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一場突然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迫使所有企業開始重新審視數位化轉型的重要性。
為了應對疫情的衝擊,各大企業紛紛開啟了線上辦公模式,啟用了在線協作以及數位化銷售渠道等工具和替代方案,而這些動作無疑加速推動了企業數位化變革的進程。
陳春花在年初表示「經歷了這次疫情,我相信所有人都突然間明白一個道理,在線化、數位化是個必選項。」而在疫情之前,中國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步伐卻一直遲緩,知名諮詢公司埃森哲發布的《中國企業數字轉型指數研究》顯示,2019年國內企業在數字轉型方面的平均得分僅有45分,遠遠低於及格線。在並不樂觀的數位化轉型進程背後,最大的掣肘因素來源於數位化人才的高度缺乏。
職場社交平臺領英曾提出過一組數據:80%的企業進行過數位化轉型的嘗試,但最終只有16%的公司成為「幸運兒」,強烈願景和貧瘠現實之間的巨大差距催生出了至少數千萬的人才缺口,優質數位化人才的缺乏已成為普遍現象。
加快企業數位化轉型、提升在新環境下生存能力的前提是解決人才供給不足的問題,這一大背景使得企業培訓正日益變成一片機遇廣闊的藍海市場。
數位化加速,企業培訓潮起
以「培養未來商業核心人才」為目標的三節課,經過多年的教育培訓業務發展,也感受到了企業對數位化人才的越發渴求。
三節課作為國內最早一批從事網際網路核心人才教育培訓的企業之一,在最初幾年主要面向個人,提供滿足個人職業發展需求的產品、運營等領域的專業技能培訓,其核心用戶是那些職業生涯處於「-2至5年」區間、即將進入職場或剛入職場不久的「新鮮人」。由於其課程內容貼近實際、實操性強,因此在短時間內就擁有了幾百萬的付費學員,而這些學員正是推動三節課入局企業培訓的強大動力。
個人學員在學習課程後感受到能力的明顯提升,在進入企業甚至躋身領導層後,面對部門人才能力提升問題自然會想到用培訓的方式解決。三節課最初切入企業培訓的過程印證了這一點,其向企業培訓業務的拓展最初也是來自客戶需求的倒逼。不難看出,企業培訓市場在近年來的擴張有著不容小覷的內生動能;其次,企業數位化轉型的需求已經出現即將爆發的勢頭,在這個浪潮中,企業最需要那些具備數據分析、產品研發、數位化運營、數位化製造和數字營銷等能力的人才。
正是看準這樣的趨勢, 2018年,三節課開始大力發展企業教育培訓業務。覆蓋內容從具有傳統優勢的網際網路產品、運營、新媒體,擴展到數據、技術和管理領域,快速填補企業的人才缺口、全面滿足企業對各類數位化人才培養的需求。
對此,三節課集團副總裁韓宇鑫表示,從面向個人的教育培訓拓展到服務企業級客戶,三節課業務的布局有著內外因的共同推動。
據估算,企業教育培訓的整體規模可以上看至1800億至2000億。正是搭乘著企業數位化轉型浪潮這股東風,三節課在短時間內再次成功地實現了快速發展。
時至今日,三節課已籤約服務了超過1000家大中型企業客戶,這裡既有商業銀行這類轉型需求旺盛的巨頭,也有BAT這種身處網際網路浪潮中心的明星公司,如今在疫情驅動下,更多企業將要全面擁抱數位化,尤其是傳統製造業的轉型需求更可以用「迫在眉睫」來形容,這樣的擴容態勢也成為了三節課企業培訓業務持續成長的根基。
除了仰望星空,也要腳踏實地
