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提升審判質效,推動規範化水平穩步提升,2020年9月21日至12月31日,如皋法院開展以「多辦案、快辦案、辦好案」為主題的百日辦案競賽活動。各團隊幹警勇於創新、敢於爭先,讓我們隨著鏡頭探訪一下部分競賽團隊……
大事小事家事依法辦事
天和地和人和以情致和
這是開發區法庭家事審判團隊,由負責人常雪萍、員額法官宗愛萍、書記員杜曉星組成。百日辦案競賽以來結案264件,調撤率達69.7%。她們藉助「法暖黃昏」、「法伴成長」、「法潤芳華」司法服務品牌,充分發揮新成立的「王桂蘭家事調解工作室」引領作用,依法柔性化解家事糾紛。
勇挑重擔的領頭人
負責人 常雪萍
她嚴格履行管理職責,強化與轄區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溝通銜接,充分發揮「王桂蘭」家事調解工作室的調解分流作用,努力將糾紛化解在訴前,承辦江蘇省婦聯維權工作現場會。她充分發揮「頭雁」引領作用,嚴格執行案件審理的流程管控要求,承辦案件113件。
一起排除妨害糾紛,原、被告系相鄰關係。2003年左右,原告季某來村投資興辦企業,與政府籤訂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並取得土地使用權。後被告林某的自建房侵佔了原告季某受讓的土地使用權,雙方為此發生糾紛。雖經基層組織多次化解,但收效甚微,雙方一直摩擦不斷。近兩年,兩家矛盾因瑣事激化,原告季某一氣之下將被告林某訴至法院,要求排除妨害,將被告越界的建築物拆除。
拿到案件後,常雪萍意識到如果通過判決將被告家唯一的住房拆除,有可能製造新的矛盾隱患。她隨即組織雙方當事人到村委會調解,並邀請村幹部、人民調解員共同參加。調解過程異常艱辛,在調解人員的主持下,雙方從一開始的劍拔弩張到後來的心平氣和,最終達成一致意見,籤訂調解協議。一起長達十多年的矛盾糾紛得以化解。
"作為家事法官,要樹立新型審判理念。在追求依法裁判的同時,更要巧妙運用調解,最大限度定紛止爭,消除對立、彌合親情,維護家庭的和諧穩定。"常雪萍經常以此來教導團隊成員。
溫情解紛的新「員額」
她協助審結的南通首例當事人直接申請指定監護人案,獲央視「夕陽紅」「道德觀察」欄目關注報導。自今年9月入額以來,她宣講《民法典》3場,審結案件108件,其中調解79件,調撤率達73.15%。
她就是宗愛萍
她始終堅信
法條是冰冷的
但司法的過程是溫暖的
一起離婚財產糾紛案件,原告小梅與被告曉軍原系夫妻,曉軍在上海從事培訓行業,每月將其收入匯給在如皋撫養小孩的小梅,一家生活其樂融融。婚姻存續期間,小梅和父母共同購買一處商品房,產權證寫有小梅、曉軍及其小梅父母的名字。後因夫妻感情破裂、無法調和,雙方離婚。
離婚半年後,曉軍向法院起訴,要求分割婚姻存續期間的財產以及四人共有的案涉商品房。開庭審理查明相關案情後,宗愛萍組織雙方調解。調解中,曉軍拿著房產證,鐵了心要分得四分之一房產,小梅則申請法院調取曉軍收入情況,調解一度陷入僵局。
宗愛萍結合相關證據,從孩子撫養、探望等方面入手,組織雙方理性溝通,協商財產分割方式。在她溫情的勸說下,本著為孩子考慮的共同目標,雙方最終達成一致意見,籤署調解協議。
勤勤懇懇的「小蜜蜂」
書記員 杜曉星
庭審時,她快速準確記錄;送達時,她靈活規範高效;校對文書時,她認真細緻嚴謹。在保質保量完成書記員本職工作的同時,她還認真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各項任務,是開發區法庭公認的「小蜜蜂」。
團隊寄語
家是最小國
國是最大家
家和才能萬事興
家事法庭的法官
一直致力於
用法律維護權利
用溝通化解糾紛
用溫情修復情感
為社會和諧與穩定注入新的動力