚領域的不同場景,成為數位化浪潮「激蕩」下,結婚行業湧現出的智能化「初貌」。
  • 浪潮伺服器沈榮:數位化轉型在切實改變著我們整個世界
    來源:TechWeb.com.cn【TechWeb】「疫情的爆發,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也對我們的社會數位化轉型起到了加速作用。」浪潮伺服器產品線總經理沈榮在浪潮伺服器&英特爾傲騰持久內存 媒體溝通會上說道。
  • 攜手浪潮,金沙酒業信息化、數位化轉型戰略項目正式啟動!
    12月14 日,金沙酒業與浪潮集團召開「金沙酒業信息化、數位化轉型戰略項目正式啟動會」,圍繞理清信息化工作現狀、協調統籌需求、全面布局規劃,推動「金沙酒業信息化、數位化數轉型戰略項目」工程建設從頂層設計走向實際落地執行。
  • 浪潮蔡燕:數位化+服務化,現代人力資源轉型新動能
    二企業人力資源數位化的轉型第一個趨勢體現在對人力資源數位化的需求上。從業務需求驅動到業務數位化驅動,早期的需求是希望通過人力資源系統提高某個業務的效率,如招聘系統、考勤系統等,每個模塊是割裂的,更多地是解決單一業務層面的一個效率問題。但是隨著業務的深入,其實我們會發現,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應該是基於整體的一個業務,因為人力資源的業務它都不是一個單一的領域。比如說一個員工的入職,不僅僅是關注招聘環節,可能更多地也會去關注他招聘到入職之後的一系列的全生命周期的發展。
  • 數位化轉型浪潮下,三節課如何「乘風破浪」抓住企業培訓市場?
    陳春花在年初表示「經歷了這次疫情,我相信所有人都突然間明白一個道理,在線化、數位化是個必選項。」而在疫情之前,中國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步伐卻一直遲緩,知名諮詢公司埃森哲發布的《中國企業數字轉型指數研究》顯示,2019年國內企業在數字轉型方面的平均得分僅有45分,遠遠低於及格線。在並不樂觀的數位化轉型進程背後,最大的掣肘因素來源於數位化人才的高度缺乏。
  • 數位化浪潮中城商行如何乘風破浪?
    商業銀行作為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數位化浪潮的來襲,以及日趨嚴峻的市場形勢和競爭壓力,更是加快制定和實施數位化轉型戰略,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和科技成果轉化力度,銀行發展業態更加豐富,逐漸呈現出服務智能化、業務場景化、渠道一體化、融合深度化的高質量發展趨勢。
  • 專注數據服務19年,音智達如何引領企業數位化轉型浪潮?
    放大開來看,這些問題考察的是企業數位化運營能力。也就是說,企業如何讓數字真正發揮出價值,指導協調內外部經營關係,實現效率最大化。這正是數據服務公司廣闊的用武之地。音智達在數據服務領域已走了19個年頭。它的專業能力,受到了華為、海爾、邁瑞等國內外知名客戶垂青。在數位化轉型大浪潮中,音智達的身影幾乎遍布各行各業。
  • 多部委發力推動 中國製造業數位化轉型大潮來臨
    當初(數位化改造前)我們想的是,哪怕提升了1%的利潤,都可以接受,但後來的賦能效果遠遠超出了我們的預期。」提到已經開始的數位化轉型,河北安迪模具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桂顯難掩激動。  2021年,在客戶需求個性化、出口訂單迅速增長、產能過剩等多種因素影響下,中國製造企業將進一步加大對數位化轉型的投資力度。
  • 關於數位化轉型,為何行業頭部客戶們都在聚焦開放式創新?
    一個真實的故事。「我們分行有一批客戶,今天發完工資,第二天就轉到隔壁銀行去了。你們搞了好幾年數位化轉型,開發了多套營銷應用與方案,我現在就想知道:如何通過數位化手段把這波用戶真正留存下來,並真正進行有效的促活。」一位商業銀行的一線經理向該行信息化團隊吐槽。
  • 銀行數位化轉型背後的隱形引擎:從九九歸一到新十年
    人類重新啟程,故事再不相同。恰如《人類簡史》作者赫拉利所說:風暴將過去,人類將繼續存在,但將生活在另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中。一些新時代的進化已展露端倪。以人們眼中傳統的銀行業為例,疫情中的銀行業,不得不關閉線下網點,通過「非接觸式服務」與客戶接觸。此時,銀行的數位化進化,開始展現力量。寧波象山的一家食品批發零售企業,受新冠肺炎影響,遭遇資金周轉難題。
  • EMBA課程丨聚焦產業網際網路趨勢 攜手數位化轉型升級
    伴著今冬北京的第一場雪,11月22日150餘位EMBA同學圓滿完成為期四天《產業網際網路與數位化轉型》課程的學習。產業網際網路和消費網際網路究竟有什麼不同?該如何理解數字經濟?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的浪潮下,企業該如何把握時機,完成數位化轉型?帶著這些問題同學們在課堂上聆聽了光華管理學院教授以及多位網際網路行業資深人士的授課。
  • 百威 雅詩蘭黛 阿迪達斯:如何做好數位化轉型必答題?
