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沉迷於研究西餐,尤其是在家裡就能夠做出來的,既好吃又簡單容易操作的西餐料理,搭配家裡有的食材,做了一道黑松露土豆泥,但是,這款黑松露土豆泥被我稍微加了一些「料」,做之前並不確定會不會好吃,憑著感覺大膽做了一次嘗試,沒想到特別好吃,吃完還有一點意猶未盡的感覺。
正常西餐店裡的黑松露土豆泥所用的食材有,土豆泥,黑松露醬,洋蔥,食用鹽,搭配的小茴香,小番茄,腰果,用料很簡單,但非常美味。
而我這次做的黑松露土豆泥,用的食材稍微多了一點,土豆泥,黑松露醬,洋蔥,香菜,紫甘藍,牛肉火腿,美人椒,松子,食用鹽,黑胡椒,可以對比一下,味道中多了一絲絲辣味,但不會掩蓋黑松露的味道。
可以直接吃,不過,我又搞了一個新花樣,把黑松露土豆泥抹在了吐司麵包上,發現這兩個的口感非常搭配,麵包上浸著黑松露土豆泥的香味,覆蓋著的土豆泥入口即化,令人回味無窮。
我用的黑松露醬是買現成的,這個也可以自己在家做。圓乎乎的黑松露,黑色的外表,再加上讓人一言難盡的氣味,讓很多人望而卻步,不過,黑松露卻是一些美食老饕喜歡的食材,看過的一個個的美食紀錄片裡,只要有黑松露的出現,伴隨著的就是老饕們激動的心情,以及幸福洋溢的表情。
「黑松露」在美食屆的至高地位,和19世紀的法國著名美食家布裡亞·薩瓦蘭不無關係,可以這麼說,正是美食家布裡亞·薩瓦蘭的著作《味覺生理學》,將黑松露變身成為「廚房的鑽石」,與魚子醬和鵝肝一起並稱為「世界三大珍饈」。
不過,我個人對於西方富人推崇的魚子醬和鵝肝並不十分喜愛,可能因為我比較窮哈哈,但是黑松露的味道確實很獨特,尤其是放在菜裡調味非常驚豔。
【黑松露土豆泥】
【主料】土豆泥,黑松露醬,洋蔥,香菜,紫甘藍,牛肉火腿,美人椒,松子
【調料】食用鹽,黑胡椒
【製作過程】
步驟1.取一個大小適中的土豆,去皮後切1釐米左右的厚片(這樣熟得比較快),放入開水中煮熟,也可以不去皮,整個放進熱水中煮。
步驟2.將紫甘藍洗乾淨後,切小碎丁,切完之後放碗中備用。
步驟3.取適量香菜,切碎即可,不喜歡吃香菜的同學,可以換成其他綠葉菜,比如小茴香也可以。
步驟4.四分之一洋蔥切碎,三分之一美人椒切碎,放入碗中備用。
步驟5.兩片牛肉火腿,切成小丁即可。
步驟6.煮熟的土豆片撈出後,瀝乾水分,用工具搗成土豆泥。
步驟7.將切碎的紫甘藍、香菜、辣椒、火腿、洋蔥,倒入搗碎的土豆泥中,倒入少量食用油,黑胡椒,攪拌一下。
步驟8.取15克左右的黑松露醬,放入土豆泥中,將所有食材攪拌均勻。
步驟9.將攪拌均勻的黑松露土豆泥放入一個小碗中(為了好看),本來想用小碗塑造一個形狀,倒扣在大盤子中,無奈土豆泥黏性比較大,很難扣下來。
步驟10.在裝好黑松露土豆泥表面,放上準備得好松子,就可以就餐咯,還可以試試塗在切片麵包表面,或者做個三明治。
其實,我們人類食用黑松露差不多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但「黑松露」的成長曆程以及被食用的經過都非常曲折,黑松露對生長環境異常挑剔,人們無法像種植其它菌類一樣大面積種植黑松露,更是難以尋找到深埋於地下的黑松露,這些因素讓黑松露顯得更加彌足珍貴。
雖然人類食用黑松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尤其是法國,西班牙,義大利最被推崇,但並不是一直都可以「毫無顧忌」地吃,從古羅馬帝國衰亡之後的一千年裡,黑松露因為奇怪的外形,怪異的氣味,被整個歐洲認為是惡魔的代表,宗教審判庭禁止食用黑松露。
再後來16世紀左右,黑松露被當作是催情食物,端上一些貴族的餐桌,關於黑松露,最有名的一個「梗」是,在19世紀,巴黎一位非常有名的交際花歐裡妮曾意味深長地表示——「我愛男人,因為我愛松露。」
如今的黑松露,不僅成為無數老饕們極其熱愛的食材,也登上平常普通人的餐桌,人人都可以享受到它的滋味,可以這麼說,黑松露的存在讓原本很普通的食物展現出了令人驚豔的一面。
小提示:
1.一開始擔心香菜的味道比較衝,會掩蓋住黑松露醬的味道,不過做完之後,香菜味道沒有想像中那麼大,反而被黑松露的味道掩蓋了,香菜也可以先用開水燙一下,之後再切碎。
2.松子可以選擇性放,也可以放其它堅果,比如腰果之類的,並不影響味道,只是食用的時候,脆脆的松子和綿軟的土豆放一起,吃起來比較有口感。
Hi,這裡是甜喵料理,喜歡研究各種簡單易操作的食譜,不過分講究,簡單純粹的享受,願望是貪吃不長肉~如果你也喜歡美食,歡迎關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