從本質上看,教育培訓機構得以發展根植於人們解決知識不對稱、消除不確定性的強烈需求。三節課在最近幾年的快速發展則得益於知識結構在社會數位化轉型過程中出現巨幅革新,導致不少職場人希望快速跟進變化,從而迎接和直面新環境下的機遇和挑戰。
韓宇鑫表示:「三節課切入企業培訓市場的邏輯與傳統企業培訓有著根本區別,三節課是一家非常務實、注重實用性的企業。過去,大多數的企業培訓更像是「仰望星空」,注重對領導層的管理和領導力培養。而三節課更多地定位於針對員工的實操培訓,希望在仰望星空之外能培養人們腳踏實地推進數位化轉型的技能。」
我們可以將三節課致力於培養的能力視為「即插即用」式的技能,這一理念也體現在課程內容的組織安排上。在面向企業客戶進行集體培訓時,路演是其中廣受歡迎的項目,這個環節鼓勵企業員工積極地發散思維、根據業務實際需求策劃產品,在這個過程中形成的不少想法最終均在業務層面成功落地實現並獲得很好的效果。
同時,三節課的教學基礎方法論名為「RAC學習引擎」,它由認識、還原和創造三部分組成,強調從最初的知識學習到最終融會貫通加以運用的閉環。這一理念剛好也符合企業在數位化轉型急迫需求下對於實用型人才培養的期待,學完即能直達業務一線成為三節課開展企業服務的目標。
以數字營銷為例,注意力資源的快速遷移導致這個行業熱點在短時間內的不斷切換,在過去幾年間就先後出現了內容營銷、信息流廣告、短視頻廣告、私域流量運營等數個風口。如果企業缺少相關人才的配置就將在激烈的競爭中處於不利位置。
而三節課目前覆蓋的課程體系已涵蓋產品經理、網際網路運營、新媒體、營銷、新技術和新管理等六大品類,這些課程的培養目標剛好契合企業數位化轉型中的短板,繼而快速填補企業的人才缺口。
慢一點,快一些
教育培訓行業的特殊性在於需要釐清「快」和「慢」之間的辯證關係。不同於學校這類形態更為穩定的組織,教育培訓機構需要兼顧的因素多元和複雜,例如在完成融資後如何協調機構發展速度和課程質量穩定性之間的關係就成為行業面臨的共性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三節課創始人後顯慧在多個公開場合的回答是「慢一點,快一些」。
事實上,網際網路的迭代速度之快已成為企業人才培訓的嚴峻挑戰。在底層邏輯跟隨環境變化不斷演進的情況下,是否能快速給出滿足企業個性化需求的定製課程和方案困擾著近乎所有公司。而三節課依託於多年內容的積累以及優秀的教研能力,實現了課程的快速更新迭代,並可以根據不同企業和團隊的情況量身定製專業化解決方案。
同時在不斷與客戶磨合的過程中,三節課目前已經具備了全面託管式的服務能力。尤其今年,不少企業培訓的交付場景受疫情影響開始遷移到線上,而這恰好是三節課的傳統優勢戰場,其業務不僅沒有受到疫情影響,反而使成熟的線上服務生態優勢得到凸顯。
相較於其他企業培訓機構需要臨時搭建線上學習場景,三節課則具有完善的線上學習系統和成熟解決方案,保證了線上課程交付質量的穩定和優質。據悉在疫情期間,三節課已經在線交付近千場次,服務學員近萬人。
正是有了之前線上培訓和內容上的「慢」積累,才有了現在疫情下的「快」響應。
目前,三節課已經基本覆蓋了各行業的頭部企業。與此同時,還有大批具有影響力的客戶開始與團隊合作,例如工商銀行這樣的老牌金融巨頭也在不斷開拓與三節課的新合作。在這些頭部客戶的帶動下,其最新目標是在今年覆蓋更多的標杆客戶,並在疫情逐步消退後開始尋求業務的放量發展。
三節課的企業培訓業務在資源、技術、經驗和模式逐漸成熟後,已經開始走入快車道。「慢即是快,行穩致遠」,是這條業務線發展思路的最合適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