    企業數位化轉型,已成為時代性的必答題,任何一家企業都不能掉以輕心。 埃森哲最新調查發現,已經有一批企業數位化轉型成效顯著,他們被稱為「轉型領軍者」。過去三年裡,這些領軍者企業營業收入的複合增長率高達14.3%,遠高於調研中同期其他企業的2.6%。
  • 金融機構數位化轉型,大數金融助力打造核心競爭力
    其中,金融機構數位化轉型成為了整個金融行業關注的焦點,利用數位技術打造核心競爭力也逐漸成為了金融機構實現戰略轉型,差異化競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突破口。在這個過程中,大數金融這樣的金融科技公司正扮演著重要角色。金融機構數位化轉型是金融業發展的大勢所趨。
  • 中臺中在哪裡?(附數位化轉型培訓視頻)
    (視頻為作者本人2020年4月網絡公益直播《全球抗疫與企業數位化轉型》)   關於中臺,我們可以看到業界眾口一詞地稱之為數位化轉型之必需
  • 家居數位化浪潮裡,箭牌家居抓住了什麼?
    2020年,各行各業不得不提的一個詞是疫情,而與疫情相連的另一個關鍵詞,則是「數位化」。於大眾而言,這並非一個陌生的詞彙。就連得到APP創始人羅振宇在其2021年跨年演講中,都著重提到了數位化為人類生活賦能的不可逆趨勢。財經作家吳曉波聯合蘇寧易購,亦是基於數字生活,研究分析了最新的消費趨勢,並發布白皮書。作為與人生活居住空間息息相關的一個行業,家居的數位化更是大勢所趨。
  • 元年科技韓向東:混合雲與中臺是大企業數位化轉型的理想模式和主流...
    無論是創業企業要深度參與數位化轉型,或者作為一個相對成熟的產業要抓住這次數位化轉型的機遇,還是作為投資者想要投資到好的數位化轉型的企業,韓向東認為,這三個問題比較關鍵:第一,大(大數據)、智(人工智慧)、雲(雲計算)、物(物聯網)催生了新的企業數位化轉型浪潮。
  • 數位化轉型:機遇與挑戰——王永慶在2020金融街論壇年會上的主題演講
    很高興與各位同仁相聚金融街(000402,股吧)論壇,共同探討金融業數位化轉型這個議題。目前,數位化浪潮已席捲全球,我們論壇聚焦「數位化轉型」這個主題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藉此機會,我和大家分享三點關於商業銀行數位化轉型的認識。
  • 中國移動河南公司胡波:工業網際網路是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核心
    本場論壇圍繞數位化創新和智能化運營,結合浪潮QID、雲ERP、智算中心助力企業成功實踐,揭示企業數位化轉型如何落地,賦能智慧企業高質量發展。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河南公司副總經理胡波先生出席會議並發表講話。胡波表示,工業網際網路是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核心,是綜合高智能內外網、智能終端、工業APP生態的能力體系,是為企業打造智能化工廠,實現企業數位化升級、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泉。工業網際網路的深度融合發展將加速工業經濟的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為我們產生了深度影響。
  • 天健建築:施工企業數位化轉型不是選擇,而是唯一出路
    40年來,從邊陲小鎮到國際化大都市、從經濟特區到先行示範區、從改革開放到綜合改革試點,是深圳秉承敢闖敢試、敢為天下先特區精神的奮進佳績。40年來,深圳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一個個地標性建築拔地而起,建築對於深圳40年的貢獻顯而易見。歷經40年發展,深圳建築業從追求建造速度到提升建築質量,從傳統建造方式逐步向建築工業化轉型。
  • 廣東機場集團:加快推進數位化轉型 全力打造世界一流機場集團
    無論是從時代浪潮,從行業趨勢,還是從自身發展戰略出發,廣東機場集團都將搭上數位化時代的列車,積極投入數位化轉型,打造數位化的機場集團,迎接數字經濟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對數位化轉型的認識與理解 一是數位化時代,數位化轉型勢在必行。 當今是數位化時代,一切都在被數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