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島
《如夢令》李清照
▲ 點擊音頻聆聽美好
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最近正在熱播。
故事講述了趙麗穎飾演的盛明蘭從軟弱少女一步步走到影響家族的侯府夫人,同時以女主明蘭的視角展開封建家族的繁榮史。
▲ 圖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劇照
這部以北宋作為歷史背景的電視劇中,時常提到一個地方——揚州。那是女主人公盛明蘭的故鄉。
自古以來,描寫揚州的詩作汗牛充棟,其中耳熟能詳的詩句,亦是不少。比如:「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在大部分的詩詞裡,揚州總是令文人騷客眷戀的地方。
在歷史長河中,揚州被賦予的光環星光熠熠。
雖然這部劇取景不是在揚州,但島主還是要感嘆一下取景也太太太太美了吧!除了在橫店取景外,劇中一些美煞人的好風景,是在浙江一個「不知名」的小縣城拍的。
▲ 圖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劇照
島主不禁聯想起來,
如果《知否》來自在島取景拍攝,
會是怎樣的畫面呢?
取景地:萬福大橋
塔樓登高,可以遙看整個城區景致,模仿園林景廊設計,移步異景,在夜景照明的映襯下,月牙彎彎,水天一線,呈現「九成雲外憑欄眺,萬福燈火水連天」的美景。
▲ 圖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劇照
劇中麗穎飾演的盛明蘭,隨父親從揚州舉家遷到了汴京,無論是從揚州去汴京做官,還是從汴京回鄉省親,大多走的都是水路,一方面是劇情需要,另一方面揚州自古以來就離不開水。
揚州自古以來就和水息息相關。2500年前,因為吳王夫差開邗溝、築邗城,而有了一條運河,有了一座城市。《揚州上下三千年》作者朱志泊先生這樣說:揚州是一座「先運河而城,有運河而名,因運河而盛,倚運河而新」的城市。
而自在島這一片區也同樣被水域圍繞。這片位於揚州東部江廣融合地帶的生態綠地,被七條河流分割,天然呈現八座島嶼,而其中的自在島,則是綠肺中的「明珠」。萬福大橋更是坐落於自在島上的標誌性建築物。
如果要選擇水路景致的取景地,當然要選橫跨在淮河入江水道主河道廖家溝上的萬福大橋這一片景色。在橋之左,是詩意的城,在橋之右,是古老的新生。飛鳥在河之洲,留下飛翔的影子,落在水裡,有鏡白相融的波光。
取景地:1912™小鎮
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這兩句蘊藏著揚州人的慢和悠。在1912™小鎮,你可以體驗到揚州人的悠閒自得,更好地理解「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這句話的真諦。
隨著故事情節的豐富,島主發現《知否》除了場景很美之外,看著看著,就被劇中的美食饞哭了。
盛明蘭雖從小隨父去了汴京,但是吃食喜好依舊保留了當年在揚州的習慣。再加上盛明蘭善於烹飪,在劇裡一言不和就報菜譜,粉絲們明明是追劇去的,結果卻被揚州菜給洗腦了。
▲ 圖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劇照
菜品見人品。盛家五姑娘隨了大娘子心直口快,就連喜歡的菜都和明蘭不一樣,明蘭喜歡吃羹喝湯,而爽快的五姑娘,最喜歡的卻是炙羊肉、炭烤爐,想想在冬天若是能坐在炭火爐子旁,吃著暖乎乎的烤羊肉,再配上一杯美酒,這生活簡直快哉!
▲ 圖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劇照
而這些吃食1912™小鎮完全能滿足拍攝取景的需要。
一碗燙乾絲、一籠蟹黃湯包、一份千層油糕,愜意的傳統揚州早茶滿足一早的味蕾。
而爽快的五姑娘想吃的羊肉,小鎮裡的悅動高爾夫主題餐廳可以很好的滿足,手抓羊肉、砂鍋羊肉、羊肉湯、紅燒羊肉、羊肉火鍋……各種羊肉菜品一應俱全。
小鎮臨河而居,等春天來臨,吃河鮮那就一個絕。漁輪江鮮、味致鮮、廣業酒家、悅動高爾夫……都能讓你流連忘返,回味無窮。
劇中還有一處,衛小娘用七寶擂茶招待主君。這七寶擂茶為何物?
