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視頻中
有個黑人小哥吐槽中國人取過的奇葩英文名字
小哥畫風清奇
向我們描述中國人取的那些迷之尷尬的英文名
說實在的,我們身邊的很多人都在用裡面說的不少名字...
比方說,你身邊一定有女生叫Lucy、Lily,Helen,男生叫Bob、Mike、Tom的(估計還不只一個!)小哥表示,這些「沉穩大氣沒毛病」的名字,真正叫起來,在他們老外耳朵裡,卻好像是「李蘭花」「張建國」一樣(年代感十足)……
所以你知道為啥你介紹完自己的名字,歪果仁會對你報之蜜汁微笑了嗎……
再比如有不少女生會給自己起名Cherry、Apple、Sunny、Happy,這在老外看來,感受就是不可描述。小編還有個女同學直接給自己取名叫Frog,我現在都還記得當時外教聽到她介紹自己時那謎一樣的驚訝表情。
Cherry在國外有「處女膜」的意思,2012年好萊塢就拍了一部電影叫About Cherry(《櫻桃》),講述的正是一名漂亮的窮女孩如何一步步成為色情片明星的故事,而女主角給自己取的藝名正是Cherry。
還有人起名Candy,看起來好甜好美,正因如此,國外很多夜店女孩才也會選擇這個名字,還有什麼Catty,Barbie,Kitty都是同樣的道理哦。
類似的還有對於男孩子來說,Dong、Dick、Wang這三個一定不要用!
因為這些都是「小雞雞」的代稱!還記得小編以前的髮型師就叫Dick(捂臉)。
小哥說的好:如果用了這三個做名字,就好比叫「馬菊花」、「杜蕾斯」一樣……另外,和Wang類似,很多中國人的姓也莫名有些不可描述的含義,比如「洪」的粵語讀音(Hung)也是大雞雞的意思;而「何」的粵語發音(Ho)是雞的意思. 所以旺旺食品的英文名沒用Wang Wang,而是Want Want。
除了剛才說到的Richard/Dick,Wang,Dong,Hung之外。Johnny,Johnson,John Thomas(JT),Peter,Saint Peter,Willy,Wilson,Hampton Wick,Robin,Roger等名字也是表示「丁日」的。
(來源:谷大白話)
熱門美劇也是很多人英文名的靈感來源,但是這種靈感一定要慎用啊同志們!
據說《Sherlock》電視劇火遍全球之後,就有人給自己起名叫Sherlock,可是老外很可能聽到的第一反應就是Sherlock Holmes。啥意思呢?就是《還珠格格》火了,然後你碰到一個老外給自己起名叫「小燕子」……
在美版「知乎」Quora網站上,很早之前就有一個熱貼「中國人起過哪些在中國以外很少用的奇葩英文名?」
裡面有不少讓人笑瘋的答案,其中不乏Harry Potter這樣的:
還有女生給自己起名叫「Easy」,被國際友人友好地提醒最好還是換一個……
再比如有一個答案是:「葉綠素·王永遠在我心中佔據一個特殊的位置……」
最讓我覺得好奇的是他們父母給他們取的一些名字:耶魯、哈佛,還有斯坦福。」
還有給自己取名Peter Pan的,這得是有多麼喜愛小飛俠。
其實去什麼名字完全是個人的事兒,外人無權幹涉,不過如果起個尷尬的英文名字,自己還毫不知情——這真的就不好了……
所以,英文名這個事,我們還是要講究一下的。尤其是住在大澳洲的我們,今天就簡單說說起英文名字有什麼注意和禁忌吧。
咱們這代人起英文名兒都有一個習慣,就是從英語課本裡找名字,像Lucy啊,Mike啊就是這麼來的。但是大家忘了一個事兒,就是這些英語課本的編寫已經是20年前了啊,課本裡人物所處的年代就更久遠了,主人公的名字就算在當時很時髦,如今也已經不再流行了。
這就是為啥開頭的黑人小哥吐槽:你取的那些聽起來四平八穩的名字,在老外看來就像「李蘭花」、「張建國」一樣……
不僅如此,從勃朗特姐妹或的小說裡挑出來的名字,也同樣會顯得老氣橫秋。比方說,Ethel就是20世紀第12流行的名字,Gladys是第14流行的名字,現在看來已經是「老奶奶」才會叫的名字了……
2017年澳洲公布了最受歡迎的前100個最受歡迎的女性英文名和男性英文名:
很多人起英文名還有一個誤區,就是直接拿自己喜歡的事物當名字,比如Sun、Mars、Apple等等。
另外,咱們起中文名,都喜歡在名字裡寄託美好的品質,比如慧、勇、剛等等。沿著這個路數,大家可能會給自己取名叫「Smart」或「Perfect」,其實外國朋友會覺得,這樣的名字不僅不會讓別人覺得聰明,反而會覺得取名者受沒文化。
既然英文名必須是特定詞,那麼可能有人會說:這個重複度太高了吧,我可以稍微改一下,哪怕只是改一個字母,把它們變成獨一無二的新名字嗎?