宋代李昉所著《太平御覽》中引張緝《廣雅》一書曰:「荊、巴間釆茶作餅成,以米膏出之。若飲先炙,令色赤,搗末置瓷器中,以湯饒覆之,用蔥、姜,芼之。」芼,就是指將調料攪拌成羹湯引用,與擂茶的製作流程相似。
在幽雅、清靜、和諧的環境中,泡上一壺茶,聞其香,觀其色,品其味,靜領其意,韻味無窮,能帶給別人安靜隨和的感覺,更容易接近和相處。這是品茶賦予人們的一種享受。
取景地:生態科技新城圖書館
生態科技新城圖書館,遠離城市中心的繁華與喧囂,獨立一隅卻不孤獨。園林式的造景和現代化的建築外觀相得益彰,完美詮釋了「生態」與「科技」的水乳交融,充分體現新城作為未來城市核心區的文化高度。
▲ 圖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劇照
宋朝和別的朝代一樣,男子是要讀書博取功名的。在程朱理學出現以前,大戶人家的女子同樣也可以和男子一樣,聽先生講課。那時沒有「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說法,加上印刷術的普及,很多宋人都主張女子讀書。正如劇中的盛家三姐妹,可以同小公爺顧二叔一起讀書。
▲ 圖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劇照如若在自在島挑一處讀書地,島主就推薦生態科技新城圖書館吧。
生態科技新城圖書館內部裝飾以科技、生態、智能、城市、文化為理念,將大面積的落地窗同精心挑選的書櫃、座椅有機結合,形成一幅幅清新淡雅的優美畫卷。
整個圖書館面積近1300平方米,藏書近30萬冊,同時擁有30萬種電子書、22個大型資料庫,6個自建資料庫等海量數字資源。
新城圖書館設施健全、環境優美,與馬可波羅夢幻花海相望,讓讀者在城市的後花園中觀花海、遊書海。
取景地:肖峰宋韌藝術館
羅素說:「人的真實生活不在於吃飯穿衣,而在藝術、思想和愛。」而肖峰宋韌藝術館的出現像是為自在島注入靈魂一般,讓它煥發著溫度與光亮。
有那麼一句話「家財萬貫,不及宋紙一張。」書畫可謂是宋代藝術的另一高峰,可是如今留存於世的卻不多。宋畫之美有一種含蓄謙卑的態度,而宋代的山水畫更是在壯麗中又飽有一種靜寂在其中。
▲ 圖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劇照
宋人生活中處處透著美學,花樣且多,所謂燒香點茶,掛畫插花,四般閒事,不宜戾家。這些都在《知否》中有所體現。
要在自在島中尋得一處相媲美的文藝地,那就非肖峰宋韌藝術館莫屬了。
肖峰出生於揚州,是享譽海內外的油畫大家,他與夫人宋韌女士成長於革命戰爭年代,是新中國培養的傑出藝術家。為推進家鄉揚州的文化建設,肖老夫婦在畢生創作的作品中選擇200幅左右精品和藏品捐獻給揚州,設立肖峰宋韌藝術館永久保存、展示和研究。
藝術館開館後,除長久展示肖峰、宋韌贈送揚州的作品,還與杭州肖峰宋韌藝術館進行定期互動、互換展品,輪流展出肖峰、宋韌其他作品及其收藏的大家名作,開展相關專題文化展覽。另外,還以藝術館為平臺開展繪畫藝術主題研究、國內外名家、大師作品研究及重大紀念活動等。
△肖峰《耀邦同志》1999
這,就是自在島!
一個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勝地
一個禪意縈繞茶香陣陣的世外桃源
一個讓人「欲罷不能忘」的詩意世界
你,當真不想來看一眼嘛~
來源:揚州自在島授權發布
校對:王海豔
編輯:李亞晴
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
揚州,你早晚得來!
長按下面二維碼
「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關注
微信號:yzs_l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