最好別,這麼做風險太高。
一來,編造一個本來不存在的英文名,往往也會讓外國人覺得十分奇怪。
二來,保不齊你改的那個名字,恰好碰上了英語裡的什麼俚語,或者歷史、人文典故,那尷尬可就大了!
比如Vicky是個常見女名,有人把k改成h,變成Vichy,只差了一個字母,意思就天差地別了:Vicky其實是女名Victoria的暱稱;而Vichy是法語詞,指的是二戰時,納粹黨佔領法國時期的政權;二者發音也不一樣,前者是/』viki/,換了字母就變成了/'vii:/,完全不一樣了。
網上還有人吐槽,給自己起名叫Fanny,結果被告知,在英美俚語中Fanny有「屁股、私處」的意思……
另外,在很多老外看來,Angelababy這個名字其實也是很搞笑的……(當然,作為藝名無所謂)
所以,你要是沒那麼想標新立異,還是老老實實用標準的英文名吧……
其實中國人並不一定非要起一個英文名字。你看,演藝界就有很多例子,比如鞏俐就是Li Gong,章子怡就叫Ziyi Zhang。
我們剛才說了,在中國名字中,姓氏少,名字多;而在西方國家,則是姓氏多,名字少,很多西方人是用姓氏來標明自己獨一無二的身份的。
那麼咱們中國人到了國外,本來姓就很普遍了,再起一個Mary、Charlie之類的滿大街都能聽到的名字,一個很常見的姓+一個很常見的名=沒有辨識度!
公司的外國同事告訴我們說,他們老家是義大利的,根據家族傳統小輩必須取上上一輩的一模一樣的名字,也就是比如兒子必須取爺爺一樣的名字,所以每次參加家庭聚會,有人叫Peter,就會有七八個Peter轉過頭來。
老外更喜歡
老外無所謂,你中英名都行
若中文名發音給老外造成困擾,取英文名比較合適
有些中文名的音老外確實發不出來。比如拼音中j/q/x老外就發的特別難聽。我有個朋友名字裡有「全」(Quan)字,每次外國老師叫出來大家都一臉懵逼——「寬、寬、寬,寬 來了沒有?」這是在叫誰呢?因為Q按英語自然拼讀規則,常發成/k/的音,就像Queen中的發音一樣,所以「全」就很不幸地被變成了「寬」了!
所以總結起來,小編覺得:
我們中國人的名字,通常蘊含著特有的含義甚至中國文化在裡面,在國外反而是一種獨特的符號和氣質,引人關注;
如果你的名字不涉及那些老外難發的音,其實沒必要換名字。比如Wen(溫)、Ran(然)等等,比如小編姓石(Shi),澳洲老外讀我名字的時候就直接讀She了。。。
如果你的中文名字發音真的每每在各種國外場合對你造成困擾,可以按照上面說的幾點原則,選一個喜歡的英文名吧!
維州政府還特別貼心,有一個專門的網站:https://online.justice.vic.gov.au/bdm/popularnames.doj
這個網站能讓你查詢自己現在的英文名或想要取的英文名字是否受歡迎,還能查到現在最火爆的英文名到底是哪個哦。
想改英文名或正考慮給自己或自家寶寶取英文名的媽媽們可以先查了再確定最終的姓名哦。
為幫助大家更好的學習英語,Gr8 Education開設了在線網課,內容涵蓋澳洲生活各個方面,用生動有趣的語言講解最實用的澳洲英文和文化。
感興趣的朋友可複製粘貼下面連結到瀏覽器打開
https://m.qlchat.com/wechat/page/live/850000054126619
或直接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即可參與網課。
Gr8 Education贊助推出的每周《生活英語欄目》,旨在幫助已來澳洲或準備來澳洲的媽媽們學習澳式英語,了解澳洲文化知識。讓媽媽們輕鬆學英語,用英語自信應對生活中的各類困難和尷尬。
各位媽媽們有什麼感興趣的英文話題,或生活中遇到有關英文交流的疑惑,歡迎在留言欄內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